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69节

  许沁玉得知后,也忍不住叹息声,有些人为了利益,任由自己变得人不人鬼不鬼。

  没两天,太守又派人过来告诉他,说是那些强盗的老窝被找到,所有盗匪全都一网打尽,被抓了回来,等待他们的,差不多也是人头落地,罪行轻一些的,就要送去煤矿里,没日没夜的干活。

  进了煤矿的犯人,其实比死还难受,这辈子都不太可能逃离出来。

  许沁玉知道后,也终于松了口气。

  前些日子过来饭庄的那些老先生们,待到现在都没离开,还在饭庄里头住着,年轻些的每日吃完饭食就去听听书泡泡温泉钓钓鱼,年纪大些,不爱听说的,就找人对弈,日子别提多逍遥自在,都有些乐不思蜀,不愿归家。

  许沁玉每日也忙碌着,因为她拿下今年厨艺比试的桂冠,慕名而来许记的客人越来越多,锦绣园跟紫竹园都已经住满人。

  许记人手都不太够,许沁玉又招了些女伙计还有男伙计,还得安排他们先培训,才能上岗,所以这段时间,还是原先那些人手,饭庄就忙得不行,她都分身乏术,宁姐儿在城里租铺子的事情她也顾不上,但是担心宁姐儿安危,每天宁姐儿出门,就让莲花跟着。

  另外还有不少帮厨慕名而来许记做帮厨,想跟她学厨艺,许沁玉让霍江帮着调查过他们的身份,只要身份无恙,品行过得去,她都愿意把人留下,所以一时之间,饭庄多了不少厨子,但主要掌勺的还是之前的那些人,后面来许记的一些帮厨也开始跟着她学厨艺,陆陆续续都能上手。

  还有一处园子也正在建着,等到明年开春应该就能住客人,这处园子是专门给那种拖家带口住的。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中过去,转眼就是三个月后,已经到了腊月,许沁玉还抽了不少人手腌制火腿。

  今年她腌制了不少火腿,比去年又翻了一倍多,今年腌制了五千条火腿。

  去年腌制的那两千条,也都运来饭庄,可以吃了,但达不到生吃的准备,她留了一千条准备明年这时候就能生食。

  她自己建的五进宅子极大,还特意开辟出一片院子做作坊,今年腌制的火腿都放在她自己的宅子里头。

  这三个月,许记饭庄的客人一直都是满的,附近不少州城的人都过来。

  这三个月,许记每月的纯利润已经超过五万多两银子,高峰时期甚至到了六万两。

  等到火腿都腌制好的时候,再有小半月就要过年。

  这期间,四哥一直没回,但有家书送回,四哥也说年关将至,有些忙碌,让玉娘跟家里人不用担心他,还有就是今年过年,他恐怕也不能回来,得等到年后才有时间回。

  四哥没法回,马六倒是来了一趟。

  马六去年时候就知道许小娘子会在饶州城开饭庄,今年也是直接找过来,只是见到城外这一大片的饭庄,还是有些震撼,这都快赶上一个小村子的规模了。

  他这趟是押送发配边城的犯人而来,自然还给许沁玉带了崔家的书信,还有其他一些东西。

  薛氏知道女儿已经不缺银钱,其他贵重的首饰肯定也不会收。

  就去寺庙求枚个平安符,让马六帮着带来给女儿,除此之外,还有两件斗篷,本身还有中衣跟小衣,但这种太贴身的衣物,薛氏也不好托付给一个外男带给女儿,只能亲自缝了两件斗篷,两件都是兔毛斗篷,一件厚实些,一件轻薄些。

  西南这个天儿,已经有些冷,穿那间厚实些的斗篷刚刚好。

  许沁玉是暮食过后才见到马六的,闻氏认得他,给他安排了地方让他先歇着,送了吃的喝的。

  见到马六,许沁玉自然很是高兴。

  她先看过爹娘给她的书信,娘还是唠唠叨叨,让她注意身体,莫要太操劳,爹爹只有简单两句话,说她辛苦了,还有弟弟栎哥儿也给她写了一面书信,栎哥儿已经上了学堂,把学堂里发生的趣事说给姐姐听,还说自己结交了两个好友。

  看着三人的来信,许沁玉脸上一直洋溢着笑意。

  马六还告诉许沁玉,“许妹子,你有所不知,你那个三妹,似乎很着急,她还想来西南,同我打听你的下落,我没告诉她。”

  许沁玉皱了皱眉,不太理解许沁慧的脑回路,许沁慧好不容易才让她替嫁给四哥,等她跟着四哥流放西南,许沁慧又一副反悔的模样,给她写信还怂恿她回去跟原身以前差点定亲的男子再续前缘,甚至还给四哥写信。

