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国师金安(穿书) > 国师金安(穿书) 第15节

国师金安(穿书) 国师金安(穿书) 第15节

作者:南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3:44:33 来源:免费小说

  袁依婉手中树枝在案几上抽了一下,指着辛离离道:“站好了,不许回头看大郎,大郎不会为你说话的。”

  一个五岁的孩童,纵使天才,能识千字背古文,但不代表她会懂人情世故,做起生意一套一套的,仅一日,她们就赚了一千多个铜板,都快抵得上打鱼半日得收入了。

  需知现在二十两银子就够一个家庭一年花销了,每月赚一二两银子都已经算是生活富足,两千个铜板相当于一两,合着他们一天赚了别人家半个月花销,再加上打鱼赚得钱,每日日入将近二两!

  袁依婉十分怀疑是谁教了她,害怕她走了错路。

  辛离离眼睛滴溜溜转,在把主意推到司马佑安和陈柏卓身上来回摇摆时,额头就被树枝轻软软戳了一下,只听袁依婉道:“不许撒谎。”

  眼见是躲不过去了,她蔫头耷脑道:“自己想的呀。”

  天地良心,真是她自己想的,她好歹也是个现代人,搞个小推车还是容易的很的。

  袁依婉沉着脸,背脊挺得笔直,呵斥道:“当真是自己想的?”

  辛离离猛地点头,快速道:“真是自己想的,离离经常给父亲做饭的么,当时家里穷,得了饼子就往里面塞点东西一起吃,那小推车,这不是,那个……离离想和从母一起推才想出来,离离就是想让鱼汤热的好么,离离只是说,能做出来还是靠大郎啊!”

  只要扯上司马佑安,就能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眼见袁依婉神情有些松动,她赶紧道:“鱼汤从母知道的呀,有人想占便宜,离离才要价的,当时看见鸡蛋,离离就想着鱼汤都能单独要价,鸡蛋肯定也可以!”

  最后她肯定狠点头:“是离离自己想的!”

  司马佑安在她背在身后,紧张到手指团在一起,按出浅浅月牙坑的地方看了半晌,而后收回了视线。

  袁依婉沉思半晌,暗道不愧是她阿姊和姊夫的孩子,竟如此聪颖,一时间心里是又为其欢喜,又为自己不能提供更好的环境而酸涩,说道:“好,从母信你。”

  辛离离呼了一口气出去,可吓死她了,随即又开心起来,她这也算是在从母眼皮子地上过了明路,以后是不是可以多想点子了。

  “今日辛苦离离和大郎了,每人给十个铜板。”

  辛离离眼睛肉眼可见嗖地亮了,袁依婉哭笑不得地揉揉她的发髻,心疼道:“去睡会儿,下午从母自己烙饼就行。”

  说完,她又同司马佑安道:“大郎今日也十分劳累,便不要再看书了,小憩一下,待我烙完饼与你一同去迎郎君挑鱼。”

  司马佑安听后,放下羊皮纸,向袁依婉行了礼后,便将屏风拉上,乖乖躺下休息,等袁依婉出了门去烙饼,屏风被一双小手给推开道缝隙,缝隙中正巧能瞧见趴在床榻上,头冲着他的辛离离。

  赚了钱的辛离离一腔热血没处撒,只能同司马佑安叨叨了,她这也算是给小反派传输爱的聊天,只听她小嘴不停,从现在日赚一千铜币,已经畅想到以后日赚一两银子、十两银子了!

  “大郎,你日后还同我和从母出去摆摊吗?”

  已经被她的魔音说得快要入睡的司马佑安听见她问猛然惊醒,来不及心惊自己竟然差点熟睡,就已点了头,点完之后正想打手势,辛离离马上又开始接话。

  “你去就好,不然我还在想,我和从母两个人都忙不过来,小摊算是支起来了,打鱼完全可以交给叔来做,这样等冬天来了湖面结冰,我们也有营生,到时候就让叔跟着到县城打工,过这个冬天肯定没问题,至于我那个来捣乱的叔,他来一次揍一次!”

