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小知县 > 小知县 第388节

小知县 小知县 第388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9:04 来源:免费小说

  不过这样的惊喜,让两人简直喜极而泣。

  大学士啊!

  谁不想当!

  他们背后的刘家,王家,对皇上更加忠心。

  朝中用新鲜血液替换不少老臣。

  替换的原因满朝皆知,这是一场不见血的新旧权力交替。

  更证明如今的皇帝,在执政两年半后,彻底掌握政权。

  朝中不少人算着,心里暗暗吃惊。

  两年半的时间,已经很不错了。

  而促进这些事的纪炀,从六月底进京之后,便在家里养伤,风里雨里血里都不见他,却又暗暗传着他的名声。

  纪炀养伤是真,避风头也是真。

  他手臂上长长的刀疤还未完全愈合,隔几日就要换药,趁着这个机会,干脆在家休息。

  井旭看着,忍不住道:“这要是砍在你身上,只怕命都要丢半条。”

  “所以我挡了下啊。”纪炀不在意,“朝中已经平稳?”

  “平稳。”井旭叹气,“只是没想到,平日看着和善的人,背地里的手段会那样狠辣。”

  说着,纪炀也看看井旭。

  井旭立刻道:“我家可是自查许久,底下人虽有怨言,但看着良种的份上,自然闹不起来。”

  纪炀身边的人知道他的脾气,若真有太大问题,他可就不带你玩了。

  众人计算得失,身边的自查可从未停止。

  纪炀笑笑:“对你们,肯定放心。”

  “不过田地这事,到底不是一时的事,并非一劳永逸,自家多注意。”

  “肯定。”

  如今全国田地都已经清查结束。

  泰安二年开始查,清查前七亿多土地。

  一年过去,连带新开耕的,跟被清查出的土地总数,一共是十亿一千二百万多。

  跟当初林启,叶锡元预估的差不多。

  想想,以前是七亿土地交税,现在是十亿。

  再加上粮食增产,便是减了一成田税,那能得到的总田税也比往年要多上很多。

  现在八月份,上半年的良种稻子收获,新一茬的已经种下。

  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的推广,再加上减田税的诱惑,全国大半地方已经种植高产稻,更因为全国各地农务司因地制宜的培育,估计这几年的粮食产量肯定大幅提升。

  对百姓来说,粮食多了,税少了。

  对朝廷来说,农税减少,田地却多了,总量也在提升。

  清理全国上下的蛀虫,让举国风气一清。

  皇上更是看出那群人吃掉国家多少东西,心里自然偏向帮他富民强国的纪炀。

  到现在,纪炀他们忙了几年的差事,算是尘埃落定。

  不过也跟他说的一样。

  田地这事,必须时时清查,不是一劳永逸的事。

  但这就跟隐士大家说的,至少帮承平国续命了。

  皇上现在年富力强,纪炀等人也还年轻,时间还长。

  整个八月过去,纪炀这个休息近两个月的人终于上朝。

  他这一到朝堂,发现好多人都不认识。

  不过没关系,别人认识他就行!

  这可是纪炀,纪学士!

  让粮食产量大幅提升的纪炀!

  还有他娘子,在汴京城内开堂坐诊,更能做好肺病!

  一个悬壶,一个济世,厉害啊。

  纪炀已经懒得听这些夸奖。

  跟之前说的一样,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不搞点新东西,岂不是对不起他们。

  经过这次旱灾,再经过他们实地勘察。

  有水利建设的地方,旱情能大大延缓。

  至少能渡过前几个月,人跟庄稼,至少不会立刻干枯。

  接下来全国兴修水利势在必行。

  而提到的边关各地官道,也要加紧进行。

  只有官道畅通,驿馆开设,才有利朝廷掌握天下局势。

  今年国库虽不充盈,因着旱灾的缘故,从各地调了不少米粮。

  但朝中惊喜发现,虽说中原旱情,很多地方没有收获,可其他地方有粮啊,良种的作用更加凸显出来。

  若放在之前,估计全国上下都要紧巴巴,今年竟然还行?

  这大概也是幅员辽阔的好处。

  他们有回转的余地,更有周旋的空间。

  各方帮着救济,很快就能让灾民恢复正常生活,再加上皇上下令中原今年免田税,更让百姓松一大口气。

  此次灾情虽严重,但施救得当,后续处理也好,各地粮仓也充足,最后呈上来的结果不算难看。

  各处的情况上报。

  更证明纪炀冒死做的一件件事,都是有缘故的。

  就连别人不理解的迁徙,如今都多了几分理解。

  水利,良种,道路,在纪炀的主持下有条不紊进行。

  全国上下都因为这事开始活动起来。

  益宁府那边更为夸张,他们竟然直接雇了关外的百姓给他们修道路。

  本地百姓如今忙着开荒种田育良种,再加上皇上主张轻徭役,所以都不愿意过去。

  益宁府指挥使干脆出了个损招,雇关外人来做。

  只是没想到,那些苦惯了的关外人竟然觉得这是好活计,被关内人嫌弃的事情,他们竟然争着抢着要来。

  几个国家之间竟然打起来,都要送人过来挣钱。

  纪炀看到这份公文的时候,一时语塞,也行。

  劳动力在哪都是珍贵的。

  他其实不太介意。

  不过益宁府那边如此积极,自然那还是冲着火炮来的。

  西南边的益宁府跟东南海边的房桦府回自己地方之后,自然让手下研制这些东西。

  粗制的还行,像朝廷那样精细的火炮,他们怎么也做不出来。

  再说,就算能做出来,这些人肯定偷偷跑到汴京献好,谁会真的给边关指挥使们做。

  他们可不想造反。

  如今的承平国,国泰民安,皇上好,臣子也好。

  谁闲得没事干这事。

  如果去汴京献好,那能做大官!

  皇上是优待匠人跟农人的。

  还有个修石桥的,好像叫什么嵇巡的,更是被皇上任命,到各处修桥梁,谁不敬着!

  人心,可是在汴京那边的。

  那两位精明人见此,自然利落放弃,开始频频向汴京示好。

  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过益宁府想要的火炮是没有的,制火炮的工部官员带着东西直接奔向海边的房桦府。

  那边才是需要火炮的地方。

  想要让当地渔民能安心捕鱼,不受外来倭寇侵扰,海上的力量必须发展。

  纪炀对这点当然有私心。

  有些苦难,真的不想经历第二次了。

  而益宁府这般示好,自然不会冷落他们。

  在跟皇上商议后,益宁府开放关市的事,便已经敲定。

  益宁府那边,兵力并不是问题,他们那边兵将自古勇猛。

  之前是因当地势力太乱。

  可经过全国田地大清查,以及益宁府指挥使,知府的治理,再加上他们最早开始重修官道驿馆。

  如今已经有了纪炀当初说的条件。

  再加上,周边几个小国全依靠着在承平国做苦力赚钱,他们互相制衡,承平国自然无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