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千年来谁着史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祯帝:祖宗保佑

五千年来谁着史 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祯帝:祖宗保佑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5:58:06 来源:书海阁

崇祯十九年初的金陵城是非常热闹的。

南明举朝上下都欢欢喜喜,不是因为李自成吃瘪,或是鞑子吃亏了,郑芝龙领兵打登莱南下后,登莱军退出了掖县,鞑子虽然死伤了不少人,还折损一个李率泰,却也掌控了登莱大局。

也不是年过七旬的秦奶奶(秦良玉)有如神助,领着石砫白杆兵把张献忠打的哭爹喊娘。而是大明朝的南宁候左良玉翘辫了。

当其子左梦庚的报丧文书送到金陵的时候,正值元宵佳节,崇祯帝高兴的都多吃了一碗汤圆。

这大明朝内部的心头大患就此解决了。

虽然崇祯帝立刻召左梦庚入朝,而左梦庚也没有乖乖听话。但其部下许多大将,如卢光祖、李国英、郝效忠、金声桓、常登、徐勇、吴学礼、张应元、徐育贤等三十六营营将,已经与朝廷暗通曲款。

也就是左部现如今还没有外来压力,不然,早分崩离析了。

一个心腹大患就这么不见了,这是崇祯帝万万没有想到的。要知道,左良玉的年纪也不很大啊。五十岁都不到,身为军中大将,人就忽的没了。

崇祯帝除了高叫祖宗保佑外,还能叫什么呢?

整个金陵城也陷入了狂欢中。

自从朝廷南迁,金陵朝野外部不提,只内部就有了两大隐患,一个是实力强劲的郑芝龙,一个是拥兵八十万的左良玉。

两人一个海战无敌,说杀到金陵,就能杀到金陵。别看崇祯帝把黄蜚部编入了御营,还有沈家的沙船帮,可这点水面力量跟郑芝龙根本不能比。

不提那些风帆战舰,只说郑军水师的蜈蚣船、老闸船,集中起来,怕就能轻易的横扫长江。

然而这个心头大患却是第一个被解决的,人家根本就不来金陵,而是一门心思的要在海外扩土封疆。

那剩下的左良玉便就更成为大家伙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坐拥湖广,左家大军要是顺江东下,对金陵的威胁可想而知。历史上的左良玉就勾结东林起兵南下,可以说是给鞑子南下来上了一记神助攻。

在这个时空,如此之威胁也依旧存在。并且随着白旺军在荆襄的趋于守势,左良玉虽没有拿下襄阳,却轻易夺取了荆州,北方虽然还有襄阳未拿下,还有郧阳的高斗枢这块硬骨头,但已经夺取了大江两岸的他,自身军事环境大为改善。自然的对于金陵的威胁就也更进一步增加了。

那怀远侯常延龄带着自己的子弟兵,早早的奔去九江设防,跟袁继咸通力合作,为的不就是在九江这个节骨点上筑起一个坚固的防御阵地么?

可是谁能想得到,正值壮年的左良玉,就这么的‘平平沃沃’的一命呜呼了呢?真的是祖宗保佑啊。

留下一个无有大才大能的左梦庚,能维系住左家军才有鬼。

李国英、金声桓这些个悍将,谁个把他凭借父萌而显贵的‘少将军’放在眼里啊?

左良玉又没称王称帝,左梦庚只是少将军,而不是少主啊。

现在,崇祯帝有十足把握将那些左家军大将一个个掏空了。那时候,他不止没有了一个心腹大患,还能多出一支强兵来。

只要想到左良玉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现在一遭都要落进自己手中了,崇祯帝心情飘的就要飞起来。

皇帝的心情大好,朝臣们的心情就也一样好。

两个心腹大患现在全解决了,这是国势兴盛啊。而朝廷的兵力也在渐渐增强,这一切都显示着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作为既得利益者,可不也是欢欢喜喜的么?

郑芝龙拿下吕宋的消息,还有郑芝龙在马尼拉大开杀戒的消息,就是这种情况下传进金陵的。

崇祯帝对马尼拉死了多少西班牙人根本不在乎。彼辈当年屠戮华人数万,如今复被屠戮,那是罪有应得罢了。朝堂上几个道貌岸然之辈诽议郑芝龙滥杀,纯粹是没事找事。

他真正关注的是郑芝龙得到了吕宋的意义……

“陛下的意思是……,晋爵?”

蒋德璟小心的看着崇祯帝。现在就要给郑芝龙晋爵,这是不是太急不可耐了?

崇祯帝一直把自己对郑芝龙的所有负面情绪全都压制下,蒋德璟这两年似乎没从他口中听到对郑芝龙一丁点的不满。

叫他都以为崇祯帝是真信了郑芝龙呢。可现在看啊,呵呵……

“西夷两次屠戮我大明子民,上至皇祖,下至朕都心恨不已。只是困于力疲无能动兵革罢了。今日安南侯一遭雪恨,叫朕心头大快啊。更扬我大明威风,岂可不奖?”