  他缓缓放下手,微微偏头看向她,竟注意到他刚刚的动作了么?轻轻将被子拉至肩膀,他阖上眸子,短暂的睡了过去。

  如此几日,日日都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袁依婉的鱼肉夹馍小摊子因着独一份,所以在集市上拥有了很大的客流量。

  虽然因为众人尝过鱼肉夹馍,对其新鲜劲儿下降了不少,但当场往饼子里塞看得见的鱼肉,有免费鱼汤,还能自己选择加鸡蛋,还是让不少人趋之若鹜。

  加上集市人流量大,她们有了摊子可以一直支到晚上,鱼肉夹馍的销量一直增长,直直涨到五百又往下滑落,最终维持在四百左右。

  四百个鱼肉夹馍每个五铜板,每日赚钱基础便是两千个铜板,袁依婉又寻了卖面和卖鸡蛋的婶子,批发价上货,成本下来后,加鸡蛋、卖鱼汤都在赚钱,每日又能多赚出二三百个铜板,这样一日下来,竟真能日赚一两银子了。

  关键他们家不光有摊子,还有打鱼的渔船,渔船虽打上的鱼不定,但扣除给三郎家的费用和上缴的税,每日日入一两不是难事,若是运气好打上大鱼,拉到县城能卖上个四五两!

  家中银钱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攒起来了,都有四十两银子了!袁依婉便做主,每日只备四百的量,摊子也只出到晌午。

  回家后,她预备第二日的饼子,等离离睡醒午觉后,便将鱼炖上,到时小火闷着,第二日的鱼汤更加浓稠鲜美,而后她便在厨房一边烙饼一边询问两个孩子功课。

  四百个饼子不是小数目,往往袁依婉要一直烙到深夜,直到她烙得多了,一大锅能捞出十多个饼子才能稍稍喘口气。

  辛离离看的心疼,想让她从母雇人去烙,可哪里舍得啊,雇陈柏卓打鱼已经在一直提费用了,就怕他不打了,袁依婉甚至已经在想将渔船租给陈柏卓,他们收租一事了,可临近冬日,她便压下没提。

  小渔村眼见是不能再待下去了,趁现在何家还没来,积累些积蓄,带着离离和大郎搬到县城才是正经事,而且这里风气不好,她既欣慰两个孩子都有主见,又担心他们受欺负,想给他们更好的教育,所以自己辛苦点算什么。

  次日一早,城门外,还来不及进去,便有熟人来打招呼,“夫人,今日又带着孩子出摊了,给我先来份鱼肉夹馍。”

  “好,一会儿进城给你拿。”袁依婉说道。

  “中。”

  城门外惯常排起长队,可今日不少人却纷纷掉头往回走,有那想直接候在城门口的都不让站。

  辛离离垫着脚都看不到前方城门处发生什么了。

  反倒是袁依婉隐隐有所感,带着他们让出官道的路,果不其然,他们让出没一会儿,城里就有官兵出来清人,离城门处二里地的官道上都不许有人有牲畜。

  古代知识小白的辛离离还是头一次见这架势,忍不住想这难道是哪个钦差大人来访?弄得这么兴师动众。

  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散落着踢踢踏踏的声响,在这个人民出行全靠牛车、驴车的时代,十多匹强健有力的马匹就如同现代街上的劳斯莱斯,贵且稀少。

  可如今却真真切切出现在了辛离离眼中。

  一行白衣缥缈,头戴玉冠,腰间绣着鹤纹,瞧着要升仙的男子先后从他们眼前而过。

  十多人的队伍中间护着的是一位年仅十来岁的少年,他骑着的是唯一一匹白马,黑色腰带束出他纤细的身材来,宽袖似是要乘风飘至眼前。

  他的脸上是和同伴们一样的倨傲冷淡,似乎道边的众人只是匍匐在他们脚下的蝼蚁,再和辛离离短暂对视的一瞬后,便轻飘飘移开了眼,似是万物在他眼中均留不下痕迹。

  烟尘四起又消散后,他们的身影已经进城再也看不见了,安静的四周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喧闹。

  “哎呦,只是借道去白鹤观而已,竟然连官道都让我们让么,这些当官的!”

