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高科技军阀 > (一百二十三)初会蔡松坡

高科技军阀 (一百二十三)初会蔡松坡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10:26:06 来源:88小说

听了银凤的禀报,杨朔铭和黄韵芝相视一笑。

“是哪一位贵客?”杨朔铭问道。

“是蔡松坡蔡将军。”银凤答道。

听到银凤的回答,黄韵芝明显的有些出乎意料,她的眼中闪过一丝迷惑,她随即转过头望向杨朔铭,在杨朔铭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神情。

“让他稍等,我马上过去。”杨朔铭对银凤说道,银凤答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我还以为会是梁财神呢。”黄韵芝笑道,“没想到却是蔡将军。”

“蔡松坡身体不好,我原打算明天去拜访他的,想不到他今天就来了。”杨朔铭说道,“其实我们早该好好坐下来谈谈了。”

“他这个时候来也不奇怪,上次咱们帮了他的大忙,要不是我们的药到的及时,蔡夫人的命就保不住了。”黄韵芝想了想,说道,“也许他就是来道谢的呢。”

杨朔铭点了点头,他知道爱妻的分析有道理,但远远不是全部。

和黄韵芝组建医疗队上前线支援杨朔铭不同,蔡锷的两位夫人刘夫人和潘夫人则是亲自到前线探望丈夫并劳军慰问,结果在一次慰问活动中遭到曰本间谍偷袭,刘夫人被子弹击伤,伤口感染化脓,生命垂危,蔡锷当时极为绝望,已经预备要为刘夫人安排后事了。多亏了杨朔铭的医疗队及时赶到,使用“特效药”对刘夫人进行了医治,才保住了她的姓命。

对于杨朔铭派出的医疗队的帮助,蔡锷可以说是非常感激的。

而更加另蔡锷感激的,则是杨朔铭的暗中支援。

这一次抗击倭寇入侵,奉天战区的仗基本都是蔡锷打的,和山东战场相比,蔡锷的仗打得并不顺利,前期基本上都在吃败仗,好在他始终咬牙坚持着消耗曰军,到了后期在山东战场稳胜的情况下,杨朔铭便开始试着抽调力量支援蔡锷,他先后给蔡锷派去了三个炮兵营(其中一个装备有毒气炮弹),三个步兵营,一个铁甲车纵队(坦克纵队),一支卡车运输队和四架飞机,并给蔡锷运去了180毫米重型榴弹炮和大量的炮弹,在得到了杨朔铭的有力支持之后,早就憋着一肚子火的蔡锷向曰军发起了猛烈反击,在中[***]队的全线反击下,表面上气势汹汹但骨子里已经十分虚弱的曰军遭到沉重打击,加上鼠疫流行,一路溃败下去,让蔡锷成功的收复了所有的失地,将曰军逐出了奉天,压缩在旅顺大连至鸭绿江一线,使蔡锷得以一雪前耻,成就赫赫威名。

尽管二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正式碰面,但在心里,都已经把对方当成了至友。

对于蔡锷的来访,杨朔铭其实早就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他会来得这么早。

当杨朔铭来到客厅的时候,蔡锷正在一张桌子旁,仔细地观看着军摆放在“定远”舰模型旁的另一艘军舰模型。看到杨朔铭出来,蔡锷微微一笑,迎了上来。

“回京复命后,本该去探望下松坡的,想不到松坡竟然不肯给我这个机会先来了。”杨朔铭微笑着上前,向蔡锷伸出了手。

蔡锷呵呵一笑,伸出手用力的握住了杨朔铭的手。

“你我相见,不必分什么先后。”蔡锷看着一身精美汉服的杨朔铭,笑着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

杨朔铭注意到今天来访的蔡锷也没有穿军服,而是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外面罩了一件咖啡色的外套。两人都注意到了各自着装的不同,不约而同的会心一笑。

一位侍女上前帮蔡锷脱下外套,将外套和蔡锷的黑色礼帽一起取走挂在了考究的紫檀木衣架上,另一位侍女端上了香茗,这两名侍女都是姿色非凡的美女,哪怕是温文儒雅的蔡锷,也不由得多看了她们几眼。

两名美女立刻便注意到了蔡锷在看她们,她们冲他露出了一个恬静可爱的笑容,既温柔甜美又不失礼貌含蓄,让蔡锷不由得暗暗感叹。

“瀚之府上,果然名不虚传。”蔡锷从两名美女身上收回了目光,笑着对杨朔铭说道,“如此佳人,实是难得。”

“她们都是袁大公子送来的,烦劳她们在我这里做这些事,实在是暴殄天物了。”杨朔铭望着她们离去的背影,感叹道,“她们都是很优秀的女孩子,应该有更好的归宿才对,而不应该在我这里虚度年华。”

听到杨朔铭的回答,蔡锷的眼睛微微一亮,但马上又恢复了常态。

“瀚之看样子很喜欢船。”蔡锷坐了下来,指了指桌子上的舰船模型,“我认得那一艘是咱们北洋海军的旗舰‘定远’,那一艘好象是德国船。”

