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40节

  老太太厉声道:“还不快说!”她也察觉出不对劲。

  赵婆子这才哭着把今天发生的事情都跟老太太说了一遍,从应书嫦离开宅子去了牙行,然后把家中所有产业都卖给牙行,最后去军营把十三万两银票全都捐给了军营里头。

  老太太一听,脸色苍白,整个身子都软了,瘫软在地,一边哭骂着应书嫦,又问她到底是怎么把玲珑锁箱里头的东西取走的。

  老太太这一哭,把大房三房的人都给哭了过来。

  两房的人一听应书嫦竟然把所有的家业都给捐了出去,应老大跟应老三气得抬起手臂就想打应书嫦。

  应书嫦也不怕他们,把大将军给她的木牌拿了出去,“瞧见没?这是大将军给我的敬献牌,你们动我一根手指头试试,今儿这事儿我就不会善罢甘休。”

  这话一出,应老大和应老三果然没敢下手,只是疯狂的辱骂应书嫦,骂她愚蠢,白眼狼,他们又恨又气,心疼得都快背过去气儿了。

  应书嫦也不理睬他们,闷头收拾东西。

  她只把自己的衣裳还有首饰给收了,另外就是爹娘的牌位一并放在箱笼里头。

  应家人还想拦着她,不让她走,想法子想让她去军营里头把银钱都给要回来。

  正闹腾的时候,十来个士兵跟牙行的掌柜过来了。

  有了这些士兵跟牙行的掌柜,应家人也不敢继续闹。

  应书嫦让人帮她把箱笼都搬去外面的马车上,走的时候,她还把玲珑锁箱的钥匙丢给了老太太,说道:“这就是老太太你找了一个月的锁匙,它就放在我爹牌位的后面,但凡您帮我爹擦拭过牌位就能发现,可您从住进这宅子一个多月,一次都没帮我爹娘擦拭过牌位,没有祭拜过他们。”

  说完,她再也不搭理应家人,跟着章嬷嬷一起离开应家。

  应家其余奴仆的卖身契,她也都给了牙行的掌柜,让他帮忙,等她离开后,把这些卖身契还给应宅的奴仆们。至于香薰铺子还有胭脂水粉铺以及作坊的匠人们,她也都在牙行掌柜那里留了银钱,让掌柜给她们遣散费还有这个月的月钱。

  第105章

  应老太太和应家大房三房的人眼睁睁看着应书嫦离开, 想拦下她,却又不敢拦,他们惧怕应书嫦手中的牌子,也惧怕那些守在旁边的官兵们。

  等到应书嫦带着章嬷嬷和两个大箱笼离开, 牙行的胖掌柜却没走, 他还带了不少人, 看着宅子里头的人笑眯眯说,“老太太,你们也该搬了, 这宅子如今是在我名下,所以还请老太太你们麻利些, 趁着今日赶紧都搬了吧,我也好把宅子打扫干净,这宅子我挺喜欢,就没打算卖, 准备给自家人住, 自然是越快住进来越好。”

  老太太哭道:“掌柜,这天色都已经暗了,再说,现在搬, 我们住哪啊。”

  还要搬回以前那个又挤又破的小宅子里头,她当然不愿意, 她只希望如今这一切都是孙女演的一场戏。

  胖掌柜还是笑眯眯的,“这我可就管不了, 毕竟你们姓应, 跟我不同姓, 总不能再继续赖到我家去吧。”

  这话把老太太一噎, 还是哭哭啼啼不肯搬,胖掌柜也没了好脸色,直接把房契甩了出来,现在房契上面是他的名字,这些人要是不搬,直接给打出去就是。

  眼看着胖掌柜冷了脸,带来的人也虎视眈眈望着他们,老太太没了法子,只能让人去收拾行李,她也捡起应书嫦丢给她的那把锁匙,回到房间里,翻出玲珑锁箱,发现这锁匙真能插进锁孔中,啪嗒一声,锁被打开,老太太急忙打开玲珑锁箱,却发现里头只是一叠厚厚的宣纸……

  老太太嚎啕大哭起来,她不知道是那贱丫头这几日趁着她不在时换了玲珑箱里面的东西,还是还是箱子里头其实一直都是这些宣纸,那贱丫头故意耍她的。

  一个时辰后,老太太领着大房三房的人搬出宅子。

  外面站满了凑闹热的人。

  老太太逢人就哭诉应书嫦做下的事情,街坊邻居们听得目瞪口呆,觉得应书嫦也太狠了些,宁愿把应老二这十来年打拼下来的全部家业捐出去都不愿意分给应家人。

  “啧啧,一个姑娘家,怎么心肠这么狠。”

  “可不是,毕竟都姓应,老太太也是她的亲祖母,竟如此对待自己亲人,实在过分了些吧。”

  胖掌柜有些听不下去,哼了声道:“你们知道什么,这老太太带着一家老小搬来应老二宅子,这都一个多月,连去祭拜下应老二的牌位都没有,这还怪人家应娘子狠心?狠心的不是应老太太他们?”

