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76节

  许沁玉也只能让他们别担心,又跟几个小孩一起把这些野葡萄都给洗干净去蒂,等明日晾干后就能酿葡萄酒。

  她前些日子就想酿葡萄酒,所以定了不少大酒坛子回来。

  把所有葡萄洗干净后,她给自己和许风他们随便煮了些面吃,交代小孩闩好门,好好睡觉,她明日还要过来一趟。

  当天晚上,县太爷亲自带着衙役去了镇子口,他安抚这些灾民,如实告诉他们得了腹泻病,灾民们听完都慌了,想要跑,怕被圈禁起来等死。

  县太爷喊住他们,告诉他们,“我已请了郎中帮你们诊脉,现在二位郎中都在镇外住着,你们担心什么?真要是跑了,你们也只有死路一条,现在有郎中愿意为你们医治,只要你们愿意接受医治,做好防卫,说不定还有活下去的希望,你们当真愿意跑掉等死吗?”

  灾民们果然停下脚步,看向远处木棚下面的两位带着奇奇怪怪纱罩的郎中,远远地朝着他们喊话,“你真愿意医治我们?”

  其实这两位郎中也心中慌乱,后悔不已。

  他们一开始只是觉得哪有那么凑巧,这些灾民从北边来,真要是瘟病,早该死完了,出去给他们诊诊脉就能白得二十两,自然就去了。

  现在已经这样,县太爷肯定不会让他们进镇,他们的家人也都在镇子里,要是这样跑了,县太爷肯定会捉拿他们的家人,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点头答应那些灾民。

  灾民们果然安静下来。

  县太爷开始吩咐下来,镇外没住人的地方,也只能在半里外的地方划出一块出来让灾民们待着不要乱跑,会给他们送吃食送水,除此之外,他们不能随便在外乱吃东西,排泄物甚的也都划了地方,不可以到处乱拉。

  灾民们都听话过去了,原先灾民待的地方也用烈酒喷洒过。

  两个郎中要的药材跟熬煮煎药的炉子也都送到镇门口。

  ……

  许沁玉回到桂花巷已经戌时,家里人都吃过睡下,闻氏还在等她,见到她回可算松口气,“玉娘回了,可都跟县太爷说了,县太爷打算如何?是不是会先找地方把这些灾民圈禁起来?”

  自古以来,所有染过瘟疫的地方都是被圈禁起来,哪怕有人医治,可无济于事。

  最后的命运也不过是死后被焚烧。

  闻氏也以为儿媳去跟县太爷通禀是为了阻止灾民进镇。

  许沁玉点点头,“已经说过了,娘别太担心,都早点睡吧,明日食肆肯定不开业,娘也不用过去食肆那边。”

  闻氏叹口气,想到那些灾民也是于心不忍。

  许沁玉还睡不着,取了家中的纱布缝制些覆盖口鼻的罩子。

  闻氏见状也没睡,帮着玉娘缝制这些奇怪的东西,还问她,“玉娘,缝制这个作甚?”

  许沁玉简单说了下缘由,她没告诉闻氏,县太爷已经打算救治那些灾民,闻氏也以为是玉娘害怕,所以才缝制这个覆着口鼻的。

  两人缝了不少才去睡下,但两人哪里睡得好。

  次日一早,县太爷派衙役在镇上和附近的村镇贴了告示,不仅如此,这些衙役还是敲锣打鼓,然后每条街每条巷子都喊了起来,告知镇外灾民出现腹泻病,说出防范的法子,让大家近来不要出门,待在家里,缝些纱罩覆在口鼻上,缝制纱罩的法子已经写在告示上,让大家先去看看告示。

  这些衙役贴告示,去各村各镇通传的衙役也都戴着纱罩。

  源宝镇所有百姓都惊恐万分,过去看过告示都吓傻了,得知镇外竟留着那些灾民,开始抱怨县太爷为什么要让灾民留在镇外,为什么不找地方把他们圈禁起来。但抱怨归抱怨,他们也毫无法子,只能都待在家里,他们也都怕死,再不敢喝生水,都是煮开后喝,也不敢吃生冷的食物,全都是熟食,这方面倒是怪听话的。

