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49节

  马六听见,在旁边立刻说,“夫人,您真得不用担心许小娘子,她做的吃食,哎哟,您是不知那叫一个美味,说真的,我也沾我家老大的光在京城大酒楼吃过一两顿,根本就比不上小娘子做的,她一个月就是卖卖鱼跟卤肥肠,就赚二十多两呢,这要是开了食肆肯定会更赚。”

  薛氏没亲眼瞧过女儿赚钱,还是不太相信。

  她知道女儿的手艺,女儿的确会点厨艺,但说比大酒楼的厨子还要好,她觉得好像并没有。

  女儿给她娘家兄弟那封信,说是写了些吃食的配方,可以让舅舅把茶摊换一下,她犹豫了下,还是打算明日回娘家一趟,把信交给娘家兄弟,等他看过,让哥哥自己做决定,要不要试试女儿说的这些。

  自然,她没看过女儿给娘家兄弟的信。

  薛氏看完信,就跟马六道谢,还从身上摸了些碎银子想要酬谢。

  马六自然不要,起身说,“夫人,这使不得,其实许小娘子给了我一道木桶腐乳的配方,等我回去就让我娘试着做做,以后也做点小营生,指不定能赚不少呢,所以以后夫人有什么要我带给许小娘子的信,尽管开口,可千万别给赏钱。”

  他其实想着,这个木桶腐乳一个月能多个一二两银子的进项都算不错,哪里还好意思要薛氏的赏钱。

  马六说完,大概怕薛氏还要给赏钱,就一溜烟的跑了。

  薛氏哭笑不得。

  次日,她就回了娘家一趟。

  薛氏娘家也在京城,不过距离德昌侯府有些距离,坐马车都要小半个时辰才到。

  平日出门坐马车还要同德昌侯老夫人说声。

  德昌侯老夫人本来想问问儿媳回娘家作甚,有事没事少回娘家,但想着老三同她说对二房好些,她便也没说甚,挥挥手就让车夫去驾车送儿媳回了娘家,不过最后还是忍不住唠叨了一句,“早点回来。”

  薛氏应了声,就带着小丫鬟出门。

  薛家住在城南的上坡巷。

  之所以叫上坡,自然是进了巷子就是一条上坡的路。

  薛氏的娘家兄弟叫薛良,娶妻石氏,育有两子一女。

  长子薛淮,娶妻张氏,生了个女儿薛圆圆。

  女儿薛箐只有十三,次子薛涧,今年才八岁。

  薛氏的爹娘前几年都已经相继过世,家里就剩薛良,还守着个茶摊,茶摊也只有一间铺面大小,是薛家老爹留下来的,之前薛家老爹也是个举人老爷,原本指望着长子科举,但长子不是学习那块料,薛老爹没办法,也不能强求长子读书,就早早置办了这间铺面留给儿子,以后至少能养活自己。

  薛氏到了上坡巷的薛家,只有薛箐在家,薛箐瞧见姑母,问了声好,又抿了抿唇,告诉姑母她爹娘都在茶摊上,大哥大嫂也抱着圆圆在那边帮忙,弟弟薛涧还在学堂。

  薛氏跟薛箐说了声,这才又过去兄长的茶摊上。

  薛箐生的眉清目秀,仔细看眉眼跟许沁玉还稍微有两分相似,看着姑母离开,薛箐抿了下唇又叹了口气。

  她知道爹把家中所有的积蓄都给了姑母,让姑母给边城的表姐送去。

  表姐小时候经常来家里玩,她跟表姐感情也很好,小时候还经常一起玩过家家,做饭吃。

  只是一百两,真的好多哦,家中这些年全部的积蓄了,她倒也不是舍不得,弟弟还在读书,每年束脩费都不少,她只是怕爹娘太辛苦,表姐在边城,肯定过的辛苦,也需要银钱傍身……

  娘前些日子一直跟爹闹,都过去几个月,娘对爹还是没甚好脸色。

  娘也不是那种坏心眼的人,就是觉得爹爹给的太多,哪怕给个一大半。

  薛箐又忍不住叹气,赚银钱真的好辛苦,她又什么忙都帮不上,也就做饭味道还成,平日摊位上有爹娘和哥嫂,她就没必要过去,就是在家做好朝食暮食。

  她也真的好想自己可以赚银钱,这样不仅能改善家里面条件,每年还能给表姐也寄些银钱。

  ……

  薛氏又过去兄长的茶摊。

  薛良的茶摊在南城这边的集市上,这边还是很热闹,集市虽然不算大,但也五脏俱全什么都有,茶摊,食肆,客栈,酒楼,布庄首饰铺子各种吃食铺子等等,附近还有个夜市,新帝跟伏太后大赦天下,也没有宵禁,平日基本都是亥时末才收摊回家。