  街坊邻居一听,有些诧异,“这……这咋连自己亲生儿子的都不祭拜下,的确有些过分了。”

  “你们不晓得,这老太太也狠心,当初把应老二分了出去,就给了几两银子,摆明了就是偏心,现在应老二夫妻死了,他们就这样欺负一个孤女,竟然都不去祭拜下应老二,真是难怪应娘子狠心了。”

  “不过十几万两银子,应娘子说捐就捐,也真真是……哎,这到底怎么舍得捐出去的哦。”

  “可不是,十几万呐!”

  他们这辈子连一万两的银票都没见过,人家一个十九的娘子竟然把十几万两的银票捐出去。

  就觉得应娘子还挺有魄力的。

  应老太太也只能灰溜溜的带着人回到以前住的老宅子里头。

  ……

  应书嫦带着章嬷嬷找了个大些的客栈,要了间通铺,够她跟章嬷嬷住着。

  现在她身上也就是一些碎银子,另外还有点银票,先在客栈住着,过两日再去租个小院子,她跟章嬷嬷就能安心住下,她身上其实不止这点银票,爹爹还在钱庄给她存了些银票,也就几千两,这笔银钱应家人不知情,不过她也没打算取出来用,身上的零零散散的银子就足够了,要是不够用,就把自己的首饰一样样的卖出去,也让应家人知道她的确是没银钱的。

  在客栈住了两日,她把自家爹娘打拼下的家业尽数捐去军营的事儿已经传遍饶州城。

  大家既有点震惊,又觉得她太傻了。

  不少人觉得她过分,一个姑娘家,这些银钱给应家人也是应该的。

  总之应书嫦的名声还是坏了,但她根本不在乎,她又把打算嫁人,在乎那玩意作甚。

  如果一个男人真要是因为这种事情看扁她,觉得她名声不好,她也不愿意嫁给这样的人。

  应书嫦在客栈住了两日,跟着章嬷嬷住了间僻静的小院子,一个月四百文钱,简单置办了些东西就住了进去,她还去买了条狗崽子回来。

  她保留着爹娘留给她的配方,也是怕应家人惦记这个配方,继续找她麻烦,总归还是养条看家护院的狗安心些。

  在小院子里住着,她也不用操心什么,竟觉得日子过得宁静舒心。

  她打算就这样先住半年,半年后,等许小娘子的饭庄开业,她就先去给许小娘子做掌柜!

  ……

  许沁玉和四哥在八方客栈等了一天,等到牙行的掌柜让人送来田地的契书,她就知晓应书嫦作何打算了,她不想离开饶州城,打算把家业卖掉都就捐给军营里头。

  知道应娘子做下决定后,许沁玉跟四哥没有久留,把田地过户后,两人就又出城了一趟。

  许沁玉也陪着四哥过去城外,四哥要看附近的风水堪舆。

  这些建筑要分别建造在什么方位上,都会风水依据的。

  许沁玉不懂,就跟着四哥身后,看着他依据周围的山形地势还有水源,很快就把风水看好。

  裴危玄道:“玉娘我们也回吧,这边看得差不多,待回去后,我会帮你把最后建筑构造图画好,就差不多能找人动工了。”

  两人离开饶州城,至于应娘子那边的事情,她也让周掌柜帮着盯着,要是应家人这样还敢去欺负应娘子,就去帮帮应娘子。

  周掌柜也让许沁玉放心,他会帮忙盯着的。

  回去后,许沁玉也忙了起来,不仅要去许记食府忙,还得开始找人定砖瓦木材泥沙等等这些建造房屋的材料。

  好在有四哥帮忙,四哥帮她画的建造图纸,还有内部的装饰装修的图纸,都一并给画出来。

  除了饭庄,还有女眷和男客们住得宅子,另外在女眷住的客宅后面,许沁玉还打算建一座五进的宅子,后面的大院子正好跟后山相连,方便白玉跟墨玉平日里可以在宅子后面的大园林里头玩耍,也能从这大园林通往后山,这么大的地方,足够给它们跑了。

  这五进的宅子,也足够她跟裴家人一起住着。

  不过五进的宅子大,家里人就这么几口人,住着肯定会空荡荡,到时候也不可能让家里人洒扫,五进宅子太大,平日宅子里头的扫洒,家具跟园林的保养修葺都得要人,所以必须得买丫鬟奴仆了。

