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106节

  鲁夫人还怕耽误许记的事儿,给许沁玉配了辆马车,让成哥儿或者风哥儿每日赶着马车来回接送许沁玉,毕竟马车跑起来比驴车的速度快了一倍不止。

  许沁玉忙着食肆跟酒坊那边的事情。

  宁姐儿也在忙着找商铺。

  前几日酒坊那边还没开始酿酒时,许沁玉找宁姐儿谈了谈,说是,“宁姐儿,你现在的包越做越好,有没有想过弄个小作坊,请些女红跟绣活好的妇人来做,你专门画样式,每个包限量,做十个左右,成本也可以提高些,做好后不止在源宝镇售卖,还能让鲁夫人的商队送往其他州城卖。”

  没想到宁姐儿激动道:“四嫂,不瞒你说,我前几日还想着同你商量商量,准备盘个铺子专门做包,之前还问过鲁夫人,鲁夫人也觉得可以,还说要是我能弄个小作坊,做出来的包往后可以顺路帮我送往其他州城售卖。”

  鲁夫人是觉得宁姐儿的作坊一开始也不可能开得太大,一个月做出来的包肯定有限,平日商队都会前往其他州城,免费帮着带去售卖,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和人力。

  加上她跟许沁玉合伙的酒坊往后肯定越做越大,也算是给许沁玉一个人情。

  宁姐儿没想到四嫂也有这个想法。

  四嫂果然很关心她,平日里她的事情四嫂都有放在心里头。

  宁姐儿又说,“作坊我一个人肯定管不来,还能让桃姐儿过来帮我做掌柜。”

  桃姐儿就是闻家三房的闻蕴桃,成哥儿功哥儿的亲姐姐,比宁姐儿大上两岁。

  之前桃姐儿就天天在帮着宁姐儿做包的,性格随了三房的孟氏,面上看着温婉,其实骨子里有股倔劲,对家里人好,不会任人随便欺负的那种。

  许沁玉道:“有桃姐儿帮着挺好,那铺子的事情要不要嫂子帮你瞧瞧?”

  宁姐儿摇头,“不用,四嫂你忙你的,其他的四嫂也请放心,我跟桃姐儿自己去找就成,桃姐儿也想跟我一起做。”

  铺子的事情,她只想跟桃姐儿两人来操办,也算是锻炼下两个人。

  桃姐儿这一年多也存了些银子,打算一起投进来,但她占大份,给桃姐儿一成的分成就好。

  两人都已经商量过了。

  平日里桃姐儿帮了她不少忙的,之前她就遇到个挑剔的买家,从她这里买的包用了几个月回去,自己不爱惜,洗得破破烂烂,来找她麻烦,让她退银子。

  她这手工做的包,就跟平日那些精致的绸缎刺绣衣裳一样,需要洗护,洗的时候需要轻柔,得用上好的胰子清洗,清洗好后,里面也需塞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晾晒,不然日头太大容易伤到料子。

  桃姐儿平日温温柔柔,那姑娘来找麻烦,被桃姐儿一通臭骂,问她有没有按照她们说的法子洗护,还说就算她身上穿得丝绸衣裳平日里清洗都得轻柔些,她用了几个月还想来退,做什么春秋大梦,不给退,那姑娘家也只能灰溜溜离开。

  而且有桃姐儿跟她一起,算账跟平日里照顾客人都可以让桃姐儿来,她只用在后面专心画自己的样式。

  许沁玉担心小姑子身上一百多两银子不够,又拿了五百两银票给小姑子,说是租了铺子,还得置办绸缎绢纱这些上好的布料,还要请绣娘,都需要银钱,让她先把五百两拿着,省得不够。

