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五千年来谁着史 > 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莱敌我

五千年来谁着史 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莱敌我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5:58:06 来源:书海阁

鞑子的南路军主力没去打李自成,也没去杀到江淮揍南明。

崇祯帝的运气是真好。

历史上满清方才入关,崇祯十七年冬季里就要发兵向南的,结果是李自成自己作了个大死,在怀庆玩了一把反击战,却救了南明一遭,反葬送了自己!

现在李自成的局面与历史上大不相同,晋南还牢牢握在他的手中,大同、太原两城还坚固的很,满清不可能在大同还没有给拿下的时候就另遣大军绕道蒙古,自北面进攻陕北的榆林。

李自成自也不需要组织兵力冒险杀入豫北,摆出一副要北攻北直隶的样子,以解救自己主战场的危机——当然也可能是要振奋下士气吧。

历史上的他如此做的结果是引火烧身,把鞑子准备南下的多铎大军吸引了来。替南明做了回挡箭牌不说,还在潼关一败,西北全丢。真的是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现在的他,怀庆反击战没有了,也不是两面受敌了——清军北路打榆林延安,南路打潼关,大体上已经稳住了架子。至少在大同或太原陷落前,他这架子是倒不下去的。

而晋西要是守不住了,让鞑子随后杀入了关中,则就是实力上的不足了。

可这个时空又多出了郑芝龙捣弄出的齐鲁之战。真让满清就是想往南去都不可能了。

虽然满清现在根本也不想与南明开打。

齐鲁还未安定,他们往南打个屁啊。

那逃入青州的郭升先不去说了,只青州营就不是刘泽清轻而易举便能解决的,何况还有青州背后更加头铁的登莱。

满清也不是没使人跟曾樱联系过。但历史上的曾樱在隆武朝覆灭后,永历五年的时候,大明天下已经半点也没希望的时候,都宁愿自缢也不降清,就更别说眼下了。

满清先后使两人去登州给他送信,都被他砍了脑袋。

其本人抗清意志坚定不说,还散尽家财在登莱整军备武,长子曾文德,次子曾文思,胞弟曾植及其子曾文徽,曾家子弟十余人入军。

背后更有郑军的支撑,郑芝龙在登莱多地布置兵马,修筑棱堡,那目的是干啥,已经有了觉华岛和津门两个惨痛教训的满清如何还会不知道?

所以这个时候的满清也真半点没打算进攻南明。二者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态势。

对于鞑子言,赶快打崩了李自成,镇平齐鲁,席卷了北地才是第一要务。

如此,趁着郑芝龙‘远去’日本,赶紧挥兵攻打登莱就是必须的。

曾文德有些担忧的看着郑芝豹,莱州府治已经被围,眼看着登州也快了。但突然爆发的日照一事把鞑子的目光都吸引到崂山去了,这叫他爹爹有些担忧,唯恐自己跟郑芝豹所好的‘支援’有变,便派长子来面见郑芝豹,打探一二。

郑芝豹朗声一笑:“贤侄放心。这些个在外的地儿,那就是一颗颗钉子,本身就要牢牢的钉在海边。那江哲早料到有今日,从落脚崂山的第一刻起就准备着这一天了。”

“如今的崂山各项设施多已经齐备,弹药充足,军队数量也不少,士气更是高昂,鞑子要想迅速攻下崂山是痴心妄想。真要把几万大军都聚在了崂山,我倒是要乐了。”那其他地方的压力可就减少了。

“且此番鞑子前后动用了小十万人马,所需要的给养可是海了去了,就凭如今齐鲁的形势,是养不起他们的,除非那些缙绅们愿意大出血。”

“但他们要是振愿意大出血,那还投靠鞑子干嘛?”

曾樱也对下面的州县士绅们募过款,钱粮都少的可怜。这些个缙绅,当初对大明就不愿意出血,现在对鞑子就愿意了么?

郑芝豹现在最想看的就是鞑子们野性发了,狠狠的抢缙绅们一波,那才叫秀呢。

叫他们一个个铁公鸡,叫他们欢欢喜喜的跪舔鞑子!现在满意了吧?

郑芝豹大手一挥,对曾文德说道:“你尽管叫你父亲放心。俺答应下的事儿就绝不会反悔。”

江哲根本没有向他求援,崂山不是没人,江哲已经组建了新的营头,虽然那只是冷兵器部队。甚至是钱粮兵甲都没见索要,最多是要些火炮弹药。

就在曾文德大松一口气的时候,门外走进了一个人,却是黑冰台的情报官。

没人知道郑芝龙为什么给情报部门取了这么个古怪的名字,因为谁也没看过《大秦帝国》的小说电视剧不是?

情报官走了进来,轻声向郑芝豹禀报说:“前往觉华岛的船队已经返回了。说林(庆业)将军麾下已汇聚了一千人左右的朝鲜军。大概七月初便能随船抵到芝罘。”

因为沈器远的原因么,郑家在朝鲜的影响力是急速上升。再有林庆业的号召,几个月的时间搞来了一千朝鲜青壮,再编组成军,也很正常不是?