  “胆敢妄议太史令的使君不要命了!”

  辛离离耳尖抓到太史令这个关键词,随即刷的扭头看向司马佑安,他神情平淡,对刚刚从面前经过的太史令官员,既不敬畏又不在意。

  透过云层的朝阳打在他脸上,投下一片剪影,若不是他还乖顺的听从袁依婉的话,当真与那些太史令官员们如出一辙。

  不愧是书中太史令出身的人,书里记载小反派被皇帝接过去后,就给塞进太史令了,而后力排众议,封他做了国师,他也担起了重担,谁人不知国师啊。

  她仰头问道:“从母,太史令是做什么的啊?他们的地位很高啊,大家都好像很害怕的样子。”

  袁依婉神情似有回忆,推着小推车慢慢道:“太史令乃是掌记灾祥、占候天象、推演历法的官员,历来地位颇受尊崇,与一般官员不同……”

  在两人身旁的司马佑安微微抬眸望向太史令们前进的方向,属于幼童这个年纪独有的清澈眼瞳里,有着未来二字。

  作者有话说:

  司马佑安:总觉得这个“辛离离”不太聪明的样子。

  ps:请记住这个白衣少年,后面要考的。【吃瓜】

  ————

  第二十章 他要去道观

  太史令的路过并没有耽误百姓的生活,神仙般的日子他们也只能想想,在官府圈出的集市中,依旧人声鼎沸。

  “呦,今日是你家大郎给盛汤啊,你家小女郎呢?”

  袁依婉笑着道:“她今日太累了,睡着了。”

  她忙里偷闲,微微一弯腰便瞧靠在车厢里的辛离离睡着正熟,小头歪着,嘴巴张着都打起了小呼噜,伸手将她唇角附近可疑的口水擦了去,她净了手赶紧再去忙乎。

  车厢里因放着鱼汤,底下的柴火一直保持着温热,在寒凉的清晨睡在里面可谓是舒服非常。

  辛离离猛一扎子将头磕在车厢上,迷迷蒙蒙醒了过来,惺忪着睡眼用手背擦了不舒服的唇,爬出来就见她从母接了个大单子。

  有大户人家的婢女欲要采买二十个鱼肉夹馍,说是主人家明日要上山去道观,她交了定钱,还去买了一批香、手制的灯、时下的水果,买后面这些她还能理解,应该是供奉,但没听说去道观还要带饼子这种吃食啊。

  她揉揉眼睛,打了个哈欠问司马佑安:“大郎,她们去道观为什么要买吃的?”

  司马佑安舀汤的手一顿,据他所知,去道观拜神净手诚心上香即可,有心的便如那大户人家,带着香、花、灯、水、果五种供品,倒是不懂为何还要另买饼子。

  他们旁边的摊子卖的是鱼,见两个孩子一个真敢问,一个还作势沉思真想答,摊主就笑不可支道:“小女郎与其问你兄长,不如问下阿伯,她们啊,因为要去的是抱朴真道观,所以给观主和小道士另外带些吃食去。”

  抱朴真道观?他怎从未听过。

  不过眼下民不聊生,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人大有人在,众人崇敬自然天道,更敬鬼神之说,无不想羽化登仙,是以大立朝道、佛二家发展迅猛,几乎是遍地开花,有一家他未听过名字的道观到也正常。

  他想着,辛离离却是问了出来,“离离早上瞧见太史令的官员要去白鹤观,是因此所以大家才去抱朴真道观吗?这个道观都没听说过啊。”