  不过自那次之后,已经过去两年多,她倒再也没有收到许沁慧的信,谁知她还没死心,这竟又想来西南。

  许沁慧想来西南其实不太可能,新帝写的诏书让她嫁给四哥,定是许沁慧在其中使了什么力,既然如此,新帝肯定不会允许她跟四哥扯上什么关系,本还以为许沁慧回进宫做妃子,竟也没去,整日想缠着四哥,这不是脑子有病。

  许沁慧也的确是急了,她眼看着这都已经过去四年,她都二十,成了个老姑娘,偏生新帝那边无法依靠,想要去寻竖王,也没半点路子,当初她说要每月给竖王一封书信,许父并不允许,怕暴露出蛛丝马迹,给宫里的人知晓,到时候可就要连累整个许家。许沁慧没有法子,只能半年写封书信给竖王还有二姐,可这又两年多过去,她竟然一封书信都没收到。

  这些信也是许父的心腹给送去西南,每次也都是送到裴家。

  原是裴危玄同闻氏跟宁姐儿说过,若在收到京城许沁慧的来信,一律烧掉,无需告知他也不用告知给玉娘。

  所以许沁玉一直不知许沁慧还有给她写信。

  许沁慧甚至想要装死,等她棺木下葬后,就能偷偷来到西南。

  西南距离京城又如此遥远,天高皇帝远,哪怕她暂时换个身份留在竖王身边都无妨,只要竖王能够继承大统,以后她的身份还可以恢复过来。

  不过许父也没同意,说要斟酌斟酌。

  许沁玉不想听许沁慧的消息,只问马六,“我爹娘还有弟弟如何?可有长胖些?精神气都还不错吧。”

  马六笑道:“都还不错,特别是二夫人,还胖了些。”

  比起他第一次见到薛氏,薛氏哀毁骨立的模样,现在的薛氏看着气色红润,也长胖了些,许二老爷也还不错,栎哥儿更是长高一截。

  许沁玉听完家人的现状,也安心些。

  马六不仅给许沁玉带来许家二房的消息,还说京城里头不少八卦说给许沁玉听。

  还告诉许沁玉,户部尚书去年时候因为汉东王贪污军饷的案子,被来西南查案的钦差大人临死前暴露出来,户部尚书被革职。

  现在户部尚书换了人。

  许沁玉当然还记得钦差大人的事情,因为她还给那人做了好几天吃食。

  当时还是太守让四哥带人杀了那钦差大臣,没想到还有后手,把户部尚书也给拉下位置。

  只希望这次上任的户部尚书是个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马六还偷偷告诉许沁玉,“许妹子,你不知,那个汉东王真不是个玩意,他连给自己亲姐姐太后建的避暑行宫都贪,就跟这辈子没见过银钱一样,用的都是最差的瓦石跟料子,现在那个行宫塌了,死了不少人,银钱的去向也不知所踪,朝廷上不少官员都气得很,上折子谏言,想让新帝削了汉东王的封号,新帝就跟傀儡是的,一切都听太后,太后也很是生气,但却只把责任推卸给其他无辜的官员。”

  也正因为这件事情,不少无辜的官员受到牵连,被抄家发配边城,他这趟就是送其他官员家眷来边城。

  许沁玉听得心里有点塞塞的,知道因为这事儿,京城里最近肯定很乱,人心惶惶,她原本打算让马六给爹娘带一万两银子,打算再翻个倍,即便京城真有什么,有银钱傍身,也能免去大部分的烦忧。

  “六哥,那劳烦你先在饭庄这边住一晚上,等晚上我给爹娘回封书信,再带些银票回去。”

  马六已经习惯,自然也愿意等,他也正想去泡泡那个温泉,还有饭庄的吃食真是美味,他难得过来一趟,要不是上峰跟同僚还在源宝镇等着他,他都想多待上几日,如今瞧着,住在这西南也挺好,没有邘国的攻打,百姓们安居乐业,太守大人跟下辖的县太爷们也都是好官,不然住在京城,就那个傀儡皇帝跟一心偏袒亲弟弟的伏太后,还不知什么时候就惹祸上身了。

  许沁玉给马六安排了房间住下,回去宅子后,她给家中人写了回信,无非还是唠叨些家常,告诉崔氏,不要担心自己,还说了说自己这个饭庄每月盈利不少,所以带回去的银钱,也让他们不用省着,吃好穿好。

