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兼祧媳妇之恒娘 > 第25章 种地

兼祧媳妇之恒娘 第25章 种地

作者:小二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5:44:04 来源:88小说

恒娘一心期盼着肚子里的孩子是个女儿,就连肖博宗都是这么想的,他不缺儿子,但是缺女儿,和恒娘的想法一致。不过眼下看来,还真是看不出男女来,因为恒娘的(身shēn)体好,能吃能喝,没有任何的害喜反应,甚至家务活都不用别人。洗衣服和刷碗洗菜的活儿都是男人干,恒娘就做做饭而已。恒娘觉得(日ri)子过的舒坦,对给自己捏脚的肖博宗说道,

“这要是永远在这里生活就好了。”

肖博宗嘴角抽抽,半天没有说话,恒娘急了,顿时横眉立目,道,“你啥意思,还想着左拥右抱,坐享齐人之福那?”

“没有,绝对没有,你一个,我都受不了呢!哪里有那功夫。”这是实话,这女人说变脸就变脸,多数都是因为吃醋,过去的陈年老陈都吃的津津有味,过去肖博宗可没得过恒娘什么好脸,如今这般,人生啊!真是只有你想不到啊!想当年,或者说他这一辈子都没有想过自己有给女人伏低做小的(情qing)况发生,捏脚,倒洗脚水,做饭,为了怀孕的老婆被迫只能过清新寡(欲yu)的生活,真是没有办法想象。

忍不住对恒娘抱怨道,“我怎么说也是你男人啊!你就不能给我点面子吗?啊?你说,谁家男人干这事儿?”不过手下的动作可没有停。

“晚上给你点好处……”说着,眼神一撩,彼此都明白,肖博宗顿时没有怨言了,高兴的捏脚,还保证明天早上起来做饭。

恒娘起来晚了,隔壁倒是平常,艳红过来看她,恒娘看她脸上起了斑点,肤色不好,肌肤的质量也不好,但好在现在肖博军(身shēn)边就她一个女人,天天看着,反倒是看不出来丑了。

“三夫人,我听说你病了,可要去请大夫?”艳红在恒娘的面前可不敢装大辈儿,反而有点害怕的意思,看见三老爷出来做早饭,她家老爷还笑话呢!后来三老爷说,等艳红生了,你就得做饭了,因为那个时候恒娘的肚子肯定大的做不了什么了。

艳红把兄弟两个的话说了一遍,又问恒娘的想法,恒娘觉得这放在前世,那真是再正常不过了。如今倒是不正常,看艳红苦恼的也是这个吧!要是别家,男人顶上就是了,可他们家的男人从小到大都是大家公子,生火怕是都不会呢!等自己坐月子,那怎么办?

恒娘明白她的意思,说道,“没事,我会找人帮忙的,过几天人就来了,你不用担心,不过,也只能来一个婆子,做做饭,帮忙照看一下孩子,其他的事(情qing),还是得他们男人来做。”

艳红听了,算是松了一口气,但又问道,“那能待多久呢?”

恒娘笑了笑,说道,“怎么家不能出现佣人,你是知道的,不过邻居可以来帮忙。你不用担心,这些事(情qing)有我呢!你就安心的养你的胎吧!”

艳红这才放心,回去了。没多久,肖博宗回来了,问恒娘,这艳红过来是什么意思,恒娘也说了他的担忧。不过和恒娘一样,肖博宗一点都不担心。还对恒娘说,“既然你有了安排,我就放心了。”看来他也是有了准备呢!

龙城这里虽然冬天漫长寒冷,但是夏天也是(热rè)的,兄弟两个中午也没有办法回来,因为距离不近。恒娘担心这两个老头子中暑,就做了薄荷凉茶,找了几个在临近家的孩子,给了两块糖,让他们帮忙送凉茶。等晚上回来的时候,肖博宗就是带着两个大水囊回来的。多亏了恒娘的凉茶了,不然的话,中午都要晒迷糊了。

兄弟两个绝对这干农活也是他们一个很大的人生目标,干的很来劲儿,还说了,今年种了小麦,明年要种水稻呢!这里水源丰富,但真没有人种植过水稻。可他们不会,隔壁的前任御史老孙是寒门学子,这个他会,往(日ri)互看不顺眼的人,如今也能天天傍晚坐到老树下乘凉,还真是得感叹,世事无常啊!