  薛良的茶摊不大,里面就摆着三张桌子,外边支起个油布棚子,下面也摆着两张桌子,茶摊后面还有个小院子并着小厨房,水井也有一口,铺面虽小,但该有的都有。

  平日喝茶的人不多,但薛淮会说故事,讲的故事动听,来喝茶听故事的人不少,薛良又会做点吃的,卖点他炒的干货,瓜子花生,还有些干果蜜饯,配着茶水吃,再听着故事,故此生意还算不错,一家几口忙活着,一个月也能赚个二三两的银子。

  现在正好晌午,没什么生意,都是下午晚上生意较好。

  石氏这会儿正蔫头巴脑的呆坐在茶摊门口发呆着,她还在心疼那一百两银子,她也跟丈夫吵了几架,她不是说不肯给玉姐儿钱,至少留个二三十两,再过些日子,涧哥儿又要交束脩费。

  她是个爆脾气,跟丈夫吵了快一个月,丈夫也同她认错,说自是心疼外甥女,边城太苦太苦,还说竖王被抄家,肯定没银钱傍身,不多给玉姐儿点,玉姐儿怎么活。

  她也心疼外甥女哇,玉姐儿小时候经常来她们家玩的,也算看着玉姐儿长大的。

  其实这事情已经过去三四个月,玉姐儿出事一个月后,丈夫就把家里所有的积蓄都送去给了小姑子。

  但她一想起来还是来气。

  这三个月倒是赚了几两,那也不够给涧哥儿交束脩费。

  正呆呆的想着,石氏抬头,瞧见小姑子过来了。

  瞧见薛氏,石氏本来想甩脸子,可瞧见薛氏比玉姐儿出事前瘦了不少,脸颊都有些凹的,整个人气色有些差,她这脸子就甩不下去了,走过去把人拉到茶摊上坐下,板着脸问,“你过来干啥。”

  石氏知道玉姐儿才出事时,小姑子还大病一场,差点没熬下来。

  想到这里,又见小姑子瘦瘦得样子,石氏突然就想通了,家里银子给玉姐儿便给了吧,至少他们全家人都还在一起,都还活得好好的,怎么都比小姑子跟玉姐儿的情况好。

  看看玉姐儿多惨,好好个姑娘说被替嫁就替嫁流放了。

  石氏叹了口气,进屋拎了壶茶水出来给小姑子倒上。

  薛氏笑道:“嫂子,大哥可在家?”

  石氏道:“他在后面忙着。”想了想,她又忍不住问,“你家玉姐儿如何了?银钱可送到了?玉姐儿在边城跟竖王一家过得怎么样?竖王他们家对玉姐儿好不好?”

  薛氏笑道:“前几日已经托人把银票都送到玉姐儿手中去了,玉姐儿还回了信,说是要开食肆呢。来送信的马六还说竖王一家对玉姐儿很好,玉姐儿做吃食,她婆婆就帮着洗碗刷锅子其他什么活儿都不让玉姐儿沾,小姑子对嫂子也是很亲昵很依赖的模样。”

  石氏听了心里终于舒坦不少。

  但想到前面那句,忍不住说,“你家玉姐儿开什么食肆?”

  就玉姐儿那点子厨艺还是跟着丈夫学的,她丈夫那手艺想开食肆都不太成,玉姐儿这也太胆大了吧?不会把点银子全都给折腾进去赔完了。

  薛氏不想灭女儿的威风,就说,“马六说了,说我家玉姐儿做的吃食很美味,比京城酒楼的大厨还厉害。”

  石氏古怪得看了小姑子一眼,不信她的话。

  薛氏这才道明来意,“对了,我是来给大哥送信的,是玉姐儿给他的信,说是给了些配方,你们瞧瞧看。”

  玉姐儿给大哥的信,厚厚的一封。

  薛氏把信递给嫂子,石氏不认字,就过去后院把信给了薛良。

  薛良正在后院炒瓜子,石氏把信递给丈夫,“玉姐儿给你的信,小姑子也来了,在前头坐着。”

  薛良急忙把锅端下来,这锅瓜子已经炒好了,他拿着信过去茶摊门口,果然瞧见妹子坐在门口,穿着个褙子都显得空荡荡的,还是瘦瘦的。

  其实妹妹这会儿比之前胖些,玉姐儿才出事他给妹妹送银钱的时候,妹妹脸色都是灰白的。

  “哥。”薛氏喊了人。

  薛良点点头,在长凳上坐下,顺手拆开外甥女写给她的信。

  他还忍不住问了句,“玉姐儿给我写信干啥,咋还这么厚一封?”

