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小知县 > 小知县 第42节

小知县 小知县 第42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9:04 来源:免费小说

  今年做出些政绩就能去潞州当纪炀的顶头上司!

  再说了,反正过了今年,自己就不在常华县,开口免了扶江县商税又如何,倒是运费不能少,那涉及常华县船家大户们的利益。

  魏大人不愧是官场体面人,不管心里多气闷,为了化肥,为了政绩,还是跟纪炀你来我往谈起条件。

  等到夜幕降临。

  两个县之间的商谈这才结束。

  等魏大人去用晚饭,纪炀跟玉县丞,还有已经回来的凌县尉看着今日商谈内容。

  扶江县供给常华县的化肥,则从三文一斤,变成一文五分一斤,一百万斤以内都是这个价。

  条件是两个县一起修官道,常华县出三分之二,扶江县出三分之一,督建两个县共同出人,七月开始修,到十月差不多结束。

  还有扶江县百姓去码头运送货物可以免除过常华县的税费,只是船运价格还要同船家商议,这个魏大人做不了主。

  等于说三个条件同意两个,双方各有让步。

  这点要求,纪炀跟魏大人可没少费口舌。

  只是每每觉得纪炀狮子大开口的时候,魏大人不由自主想到他开口就是修运河,好像又能接受,那点火气又没了。

  魏大人心底有火,但总觉得发不出来。

  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怎么纪炀都上任一年了,还这样鸡血。

  做那么多有用吗,如果上头关系不搞好,哪有那么容易升迁,若是上面长官见他把扶江县建设得好,再把他派到更穷的县呢?说不定还会说什么能者多劳这种话。

  也只有愣头青才会这么做!

  魏大人自我安慰一番,总算平息怒气,跟身边小吏道:“这次可没人再堵本官家门口,让本官来说情了吧?”

  “不过几百两银子修个官道,对常华县来说小事一桩。”

  常华县一行八人在六月十九离开,算是在扶江县待了四天时间。

  走的时候,纪炀把早就收拾出来的小龙团送上,才让魏大人有了笑模样。

  别的不说,纪炀这的茶还真是好,也不知道他家到底做什么的。

  此事定下后,两个县的百姓全都欢欣鼓舞。

  对常华县来说修路的几百两不算什么,路修好了,他们买化肥更方便啊。

  虽说价格还是比扶江县多了些,但也知足。

  至于扶江县货物运来税费这种事,当地长官自然做得了主,这也算不了什么,他们扶江县能有多少货物,不值当。

  而扶江县这边则更要兴奋。

  修路的好处不用多说,瞧瞧还在修水渠的玉家湖人就知道,他们自从知县大人安慰过之后,干活一直很卖力。

  现在得了准消息,更是恨不得现在就能完工,然后赶紧回去修官道。

  玉家湖附近的官道修好,以后整个扶江县去常华县都要经过他们那!

  他们买卖个什么东西也方便。

  还真是好饭不怕晚,知县大人果然没忘了他们!

  这下再面对玉县丞,个个都不好意思得很,也深知他们错怪玉县丞,忙不迭地修复关系。

  玉县丞也是个好玩的,根本不理他们,显然对玉家湖既无怨怼,也无期盼,跟其他人一样,有什么好说的。

  一时间,扶江县西边的两个水渠进度再次加快,估计七月中旬便能完工。

  以后马家湾跟三江村百姓取水用水都会方便许多。

  两个县高兴得很,一边急着买化肥,一边赶紧完工等着回去修路。

  中间夹在着收夏税的事,也是忙得脚不沾地。

  夏日前交的税多是布匹为多,百姓们早已习惯,又因为今年日子好过,各村收得不算艰难。

  只是纪炀看着有些皱眉。

  商税就不说了,多数商人不事生产,利润可观。

  农税一年两次,夏天收布料,秋天收粮食,怪不得百姓日子不好过。

  这还是当今陛下体恤的结果,若不体恤呢?

