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82节

  这些食客,吃完饭,还会跑去桂花巷和来溪巷看看皇后跟盛武帝当年住的地方。

  现在这两个院子暂时空置着。

  许沁玉离开时,还留了两封书信给杨枝枝和徐云兰。

  在信中,她也没瞒着两位好友,所以两人是最先知道京城动向,最先知道,原来玉娘那个总时不时就不见踪影出去跑商的夫君竟是竖王殿下,出去跑商也只是谋划大业。

  两人很是震惊,但接下来,却又开始为玉娘担忧。

  她们跟玉娘做了好几年闺友,也了解玉娘性子,她没法被拘在皇宫,她其实更适合留在西南,继续开酒楼饭庄,也担心玉娘回去做皇后娘娘,到时候后宫无数妃子,玉娘又没甚心计,怎么在后宫活下去?

  瞧瞧伏太后就清楚后宫有多可怕。

  所以自打许沁玉回了京城后,两人反而不是像别人那样觉得许沁玉运气实在太好,当初不过是替嫁,现在却成了皇后娘娘,她们只担心好友以后在宫里过得如何,开不开心。

  杨枝枝跟许云兰前两年已经成了亲,男方都是镇上的人,家世一般,但人品却很好,所以两人也都只希望好友能够找到一个相伴一生,疼她爱她护着她的男子罢了。

  这事儿整个源宝镇都已经知晓,更加不用提闻家人。

  闻老太太得知竖王竟打到京城,还登基做了皇帝,简直就不敢相信,连着问了身边的人好几句,“当真是竖王登基?”

  旁人都说是。

  闻老太太脸色煞白煞白,那桂姨娘生的女儿不就成了太后娘娘?

  所以到了现在,她还是矮了了桂姨娘一头,甚至桂姨娘也回京享福去了,她却只能留在边城继续吃苦。

  闻老太太气到胸口疼,直接病倒了。

  但闻老太太还没放弃,她觉得自己毕竟是太后娘娘的嫡母,怎么也该一起回去京城。

  所以闻老太太就嚷嚷着要回京,不仅如此,老太太还做起了其他打算,等回了京城,她想把自己两个还没出嫁的孙女送去宫里做妃子,毕竟是表亲,盛武帝怎么都该选一个表妹。

  老太太最疼的是闻蕴灵,其实更想让闻蕴灵进宫,但闻蕴灵已经二十出头,前两年竟给自己挑了个男子做夫婿,还跟自己夫婿住在了外头,一直没回来过,差点把老太太给气个半死。

  那男人还是个没爹没娘的孤儿,是附近村子里头的猎户,比闻蕴灵还大两岁。

  闻蕴灵自打把酒楼关了,改成了米行,说是米行,不仅卖米卖粮食,各种从农家收来的野味,鸡蛋,蔬菜甚的,全都卖,生意还怪好。

  这男人就是过来送自己打的猎物时,闻蕴灵认识了他。

  男人身材魁梧高大,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每次结账时也是一言不发,有次正好有客人上米行闹事,闻蕴灵焦头烂额,是男人一把将客人拎出米行,之后闻蕴灵就直接问他,愿不愿意娶她,要是愿意娶她,她就嫁,以后他就留在米行给他帮忙。

  男人竟然也同意下来。

  可把老太太给气坏了,其实连着闻蕴灵的爹娘也不太愿意这门亲事,但闻蕴灵坚持,闻大老爷跟妻子想着女儿也二十,该说亲,最后倒也同意下来。

  但老太太不同意,闻蕴灵也不管,出嫁后跟男人在外面住着,小两口日子过得倒也红火。

  老太太这会儿躺在病榻上心里正盘算着,身边小丫鬟就进来通报说闻蕴灵回来了。

  老太太心里有些怨闻蕴灵,觉得自己宠了她这么些年,她却为了个猎户不听自己的话。

  等闻蕴灵进来后,先给老太太请了安,让老太太好好养身子。

  闻老太太冷笑着说,“我如何能养好身子,你要是没看上那穷鬼,现在你表哥登基,你还能回京做妃子享荣华富贵,现在却只能跟那穷鬼过日子,你可甘心?”