崇祯帝都已经把《谕吕宋檄》忘在脑后了,蒋德璟也把那玩意抛在脑后了。

什么“中国四民,商贾最贱,岂以商民兴动兵革”?什么“商贾中弃家游海,压冬不回,父兄亲戚,共所不齿,弃之无所可惜,兵之反以劳师”,那不过都是托词罢了。

大明皇帝仁慈爱民,对子民一直是很关怀的,不然也不会用‘断绝海舶’来威胁西夷不是?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西班牙人乃“聪慧审慎之人,必为屠杀如此大量华侨而追悔莫及”。只要西人遣还生者,所有漳、泉遗民子孙及各夷劫去货财,资送还郡,则两国和好,商船必启航如故。否则练死者亲属成军,一风张帆千艘并出,玉石俱焚等威胁的话也不用说了不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彼时的大明刚结束了朝鲜之役没几年,国库空荡荡的,根本就无力发兵海外。

自然说的也就不是真心话了。

略过这事儿不说,只看崇祯帝的意思,那是很想早点将郑芝龙一脚踢出去的。蒋德璟一个‘不’字都不敢说,他是郑芝龙的老乡,稍微言语不甚就有可能被扩大解释,引起皇帝心疑。

唯唯诺诺的陪着崇祯帝高兴了好大一会,蒋德璟心里泛着苦退出了皇城。

回到家中,却见门庭处一个人都没有,反倒是门房里,门子蒋添福身边围着好几个小厮,或是端茶,或是捶腿捏肩的,全都殷勤的伺候着。而蒋添福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就摇头晃脑的念着。

“…………初三日,华人在大仑山饥甚,不得食,冒死攻城,夷人伏发,燃铜铳击杀华人万余,华人大溃,或逃散,饿死山谷间,或为土人所杀,横尸相枕,计损二万五千人,存者三百口而已。……”

蒋德璟也没发怒,这一听就知道是什么。

想不到东林党攻讦郑芝龙还没几日时间,《新闻报》就登载了报道,而且还报道的挺详细。这热点抓的真叫人没的说。

而且只把屁股坐在华人被屠事上,可比《士林报》和《京报》可强多了。

作为近来金陵城内生出的新生事物,报纸的传播速度那是非一般的神速。别的不说,只说金陵城内的大小茶馆里多出了报博士这行当,虽然很多都是说书人兼职的,就也能说明这报纸的影响力了。

当然,那《新闻报》背后老板使得力气也绝不会少了。倒是叫《士林报》和《京报》赚了便宜。

然而你也不能否认,这报纸的确很重要。以《新闻报》为例,内里的广告也就罢了,海外趣事、地理大发现和欧罗巴历史什么的,就很能开阔人耳目。蒋家现在都订了好几份报,蒋德璟自己都爱看那些个奇闻怪趣。但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让他更看重的还是报上的评论、时评,那是很耐人寻味的。

这报社幕后主人的图谋……,恐怕不小啊。也不得东林党这般的跳脚。

虽然浮现着一股铜臭味,还有其他几个小装饰,在蒋德璟眼中,那也决不能掩盖它的根本目的。

自从这报纸开始在金陵城内发售以来,朝野上下不止一人叫嚷着要禁售报纸。这东西要真的拥有了影响力,东林党、复社之类的就都惨了。别看东林党迅速跟进了。但别人都别办报,就东林党自己能办报,才是最美。

蒋德璟出身闽省,跟江南士林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朝堂上的东林党实力很大很强,但他们也不是没有敌人,甚至皇帝都有意的在扶持其他人来制衡东林党。

就好比内阁。那周延儒甭管跟东林党有多么密切的往来,至少明面上不是东林党。

张国维虽然是江南人士,但他也不是东林党。不止不是东林党,还与之有大仇大怨。当初张国维任顺天巡抚(金陵),才上任就因溧阳焚抢事而告免,可以说是栽了个大跟头。(当时张国维正奉旨调查陈履谦所奏钱谦益、瞿式耜两人在地方上的“贪婪恶行”),那背后黑手是谁,一目了然。

而他蒋德璟更是闽地之代表。钱谦益这个东林巨子也只是一个空有名头而无实权的礼部尚书。

朝堂上东林党的实力不弱,但也并非没有敌手。

这次就是因为两派的争斗,而让报纸在金陵城内渐渐的做大来。

至于说内里有没有报纸的幕后主人在动手脚,那肯定也是少不了的。可要不是这大气候使然,怕是报纸也早就换了主人了。

更别说这报纸还有广告这种红果果的褥钱之举,就更让士林反感了。

不管私下里如何,明面上大家都是要不言钱的。

报纸上刊登着一片片文章,竟然与铜臭联系在了一起,这太糟糕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蒋德璟叹声说道。

郑芝龙在吕宋的所作所为刚刚传来,朝堂上刚有人诽议郑芝龙滥杀凶残,这报纸就掺来了一脚。还有皇帝要给郑芝龙晋爵……

相信这消息一旦传扬出去了,肯定会让朝堂内外更加的热闹。

但是,金陵城内如何的热闹且不去说,那么多人是不是都忘了郑芝龙的折腾劲了呢?

那曲阜孔家的衍圣公爵位都被他一张嘴给吹跑了。他会放过这遭事吗?

喜欢五千年来谁着史请大家收藏:(wuxia.one)五千年来谁着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