今年这十亩的小麦也不知道怎么样,这农活可不是谁都会的。因此,这老树乘凉聚会,还是很受大家欢迎的,一起回忆一下往昔生活,一起聊聊怎么种地。当然,也会聊到自己的家人。想起家人,大家都会想起一些难过的事(情qing),但好在也有好消息,就比如恒娘和艳红都有了(身shēn)孕,这就是好事。而这两个女人跟着丈夫来吃苦,就更是让他们由衷的赞许了。倒是让恒娘挣得了好名声。

等之后,恒娘的商队过来,说可以帮他们带信件,这就是更了不得的大事了,他们不仅是要带这边的消息,有的还会捎些东西回去,有些还会让商队的人帮忙打听家人的下落。如此一个笼络人心的机会,恒娘怎么会放过的,即使她不出面,但是商队的人还是会提醒这些人,恒娘的帮助的。一来二去,这交(情qing)就上去了。

肖博宗兄弟这批来龙城的人真是不少,过去都是朝廷重臣,皇帝的(爱ài)将,如今到了这边,还真是让人奇怪。这边的龙城守卫将军本来就是个粗人,对于朝局不怎么了解,有些事(情qing)不懂,也不知道和谁说,后来联系上了肖博宗,又因为有肖博宗出面,恒娘的商队帮忙,让他们的军粮充足,只要拿着打来的猎物和毛皮就能换,这可是解决了他的大问题。而肖家兄弟都是官场的老油子,对这家伙的帮助和提点,那可不是一星半点的。肖家兄弟还不知道要在这边待多久,所以,关系一定要处好了。

恒娘的两个儿子又回去上课了,但是因为崔毅的阻止,让他们(身shēn)边没有了(奶nǎi)(奶nǎi)秋氏的陪伴,但好在恒娘的下人都是得力的,看着他们长大的,对他们的照顾自然不少。而恒娘也每个月一封信的给他们,就是怕这两个孩子因为经历了这些事(情qing),(性xing)(情qing)大变。再说崔毅的做法,和普通人也没有什么区别,让孩子们也不用怪他,自保是人的本能。

至于给崔家的信,恒娘没有再写了,崔家和他们母子三个,已经越来越遥远了。而和肖家,恒娘却必须得当证据的婆家来看待了。一万两银子养着一大家子,的确用不了多久,相信秦氏这个婆婆再能干,恐怕也不能如何。年底的时候,恒娘打算再给一个不小的庄子,这样,吃喝都有庄子供给,能少花很多银子,而且庄子产出也能有个三五钱两银子。

其实,倒不是恒娘多大方,因为当初肖博宗给她的聘礼就有七八万两银子的东西,她拿出来的可不算多。不一起拿出来,也是因为谨慎。和肖博宗过了一段(日ri)子,恒娘就发现,肖博宗完全没有颓废的意思,肖博军也是如此,想来,他们早就有准备。如果早知道会出事,那怎么会不给自己的家人留后路呢?如此想着,恒娘就更加觉得,政治不是他擅长的,耍心机更不是她擅长的。

秋收的时候,大家都很忙,因为这里是明显的人少土地多,但十亩的麦子,对于两个男人来说,还是很大的麻烦,好在认识了龙城将军老孙,他派了一队人,一个晚上就把麦子割完了,顺便还给脱粒了了。恒娘很开心,给这些干活的士兵,一人一块好料子,不过就废了两匹缎子而已。这个她陪嫁的箱子里还有许多。在龙城,这些士兵得到这么好的料子,那是想都不敢想啊!他们一个月的薪饷才多少啊!恒娘还很贴心的给他们和糖水,也算是礼数周全了。

当然给老孙的就不只是一块布料了,而是给了正经的礼,两匹绸缎、两坛子好酒、一件貂皮、一对儿凤钗。老孙乐的第二天就来找肖博宗他们聊天,原因是,他们的礼物可以让媳妇开心。这么好的东西送回去当年礼,他老婆肯定开心。这龙城守将可不是什么小地方的军官,虽然毛皮啥的不缺,但是好的不好找。凤钗啥的更不好。他老家距离龙城三百里,也是州府,但恒娘送的东西,在京城都能拿的出手,更何况是小小的龙城和下面的州府呢?