  县太爷虽把事情都安排的妥妥当当,但心里头照样惴惴的,上火上得腮帮子都肿了。

  许沁玉今日过去许记的有些晚,过去后三个跑堂的妇人还有大妞二妞也都到了,但集市上其他铺子全都门窗紧闭,路上都没几个行人,她们也已经知晓灾民有人得了腹泻病。

  众人都待在食肆里,见到许沁玉不知为何,都有了主心骨似的。

  许沁玉发现不仅大家都来了,后院还放着鱼跟奶。

  许风才告诉她,说是贺老伯送来的,原来下面的村子还不知有灾民当中出现腹泻病,所以贺老伯自然也不知,照例每日早上过来送鱼送奶,还有平日要的螺蛳和鳝鱼。

  不过许风交代贺老伯接下来半月都先好好待在家里,暂时不用再来。

  相信等明日,附近村里的人应该也都没胆量往镇子上跑了。

  鱼都还是半活的,许沁玉找了木盆都给养在里头,奶就不成了,这东西得当天现喝,天热,喝不完明天就变质,而且这些鱼大家也根本吃不完,这些鱼就算找木盆养着,但氧气不够,活到明天都算不错,还是得这两天就给解决掉。

  第62章

  除了鱼跟奶, 还有鳝鱼、螺蛳跟一些河虾,这些都是食肆食客一天的菜,都还挺多,鱼跟鳝鱼和螺蛳都能养着先, 鱼今儿得吃一部分。

  所以许沁玉把送来的奶全都做了奶馒头, 鱼也直接切块炖了, 她还做了个鱼肉羹,鱼肉剁成泥,加了鸡蛋跟一些五花肉泥跟她自己弄出来的绿豆淀粉, 再加入一点盐巴,最后把生姜胡葱段水分三次加入顺着一个方向使劲搅拌, 最后热水上锅蒸半刻钟便熟了。

  这些东西他们这两日吃不完也放不住,外头灾民多,想要灾民快些病好,不仅要医治, 还得补充营养, 缺一不可,所以这些东西既然吃不完,不如这几日都做了,给城外的灾民和救治他们的郎中补充营养, 也能让灾民们快点好起来,去落下户籍, 源宝镇上的人也能早些回归正常生活,许记才能早日开门。

  许沁玉在做的时候, 成哥儿、许风那四个小孩还有大妞都在旁边看着, 看得出来, 他们是愿意跟着许沁玉学厨艺的。功哥儿就不成, 他拘不住,不管是站还是坐那儿时间久了就跟身上有蚂蚁爬似的,而且他似乎的确没有厨艺的天分,就不勉强自己,觉得给四嫂跑腿干杂货就很快乐。

  许沁玉炖鱼的时候还让功哥儿朝县衙跑了一趟,是给县太爷说声,她做了朝食,一会儿让衙役抬去镇外给灾民还有郎中送过去,又仔细交代功哥儿,一定要告诉县太爷,衙役也得覆着口鼻给灾民们分食打饭,让灾民们各自吃各自碗中的饭食,不许分给别人吃,不然病还会相互传染。