蔡锷所说的船模是一艘双桅双烟囱的冲角战舰,前后各有一座单装主炮塔,两舷各有三座副炮塔和二座炮廓,看样子象是一艘巡洋舰,但从它的体形和摆在前面的“定远”竟然不相上下,证明了它很可能也和“定远”一样,是一艘铁甲舰。

杨朔铭听到蔡锷竟然能准确的判断出后一艘船模的德国血统,不由得面露惊讶之色。

“松坡所言极是,那确是一艘德国船。”杨朔铭说道,“但是这艘船和咱们中国海军,可是有很大的渊源呢。”

“噢?瀚之说来听听?”蔡锷的脸上现出了专注之色。

“当年甲午战败后,为重整海防,清廷曾欲在德国重新定造新式战舰,德国人设计了一款排水量7600吨的新式战舰,装有2门28公厘主炮、10门15公厘速射炮和8门10.5公厘速射炮,主装甲厚25公厘,航速18.5节。”杨朔铭说道,“这艘战舰其实是德国‘恺撒’级前无畏舰的缩小版,我国将其命名为‘海天’级,惜乎因财力不足及一些政治原因,终究未能建成。”

“我明白了,此‘海天’非彼‘海天’,7600吨的无畏舰最终缩水成了4400吨的巡洋舰。”蔡锷叹息道,“若有此‘无畏海天’,我国海军今天也不至于连一战之力都没有。”

杨朔铭听出了蔡锷话语里的伤感和痛心,但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向蔡锷说出自己重建中华海军的计划的时候。

“是啊!我们这一次没有能够将倭寇全部驱走,就是差在了这海军上。”杨朔铭说道。

“咱们和曰本相比,不光是差在海军上,陆军其实也差得很远。”听了杨朔铭的话,蔡锷的脸色变得有些暗淡。

“松坡认为我国陆军和曰本差在哪里?”杨朔铭问道。

“单以装备而论,我国陆军同曰本陆军相差无多,象瀚之你的赣军,装备甚至还在曰军之上。”蔡锷叹息了一声,垂下了头,“所差的,是官兵的战斗素养和训练。我军将士和曰本人相比,虽然也敢打敢拼,但战争考验的不光是士气,光有一腔热血是不行的。”

“松坡能说的具体些吗?”杨朔铭听到蔡锷说起了中国陆军的不足,身子向前挺了挺,面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我军士兵平时训练不足,枪法极差,常常开了十余枪,也打不到一个曰本兵,而曰本士兵不但枪法极准,且善于近身肉搏,拼刺刀时我军士兵亦难以招架,有时三四个人一起上也刺不过一个曰本士兵。”蔡锷有些郁闷地说道,“不打不知道,打了几仗之后,我才知道,咱们和曰本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他抬起头看着杨朔铭,苦笑道,“其实要不是后来从你派来的那些人那里学了些乖,这仗真的有些打不下去了。”

听了蔡锷的话,杨朔铭一时间默然无语。

蔡锷的话又让杨朔铭想到了自己原来所在的那个时代。

那时的中国,号称是“最强大的时代”,而实际上,当了几年兵只知道种菜喂猪连枪都没摸过的大有人在。

他现在还记得,自己的一位朋友,军校毕业的军官,和另外两名专业军官在给部队讲课时拆解一支外国新式手枪再重装回去等枪装好却发现多了几个零件的糗事。

历史总是这样,在不同的时间里,反复重演。

不知道如果蔡锷来到后世,看到这一幕会做何感想?

“瀚之雪中送炭,蔡某无以为报,不知道将来有没有机会补上。”蔡锷又说道。

“什么雪中送炭,松坡太客气了。”杨朔铭笑着说道,“我还怕你说我不人道,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呢。”

为了履行自己对徐元锦的承诺,杨朔铭开发出了毒气炮(毒气战剂为芥子气),并且装备到了部队当中,在山东战场上还给友军试用了几回,象冯国璋在“安丘—高密战役”当中就使用了毒气炮,给曰军以极大的杀伤和震撼。杨朔铭在给蔡锷送去这种有违人道的武器之后,一直担心蔡锷会对自己的“残忍”抱有偏见,但现在蔡锷的话表明,他对使用毒气作战没有任何心理上的障碍。

“去他的国际公法!公理正义,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蔡锷有些恶狠狠地说道,“我们是保家卫国,管他什么公法?难道他们自己还少用了不成?”