郑芝龙早就瞄准了济州岛,也就是现在的耽罗岛,日后这朝鲜也将是郑军的炮灰来源地之一。

“好,好。这样一来登莱就又多出了一个营了。”郑芝豹脸上挂满笑,曾文德也自高兴。这登莱的兵力是越雄厚越好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郑芝豹与之又寒暄了一会儿,就起身带着曾文德前往校场去了。

后者正有新兵在作训中。

登莱是日后郑氏与满清的主战场,不可能一切兵员补充都靠后方。自身也要有着造血能力!

现在的芝罘岛,北以义井河为界,难道奇山所。位于义井河之南的福山县城和奇山所,再加上芝罘,组成了一个三角地,大小面积也就跟崂山总管区相差仿佛,但防御态势就明显不如后者了。

郑芝豹和之前的郑芝鹏,他们的做法就是要塞化福山县城和奇山所城,三个角之间也布置着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棱堡。而至于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百姓士绅,愿意跟他们走的,那就或是进城或是上岛。

不止是芝罘岛,还有渤海中的长山(庙岛)群岛。之前黄蜚没有率军民南下前,丢了旅顺、皮岛等地的辽东镇残部,就都缩在长山群岛。现在把人运到岛上躲避战火,自也可以。

曾氏是书香门第,曾文德也是提了二十年笔的人,现在忽然改拿刀把子,适应不适应且不说,人却很热心很有毅力。

在校场上,不止能看到新兵操练,还能听到不远处的隆隆炮声。这是炮手们在演练。

毕竟火炮对芝罘地区言至关重要。

它的杀伤力和威慑力,是郑军能拒满清于外的关键。

作为郑军在齐鲁之地的老巢,也是迄今为止郑芝龙在北方设立了的最重要基地,芝罘地区拥有着叫人听了头皮发麻的火炮数量。

不是那些虎蹲炮,据说满清为了加强自己的火力,都已经从仓库里把挥霍之后所剩不多的大佛郎机跑给早出来了。当初他们把一门门或是完好,或是已经遭到破坏的大炮小炮通通融化炼铁,打造兵甲,现在就一个劲的心疼吧。

芝罘地区的火炮力量已经被划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以五斤炮为主的野战炮兵,主力是拥有数目骇人的一百二十五门火炮的炮兵营,这是一个建制完整的炮兵营。总兵力达到了两千人。再加上各营附属的炮兵队,数量有多有少,从十二门到三四门不等,从五斤炮到三斤炮不等。总数相加会有一百六七十门。

然后就是一个个固定要塞炮台了。

从早期的芝罘岛炮台,到后来要塞化后的福山、奇山所城头,再有一个个棱堡,统一下大炮的数量,二百门绝对不止,而且十有**是十斤炮、十二斤炮,只有不多的八斤炮和五斤炮。

只一个芝罘地区就有四百门上下的红夷大炮,这个数字在如今这个年代,可不是一般的奢侈。

不管是早期的郑芝龙,还是随后的郑芝鹏、郑芝豹,那都立志把芝罘打造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桥头堡,在这里集中了如此多大炮也就见怪不怪了。

只是让郑芝豹没有想到,他所在的芝罘地区还没有遭受鞑子的考验的,数百里外的崂山却先吃了第一只螃蟹。

谁叫江哲拿下了日照,先捅了鞑子一刀呢?

……

崂山北方。

原野内出现了一队队骑兵,作为最高指挥官的江哲站在望塔上朝外望去,入眼之处尽是大队身穿泡钉棉甲、头戴避雷针的鞑子骑兵。

自然如此带有嘲讽的称呼是出自他老大郑芝龙之口了。

一般人听了估计都不懂是什么是避雷针。

江哲好歹知道屋顶四角的龙头嘴里的那根金属芯子。

那头全是鞑子的地盘,崂山这里可没有成建制的骑兵部队与鞑子们搏杀。骑兵依旧是郑军的一短板,成规模的骑兵现下都被郑芝龙带去了日本。

所以,江哲现在只能看着鞑子在外头逞凶撒野,只能下令狙击手瞅准机会就开枪。

但鞑子也不是没脑子,当发现自己进到城下时,都不是一箭之地,哪怕是两箭之地也照样吃枪子时,他们纷纷就避开了。

这些斥候多是打老仗的人,可不会白白找死。

那军中的德意志人也向尼堪道明了线膛枪的厉害,虽然装填弹药一百个费劲,可杀伤力大,打得准。

然后尼堪就下令叫人在五百米外活动了。不但禁止擅自靠近,还不让鞑子成群结队的撒野。

毕竟城头还有一门门的火炮。

心中对拿下崂山并不抱着太大希望的尼堪,连蒙汉八旗都舍不得上,更别说是让满八旗去送死了。

打的热闹一些很简单,可以让绿旗兵去送死么。

只要能撑到秋后,等到冬天到了,海上结了厚厚的冰,那个时候才是他们真正发力的时候。

在此之前他只要在崂山打的热热闹闹即可。

反正京城的摄政王也不会怪自己,这策略都是早定下了的。

就是他手下的这些火炮,等崂山这里热闹了一阵子后,也会被陆续运去掖县(莱州府治)。

都已经知道棱堡的厉害了,还要去死磕,他傻啊?

喜欢五千年来谁着史请大家收藏:(wuxia.one)五千年来谁着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