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小宫女(美食) > 小宫女(美食) 第171节

小宫女(美食) 小宫女(美食) 第171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4:29:11 来源:免费小说

  这就是东外宫?在往隔壁,还能听到隔壁宫人们笑闹的声音。

  总感觉一下子从西外宫郊区,搬到东外宫闹市了。

  说东外宫这边是闹市也不为过。

  单是苏菀知道的,同样的从北到南这段距离,西外宫那边只有什么兵仗局,旧监库,关帝庙,西膳房,御用监,宝钞司。

  这听着挺多,但左边是太液池,右边便是内宫。

  可东外宫这边却不同,大大小小二十一个官署,一共两排官署,跟西外宫那边一排相比,官署既多又密集。

  比如说尚膳监吧,从北到南两排官署的右边,左边还有内东门司,管的是宫人出入牌子,检验身份的。

  北边还有什么明器厂,混堂司,再往北还有南膳房暖阁厂等等。

  南边什么光禄寺,弹子房,学医读书处等等。

  甚至过了宫道,再往南,还有个重华宫,这个重华宫地方偏远,久久没人居住,旁边还有什么瓷器库,还有两处小庙宇。

  从这点就能看出来,为什么说从郊区搬到闹市。

  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

  苏菀熟悉下环境,这里离东安门最近,以后姨娘过来取小苏打,就不用去灵台门,距离倒是比之前近点,这也算个好消息?