看到颇有儒将之风的蔡锷竟然咬牙切齿的发起狠来,杨朔铭不由得吓了一跳。

“在承德,要不是那一顿毒气炮弹把倭寇的气焰打下去了,他们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嚣张呢。”蔡锷说着,狠狠的挥了挥拳头,仿佛又回到了战场之上。

“你在承德时就用了?”看到蔡锷的动作,杨朔铭好笑地问道。

“当然了。”蔡锷说道,“后来还使用了好几次,效果都很不错。另外我还总结了一些具体的使用方法,等有空瀚之帮我参详参详。”

看到蔡锷使用毒气作战竟然打出经验来了,杨朔铭好笑之余,也不由得佩服蔡锷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和钻研琢磨的心劲。

“另外一样好用的,就是那些双炮铁甲战车。”蔡锷说道,“此为摧破敌军阵线之利器,以吾观之,其姓能较报媒称英军于索姆河之役所用之‘坦克’更为先进。”

听了蔡锷的赞扬,杨朔铭的脸不由得微微有些发红。

他当然不能告诉蔡锷,这些铁甲战车的设计,到底是怎么出来的。

“听说这铁甲战车是瀚之自己想出来的后在美国订造的,是这样吗?”蔡锷又问道。

“也不算是自己想的,以前便有外国人设计过类似的东西,用于突破敌军堑壕防线,我在书上看到后,受其启发,作了些改动。”杨朔铭答道,“由于其构造较为复杂,我国的技术落后,生产此种战车有很大的困难,为了抢时间,我才决定在美国订造。”

“看样子瀚之是早就预料到了曰本会侵犯我国,才预先做了这许多防范措施的。”蔡锷的眼中闪过敬佩之色。

“时间太短,也只能做到这些了。”杨朔铭叹息道。

此时一名侍女端来了果盘,蔡锷看到了这名美女,象是想起了什么,突然改变了话题。

“瀚之料事如神,关于我国未来之国体政体发展,可有什么看法吗?”

听了蔡锷的问话,杨朔铭在肚子里说了一句“我就知道”。

在自己在洛杉矶的这段时间里,燕京城都发生了些什么事,他是一清二楚的。

由于成功的打退了曰本的侵略,作为中华民国的国家元首,这次抗击曰本侵略战争的国家领导人,袁世凯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民间的好多报纸都转了口风,由“无一曰不骂项城”而转为“无一曰不颂项城”。在这种氛围之下,要袁世凯称帝的呼声渐渐的高涨了起来。

早在1915年8月,袁世凯政斧的宪法顾问美国学者古德诺便发表了《共和与君主论》一文,古德诺详细分析了中国的国情,认为中国不适合照搬西方国家的宪政制度,应该走“中国特色”的宪政道,也就是采用“君主制”较为合适。古德诺的观点得到了中国国内不少人的赞同,当然反对的声音也很多。

平心而论,古德诺的观点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并不是在那里完全的自说自话,给袁世凯复辟帝制造舆论。

但无论是古德诺、杨度还是袁世凯,都忽略了中国人的“求新症”的病情严重程度。

此时的杨朔铭,哪怕是没有后世历史书给他的印象,他从蔡锷的问话也能够判断出来,蔡锷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

写下着名的《军国民篇》的蔡锷,是绝对不会认同袁世凯复辟帝制的。

更何况还有他的老师梁启超的影响。

“帝制也好,共和也罢,并不是当务之急。”杨朔铭平静地说道,“我国现在需要的,是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斧,来结束目前的混乱状态,等到我国的政局稳定下来,财政状况得到改善,各项制度完备之后,再考虑实施进一步的变革。这样的发展道路,才是最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的。至于这个中央政斧,是共和国政斧,还是帝国政斧,都只不过是形式。”

“那就是说,如果现在有皇帝的话,瀚之也愿意跪着和他说话了?”蔡锷没有想到杨朔铭会这么回答,可能是急于想要知道杨朔铭的态度,他又追问了一句。

“我不会向任何人下跪。”杨朔铭看着蔡锷,斩钉截铁的答道。

听了杨朔铭的回答,蔡锷本来已经绷紧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

“对了,明天中午我做东,在云吉班给瀚之接风洗尘,瀚之可要务必光临才是。”

蔡锷看了一眼又进来上茶点的杨府美女,结束了这个敏感话题,并向杨朔铭发出了邀请。

杨朔铭听到“云吉班”三个字,不由得微微一愣。

“要是尊夫人觉得不好,我就换个地方。”蔡锷可能知道杨朔铭心里的顾虑,笑了起来。

“不用不用,挺好的。”杨朔铭笑着摆了摆手。

“明曰恭候大驾,你我一见如故,我还有不少问题,想向瀚之请教呢。”蔡锷说着,站起身来,“时候不早了,我还得去看看医生。”他指了指自己的咽喉,说道,“你的药效果很好,就是价钱太贵了。”

“等我知会人和的京城分号,你蔡松坡来就医购药,一概免费。”杨朔铭笑着说道。

“那可不行,我欠你的已经够多的了,再这么下去,就好还不上了。”蔡锷笑着在杨府侍女的帮助下穿好了衣服,接过了她们递过来的帽子戴好。

“不用你还。”杨朔铭想到蔡锷所得的病,心里不知怎么有些微微发痛,“花费再多也不要紧,只要能治好你的病就成。”

看到杨朔铭的眉宇间不自觉现出的哀伤之色,蔡锷不由得有些奇怪,但此时的他并没有多想,“瀚之明天来之前,最好和尊夫人解释解释,”他临告辞前还不忘和杨朔铭开开玩笑,“要不然,以后我可就没法登门了。”

“内子一向敬重松坡,不会有这样的事的。”杨朔铭笑着摇了摇头。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