  越跟百姓接触,越知道他们的辛苦。

  他这边忙着扶江县的事。

  那边常华县知县魏大人又去了潞州。

  不怪他跑得勤,眼看任期就要满了,总要知道自己明年去哪。

  化肥的到位也让魏大人心里安定些,虽说现在用上,肯定比不上扶江县,但有进步就行。

  他们知州会看到的。

  魏大人到潞州,自然跟熟悉的人吃酒闲聊。

  等说到这次好不容易低价买的化肥,魏大人自然吹了又吹,谁让这些人都是潞州官吏,跟他们说自己有多难多苦,这话总能传到潞州知州,甚至通判大人也能知晓。

  这里的潞州知州,可以当做整个潞州最大的官员,统管州内一切事务,一把手。

  通判则特殊些,按职位算,比知州官位要低。

  但一府之内所有事情又要通判的印章,这样才能生效,谁让通判都是陛下亲自指派,算是监督知州。

  不过一般来说,通判也不会故意为难知州,大家都是同事,搭班子干活而已。

  但关系也不会太好,若两人勾结,也就没有监督的作用了。

  这里魏大人一心想让知州知道他为常华县做的好事,又想让通判大人也知晓,也是正常的。

  反正好事嘛,肯定要多说说。

  只是讲到扶江县知县纪炀的。

  魏大人故意夸张道:“你们知道最开始,纪知县想要什么吗?”

  “现在给他们扶江县修官道,已经是我们常华县吃亏对吧?”

  “可刚开始,他不想要官道,他想要的是什么,你们猜猜。”

  “不行,必须猜。”

  “谁要能猜到,我就把刚得的好茶小龙团给他。”

  这谁能猜到,一圈人猜了许久,都没猜到答案。

  最后魏大人身边的小吏开口道:“大人们猜的都不对,那小知县纪炀胃口大着呢!”

  “他想的是,重修运河!”

  “把运河多修一段,连接到扶江县!”

  此话一说,酒桌上的官员们面面相觑,随后大笑起来。

  唯独有两个官吏倒是并未说话。

  其中一人开口道:“你说他叫什么?”

  “叫纪炀,怎么?这名字你听说过?还是认识?”魏大人听此,连忙正色道,甚至还想找补两句。

  问话的官员微微吃惊,不过还是道:“并不认识,只是好奇而已。谁敢开口说这样的话。”

  开凿运河,即使是多修那么一点,都是州内大事。

  虽说不算太长,但陛下那边都要过目,虽说只要当地同意了,当地也有钱,陛下跟知州都不会反对,反而会赞成。

  但哪有纪炀这样,借着有个不知名化肥的便利,张口让隔壁县帮他们修运河?

  这不是做梦?

  帮忙修官道已经不错了。

  众人嘻嘻哈哈,方才问话的官员发现另一个官员也是沉默,试探道:“你认识这位?”

  另一个官员赶紧摇头:“运河的事,只是觉得巧了。”

  这两人都不跟着笑话,但原因却有些不同。

  头一个觉得纪炀这名字耳熟,似乎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第二个则心惊运河之事,他叔叔在知州大人身边做事,也听知州大人提起运河的事,等明年的时候,一个是要清淤,二是看看哪里可以扩修,好让水路更加通畅。

  毕竟水利之事,不是修完就结束的,以后的维护,扩张,都要逐步进行。

  旁人觉得扶江县知县重提运河之事异想天开,他倒认为这个叫纪炀的知县有些前瞻。

  两人想法不同,倒是相同地闭上嘴。

  酒席过后没几日,这话自然传到潞州知州耳朵里,其他还好,听到扶江县纪炀的时候,知州下棋的手顿了顿,随后若无其事继续琢磨棋谱。

  纪炀的身份他自然知晓,潞州城不少品阶高的官员都略略知道些。

  也就是同魏大人吃酒的官员官职都低,暂时接触不到汴京那边,自然不知他们笑话的人,正是汴京伯爵府的嫡长子。

  说起伯爵府,往上数一辈那是侯府,是纪炀祖父在战场上得来的爵位。

  只是这爵位并非世袭,到纪炀他爹这又没什么功绩,自然削减一等,但那也是伯爵府。

  放眼汴京也能数得着。

  当初知道伯爵府嫡长子要来汴京,潞州知州下意识想拒绝,可人家汴京那边已经定下,他自然无法拒绝。

  不过去年五月到扶江县,中秋还知道送份礼过来,平日也是不生事端,这就行了。

  潞州知州也没要求太多,只要这位伯爵府嫡长子在他州内不出事,并且不惹事,他并不关心其他。

  可能是那边太过安静,他竟然都快忘了州内还有个这样的麻烦人物。

  这会听人提起,竟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纪炀是不是太安静了,安静的有点异常?

  知州听罢,对心腹道:“去查查看,常华县知县所说真伪,再仔细查查纪炀在扶江县所为。”

  “他们口中说的化肥,着重查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