  闻蕴灵平静说,“祖母,还请你莫要这般说疆哥,我是心甘情愿嫁给他,从不后悔,哪怕表哥登基做皇上,我也不后悔。”

  她嫁的男人叫贺疆,要是七年前,说她会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她肯定还会把人给骂一顿,但现在,她嫁给了贺疆,或许一开始没什么感情,只是觉得年纪到了,该给自己挑个夫君成亲,两年相处下来,贺疆还是不怎么爱说话,但待她极好,就差把她捧在手心了。

  嫁给贺疆她没有后悔,现在更加不会后悔。

  还有祖母真真是异想天开,竟然想让自己嫁给裴危玄,现在她已经嫁人了,祖母肯定会在两个妹妹身上做想法,她回闻家,就是特意老提醒老太太的。

  以前在京城,她就知道裴危玄这人性情古怪得很,对谁都没什么感情,只有她见过裴危玄是怎么对许沁玉,他看许沁玉的眼神……

  闻蕴灵现在想起都有些后怕。

  也不知被这样一个男人爱上是好事还是坏事。

  就依照他这古怪性子,恐怕就算做了皇帝,后宫里头很有可能都只有许沁玉一人,指不定还能干出点更惊世骇俗点的事情,比如让皇后抛头露面,继续在京城开酒楼饭庄甚的,祖母竟还敢有其他想法,也不怕给闻家人招来祸端。

  闻蕴灵说着,又继续道:“祖母也别有别的想法,比如回京或者把妹妹送回京城进宫做妃子甚的,这样只会给闻家招来祸端。”

  要是搁在前几年,她或许会愤愤不平,会嫉妒。

  现在她是一点想法都没有,她只想跟贺疆好好过日子,也希望闻家好好的。

  闻老太太气得不行,把身后的大迎枕砸向孙女,“你这臭丫头,你就诅咒我们闻家是不是,你现在是不是自己没法进宫享荣华富贵,也不想你的妹妹去?”

  闻蕴灵叹口气,“祖母,我只是为闻家着想,你不知盛武帝是什么样的人,祖母您要是真有什么想法,不如等上两个月,到时候看看京城那边的动向再做打算。”

  现在西南这边只知道竖王登基,只知道开许记酒楼跟饭庄的是皇后娘娘,许沁玉回京后的消息一点都还没传到西南来,等到封后大典的事情传来,肯定也会有一些其他事情一并传过来。

  比如,盛武帝对外言,此生只会有一位皇后的这种事情。

  她觉得,裴危玄做得出来。

  老太太被闻蕴灵这番话气得心窝子疼,最后闻蕴灵也怕把老太太给气出个好歹来,让老太太先好好歇着,她去寻了自己的父亲母亲还有大哥他们。

  闻蕴灵也把自己想法告诉给闻大老爷,她道:“爹爹,你们若真跟有祖母有一样的想法,我劝你们最好放弃,当初闻家是怎么对太后,怎么对桂姨娘的,爹爹不会忘记了吧?祖母使劲蹉跎桂姨娘,真以为回了京城,妹妹就能如愿进宫做妃子?闻家就能飞黄腾达,就能恢复国公府的爵位?可别害得闻家满门被抄家。”

  许大老爷一听,不吭声了。

  他其实也有跟老太太一样的想法,想回京,也想让三房的侄女进宫做妃子。

  但现在听女儿一说,也浑身冒冷汗,当初闻家把桂姨娘蹉跎成那副模样,现在竟还想回京。

  现在庶妹成了太后,他们回京,只怕也讨不到好。

  闻蕴灵继续说:“其实待在边城反而是最好,凭借着我们同太后娘娘还有盛武帝这一层的关系,西南这边所有人都会敬着我们,想要做什么营生也很是方便,与其回京讨人嫌,不如留在西南,如果父亲真想回京,不如让哥哥弟弟还有侄儿孙儿他们努力科举走仕途。”