  他刚说完,就见到见到信中的内容。

  “舅舅见信好,谢谢您让娘给我送来的一百两银子,很是及时,我打算开家食肆,有了舅舅您这一百两刚好够的,正好我研究出不少吃食,舅舅可以试试把茶摊换换模样,平日卖卖烧烤,配些酒水跟饮子,再有几月便该热起来,还能配上冰碗跟冰饮子跟各种凉菜凉面卖。”

  下面就是玉姐儿写给他的配方。

  第45章

  许沁玉写给舅舅的配方是各类烧烤的配方, 包括十来种肉食十来种蔬菜的腌料配方跟烤料配方,还有酸梅汤饮子,大麦茶饮子,桂花蜂蜜饮, 酸浆饮, 米浆饮, 自然还有牛奶羊奶做的奶茶,和一些糖水的配方,另外就是一道甜酒的配方, 也就是糯米酒。

  鸡鸭鱼猪牛羊肉的腌料都不相同的,还是比较麻烦的。

  许沁玉在信中告诉舅舅。

  这些饮子糖水奶茶到了夏日有些可以做成冰碗, 还有可以加冰做成冷饮,同样很好卖。

  天冷的时候就是热饮,烧烤还可以配着酒水卖,烧烤下酒很好。

  夏天时候还能加一些凉面凉菜, 整日把茶摊改成烧烤摊, 这些凉面凉菜的配方自然也在信中。

  薛良喃喃道:“烧烤,那是什么?”

  他看了配方,信上还写着到底怎么做烧烤,需要一个铁架子, 里面燃着炭火,上面放着铁网, 就是在铁网上烤着这些串好的肉类跟蔬菜,最后刷上酱料。

  许沁玉特意改了下烧烤最后撒调料的法子, 烤好后, 放在盘中刷上调好的酱, 毕竟香料太贵, 像后世那样直接洒在肉串,太浪费了!

  她这样调成酱的话成本节省许多,她调的这个酱料的配方不用说,吃起来比许多烧烤摊的配方都要香。

  有点像炸串那样,炸好后刷上酱料。

  薛良看着配方,还有这些饮子糖水糯米酒的配方,玉姐儿到底在哪里弄的?

  玉姐儿信中说是自己想的。这样的配方真的能好吃吗?

  那叫烧烤酱的东西,里面都有两三种香料了,还有其他不少调料。

  还有竟然用木炭来烤肉和菜?

  他倒是知道吉祥酒楼有炙肉卖,应该就是玉姐儿口中说的烧烤,但稍微有些不用,是放在一块铁板上,下面倒也是炭火,铁板上刷上油,等油温合适后,放上一片薄薄的腌好的肉,滋啦一声,肉就卷了起来,在迅速翻面,这样一片薄薄的炙肉在吉祥楼都要起码二十文钱朝上。

  这样的炙肉,大家都知道做法,难就难在不知道腌肉的配方,没腌过的肉,他们有些自己也效仿吉祥楼这种炙肉的做法,结果很腥,肉也老了,并不怎么好吃。

  薛良自然没吃过吉祥楼二十文钱一片的炙肉,他只是听人说过吃法,也听闻非常美味鲜嫩。

  薛氏忍不住问,“大哥,玉姐儿给的配方如何?能成吗?”

  “不知。”

  薛良摇头,他是真的不知。

  他只是记得玉姐儿那点厨艺还是跟他学的,也给他跟妹妹做着吃过,味道吧,只能说还成,但说好吃,就有点夸张了。

  可要是不行,玉姐儿写这么多配方也太信誓旦旦了吧,就感觉这些配方还挺有模有样的。

  石氏嘀咕,“能行吗?人家吉祥楼的炙肉的配方多难,还就那么几样肉,玉姐儿这给的肉,肉的部位的腌料配方还不一样,肉加菜都快二十种了吧?她比得过人家吉祥楼的大厨?听说吉祥楼的炙肉还是大厨这些年一样样腌料配方试下来的,才有了这样又嫩又美味的炙肉,看看玉姐儿这配方,跟不要钱似的,她一下子想了这么多?都试过吗?不会没试过就给咱们送来了吧。”

  她不是怪外甥女不靠谱,而是不相信外甥女的厨艺哇。

  薛氏看了石氏一眼,有些无奈,“玉姐儿应该是有分寸的,大哥,你觉得能试试吗?”最后到底要不要把茶摊改成玉姐儿说的烧烤摊子,就要看大哥自己的想法了。

  薛良还在犹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