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凡是“和谈”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有互相抗衡的实力,你得有能谈的资本才行。
现在的明朝,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兵力匮乏,大部分兵马都去围剿农民起义军了,清兵又不傻,他能跟你好好谈?
想一想,一个身强力壮的强盗,眼看着就能把你打趴下,抢走身上的财物,他能跟你讲和?
曹化淳的这个主意,其实是要多馊有多馊。
现在崇祯问起来……可让人作难了,如实回答吗?那一定会把崇祯气得眼睛冒蓝光,龙颜大怒,姓曹的只怕吃不了兜着走。
曹化淳有办法。
圆滑奉迎,这是太监安身立命的本事,他躬身对崇祯说道:“回陛下,奴才派的褚若吉,悄悄去赫拉阿图,见到了多铎将军,他们密议了两回,有些条件双方有争议,多铎胃口挺大,褚若吉据理力争,因此暂时未达成一致。”
“到底怎么说的?”
“多铎提出要岁币五百万两,褚若吉当然没有答应。”
曹化淳说着,悄悄观察崇祯的脸色。
崇祯那张苍白的长脸,又开始拉长了,刚才“奔驰”时的高兴神情,很快便消逝。
余下的“条款”曹化淳不再往下说了。再说下去……崇祯就要发怒了。
即便是这一条,崇祯也是不能接受的,五百万两……现在他实在是拿不出来,明朝末年的财政状况,已经到了令人惊异的“贫穷”程度,朝廷甚至拿不出十万两银子作为勤王部队的军饷,上哪儿去抠五百万两?
一袭愁容,涌上崇祯的面颊。
杀了一个高迎祥,却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局势,往下……该怎么办呢?崇祯背转身去,顺着汉白玉石栏杆慢慢朝回里踱步。边走边思索。
曹化淳和其它的嫔妃们,自然大气也不敢出,轻手轻脚地跟在后面,几匹宫马,也悄悄地被牵走了。
走了几十步,崇祯回头说道:“传卢象升来。”
……
卢象升早就盼着皇帝宣召呢,他有一肚子的话想对崇祯说。听见敕召,立刻飞奔入宫,在乾清宫叩见崇祯。
崇祯开门见山,问道:“卢卿,你对最近的局势怎么看?”
“很严重,”
卢象升可不会象曹化淳那样,说话时察颜观色,说一半留一半,他是竹筒子倒豆子,有什么说什么。
“陛下,清兵这两天正在疾进,他们约有四万多兵马,绕过山海关,穿越崇山峻岭,从青山关、墙子岭等处,毁坏长城,分路杀入北京周边,最近的前锋部队距京城已经不足三百里了。”
崇祯的眉头皱起来,并且隐隐有了怒色。
这些情报……自己怎么没接到报告?
他盯着卢象升的脸,这张含着风霜的脸上闪着坚毅果敢之色,崇祯相信了,卢象升这人直来直去,他不会骗自己的。
事情原来这么严峻……
卢象升并不顾忌崇祯的神色,话象决口的黄河水,只管滔滔不绝地说下去,“陛下,臣一向以为,清兵才是心腹大患,他们在关外屯积四十余万兵马,并且八旗士兵骁勇善战,剽悍勇猛,他们对中原地区虎视眈眈,蓄意鲸吞,如今侵入北京周边的只不过是小股部队,尚且难以抵敌,日后必有大忧,依臣愚见,当立刻召集重兵,迎头痛击,方能确保大明江山。切不可听信小人馋言,妄作议和之议,那样只会助长敌人气焰,贻害误国。”
说到后来卢象升语气激愤,情绪激昂。
崇祯问道:“依你看,与清兵作战,胜率几何?”
卢象升坚定地回答:“有完全的胜利把握。”
“哦?”
崇祯精神一振。说实在话,跟这样虎虎有生气的将领对话,是让人长底气的,崇祯听惯了象曹化淳那样“小猫咪”似的阿谀奉承之语,虽然面对卢象升的直筒子脾气有些不习惯,但是觉得身上有劲。
尤其是现在内忧外患之际,正需要这样的人。
对于卢象升近似“粗鲁”的表现,崇祯并没生气,反而挺赞赏,尤其是“有完全胜利把握”这样的话,正是目前所急需的。
“卢卿,你说说,把握何在?”
“回陛下,臣部山西兵马两万,随时候命,与清兵决战,此外巴中秦良玉部,已经北上勤王,她的白杆兵英勇善战,顽强为天下先,如果再给臣粮草饷械之保证,击败清兵完全没有问题。”
崇祯点了点头。
不错,秦良玉,卢象升,这是两个对清兵作战最坚决的将领,而且这两人确实都是战场上的骁将。
“卢卿,很好,朕就把击退清兵的事,交给你。”
卢象升立刻跪倒叩头,“谢陛下,臣绝计不辱使命,不灭胡虏,誓不生还。”
邦,一个头磕在地上,斩钉截铁。
……
卢象升身为山西、宣、大总督,手下兵马并不多,满打满算不足两万,由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山西总兵虎大威统领,这些就是他的全部嫡系。
从皇宫出来后,卢象升立刻把这三路兵马全部调到北京东郊,做抵抗清兵的准备。
过了两天,皇帝宣诏,赐卢象升白银三万两,充作军饷,特意说明:其中的一万两是给卢象升个人的。
说实话,现在这种局势下,崇祯皇帝能拿出三万两银子,可真是咬了牙发了狠,国库里闹银荒已经好长时间了,天下饥荒,收不上钱粮,每一处剿匪用兵都急需要钱……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的崇祯比曹化淳还穷。
三万两银子,崇祯是吐着血干呢。
卢象升自然明白这一点,他感激涕零,当即召集全军人马,在校军场集合,接旨宣读,公布朝廷赏赐。
“弟兄们——”
卢象升接完圣旨,宣读已毕,站在操演台上大声喝道:“皇恩浩荡,我辈当以死报国,誓与清兵不共戴天,驱逐顽虏,陛下赏我的一万两银子,卢某留下一两,以示铭记君恩,其余九千九百九十九两,全部充作军用。”
校场上欢声雷动。
旌旗飘扬,近两万将士高声呼号,一片豪迈之气。
说实话,部队的士气靠什么鼓舞?忠君爱国情怀是一方面,另外就是银子了,你不发饷,让兵们空着肚子去打仗,那谁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喜欢明末枭雄录请大家收藏:(wuxia.one)明末枭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