  她心里看得很明白,留在西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怎么都比回京城好。

  许老大爷道:“既如此,我会同老爷子说声,让老爷子劝劝母亲。”

  只要他跟父亲不开口同意回京,母亲在怎么闹腾都无用,他也觉得女儿说得很对,以前得罪盛武帝跟太后娘娘太狠,只怕回京都没法缓和关系,不如留在西南,日子也不比京城差,真要想走仕途,就让后辈们努努力,走科举,凭真才实学回京,而不是这样摇尾乞怜回京去。

  后来许大老爷跟闻老爷子说明其中离开关系,闻老爷子也想通了,他半只脚都踏进棺材的年纪,何苦折腾来折腾去,现在日子过得也不错很是悠闲,不如就好好呆在西南,过完剩下的日子也好。

  大房跟闻老爷子不同意回京,这京城自然是没法回。

  闻老太太闹了半月都不成,最后实在也法子,也只能放弃了。

  ……

  京城里头,许沁玉日子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她带回来的那三十万两银票,交给了崔氏,崔氏吓了一跳,根本不愿意收,许沁玉却还是强行把银票都塞给了崔氏,让她留着用,等她以后进了宫,爹爹的官位肯定要升,说不定二房可以出去单独开府,这些银钱都可以留给爹娘用,她想让他们可以过更好些。

  虽然二房跟三房闹成这样,但目前想要分家还是比较困难。

  只要德昌候跟德昌候夫人不松口,家里就没法分家,就得住在一起。

  而德昌候跟老夫人肯定不愿意这个时候分家,许沁玉倒是不在乎,反正他们也不敢来招惹自己。

  剩余的银票,她也从钱庄里头取了出来,打算看看京城这边的地皮还有酒楼,准备为以后的酒楼跟饭庄做准备。

  这段日子,许沁玉什么都不用做,只用待在家里备嫁,所以实在清闲得很。

  当初原身在京城时就没什么闺友,现在自然也不用出去应酬,即便有人想邀请,也不敢给皇后娘娘递帖子,所以这些日子他日子过得很是有悠闲舒适,就是在家陪伴崔氏跟栎哥儿,什么都不用想不用做。

  至于德昌侯府其他人,许沁玉也一直没去见。

  大房的倒还好,一直关着门过自己的日子,只有三房的许沁玉慧,一直想法子见她一面。

  但她住在德昌侯府这段日子,连二房大门都没出去过,当然没见过许沁慧。

  想着再有几日就该跟嫁给四哥,许沁玉也难得有点紧张起来,越临近日子,她心里头越紧张,待在家里也有些坐立不安,这天吃过朝食,她打算出去转转,去舅舅家坐坐。

  回德昌侯府第二天,她就跟着崔氏一起去过舅舅家,舅舅家现在的生意很不错,暂时也没有扩大生意的想法,还是打算一步步来,从未想过借许沁玉的势。

  只是刚出门,她就撞见了许沁慧。

  第136章

  许沁玉刚出二房的垂花门, 就见到许沁慧站在不远处的槐花树下,听见动静,许沁慧回头,瞧见是许沁玉, 立刻露出笑脸迎了上来, “二姐姐, 你可是要出门?”

  许沁玉看出来了,这是许沁慧特意在门口等着,为了什么, 也不言而喻。

  许沁玉也没打算理睬她,跟着莲花继续朝外走去, 她今日是跟莲花一起出门,四哥担心她的安危,从回了京城,莲花就一直跟着她, 哪怕她回到德昌侯府, 莲花基本上也是寸步不离。

  现在莲花基本算是她的人了。

  看见许沁玉并未打算搭理自己,许沁慧暗暗掐了下掌心,心中纵然生气,面上也不敢表露出来, 还要笑眯眯凑到许沁玉面前,“二姐姐, 你许久未回京城,今日二伯母又没陪着你, 你想去何处, 我带你去可好?”