  吃完的碗筷也得用水洗净后再用热水烫过,总是入口的东西一定要过热水和干净。

  另外就是打完饭就在镇外把她的锅都给清洗,用开水烫锅再给她送回来。

  县太爷本来还愁着镇外灾民的伙食如何是好,见到许小娘子愿意帮衬,自是感激不尽,让功哥儿给许沁玉带了声谢。

  许沁玉刚做完朝食,衙役就上门了。

  她自己留了些奶馒头和鱼肉羹和一盆炖鱼,剩余的都让衙役抬到驴车上给镇外送过去。

  衙役闻见这些香味都直吞口水,心道那些灾民也是好福气,竟能吃到许小娘子亲自做的朝食,他们这些衙役平日都还是个把月才舍得来许记吃上一顿解解馋。

  但衙役们也知这是许小娘子做给灾民的,都没敢吃,立刻给送去了镇外。

  镇子口守着的士兵远远就闻见香味,回头去看,瞧见县衙的衙役赶着两辆驴车过来,驴车上放着几个大木盆和两个大铁锅。

  等衙役赶着驴车到镇口,跟官兵说这是给镇外灾民的,官兵放了他们出去,还眼巴巴看着木盆和铁锅里的朝食。

  衙役把炉车停在木棚下,又让那些灾民把碗放在几丈外的距离,不跟灾民们接触,把朝食给分了下去。

  许沁玉这次做的奶馒头比平日食肆里卖的大,一个得有成年人的拳头的两个大,又不是那种一捏就软塌塌一口就能塞到嘴里,奶馒头吃起来一层层的很厚实,小孩一个就能吃饱,不过想着灾民们饿得久胃口大,许沁玉就让衙役给大人每人打上一碗炖的鱼块,再给三个奶馒头,小孩们都是一碗鱼肉羹加上两个奶馒头。

  除了这些灾民,两个待在木棚下的郎中也蔫蔫的,这会儿闻见香味倒精神了些,眼巴巴朝着木盆和大锅里瞅着。

  那个二十来岁的郎中小声说,“这香味好像是许记的奶馒头和炖鱼,我家婆娘去许记买过门口的炖鱼,朝食也买过奶馒头,味道就真这一模一样,真的好香。”

  朝食里就奶馒头最便宜,他家穷,不然也不会为了这二十两银子冒这个风险。

  衙役也朝着远处喊,“许小娘子说了,这些是朝食,暮食还会给你们送,让你们别省口粮,记得吃完,吃饱病才好得快,赶紧来端你们的饭盆吧,鱼块是大人吃的,鱼肉羹是小孩跟病重的病人吃的。”

  灾民们这才赶紧过去把自己的饭盆端走,他们都还戴着县太爷分给纱罩,这些口罩上头都还浸了藿香水。

  郎中们说藿香可以治腹泻病,加上许小娘子也说覆盖口鼻的纱罩最好浸些药水,所以县太爷就让镇外的两个郎中煮了不少藿香水给灾民喝,剩余的都浸在了纱罩上。

  城内的普通百姓也可以买些藿香回去煮水喝。

  灾民们端回自己的饭盆,使劲吞着口水,已经有些忍不住的,一口咬在奶馒头上,而后就瞪大了眼。

  还有那些已经瘦得跟豆芽菜似的小孩,小心翼翼缩在爹娘怀中,“娘,这是什么吃食,好香啊,真是给咱们吃的吗?”

  大人们流着泪说,“是,娃儿们快赶紧吃吧。”一口口的喂自己孩子吃着鱼肉羹。

  小孩不知如何描述味道,只张大嘴惊讶说,“娘,这个好好吃,娘,这个好香好好吃哇。”即便没逃荒时,他们都没吃过这样好吃的馒头。

  这些灾民本来见给的朝食多,还是精细的白面馒头,他们逃荒的路上哪里吃过这等精细面食,还有股奶香味,倒是省下来以后吃,可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不知不觉,三个馒头一碗鱼块都被吃得干干净净,吃完都还忍不住咂了下嘴回味这等美味。