  宁姐儿只能收下,打算以后赚了银钱,再还给四嫂。

  所以宁姐儿这几日跟桃姐儿都忙着找铺子。

  她们想在南街这边的寻个商铺,距离许记近一些,平日能跟四嫂一起打烊回家,或许许记有什么事儿,她也能快点过去帮忙。

  而且宁姐儿也不担心她的包不好卖,就跟四嫂的许记一样,酒香不怕巷子深,包做得好,不管是开在哪里,女郎都愿意上门挑选。

  找了几日,找到一家两间房门的商铺,还有后院杂物间厨房柴房这些。

  以前是个米铺,东家想换个更大的铺面,就打算把南街这边的商铺给租出去,一年四十两银子的租金。

  这个租金价格也是合理的,就是铺子里头以前是卖粮食,边边角角有些破旧,不适合做工坊卖包,租下后还得重新装饰修葺。

  宁姐儿没犹豫,立刻把铺子租了下来。

  之后就开始忙着铺面的修缮,整日会跟桃姐儿过来盯梢。

  天气也越来越热,山里头的山楂也都成熟了。

  陶齐他们有时候看到山楂,也顺便摘了不少回来,一些送到许记,剩余的一些就让酒坊那边的工人把山楂表面擦拭一遍,切片晾晒成山楂干。

  这也是许沁玉要的。

  去年时候,许沁玉手上没人,就风哥儿他们几个,也只能忙着弄葡萄,就顾不上山楂。

  今年人手足够,不用成哥儿他们去山里头采摘葡萄,所以山里头的一些山楂,许沁玉让陶齐他们平日里瞧见,都给摘回来,她有用。

  山楂这东西没什么人摘,就是做糖葫芦的原材料,平日摘的人不多。

  山楂可以做山楂饮,山楂饮可以降血脂,夏天时候喝上一碗酸酸甜甜的山楂印既能开胃又能降血脂。

  山楂饮虽跟酸梅汤一样都是酸酸甜甜的味道,但是口感完全不同。

  有人偏爱乌梅的口感,有人就比较偏爱山楂的口感。

  除了山楂饮,山楂能做的东西还不少。

  还能做山楂糕,挂霜山楂,山楂果酱,山楂罐头,炒红果,甚至还可以代替番茄炖牛肉,可以跟萝卜一起炖大骨汤喝,做法极多。

  许沁玉打算用山楂熬山楂饮。

  山楂饮用新鲜山楂加上冰糖还有茶叶熬煮而成。

  山楂熬成汁,捞出残渣跟茶叶,加入冰糖小火熬化就能关火。

  茶叶的比例要少一些。

  她做出来的山楂饮,汤色红亮,酸味跟甜味刚好适中,酸酸甜甜,里面还有山楂细碎的果肉,放在水井里冰镇上一晚,第二天刚好能喝。

  除了山楂饮,她还打算加一道山楂萝卜筒骨汤,另外加上一道炒红果。

  炒红果也是比较出名的一道小吃。

  虽然叫炒红果,但并不是炒出来的,把山楂清洗干净后去除果核,倒入山楂冰糖跟清水大火熬煮,煮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翻动,以免沾锅,要熬煮到山楂果刚好软糯,又浓稠挂汁儿的状态可是不容易的,还得一次给刚好的清水和冰糖,不然发现没煮透或者糖没给够,后续再加水加糖,会影响口感的。

  炒红果口感浓郁,糖水已经渗透到红红软软的山楂果肉里头,入口.爆汁,软糯酸甜,特别开胃。

  山楂饮跟这道炒红果一出,就成了暮食时每位食客必点的饮子跟甜点。

  不过酸梅汤点的人就少了许多,主要也是食肆的客人喝惯了酸梅汤的味道,所以食肆里每日酸梅汤就做的少了些,更多的是山楂饮。

  除了炒红果这道甜点,食肆里头还加了另外一道甜点。

  红糖鲜奶麻薯。

  麻薯的味道不用说,各种奶茶甜点里头必备的一样,吃起来软糯,甜而不腻,弹牙劲道。

  麻薯煮起来也容易,糯米粉加上牛奶冰糖和一些淀粉,大火熬煮搅拌,搅拌到可以拉丝的状态就行了。

  这样的麻薯光是裹上一些熟的黄豆粉就已经很是美味。

  而红糖鲜奶麻薯,是用煮好的麻薯倒入红糖水中,再加上一些糯米小丸子撒上点桂花碎,一碗q弹软糯的红糖鲜奶麻薯甜点就做成了。

  这也算是道用牛奶做成的新吃食,少不了牛奶,加上平日里的奶黄包奶馒头还有奶茶等等一些奶制品,食肆每日牛奶的需求就越发大,早就从二十斤到了四十斤。

  一时之间,许记食府的炒红果跟红糖鲜奶麻薯成了源宝镇最热议的话题。

  不管男女食客,对这两道新吃食都很喜欢。

  一道软糯酸甜还能爆汁儿,还有一道香甜软糯,弹牙,奶味十足。

  不少熟人平日里在集市上撞见,打招呼都变成,“吃了没?”

