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小知县 > 小知县 第395节

小知县 小知县 第395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9:04 来源:免费小说

  但靠着钱训海等人肯定不够,又从翰林院拨出不少人来学语言。

  这么庞大的翻译工作,需要读书人可不少。

  国子监韩潇那边,自然也被调过去,韩家对书的热爱自不用说。

  他甚至还写信给潞州,让韩家人过来。

  学习未知文化的学问,同样重要。

  不止韩家,许多世家也好奇国外都在学什么,读什么。

  等看到他们的哲学诗跟书画作品时,同样给出公平的评价,如今的承平国,真的是在交流文化,不自卑不自傲,在做平等有效的交流。

  一时间,外国风情的书画倒是风靡一阵,很快又跟本地书画融合,让这些艺术焕发更多有趣的生机。

  而这些同样在全国的报纸京都趣闻刊登,让全国百姓一起来欣赏。

  毕竟各个地方官学的普及,让很多百姓,特别是年轻人,都能接触到文化知识,他们自然有自己的爱好跟品味。

  因为这些事,还引发不少争执,而争执的战场就在这些报纸上。

  这些报纸的质量因为各界讨论,更是提升了一个档次。

  纪炀这会抱回家的,则是医学书籍,他还让俞达翻译的时候,在书上添了一行字。

  这行字看着平平无奇,林婉芸还分析不出来原因。

  可对以后的影响却极为深远。

  那就是,生男生女这件事,是男的问题,跟女人无关。

  这件事只有俞达跟纪炀知道。

  而俞达对纪炀的忠诚,又绝对不会泄露。

  他苦思冥想,想不出来纪大人让添这句话的原因,大人只对他说:“你就写吧,这句话绝对是正确的,你还不信我?”

  这肯定是正确的,是现代医术早就确认过的事。

  他现在虽不能说出原因,却能给个结果。

  俞达又想了许久,难道说,这是大人为了缓解他娘子的压力,所以随便写的?

  这样好像也很正常。

  他们夫妇成亲许多年,只得个女儿。

  虽说他们两人不介意,但外面说闲话的不少。

  所以纪大人是把罪过引到自己身上?

  正好趁着翻译国外的医书,让大家不要责怪他娘子?

  好像是这个道理!

  再说,这句话又不会影响什么,写就写!

  然后,留给后人抓破脑袋都想不通的问题出现。

  首先这个结论在后人看来,肯定是正确的。

  其次,古人怎么知道的啊。

  最奇怪的是,古代史书上说,这是从国外翻译的医书中得来。

  但那个国家的典籍又证明了,明明是承平国的先发现的这件事。

  国内人说是外国先说的。

  外国又觉得原创为承平国。

  可这个消息传出,纪炀又大大方方承认,让本就因为经济向好,女子读书多起来的汴京女子们,不再因为这件事苦恼。

  有些胆大的,遇到公婆丈夫指责她生女儿的时候,还能直接反驳。

  这是我的问题吗?

  这分明是你的问题!

  人家国外医书都说了!

  纪炀本意自然是缓解他家娘子压力,却没想到无形中缓解不少人的痛苦。

  可林婉芸一直研究国外这些医术,其他方法倒是有可取之处,大多也能说些原因,但这条怎么看都莫名其妙啊。

  好在她不是个纠结的性子,跟韩家的韩大夫一起钻研国外医书,再结合自己这里的医术,相信很快,他们的行医水平就会提升一大截。

  那些外来的书籍,对文化跟医学提供不小的帮助。

  剩下的领域自不用说,不会固步自封的文化才能更加进步。

  承平国显然处在进步的时间。

  在这种氛围下,一直被视为先进的工部,自然不负众望。

  又做了一个新式的蒸汽机!

  但纪炀过去一看。

  好家伙,以车舸为首的工匠,直接用蒸汽机代替传统的锻造铁器的炉子,开启了蒸汽机炼钢之路。

  车舸还兴奋道:“纪大人!之前你说,让我找到可以量产钢铁的方法,这下终于找到了!之前那个量产方法,绝对不如这个。”

  “我还觉得,用蒸汽机来做巨大水车,就能灌溉万亩田地,说不定还有移山填海之能。”

  “还有,用来代替牛力也不错,只是如今的蒸汽机太大,若田地连成一片,倒是可行的。那燃料又贵,要是能找到代替的燃料就更好了。”

  纪炀听完,默默插了一句:“说好的修补轮船,建火车呢。”

  这个科技树既歪了,也没歪。

  而且纪炀发现,他们已经真正理解蒸汽机的作用。

  说白了,蒸汽机的蒸汽,还有其中的往复运动,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产生动力。

  而这个强大的动力,可以推动轮船,推动列车。

  人力也是力,牛力也是力。

  蒸汽的动力更为夸张。

  车舸等人更适合想到,缩减蒸汽机的大小,还要选择更便宜的燃料。

  放在现代的话就是,寻找新能源!

  其实这是个很自然的过程,最开始的人使用磨过的石头,之后用木头挖地,再后来用铁器。

  接着开始换成耕牛,耕牛的农具也在更新。

  如今他们看到如此强大的动力,自然会不由自主改进。

  只要给古代能人志士一个想法,他们的创新跟智慧,绝对不会亚于任何人。

  他们恰好又在一个更好的时代。

  不过这会大家听完纪炀的话,全都默默散开。

  倒不是怕纪炀。

  而是做着做着就跑偏,也不是他们想的啊。

  再说了,皇上跟纪大人不会介意的!

  他们知道!

  就是如此宽松的环境,他们才敢放开手脚去做啊。

  这注定是个发展极快的年份。

  日新月异这句话,绝对没错。

  虽然放在现代,这些东西或许都很粗糙,但在现在,绝对是划时代的产物。

  但他们这种研究,更是放在承平国农业发展基础上进行。

  不是先皇跟近些年打的底子,绝对不会突飞猛进。

  毕竟看着是几年时间的发展进程,实际上之前多少年的苦功夫打了基础。

  当然,工部也不能可着劲的费钱。

  他们还是要时不时拿出点成果出来。

  在纪炀催促下,从汴京到旧都的火车终于建成。

  时间赶的也刚刚好,就在泰安四年六月份,皇后刚刚诞下皇子一个月,火车正式开通。

  主要是,没点让他们看得见的东西问世,影响以后要拨款。

  纪炀算是统领这些建造新东西的部门,自然要为拨款做准备。

  这四百里长的轨道检查多次,就在官道不远处,修的时候格外费力,但长长的轨道看过去,又让人心生希望。

  火车头用了蒸汽钢铁厂锻造出来的钢,看起来格外好看,还格外结实。

  这里面的蒸汽机也是最新式的,不仅稳定,还比之前的省煤。

  后面跟着三节火车车厢。

  中间自然要坐皇上皇后,还有满月的小皇子,再有皇上近臣,其他车厢不用说,都是汴京最金贵的人。

  原本朝中大臣多次反对,毕竟这火车速度太快,皇上皇后连带皇子都在,岂不是太危险。

  用大白话就是,一个不慎,那是全军覆没啊,一个也不留。

  最后在工部的多次实验下,一次问题也没出,还把速度降低很多,朝中大臣这才同意。

  等大家看着冒了白烟的火车,心里还是打鼓。

  知道有这个东西,跟真正看到,还是有很大区别。

  这东西,真的能一日之内往返?

  原本半个月的路程,直接缩短到一日?

  有些朝臣犹豫,有些朝臣却迫不及待,如果仔细看的话,那都是体验过轮船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