  原先有些想跑的灾民甚至都想着,真要是朝食暮食都能吃到这些,即便死在这里也值了,他们就不跑了。

  这些灾民倒也听话,吃完后去提了水烧开后把碗筷洗的干干净净。

  水也是镇子里抬出来的井水给他们用的。

  衙役们也把许记的木盆跟铁锅洗干净后用热水烫过送了回去。

  许沁玉在食肆也跟大家伙吃完了朝食,正在酿葡萄酒。

  这些野生的葡萄已经洗去表面泥土,上面的一层白霜就没有洗净,这个是天然的果霜,可以让葡萄酒发酵出更好的味道来。

  把葡萄捏碎后放在无油无水的酒坛之中,再铺上一层冰糖。

  其实酿葡萄酒同样需要注意葡萄跟冰糖的比例,不然酿出来的葡萄酒口感都会不同,糖多了就会过甜,少了就有会苦味或者太酸。

  许沁玉有着天生的食物触感,不用称都知这些葡萄该配上多少的冰糖。

  酒坛里的葡萄也不能装的太满,不然后期发酵会溢出来,酒坛的口也不能密封的太紧。

  这些野葡萄她足足酿了差不多二十坛的葡萄酒,冰糖都耗费了不少,几乎快把她之前买的糖都给耗光了。

  葡萄酒她是打算赚钱的,不会卖得太便宜,食肆里留一些,剩余的送去饶州城卖,那边的富商跟官宦多。

  当然,这点葡萄酒肯定不够卖,她原本是打算今日让功哥儿他们继续去山上帮着摘葡萄的,多酿些葡萄酒,酿个一二百坛的,现在肯定是去不了山上,等着灾民们都好转再出城也一样,这些野生葡萄多,没人吃,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全都熟透,有些山头因为日照雨水不足就会熟得慢一些。

  晚上时候,许沁玉用青鱼蒸了豆饭,鱼头拿来红烧,鱼骨还给熬了浓白浓白的鱼汤,一条鱼也是一点都没浪费。鱼汤里面除了点盐巴跟葱花,其他什么都没加,因为连豆腐都没有,豆腐都是平日晌午去买,今天没人摆摊什么菜都没买,但就是这样的鱼汤味道都鲜美得很。

  青鱼焖饭就是把青鱼的鱼身片成片儿,加入姜丝葱段、盐巴、花雕酒跟酱油和一点五香粉腌上两刻钟,等豆饭煮的开始冒泡粘稠时,将腌好的鱼片均匀的铺在豆饭上,焖上小半刻钟就熟了。

  她给家里人做过排骨焖饭,还没做过鱼片焖饭,味道同样不差,鱼片鲜嫩。

  豆饭是用了泡过的豆子加梗米煮的,粒粒分明,吸收了鱼片的鲜和油脂,油亮亮的,别提多香了。

  今天倒是把鱼给消耗光了。

  炖的鱼头送去衙门给衙役改善下伙食,鱼片焖饭和鱼骨汤则是送去了城外。

  灾民们看到真给他们送了暮食,也彻底安心,等吃了鱼片焖饭,喝上一碗鱼骨汤后都恍惚起来,觉得他们是不是已经死了,不然怎么能吃到这等美味,不然就算平日做梦都不可能梦见这样的美味饭食。

  连着镇口木棚里下住着的两个郎中,吃了一天美味后,都没那么蔫了,干劲十足,给灾民们诊脉熬汤药,即便还没被传上的灾民,也会煮些藿香水或者其他的汤药给他们喝下。

  次日,许沁玉的朝食准备了鳝丝粥跟鲜虾粥。

  贺老伯昨日送来的青鱼、牛奶、鳝鱼跟河虾都消耗干净,还剩下些大田螺,她让成哥儿领着许风他们把螺肉给砸了出来,清洗干净,做成了椒盐螺肉给大家解馋。

  晚上就没什么食材,还剩下些活禽跟鸡蛋。

  许沁玉晌午时候去找了田屠户,想跟他买些筒骨,剔了肉的筒骨便宜,用来吊汤,晚上可以煮些筒骨汤面给灾民们。

  田屠户早知许小娘子是给灾民们做吃食,筒骨就没收许小娘子的银钱,还说,“许小娘子心善,我这筒骨不多,许小娘子稍等半个时辰,我去找其他屠户凑凑,等凑够就把筒骨都给送去许记,小娘子先回去歇息吧。”

  这些筒骨本就卖的便宜,屠户们都没收钱。

  所以暮食就是筒骨汤面,上面窝着一个荷包蛋几根苋菜,看着便很有食欲。

  入了夏,苋菜也不少,卖得便宜,也是许沁玉让田屠户帮她买的。

  许沁玉忙活了两日,其他人也都没闲着,都各自帮忙洗菜择菜切菜,还有收拾厨房。

  许沁玉在食肆顺带吃完暮食才回,她还是先回的桂花巷,成哥儿他们把食肆收拾干净才回去的。

  成哥儿跟功哥儿回去时还遇见一些街坊领居,大家虽然都待在家里,不过偶尔也会打开院门,站在门口看看外面,自然瞧见成哥儿功哥儿覆着口鼻回来。

  桂花巷附近的街坊领居们都认得两个哥儿,还不忘跟他们打个招呼,“成哥儿功哥儿怎地还在外头跑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