  “去许记吃过没?许记新出了两道甜点,炒红果还有红糖鲜奶麻薯,快去尝尝,实在很有滋味,连我这种不爱吃甜食的大男人都忍不住点上一碗吃吃。”

  “许记新出的甜点?唉哟不早说,这两日天热起来,虽然还惦记着许记的吃食,不过都没怎么出门,听你这么说,我可要去尝尝。”

  “赶紧去尝尝,真得美味。”

  所以许记又出了新吃食,用山楂跟牛奶做的炒红果跟红糖鲜奶麻薯很快就在源宝镇传遍。

  山楂做的那道山楂萝卜筒骨汤还好,喝起来也是带了点酸味,汤很浓郁,味道很好。

  但相比炒红果和红糖鲜奶麻薯,山楂萝卜筒骨汤就不够出彩。

  入了夏,其他酒楼食肆的生意都普遍受到影响,客流减少。

  只有许记食府的生意照常,跟冬日时候比还是一样,甚至还有人愿意大热天的都排队过来许记吃。

  就算如此,不少酒楼食肆都不愿意做出头鸟来对付许记。

  因有平安食肆的前车之鉴,加上许记东家的人缘,自然就没什么人敢明面上恶意针对许记,连那些下三滥的手段,他们也不敢随意用在许记里头,就怕跟平安食肆一样。

  ……

  这半个月,许沁玉都忙着做新吃食,同样也把新吃食的做法交给大妞成哥儿他们。

  每日还要过去大谷镇盯着酿酒的事儿,的确有些累。

  许沁玉比前些日子又瘦了些,但她就算瘦也只瘦了腰身跟小脸,白皙小巧的下巴又尖了些,腰细也是如此,就是胸脯没怎么瘦,似乎还在发育,她平日去许记干活穿得都是比较宽敞的衣衫,回家洗漱后才换上绸子衣裳。

  就感觉绸子睡衣的胸部那里越发紧了些,打算再去买些绸缎回来做两身。

  次日一早,她又去食肆里头忙碌起来。

  等到晌午去大谷镇,下午才回食肆,忙到晚上打烊。

  食肆打烊后,许沁玉闷出一身汗,想早些回来溪巷的宅子洗漱歇息,就见食肆外头站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穿着一身绫罗绸缎,戴着两样简单的金饰,瞧见许沁玉的时候,面上笑眯眯的问,“可是许记食府的许东家?”

  许沁玉并不认得此妇人,闻言点点头,“敢问夫人是?”

  妇人笑道:“今日寻许东家,是有些生意想同许东家谈谈,许东家可否给个机会让我们进去说?”

  许沁玉点头,“那夫人请进吧。”

  许沁玉领着妇人进到许记食府,许记前面的堂厅都已经洒扫干净。

  两人寻了个窗牖旁坐下,食肆里头还剩些山楂饮,也是留给风调雨顺几个哥儿,还有袁氏林氏她们一会儿下工时候喝得,这会儿有客人,自然先上了两碗。

  “这是食肆的山楂饮,比较解渴,夫人尝尝。”

  许沁玉把一碗山楂饮放在妇人面前,妇人端着碗饮了口,舒服的叹了口气,“好喝。”

  这山楂饮,妇人早就喝过,哪怕她的身份不适合来许记吃吃喝喝,但许记的每一样吃食跟饮子,她都让人打包回去尝过了。

  哪怕自己丈夫就是大厨,吃了几十年大厨做的吃食,妇人都觉得自己丈夫的厨艺跟许记这位小东家没得比。

  这位许小娘子实在手巧,不过十六七的年纪,厨艺就已到如此地步。

  说实话,她家的大酒楼比不上许记这个小食肆,她觉得不冤,她虽没去过京城,但恐怕就算京城里头的大厨子,手艺都没法比得上许小娘子吧,嘴巴是骗不得人。

  但不冤是不冤,没人愿意自己家里的生意受到影响。

  她已经忍了一年多,不想继续忍下去,所以想找许记的东家谈谈。

  妇人喝了小半碗山楂饮,放下碗,对许沁玉道:“许东家,我是东来居的东家姓冬,冬日的那个冬,今日找许小娘子是有桩生意想跟许小娘子商谈。”

  也正因为她姓冬,所以酒楼才取名东来居。

  也意味着紫气东来,讨个吉利。

  许沁玉还是有点意外的,就算许记生意好,但其实对东来居的影响没有大到离谱的地位,或许对一些小食肆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