收了麦子,肖家的男人就不能这么消停了,得去打猎,他们两个都有武艺,过去也经常打猎,不过都是游乐兴致的,但是如今不同了,他们得挣钱,得打来毛皮给孩子,打来(肉rou)给自己的女人和孩子吃。不然的话,冬天就不好过了,天气不好,若是没有(肉rou)和油水,孕妇没力气生,产妇没有(奶nǎi)水,孩子就养不住,他们两个的孩子这一年折了多少个了,他们真的怕了。所以对(身shēn)边的两个孩子尤其重视,更何况,他们也担心,恐怕最后在(身shēn)边孩子,就只有这两个了。天伦之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另外还得大柴,还有买炭火,这都是要银子的,恒娘倒是有银子,但是怕有人告诉皇帝肖家兄弟在这里享福,就必须如此。

恒娘已经开始做小衣服了,艳红那里她也送了布料,这个难不住她。恒娘还给了她许多棉花和一条羽绒包被。恒娘这里也开始准备给孩子用的东西了。恒娘的手艺当然是一般人比不上的,若是家里没有商队的人来回事,艳红就会抱着布料过来求教恒娘,恒娘也乐得多个说话的人,从衣服的缝制,布料的挑选,再到生孩子和养孩子的一些事(情qing),恒娘是有经验的,生养过两个孩子的她,可不是那种把孩子丢给(奶nǎi)娘的人。

出生婴儿穿的衣服要是最软最透气的布料,还有还孩子洗澡用的盆子和爽(身shēn)粉,这个得多准备,恒娘让人特制了不少,给了艳红一大罐子,让她保存好。

肖博宗和大哥几乎天天上山,有时候打到猎物,有事时候没有,就砍些大的木头回来,然后当柴火劈了。冬天没有木头烧,可是很遭罪的,尤其是晚上,也不可能总是用炭火,做饭烧炕都需要木柴。

这天天气不好,可能要下雨,哥俩没去山上,却接到了肖家的信,有罗氏给肖博军的,还有秦氏给两个儿子的,也有肖博军和肖博宗的两个儿子写来的信。肖博宗和肖博军的两个嫡子年纪都不小了,现在不能去国子监读书,只能在家读书。过去的朋友也都不来往的。肖博军的儿子婚事黄了。而肖博宗的儿子婚事倒是没有被退,对方是世家大族,讲究多。即使肖家倒了,也不能退婚。不过肖博宗的儿子现在才十五岁,还可以等一等。这次写信来,也是为了开解他们的父亲。

秦氏写的信,除了关心两个儿子,还问了恒娘,他们也知道恒娘怀孕的事(情qing),于(情qing)于理都该问候,还让人送来了一块银锁和一匹软缎,让恒娘给孩子做衣服。如此做法,倒是没有什么毛病。因为恒娘送的礼物也不丰厚。只是尽心而已。

肖博宗的另外两个兄弟显然更关心未来的事(情qing),言语当中都是想知道什么时候(日ri)子能过的好。他们也在发配之地,虽然恒娘也让人照顾一下。但和肖博宗他们一样,不能过的太好了。否则就是罪过了。

晚上休息的时候,恒娘特意的问了肖博宗,肖家这么大的权势,怎么就突然一下子倒了。肖博宗叹了一口气说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得了,显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身shēn)上连对头都没有,就那几个御史,几个小官一参,大树就倒了。就恒娘所知,肖家还是很稳重平和的,也很(爱ài)惜羽毛,怎么就倒了呢?

过了没几天,恒娘就听说了,皇帝立太子了,是曾经养在贤妃(身shēn)边的三皇子。其他儿子也都封了王。但是此时贤妃已经病逝,只有一个小公主在宫里,这里面,明显有事啊!不会是因为三皇子要被立为太子,所以皇帝提前扫清障碍吧?例如肖家这样明显算是外戚的。如果是这样,可真是太让人心凉了。这贤妃死了,怕也不简单,肯定不是真的病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