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小知县 > 小知县 第287节

小知县 小知县 第287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6:49:04 来源:免费小说

  纪炀看着好笑,但他知道韩潇是赶在新知府来之前便离开。

  他们韩家性格一直如此,这几年来帮忙,已经超过想象了。

  没看玉敬泉,凌俊鹏他们家人都搬了过来,反而韩家则稳稳留在潞州。

  这是早就有的打算。

  韩潇那边离开,古博城便万分不舍,这再听说纪炀要走,更是心痛万分。

  就连补开的关市,都不能让他们心里好受点。

  那关市原本是年前开,谁料去年大雪,推迟到今年,也就是昌盛四十一年的三月份。

  以后的关市时间也已经确定。

  每年的三月,六月,十月,各开一次,如果有其他事情,那再做调整。

  过来交易的关外人,看着古博城以及其他灌江府各地商户百姓的脸色,不知道还以为这次雪灾,他们受灾才厉害。

  明明关外才损失惨重,许多部落甚至死伤过半,羊群更是无一幸免。

  再看看人家关内,虽说也经历雪灾,但像没事一样。

  他们虽在关外,也知道雪灾时灌江府的情况,没炭火的发炭火,没食物的发食物,没房屋的安置住处。

  不管哪一点都是不他们能有的。

  也有些因为这些事起了贪婪的心,可看看人家的城墙,看看人家的城门,你的铁骑能踏过去吗?

  人家兵强马壮,你打得过吗?

  还不如老老实实做生意。

  今年雪灾,人家关内还给他们一些优惠,买货物赠送一些盐巴,说是他们也受灾了,帮帮忙,连买羊羔的价格都低了点。

  至于灌江府百姓的脸色?

  到底为何这样难看啊?

  难看的原因,已经在灌江城了。

  那就是灌江府的新知府已经到了。

  别看新知府比纪炀大近二十岁,但刚过来,就对纪炀作揖道:“纪大人的威名,下官早有耳闻了。”

  官场上,也不论什么年龄,自然还是按职务称呼的。

  不过看向纪炀,看他风神俊茂,眉宇俊朗,那身官服在他身上穿着,那就是明显的华衣,到自己穿上,只剩一身官场气。

  新知府咋舌,幸好纪炀已经成亲,否则他这相貌,这本事再回汴京,那多少人户都会明抢。

  “在汴京跟吏部交接的时候,就听说去年灌江府雪灾的事,二十年不遇的雪灾,您跟夫人两人却能处理得十分妥当。无一人伤亡不说,还在第二年立刻组织起来耕田,下官实在敬佩。”

  这位新知府二十八岁中的进士,当官也有十三四年,能在这个时间升任知府的,定然也有些本事,更是从知县做起,所以对实际的公务很是了解。

  不懂政务的人看来,可能觉得厉害,但也就那样。

  只有真正懂行的人才明白,从九月开始预防,能立刻组织府内百姓清雪,组织小吏捕快兵士巡查,这是何等的行动力跟掌控力。

  隔壁凉西州知州,今年把雪灾处理得也很好,灾后的乱象全都没发生,人员伤亡控制在百人以下。

  但就是怕对比。

  不过谁也没拿纪炀这种教科书般的应对方式对比,实在太欺负人了。

  越是到危难的时候,越能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纪炀的能力,毋庸置疑。

  纪炀笑着客气:“以后灌江府还仰仗您,你说笑了。”

  他们这边和和气气,手下人则一脸难受。

  新知府带来的班底颇有些不服气,来了新领导,你们这些旧人怎么这个表情,难道是想排挤新知府?

  他们自然是忠心的,可随着一点点交接,灌江府内里的事实在让人震惊。

  要知道其他地方,百姓能拥有自己田地那都是少数人家。

  可换做灌江府,上次平分土地可不是闹着玩的。

  家家户户基本都是普通农户,稍微田产多点的,则要客客气气,遇到修路修水渠救济雪灾的,也要多出力。

  百姓互相监督,谁家大肆购置田产,兼并土地,便会被周围人举报。

  那些商贾更是要小心做人,苛待工人?那伙计们会联合起来,将商贾告官的。

  靠着底下百姓自己监督,极大遏制这些人的发展,稍有不慎,就会被告上府衙。

  什么?

  灌江府对商贾豪强限制太多?

  不爽你可以走啊。

  走是不可能走的,先不说这里都是祖业家产,再者西北几个地方,哪里比灌江府更安定?

  冲着官府不收苛捐杂税,已经可以了。

  这种好地方让他们走?

  他们傻吗?

  新知府跟他们的亲信,只觉得去过那么多地方,办过那么多差事,灌江府这样的,还是头一次见。

  更别说百姓们受教育程度,就算是个老太婆,也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

  各个县城的医女更是很多,极大保障很多人的健康。

  灌江府能发展到这种地步,实属罕见。

  等他们再回来,对纪炀的态度,那不用说。

  而纪炀跟林婉芸已经在打包行礼,他们一行人不日便要前往汴京。

  这次回去,倒是不那么着急,慢慢赶路即可。

  不过到底带谁回去,又是一件事。

  玉敬泉跟凌俊鹏肯定是不带的。

  卫蓝作为灌江府的捕头,同样不能离开。

  而身边小厮平安,家丁辛顺一行,丫鬟素竹等人,肯定要跟着回汴京。

  至于小吏?

  其中“背叛”梁王的小吏蔡源,则不会不回去,就算回也要避避风头,否则正撞枪口上。

  纪炀已经给他在灌江城里安排了个七品的职位,只要好好做,以后不会亏待。

  剩下的小吏里面,佃户出身的小吏鲁战,还有小吏岳文塞则会跟在纪炀身边。

  那个书生龚选要留在官学好好读书,他的科举之路还未结束。

  除开他们,灌江府里自然还有不少得力干将。

  算来算去,愿意跟着他去汴京的小吏竟然有十七八个,纪炀选了其中五六个随行。

  还有个外乡人卡里,这会兴奋地不行。

  他来的时候带的人就不多。

  如今离开,同样不要太臃肿的队伍。

  再说了,把这些人都带走,灌江府还要不要发展了。

  能被纪炀点名跟随的众人自然立刻回家收拾行李。

  汴京!

  要去汴京了!

  他们有多高兴,不能跟着纪炀离开的官吏们就有多难受。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人人都知道,纪炀未来前途无限。

  也知道,早晚有一天会离开。

  纪炀看着众人,笑着朝默契来送行的知县们道:“都说宰相起于州郡,又有人说,官之至难者,令也。”

  “我在汴京等着诸位。”

  这既然是鼓励,也是夸赞。

  虽说本朝没有宰相的职位,但当朝大学士也有首辅之实。

  纪炀说在汴京等他们,那就鼓舞他们,好好做事,回头或许汴京再见。

  那时候,大家就不是这七品芝麻小官了。

  人群里的知县们齐齐拱手。

  他们在灌江府这几年学的东西,实在带来太大改变。

  作为长官的知府纪炀,是他们最要感谢的人。

  有纪炀做上司,根本不用担心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只要好好办差,只要为百姓做事,他就不会为难任何人。

  很多人隐隐觉得,再也不会有纪炀这样好上司了。

  新知府看着,心里更是感慨。

  他做官这么多年,属下是真心送行,还是虚情假意,一眼便能分辨。

  此刻府衙众人的表情,显然是真心的。

  纪炀办公务厉害,跟属下相处也厉害。

  他这样的官员调到汴京,各处不抢着要才奇怪了。

  闲话并不多说,纪炀交接好之后,还是找了个人少的清晨离开。

  天还未亮,车马已经启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