  现在来溪巷住的宅子,平日里都是祝氏打扫。

  其实闻氏想买两个丫鬟,但是祝氏不让,说就是一点活,不然她平日也事情做。

  许沁玉打算在源宝镇招建宅子的匠人,到时候去饶州城干活一干就是几个月,没必要每日都归家,肯定也是住在工地上,源宝镇的人她也熟,管起来也容易些。

  至于建造的砖瓦泥沙,肯定还是去饶州城买比较方便些。

  这些她也都要事先打探好,可以问问鲁夫人,鲁夫人住在饶州城,又是经商的,认识的人肯定多。

  鲁夫人前些日子就回饶州城了。

  许沁玉就给鲁夫人写了封书信,让陶齐给送去饶州城,还顺带让陶齐帮忙打听下应娘子的事儿。

  陶齐就是之前想偷许沁玉火腿的小泼皮,这三人倒也算改邪归正,一点偷鸡摸狗的事情都没做过,这差不多两年时间一直都是帮着许沁玉做事儿,平日里功哥儿有什么事儿都是交给他们三个去办。

  到时候工地上监工的事情,她不太好去,到时候也要交给功哥儿。

  功哥儿这三年,也窜了个子,比许沁玉都高出半个头来了,加上练武,看着挺壮实,还是很有震慑力的,就是面嫩了点,到时候肯定也会让陶齐他们帮着盯着。

  陶齐也成了亲,姑娘家年纪跟他差不多,之前家里人为了彩礼让姑娘嫁给个病秧子,没几年病秧子病逝,姑娘回家,陶齐本身就挺喜欢这姑娘,只是以前他也知道自己混蛋,配不上人家,现在他改了不少,这一年半也存了不少银钱,姑娘家要二十两银子的聘礼,他也给了。

  成了亲,他越发有干劲,什么脏活累活都愿意干,就想多存点银钱,让自己媳妇过上好日子。

  那姑娘也知道心疼人,每次他回去都有热乎饭菜吃,不管他身上的衣裳多臭多脏,人姑娘也不嫌弃,帮他浆洗衣物。

  陶齐爹娘本来以为儿子这辈子都要做个泼皮无奈,哪里想到儿子还有改好的这一日,心里别提多高兴。

  所以哪怕人家是个小寡妇嫁过来,老两口也没任何意见,对儿媳很好,平日里儿媳在家做饭,他们就在外赚银钱,每月还会给儿媳塞银钱,让她买点好吃的好喝的,别省着。

  总之陶齐现在日子过得不错。

  他知道许东家打算去饶州城建饭庄,就偷偷问过功哥儿,“功哥,东家是不是要去饶州城外建饭庄,到时候能不能给我们三留个位置,以前东家建酒坊时,咱们都干过,也熟悉,做个小工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源宝镇的人都知道许小娘子要去饶州城开酒楼,但她并不是在城内置办商铺开,而是去城外重新建造,这就很是稀奇,也很好奇她为啥要在城外建酒楼,到时候吃个朝食暮食还要往城外跑,不是很麻烦?

  这能有生意吗?

  但人家已经开始招匠人,肯定做不得假。

  源宝镇已经有不少人都打算去试试,看不看能不能被招上,人家小娘子给的工钱多,他们干活也起劲。

  功哥儿看了陶齐一眼,笑道:“你放心吧,我表嫂应该不止让你做个小工,估摸着到时候跟我一起过去监工。”

  陶齐一听,兴奋的直搓手,“那请东家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他想攥银钱给媳妇儿买个金簪。

  等到许东家让他给饶州城的鲁夫人送封信,陶齐就知道功哥儿没骗他。

  他亲自去了饶州城一趟,把书信递给鲁夫人,鲁夫人看过后就给了回信。

  趁着鲁夫人回信的空档,陶齐又跑去附近集市的茶摊上要了盏茶,就听到周围的人絮絮叨叨说着跟应娘子有关的事儿。

  应娘子这事儿起码得传个十天半月才能停歇下去。

  应娘子已经租了个小院子住着,应家人竟然还上门,不过应娘子直接没搭理他们,反正配方在她手中,她也没了银钱,这些人只能干着急,什么便宜都占不到,心里肯定懊恼难受,她心里就高兴着。

  反正她都不在乎名声,随便这些人怎么闹腾,她关起门来过日子,应家来人,她一并不接待,应家人就使劲喊门,喊得周围邻里都烦了,就有妇人出来扯着嗓子把拍门的人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一顿,骂的应家人灰溜溜离开。

  应书嫦也很会做人,特意给这妇人送了篮鸡蛋,妇人喜滋滋的接过,还说,“大妹子放心吧,以后有人再上门骚扰你,我就帮大妹子骂他们。”

  应书嫦笑眯眯道谢。

  所以眼前的实惠才是最动人的,哪怕这些人也觉得她狠心,觉得她不应该如此对应家人,觉得她一个姑娘家连名声都不顾,但那又如何?她没掉一两肉,反而这些人会因为这丁点的好处就来帮她。

  听到应小娘子没有吃亏,陶齐才放心些,又回到鲁夫人府上,拿了她给许东家的回信回了源宝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