  听见白鹤观阿伯的脸一下就黑了,晦气道:“也就外乡人会冲着白鹤观去,白鹤观虽是方圆百里最大的道观,但本地人都知道,要想诚心拜仙,当得去抱朴真道观。”

  “哦?这是为什么呀?”辛离离一声一声询问着,还真给问了出来。

  原来那抱朴真道观的观主原先就是白鹤观的,他道法高深原本应是任白鹤观观主的,可怎奈何其师弟和官府交好,不仅观主没当上,还被赶出了白鹤观。

  自离开白鹤观后,他就来了这京口县,成了抱朴真道观的观主,百姓们都看不起白鹤观现在的观主,也不信弄小人行径的观主道法有多高深,加之抱朴真道观的观主也懂医理,为人又和善,久而久之,当地人就都只认抱朴真道观了。

  瞧着不少被白鹤观名气忽悠去的外乡人,百姓们可是十分为抱朴真道观打抱不平,因着更亲近,所以经常会捎带些吃食上去。

  辛离离眯着眼点头:“原来是这样。”

  当她没瞧见,小反派的耳朵就差支棱起来,恨不得贴在她和阿伯中间,她就咳咳两声,又问:“阿伯,那这抱朴真道观在哪啊?远不远,有空我们也去拜拜。”

  阿伯伸手一指,“一点不远,瞧见那座山头了么,就在那上面,只不过路不好走,你们去可不能推车。”

  她重重点头,小嘴甜的一口一个阿伯,直把那抱朴真道观现如今只一名观主,一名成年道士,几个年纪不大的小道士都给问了出来,这才心满意足闭了嘴。

  而后小手里被袁依婉塞了一个鱼肉夹馍,她立即从感慨的情绪中抽离出来,香喷喷吃起来,这一口我吃的是馒头,下一口我吃的就是米饭。

  圆溜溜的眼睛满足的眯成缝,还要偷偷去看小反派的表情,见他似乎也对抱朴真道观信息满意,才享受地继续吃了起来。

  有的时候就是很奇怪,你不关注某件事情它总不会往你眼里蹦,可你一但对其感了兴趣,就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痕迹。

  一连几天,他家的小摊子陆陆续续接待了好多要买鱼肉夹馍要上山带给抱朴真道观的人,有本地人,也有专门从外地赶来的人。

  还听说了那日太史令的人去白鹤观,是专门去考核其观中弟子的,太史令因有观测天象之责,所以与道家颇为亲密,内里有不少道家弟子,此去便是为了吸引人才。

  可也有人说,白鹤观白负盛名,太史令的官员一考核并不满意,连一个人都没带走。

  此事已经成为了京口县上下最爱的谈资,司马佑安对这些消息尤为关注,抽丝剥茧分析一遍,觉得传言非虚,他太清楚太史令众人的高傲了,若不能叫他们心服,是绝不会让人当自己同僚的。

  前世,他被舅父接回洛阳,为了让他摆脱桓家,直接让他入了太史令,虽后来他们处处以他为尊,但刚开始可没少刁难他。

  他脸上神色暖和,如今,家中生意足以保证温饱,又有陈柏卓拿养母当救命恩人可以保护她们,他是时候该考虑自己的去留了。

  是如前世那般到白鹤观被人发现直入洛阳,还是走一条不同的路。

  睫毛垂下,鸦羽般在脸上落下阴影,若他走了,身上颇为奇异的辛离离是否能妥善照顾养母?没他看着,她会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

  陈柏卓恢复记忆后,再当反叛军是否会危害她们两人?

  他舅父本身就在洛阳艰难的与世家对抗,他回去,又要给他添麻烦,为了维护他,少不了给世家让步,早早得了疯病伤身而去。

  他……

  “哎呀,从母,离离去帮阿叔分鱼啊。”

  厨房中,袁依婉的话让人醍醐灌顶:“辛离离,不要给自己找借口,我看你就是不想读书了是吧?赶紧给我去写大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