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91节

  她给葡萄酒的定价也大约就在三两银子一瓶,再高的价格话,会有些卖不动,除掉路上运输成本,她每瓶葡萄酒也能赚个一两银子差不多。

  许沁玉忍不住说,“要是这边也有百姓愿意种植葡萄才有条件去酿青葡萄酒。”

  青葡萄酒滋味跟野生葡萄的葡萄酒还是稍微不同的,入口更加甘甜些。

  暂时也不用大面积种植,如果愿意的话,可以把耕地分出个一两分或者几分的田地来种,一分田地也就是一亩田地的十分之一,不会影响口粮。

  青葡萄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就可以挂果,大部分老百姓肯定不愿意冒险大面积尝试,他们得种粮食顾着自己的口粮,再者葡萄也是才引进回来没几年,即便其他地方也不敢大量种植。

  所以可以先少量种一些,要是不愿意在田地里种,屋前后院都能种。

  西南这边地理条件优渥,种植水果很容易成熟,光晒和雨水都很足,出来的水果也会更加甜,所以还是很适合种葡萄的。

  鲁夫人忍不住说,“要不许小娘子同家中亲朋好友好说说,可以让他们种些葡萄,我回去后也跟认识的亲朋好友说道说道,即便少酿一些出来也成,总要先试试。”

  她的商队跑的营生都是比较零散,大部分是给其他人运送东西,更像是镖局,鲁夫人也想让商队固定下来,如果这个葡萄酒的营生可以继续做大,以后说不定真的只用跑这个营生就好。

  所以鲁夫人还是希望西南这边可以慢慢尝试着种些葡萄出来,当然,想要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怕是不行,慢慢来,说不定几年后

  许沁玉心中一动,觉得可以去跟杨县令说说。

  种植葡萄后,她跟鲁夫人愿意收购去酿葡萄酒。

  种葡萄比种粮食赚得多,也不用百姓们拿全部田地出来种,一户普通百姓家,家里怎么都会有个二三亩田地,一两分田地就行,或者屋前后院也能种,毕竟村里头的人家,谁个屋子前后还没两块空地,就算是镇子上的人家,都有个小院子,几颗葡萄苗就能种出一大片,搭建个架子,能爬一架子,葡萄的产量可是比粮食都要高上不少。

  而这个是属于带着大家一起致富,能够带动整个村镇的经济,也不用动用大部分的耕地,先从小的开始慢慢来。

  许沁玉觉得可以去跟杨县令说说。

  她把想法跟鲁夫人说了说,鲁夫人也觉得可行。

  不过用葡萄种子来种的话比较麻烦,源宝镇这边没有扦插的葡萄苗,还得从其他地上买回来,鲁夫人有商队,打算让商队的人跑一趟,买些扦插的葡萄苗回来,看看谁愿意买来试种。

  之后鲁夫人回去跟甄武说了声,甄武就让人去办这个事,两人还留在源宝镇,先去买了个宅子,这般住在客栈麻烦,鲁夫人想着以后即便这边有甄武管着,她也想经常过来吃许小娘子做的朝食暮食,所以还是买个宅子方便些。

  源宝镇出售的宅子不少,鲁夫人也想跟许沁玉住得近一些,就在桂花香前头的来溪巷买了间二进的宅子,够她跟甄武住着。

  买了宅子后,鲁夫人一时半会儿也不想回饶州城,只写信让饶州城那边惯常伺候她的两个小丫鬟过来,她在源宝镇多住些日子,因为甄武肯定要在这边忙很久。

  挑好盖酒坊的地方后,其他事宜由着甄武去跑。

  甄武买下地后,开始找人盖酒坊,他找的匠人多,虽不包吃,但给得工钱不少,一天五十文钱,一个月就是一两半银钱,人多的话,一两月就能把酒坊给盖好,盖酒坊不像盖宅子,只用打好地基,每间屋子盖得宽敞些就好。

  他这是等于不计成本尽快把酒坊盖好。

  甄武忙着找匠人,许沁玉也正好休沐时间到了,她去县衙寻了杨县令。

  她每次找杨县令都是从后院,守着后院的门房已经认得她,笑眯眯唤了声许小娘子,还问她,“许小娘子是寻咱们姑娘还是大人?”

  许沁玉忙道:“我寻大人有些事情。”

  门房进去通传了声,杨县令立刻让门房把人请进来。

  自打腹泻病后,杨县令就没私下同许沁玉见过,但他不会在把许沁玉当做普通小娘子看待。

  腹泻病明面上是他献得主意,可京城里头并没打赏下来,他就从公账上拿了二十两银子给许小娘子做赏钱,这还是他极力省着才省下来那么些银钱,都赏给帮着治疗腹泻病的郎中还有许小娘子。

  不过许小娘子没要,说让他把赏钱留给更有需要的人。

  杨县令见到许沁玉来,笑道:“许小娘子今日过来是?”