  二万两银子的说多不多,也少也不少了,一些世家,一年的进项都没二万两银子。

  要是给再多些,许沁玉觉得崔氏肯定不会收。

  这二万两银子,她都怕崔氏不收,托人又给她送回来。

  写完信,又把二十张千两的银票塞到信封中,次日一早交给马六。

  马六离开时候,许沁玉给他蒸了不少酱肉包子带着路上吃。

  马六带着书信跟酱肉包子去源宝镇的码头走水路。

  趁着年前,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把许沁玉写的信交给崔氏。

  薛氏拿到信,厚厚的一摞,还以为跟去年一样,女儿又让马六给家里带了二千两银票。

  等拆开书信,瞧见里头全是一千两银子的大额银票,一共二十张,整整二万两银票,薛氏吓了一跳,

  整个德昌侯府一年的进项都没二万两。

  她手中没什么嫁妆铺子,大房跟三房的妯娌都是有商铺跟嫁妆傍身,就算这两房加起来,一年恐怕也就一万来两的银子。

  可女儿一口气给她二万两,薛氏急忙放下银票,先去看女儿的回信,也终于知晓玉娘为何给她这么多银钱,原是玉娘开得饭庄每月都有几万两银子的盈利,即便如此,薛氏也不想要女儿这些银钱。

  这都是女儿辛辛苦苦赚来的。

  薛氏犹豫下,等丈夫回来后,她跟丈夫商量,还跟去年一样,留下二千两银票,剩余的再让马六年后给玉娘送回去。

  她记得马六等年后还得再去边城一趟。

  许二老爷自然也跟妻子一样的想法,二房平日没甚用银钱的地方,他自己的俸禄够一家三口的吃喝,妻子娘家那边每月还有红封,玉娘每年还给二千两银票,已是足够。

  所以等年后,薛氏又把一万八千银票塞到信封里,让马六带回给玉娘。

  信中还说,一年二千两银票已经很多,多余的银子,让玉娘好好存着,还告诉她,财不露白,让她莫要把赚的银钱同其他人说。

  其实也就裴家人知晓,许沁玉也没给其他人透露过。

  等到马六带着这封书信再次来到西南,已经开了春。

  不过许沁玉还不知,她最近也在忙,饭庄没有放年假,饭庄比平日都还要忙碌。

  第126章

  今年是许沁玉穿过来的第四个年头, 她已经在这个时代活了四个年头,说习惯倒也算习惯了,跟她后世过的日子没甚太大的区别,也是整日做做菜。

  说要不习惯, 肯定也是有的, 各种生活便利, 所处环境,风俗习性有所不同,还有就是封建环境带来的一些影响跟见闻, 但许沁玉目前倒也还算好,除了刚穿过来那段时间的苦日子, 现在不光婆母疼惜她,连宁姐儿也护着她,有什么好看的首饰衣裳好玩的,最先想到的都是她, 更加不用说凤哥儿跟芫姐儿两个孩子, 反而更粘着她一些,四哥待她也很好,穿过来的唯一好处,大概也是有了家人, 家人包括裴家,还有原身的家人。

  在这里的第四个年头, 虽就开了第二家分店,不过有两家铺子, 许沁玉倒也心满意足, 她暂时也没打算去西南以外的地方开分店了。

  毕竟是皇族流放的王妃, 还是得低调一些, 她在西南怎样都成,去了其他州城就不好说。

  今年饭庄过年时也没歇业,本来许沁玉是想歇业,但前两个月开始就有人陆陆续续问,希望过年时候,饭庄莫要歇业,他们都想在饭庄这边定年夜饭,过年想拖家带口来饭庄游玩吃喝。

  许沁玉想了想,打算往后许记年关时候都不关门,多些盈利也是好的。

  至于员工们想不想放年假,就看他们自己,要是这几日也愿意留在许记上工,这几日的工钱都是三倍。

  而且等到年后,也会陆陆续续安排员工们放年假。

  伙计们一听只要过年这几日继续上工,每日就有三倍的工钱,等到年后也会陆陆续续安排他们放假,哪儿还有甚不乐意的地方。

  不仅如此,等到过年那日,许沁玉还给所有员工都发放了跟他们一年工钱差不多的红封,让所有员工又惊又喜。

  因为员工们过年时都愿意留下工作,许沁玉就开始安排过年时年饭的预定。

  不过几日时间,饭庄年饭预约已经满了,其他不少人得知许记饭庄过年也可以预定年饭,却已经没位置,很是后悔。

  所以今年过年时,许沁玉也忙得脚不沾地。

  就连源宝镇的许记酒楼,今年也是跟饭庄这边同步,过年都没有歇业,同样,许记酒楼的年饭也都订满了。

  许记酒楼那边有成哥儿跟东来居原来的厨子们,许沁玉也还算放心,她平时也会隔大半年过去许记酒楼那边待上几日。

  等到年后初八,饭庄这边才稍微清闲了那么点,闻氏跟饭庄其他管事们开始安排着饭庄的伙计们歇息。

  许沁玉也安排自己歇息了三日。

  正好初八刚过,四哥就回了。

  四哥这次回来,之前好不容易养了些肉,竟又消瘦下去。

  许沁玉瞧见,很是心疼,还问道:“四哥这趟又跟着商队跑了很远吗?”

  其实不然,裴危玄这段时间倒没去管琉璃的事情,琉璃有周晏的商队帮着跑,他跟霍叶都不用管,只是他跟霍叶最近忙着私兵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