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小知县 > 小知县 第56节

小知县 小知县 第56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9:04 来源:免费小说

  满天下难有第二个,更难有如此精妙的雕刻。

  知州夫人笑道:“是了,妇人仰慕皇后娘娘品格,能仿照皇后娘娘的妆匣做件好物,实在三生有幸。”

  这话既说了自己有跟皇后娘娘一样的物件,又拍了皇后马匹,还表现的谦逊有礼。

  众人只有赞叹的份。

  不过也是,谁不想跟皇后娘娘一样,娘娘跟陛下夫妻恩爱,多年无子女也不曾厌弃。

  直到前些年才在皇后娘娘规劝下纳了两名妃子。

  其中一位生下皇儿,立刻过继到娘娘名下。

  就算普通人家夫君如此,都会让人艳羡。

  更别说天家夫妻。

  所以世人,特别是女子,都以追随皇后娘娘为荣。

  吃穿用度,样样能引导承平国风尚。

  知州夫人得了这一件好东西,自然被人追捧。

  但问及在哪求来的,却问不出所以然,只道这是汴京葫芦秀才所做,那葫芦秀才如今也不在汴京,不知去向。

  那就是孤品了。

  这东西的价值再次攀升。

  有这样的风头,等葫芦秀才设计的葫芦饮食器具出现时立刻风靡,似乎一点也不意外?

  纪炀听完这些,心里已经分析个七七八八。

  从他的视角来看,赶来扬州买葫芦的扬州商人,花重金买葫芦摆件,果然不同寻常。

  他买这东西就是为了送礼。

  当初急匆匆带着东西回去,甚至把葫芦饮食器具一共带到扬州,随手扔到杂货店里,然后赶着去送礼了。

  自然送给扬州知州夫人,过年前后送的,所以正月十五被拿出来炫耀,也符合常理。

  上元节又是古代情人节,有这种象征祈求夫妻恩爱的物件,更是正常。

  但这事还没出,扬州那商人便料到,便宜的葫芦饮食器具会因为葫芦秀才的名声,而变得不同。

  过年后立刻下了五千套订单试试水。

  反正这东西便宜,五千套不过几十两银子,卖不出他也不心疼。

  等借着葫芦秀才,借着知州夫人,再借着皇后娘娘。

  葫芦器具果然流行起来。

  谁让东西便宜,好看,还带了葫芦秀才的名声。

  更重要是耐用,小商小贩如今最喜欢的,就是这东西了,因为价格低廉,丢了也是不心疼的。

  在纪炀看来,简直是古代版一次性餐具。

  再接着便是一万五千套的订单。

  而葫芦秀才所在何方,也被这个扬州商人刻意隐瞒起来。

  为的就是凸显知州夫人所收礼物的特殊性。

  一个商品,只有一件,价值自然不同。

  若多了起来,重要程度直接打折扣。

  所以知州夫人估计确实不知葫芦秀才在哪,也让葫芦器具有了特殊性。

  这些事情顺下来,纪炀已经把全貌猜得七七八八。

  好家伙,他们的葫芦器具没在本地卖起来,反而顺着运河在其他地方大火。

  甚至出口转内销,潞州本地人要去扬州追捧潞州的东西?

  扶江县做葫芦的百姓听到此事,脸上表情既好笑又震惊。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发生?

  不过也能看出来,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很受欢迎!

  那是不是说明,他们能靠葫芦器具挣很多钱?

  不得不说,现在扶江县百姓的心已经活泛起来,不用纪炀多说,他们已经能举一反三了!

  葫芦器具的发展确实出乎纪炀意料。

  但能卖得极好,倒是在他规划当中,葫芦的特殊性确实很不一样。

  卖得好就行,只要能给扶江县百姓创收,管它葫芦器具卖给谁?

  纪炀还紧急从玉县丞那要了一批过来,直接送到潞州城其他杂货店去卖。

  好让潞州百姓知道,这风靡扬州的物件,是潞州的!是扶江县的!

  虽然他人不在,但总要在潞州城刷点存在感,好让知州他们知道自己还在,自己要的东西还没给呢!

  眼看所有公务处理妥当。

  纪炀又去看了看滕显,见他痴迷新葫芦的制造,自然不好打扰。

  而他本人,也要开始闭关读书了!

  这次不是他想读,而是为了应付年末官员考察,不读不行!

  每年秋冬,便是官员例行考察的时间。

  县里的人还好说,题目不会太难。

  但他们这些知县则要打起精神。

  纪炀还好点,他这属于一年小考。

  隔壁常华县知县则正逢他的三年一大考。

  要不然能从今年五六月份就开始走关系,这次的大考关乎他的升迁,肯定紧张。

  听说魏大人从潞州回常华县,一直闭门不出,就是在做准备的准备。

  纪炀回来的晚不说,又安排了建官学,还查了葫芦作坊等等。

  现在闭门读书,已经算晚的。

  衙门都知这件事的重要性,基本不拿事情来打扰。

  其实在纪炀看来,这年末考核,其中一大半的“试题”早在九月时,面见知州的知州的时候已经做过了。

  现在考核成绩已经定下大半。

  等十一月再去潞州城接受问询,也只是定下最终成绩而已。

  不过今年特殊,他既想问潞州城那边要来东西,没道理临门一脚不准备好。

  仗着之前的功绩若轻狂怠慢,难免影响官学官道乃至运河的进程。

  所以不得不认真对待。

  说起考核,自然是指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是指,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

  总结下来便是德,慎,公,勤。

  接下来的二十七最,则是比较细致的条例,比如有没有举荐良才,平时是否清明,公不公平,治下从兵士到百姓再到田地,再到自己礼仪等等,还包括了本地的犯罪率,审理案件效率等等。

  这些算“平时成绩”。

  最后结合十一月去潞州城殿前问答,得出最终成绩。

  其实这套制度,在现代的职场,学校也常见。

  就是平时成绩跟考试成绩结合,来予以考核。

  这些评价,还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以及最末尾的下中,下下。

  每个评价还有评语。

  比如若被评为中中,那便是职事粗理。

  若被评中下,则是爱憎任情。

  到这已经很不好,下中之时,评语则是职务废缺,这会已经离贬官不远了。

  下下更是居官谄诈,贪浊有伏。

  此时不仅要贬官,流放下狱更少不了。

  虽说只要不是出什么大错,上面也不会给道中中以下评价。

  但大多官员要的可不是稳不出错,稳不能升官啊。

  都到他们这地步了。

  除了纪炀这种特殊情况之外,大多都是寒窗苦读几十年,谁会甘于当一辈子的知县?

  所以哪个知县不想让自己期末成绩单上,留下上上,上中的成绩?

  说白了!

  有利升迁!

  甚至是升迁的重要标准之一。

  等这些东西呈到上司那里,许多上司可不知道他们谁是谁,而这些卷宗档案一目了然。

  为了有份好的升迁履历,拼了!

  纪炀则是,为了官学官道运河,拼了!

  虽说已经熟知扶江县各项事务,但根据知州查问他的问题,再补充补充。

  到时候不是知州亲问,而是手下四五个官员来问,务必要做到最好!

  纪炀白日学习,清晨则起来锻炼,凌县尉跟平安,最后还有捕快等人也跟着晨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