  见许沁慧还不死心, 许沁玉抬头道:“不用你陪着, 许沁慧,你不必如此,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不可能原谅你,眼下也不过是因为还未分家暂时住在一起,大家各自相安无事就好,你要一定非来寻我说些什么,我心中不顺,会做出点什么就不得而知,所以我们二人只要当做不认识便好。”

  原身就是因为许沁慧才死的。

  没有许沁慧跟德昌候老夫人暗中跟宫里打通,当初盛元帝不会一纸诏书让原身嫁给四哥,原身就不会死在流放路上,所以她不可能去替原身原谅这些人,她甚至也想给原身报仇,可她却不知该怎么办,许沁慧没有犯法,想把她绳之於法都不可能。

  许沁慧双目通红,“二姐姐,你是不是误会什么了?当初这一切并不是我的主意,当初二伯母被祖母关了起来,你也被一抬小轿送到竖王府,可你知道吗?那时候我也被祖母关着,若不是这般,我早就冲了出去,当初圣上是我的未婚夫,我爱慕圣上,跟圣上是有感情的,我从未想过让你替嫁的。”

  她已经快二十二,等了七年,这是她唯一的机会。

  否则会被京城里的人都当做笑柄,她无论如何都要嫁给裴危玄。

  莲花在旁边看的目瞪口呆,这德昌侯府三姑娘也太不要脸了吧。

  他们是暗卫,自然知晓不少外人不曾得知的事儿。

  当初圣上还是四皇子时,只是到了婚配年纪,所以先帝就在一众大臣的女儿里给四皇子挑了许沁慧。

  因为那时候许沁慧琴棋书画还有容貌在京城这些世家千金里头都是排名前几,挑来挑去就挑中了许沁慧,那会儿许沁慧其实还有些不乐意,因为四皇子自幼身子骨不好,是个病秧子,以后肯定没法争皇位,所以许沁慧不愿意,但这是先帝赐婚,不过那时候看着四皇子跟许沁慧年纪都还不算大,圣旨就没下来,先帝只是口头上跟德昌候说了声。

  没想到两年后,先帝被害,但知晓这门亲事的人可不少,基本半个京城的都知晓。

  直到四皇子被封竖王,要被流放后,许沁慧以前都不愿意跟四皇子定亲,现在更加不愿意跟四皇子流放,所以想办法去了宫里,见到了盛元帝,然后用自己美貌迷惑盛元帝,盛元帝才一纸诏书让皇后娘娘替嫁。

  但许沁慧求到这个,自然也付出了其他。

  当初去宫里求盛元帝时,她早就跟盛元帝有了苟合,所以后来哪怕她故意把自己摔断腿破了相,不远进宫给盛元帝做妃子,盛元帝也不觉得有甚,毕竟已经取得报酬。

  这也是暗卫不太明了的地方,明明是许沁慧自己求的结果,回头殿下被流放,她却突然就反悔,还不愿意进宫给盛元帝做妃子,不过圣上似乎猜到了内情,只是没同她们说而已。

  眼下许沁慧说自己跟圣上有感情就太可笑,太不要脸了,这不是想要破坏皇后娘娘跟圣上的感情吗?圣上这些年都没跟她联系过。

  许沁玉也有些恼了,都这个时候,许沁慧还敢碰瓷四哥,实在过分,她正想说上两句,莲花已经气急败坏道:“许沁慧,你放什么屁,敢破坏皇后娘娘跟圣上感情,圣上这些年好不容易动情一次,就喜欢皇后娘娘,你那点子屁事还想骗皇后娘娘,当初先帝想要赐婚给你跟圣上,你根本不乐意,后来圣上要被流放,你就急匆匆去求了德昌候老夫人进宫,进宫后你自己干了什么你心里不清楚?盛元帝到底为何会帮你下诏书,让皇后娘娘替嫁,你心里头不清楚?非得让我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污了皇后娘娘的耳朵吗?”

  许沁慧脸色唰得一下子苍白起来。

  这个丫鬟怎么什么都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