  许沁玉直接道明来意。

  杨县令一听,觉得是很好的事情,这算是带着村镇上的百姓发家致富,也不用百姓们把田地都拿出来种,分个几分地出来就行,要是不愿意,种在院子里都成,就是购买葡萄苗需要点银钱,别的成本就没了。

  许沁玉笑道:“这个就跟跟枣树梨树一样,无需太管着,平日偶尔施个肥浇点水就好。”

  这边人屋前院后的喜欢种些枣树梨树甚的,许沁玉家里就有颗枣树,去年秋天结的枣子都留着自家人吃掉了。

  杨县令思忖片刻说,“行,那我明日就在各处张贴下告示,喊大家试着种,说种出来有人愿意二十文钱一斤收。”

  其他地方的葡萄价格也大概就是二十多文钱一斤,比精细的粮食都贵,白面粳米这些也才十文钱左右一斤。

  许沁玉道:“还需告知大家,等以后种葡萄的多了,价格回落,只能十文钱一斤收购,所以头一两年愿意种的话是最赚银钱的。”

  不然等以后整个西南都想种葡萄,不可能二十文钱一斤收购,价格回落是正常,不过就算价格回落,最低也是十文钱一斤收购,这个东西亩产量又高,种个半亩地能收成就比十亩地的粮食还值钱。

  杨县令点头,打算把这些都写在上头。

  许沁玉又跟杨县令说了会儿话,告诉杨县令这些葡萄应该怎么种,需要育苗移栽,育苗时候可以加点肥料来育苗,育出来的苗也更好,然后怎么浇水,等移栽后还得搭架引蔓,要是葡萄枝条生长的过快,果子结的太多,还得修剪,该怎么修剪之类的。

  许沁玉会种葡萄还是因为她跟食材打交道,一般的瓜果蔬菜的种植,家禽的喂养都有看过书籍。

  不过也仅仅就是纸上谈兵,但现代的一些种植跟家禽的喂养肯定是比古人更厉害些的。

  另外许沁玉还告诉杨县令自己跟鲁夫人合伙酿酒的营生,酒坊选在大谷村那边,这一两年肯定还是会继续用野葡萄来酿酒,等以后怕青葡萄能种起来,也会酿青葡萄酒。

  去年的葡萄酒,许沁玉送了十来瓶给杨家徐家和夏家的,所以杨县令也尝过葡萄酒的味道,的确很好喝。

  等许沁玉离开,杨县令就写了告示,让衙役前往源宝镇还有其下辖的村落贴上告示。

  不少村民百姓不认字,但是看见贴告示都会围上来,让衙役帮忙念出来。

  有时候赋税徭役这些都是通过告示告知,所以百姓们见到告示就知是重要的事情。

  等衙役念出告示上的内容,百姓们开始议论起来,“这个葡萄虽然贵,可得两年才挂果吧?那头一年咋办?”

  “人家都说了,又不是让你所家里所有田地都用来种,分个一两分田地出来种,要是有些人想多赚些,胆子大的,可以多种些,就看有没有这个胆量,要是连一两分田地都不敢,就买两三颗苗儿栽在屋前院后的,种出来的话,人家同样收。”

  “说话县太爷为啥喊咱们种葡萄哦?种出来真有人愿意买?那人干啥要买这么多葡萄?不会忽悠咱们的吧?他吃得完吗?要收这么多葡萄。”

  衙役听了这话就说,“人家用葡萄来酿果酒的,做出来的果酒卖银钱的,一瓶葡萄酒能卖一两银子呢,人家让你们种葡萄是想带着你们一块赚钱。”

  这衙役是源宝镇的人,当初腹泻病时许小娘子帮着做伙食,镇上的人都知晓,知道许小娘子有诚信,现在许小娘子说要收葡萄,他也相信,打算回去就喊家里的老娘腾出几分田地来试种一下。

  有人立刻问,“差爷,到底是谁收葡萄,咱们种出来真的收?就算酿酒也用不着那么多吧?不然每家每户都种个几颗,能结不少果,酿太多出来卖得完吗?”

  他们也看到镇上的小酒坊,酿的酒卖得慢,要是大家都种葡萄,岂不是可以酿出许多果酒,果酒真有那么好卖?还如此贵的价格。

  衙役说:“就是许记的许小娘子收,人家跟饶州城来的商队合伙酿酒,现在还在盖酒坊,本来用山上的野生葡萄也能酿,不过据说青葡萄口感不同,所以还想酿青葡萄酒,人家酿出来的就肯定不止在西南卖,会由商队运往其他富饶的州城卖,而且商队还买了苗回来,价格都没赚一分,按照原价卖给咱们,但这苗还得好几天才到。”

  “盖酒坊?这个我清楚,酒坊就盖在大谷村,人家请了不少人去盖酒坊,我家男人就在那,一天五十文钱的工钱呢。”

  “工钱这么高吗?还要人不?我让我家男人也去。”

  “你想啥,人家请匠人会要盖屋的,你家男人又不会盖房子,真以为商队的人是冤大头?”

  “唉哟,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添砖加瓦,简单得很。”

  “简单个屁。”两妇人起了点争执。

  旁人心思都还在葡萄上头,有人说,“许小娘子?我听闻过,就是腹泻病那时候给灾民做伙食的,开了家食肆,味道非常好,人也很好,她都要跟人合伙开酒坊啦?”