  而且她自己住一个房间,做小苏打的工具也好放。

  苏菀这边熟悉新环境,第二日早上便听到新差事已来。

  这件差事还至关紧要。

  第二日正是腊月初一,也是大朝会的时间,大朝会上一片肃然,也不为**师登祭台的事吵架,更不为鸡零狗碎的事争论不休。

  这会讨论的话题只有一个,赈灾。

  两日大雪未停,北郊许多房屋被大雪压塌,已致两人死亡,十几人受伤,百人失去家园。

  这百人尚可安顿,但若是继续下雪,只怕会有千人万人受灾。

  必须要提前想好应对之策,才能抚慰百姓,安顿民生。

  雪灾可大可小,提前准备好,总能减少损失。

  大朝会在殿外开设,文武百官们冻的脚发麻,可该讨论的还要讨论。

  各处都在协领职责,圣人下令有户部牵头,三位皇子及其他各部协助,及时清雪,安顿灾民,让各处官吏上报房屋受损情况云云。

  最后开仓放粮,给灾民们放恩粥。

  一条条政令下来,皆是仿照先前旧例,虽守成但都是早有效果的良策。

  腊月头一天,朝中各部开始忙碌。

  户部这边自然也找到礼部,尚食司上次冬祭的时候办差极好,这次也想借调些人手出来,帮忙熬粥施饭。

  这些小事礼部尚书自然应下。

  苏菀也没想到,她到刚回宫没两天,这又要出宫。

  这次出宫比冬祭重要的多,那便是给灾民们熬粥。

  如此大雪,肚里要是没食,怎么熬得过寒冬。

  尚食司的宫人们踩着冰雪快速出发,立刻前往京都北郊方向。

  第96章

  连日大雪,主道路上还好,都有官府四邻出来清理。

  但走到城郊,便是深一脚浅一脚,很难继续往前走,尚食司被派出来的十多个宫人,同样在这里面走。

  原本是坐车的,但马车走在这里便动不了,除非自己骑马过去,否则只能步行。

  派出来这十人有尚膳监主事咏兰姑姑带着,后面九个宫人全都是会厨艺的,人虽然不算多,但这里只有百十个灾民,完全够用了。

  此次派人也是为了显示朝廷恩德,而且既然施粥,那周围穷苦百姓想必都会来。

  既如此,开仓也会充裕些。

  不是朝廷声势浩大,实在是积雪寒冷,这是会死人的。

  若今日雪能停还好,停不了,只怕还有大灾,前些年雪灾,一死就是一屋子的人,冻到最后,人死的时候还带着笑,谁看了都会胆战心惊。

  当年圣人不怎么重视,险些激起民怨,如今已经习惯怎么做了。

  反正有备无患。

  除了户部脸色不太好看,其他都还好。

  礼部只出了尚食司这么多人,毕竟职责不同,各有各的事情做。

  因尚食司出来的都是女子,前面也略略清了些路,只是泥泞的很。

  苏菀看看脚上皮靴,没想到上次冬祭回来没怎么用上,倒是这会派上用场。

  出来做粥这件事,原本不该苏菀来的,她毕竟年岁小,比她年长四岁的李蓉蓉都没来。

  但尚食司长官却问她愿不愿意走这一趟。

  长官都说了,她又岂会推脱。

  幸好自己现在身体还不错,走这些路能支撑得住。

  但等到了京都北郊,才知道这里的情况有多不好,房屋塌了不少,多数灾民都被安置在破旧道观当中。

  这道观许久没有香火,自然破旧不堪,听说好在地方还够大,可以临时腾出来破旧厨房,让苏菀他们熬粥。

  听说还有陆陆续续的灾民会被安置在各处,官府也有专门安置人的慈幼堂,不知道那边情况如何。

  苏菀他们还没进门,就感觉到实际情况跟听到的情况不太对。

  这破道观别说做饭的地方了,就连廊下都挤满受了雪灾的灾民。

  咏兰姑姑忍不住道:“不是说只有百十人受灾,这也不止百人吧。”

  反正打眼看过去,少说也有五六百人。

  怪不得他们带的粮食那样多,估计派粮的户部已经想到此事,所以提前备足粮食。

  也是,隐瞒受灾人数这种事自古便有,天祥国如此,倒是不稀奇。

  可看着哀嚎的众人,有些人甚至连被雪压塌房屋,然后砸到的伤口都没包扎,看着实在可怜。

  苏菀他们一路过来,此时已经是中午,从昨日晚上房屋塌,一直到现在,只怕还没吃上一口热乎饭。

  “现下,要立刻腾地方做饭食。”

  赈灾自然是做粥最合适,按照朝廷旧例,筷子插米粥内不倒,算是合格的赈灾粥,这对尚食司的宫人们来说都不难。

  弄几口大锅,猛火来熬,只要不停搅拌,这锅就不会糊底。

  除了辛苦些,别的也没什么。

  说话间,从身后又走来一队兵马,抬头一看,竟然是认识的人。

  领头的戚统领也惊奇道:“竟然是你们俩,好巧。”

  这话说的是苏菀跟咏兰姑姑,两人以前都是西膳房的人,而戚统领的灵台门离西膳房最近,自然熟识。

  苏菀道:“是啊,好巧。北郊赈灾是你带队吗?”

  “对,户部那边还让我拨些兵士给你们用,如今风大雪大,很多事情不好做。”

  说着,戚统领指了一队人出来。

  这不更巧了,领队的人苏菀也认识,这不正是上次帮于淑解围的灵台门护卫柴焕,他的副手正是十分义气的周兆。

  其实也不能说巧,苏菀跟灵台门关系向来不错,也不光认识这几个护卫。

  戚统领并未多说,放下一队人马自己就再往北去,估计要看看偏远地方的情况。

  柴焕这边他是队长,副手为周兆,余下还有十三名兵士,算是一共十五人。

  但她们这边只是做饭,需要这么多人吗?

  尚食司其他宫人提出这个问题,苏菀就看了看她,反而柴焕又看向苏菀,见她不打算回答,这才道:“恐有流民伤人,所以要加以保护。”

  都是从宫里出来的宫人们,若遇上流民作乱,只怕要出大事。

  可苏菀瞧着,这些护卫兵士身强力壮,以他们的身板对上普通饥饿瘦小的流民,手里还有兵器,能以一敌十都不为过。

  何必要留下一共十五人?甚至还留了两匹马。

  这也不会是来赈灾的三个皇子之一三殿下所为,他但凡做事总有目的,只是为了保护不至于。

  除非他知道,赈灾的灾民不止这破道观里的五六百人。

  甚至还有更多人。

  苏菀心底一沉,来之前听的消息,跟如今的消息,简直天差地别。

  虽说这样想,但苏菀并未把表情带到脸上,随着众人一起找个能做饭的地方。

  如今最要紧的,还是把火升起来,锅架好,开始熬粥。

  不需要什么厨房,找个能挡风雪的空地就好。

  但就算这样的空地,也不好找。

  破道观实在下不去脚,也没人愿意出来腾位置。

  若还挤在道观里,那毕竟还暖和,还有活命的机会,若把地方腾出来熬粥,说不定粥没吃到嘴里,人都先冻死了。

  咏兰姑姑皱眉:“这也不能怪他们,天寒地冻,他们衣裳又单薄,哪有精力思考那么多。”

  苏菀打量一圈,破道观附近的房屋也是挤满人,目光放到破道观往西的方向,不远处有处光鲜亮丽的庙宇。

  庙宇高屋厚墙,但竟然无流民敢去墙角避风。

  稍微想想便知道怎么回事。

  两相对比,苏菀难得有了火气,她那个时空的僧人,愿意为即将生产的孕妇广开庙门,还允许在寺庙里杀生炖鸡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