  “我好像也听过她?就是这让我们种葡萄真的靠谱吗?”

  “算了,我去买几颗种子回来洒在院角好了。”

  “哪能随便撒,没看衙役都说了要先育苗甚的,人家直接卖苗,回来栽种起来就好。”

  ……

  许沁玉不知她的名讳都在附近的村里传开。

  她心里清楚,大部分百姓恐怕一分田地都舍不得,也的确跟她预料的那般,大部分人打算买个一两颗的葡萄苗,在屋前院后尝试下,估计要等见到赚了银钱才回舍得大量种植。

  许沁玉也不急,这个就是随缘,青葡萄酒的营生以后能做就做,不能做也不勉强,她的重心还是放在食肆这边。

  不过她还是跟平日合作的贺老伯田屠户他们说了说,可以让家里种些葡萄,等结了果她就收,也可以跟亲朋好友们说说。

  贺老伯得了信,回去就跟儿孙们商量着把家里的田地都种葡萄去。

  现在他们一家都靠着去湖泊运河捕鱼捕虾捕螺蛳螃蟹,专门供给许记食府,还帮着许记送牛奶,每个月能赚好几两银子,多的时候能赚到十两,还买了艘小船,一家人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比之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不知幸福多少。

  所以贺家人不仅是感激许沁玉,都快把许沁玉当做恩人。

  听贺老伯这么一说,贺家人就打算家里一半的田地全都用来种葡萄,现在贺家不用种地也能买得起粮食吃,的确不太需要种田地,所以才打算分一半田地来种。

  许小娘子说这个时节扦插葡萄苗最好,所以贺老伯在商队回来后,立刻买了不少。

  葡萄苗的价格头几年贵,这几年回落了些,但也比其他瓜果蔬菜的贵上不少。

  一亩田地需要差不多七八银子的葡萄苗。

  贺家一共五亩田地,种了两亩的田地,一共花了十五两银子。

  贺老伯还告诉了家里的其他亲戚,但他们不想动耕地,就买了两株苗回来,这个苗也贵,一株差不多要百来文钱,所以大部分人家也只会买上个一两株,还是咬咬牙才买的,更多的则是觉得不靠谱,一株都没买。

  连田屠户都想置办一两亩田地去种葡萄,但田地不便宜,加上葡萄苗也不便宜,田地又不好买,只能作罢,只买了几颗苗扦插在院子里。

  第73章

  杨县令贴的告示只是在自己下辖的村镇上, 告示上只说让大家可以分个几分田地出来种一些,或者就种在院子里,种上个一两颗,等挂了果成熟后不管多少都收。

  没几天也传到其他村镇上, 顺西村就听闻了这事儿。

  顺西村卖牛奶给许沁玉的万家两兄弟, 本来万家就是做耕牛营生的, 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自打每个月许沁玉在他们家买牛奶,两兄弟一人可以多分二三两银子, 一年就有三十两。

  牛并不是每家每户都买得起,买起来耕牛的人家比较少, 有时候一个月可能才卖一两头牛,刨除喂养牛的成本,也赚不了多少,反倒这个牛奶成了他们稳定的收入来源。

  知道源宝镇附近都在种葡萄, 万家大哥也想分个小半亩的田地出来种。

  万家父母不同意, 说就算家里一年能多赚个六十两银子,也不能动耕地,耕地要用来种粮食。

  万家老大退而其次,就让弟弟也同他买些葡萄苗种在院角下, 万家老二说,“整日要伺候那么多牛崽子, 谁还有力气伺候这精贵玩意,大哥你也听风就是雨, 听说这葡萄苗都不便宜, 百来文钱一颗, 要是种不活岂不是亏几百文钱, 你要弄你自己弄去。”

  万家未分家,两兄弟每月赚的银钱都要上交,不过自从卖牛奶后,万家父母每月明面上会给两兄各五百文钱,万家老大手里是有点银钱的。

  见到父母和兄弟不愿意,万家大哥老实巴交,也不说甚,去买了三株苗回,种在了后院里头。

  许沁玉自己也想买点田地,有了银钱,可以先囤点田地,一半用来种葡萄,一半可以种粮食,哪怕自己不想种粮,还可以给佃户们种。

  她把想买田地的事情跟家里人商量了下。

  闻氏和宁姐儿自然赞成,哪怕是京城里头的勋贵们,也都喜欢囤田地,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个几十上百亩的田地,多的上千亩都有,田地可以给女儿当嫁妆,当家产,还能给佃户们种,一举多得。

  现在玉娘赚了些银钱,买些土地傍身也好,以后收租子都不会饿着自己。

  家里人都同意,许沁玉就让人去打听哪里有卖田地的,最好是那种连在一起的田地,莫要太分散开。

  这种田地不太好买,许沁玉也只是先让风哥儿去打听下。

  现在成哥儿已经开始掌勺做鱼,所以给许沁玉跑腿的活儿大部分都是许风去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