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国师金安(穿书) > 国师金安(穿书) 第123节

国师金安(穿书) 国师金安(穿书) 第123节

作者:南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3:44:33 来源:免费小说

  隐藏在百姓中间的世家子也不禁伸了耳朵来听,只听学子无奈道:“新的《大立法》免去了田税啊,题目中那句话是迷惑我们的。”

  “好家伙,我真是蠢成豚了!”

  “我一直纠结有多少人,田税咋算来着!”

  “我也是,大家都是豚!”

  “那最后的商税呢?”

  “商税取十分之一,故而应缴纳十两,至于从事商业的人口数,是不算在内的,也是障眼法,”学子叹道,“无怪乎你们算不出来,实则题目绕绕弯弯太多。”

  “哎呀!”上过扫盲班的百姓们听明白之后,脸都快皱成了团,随即便是巨大的喜悦,能够在州府出现的考题,本身就是一种讯息。

  他们真的没有田税了!人丁税也降了好多啊!

  人们拥着学子,学子百般推辞不下,收了笔墨纸砚,得到百姓们的都考鼓励,浑身血液沸腾地走了。

  他想若他真的能通过都试的话,他一定会回来的!

  作者有话说:

  我今天晚上吃了伊丽莎白瓜、荔枝还有山竹!

  第一百四十一章 无形拔高题

  站在凌云台向下望去, 可以清晰看见从三个城门内涌入的学子身影,他们如一粒粒沙般,迅速融进了洛阳城。

  都考就在月末举行, 共考六科, 连考三天,上午一科下午一科,依旧是月落而入,月升而出。

  虽说每次考试都要查一遍夹带小抄,但总好过让学子们吃喝拉撒都关在考场强,如此晚上还能让他们好好歇息一番。

  学子们不知道他们逃过一劫, 辛离离当时跟司马佑安讲得时候,还说到了那时会有学子体力不支直接死在考场的,让司马佑安连连感叹不易。

  寒门学子多瘦削, 此举不能在大立朝开展,因此便改成了这般。

  考前七日,以司马佑安为首的负责此次科举考试的官员,全部住进考场后院, 自此, 他们要在里面待上半月有余, 直到批改好卷子方能出来。

  众多官员汇聚一堂, 他们要在七日内,想好六科考题, 这让还想走后门, 探究一番考题的世家们偃旗息鼓了, 谁也没想到国师能这么狠, 连题目都是现想的。

  如此, 不光学子揣揣, 就连官员们自己心里都直打鼓,这题目是出的难一些好,还是简单一些好?日日玩弄政权的官员们表示,不好弄不好弄啊。

  司马佑安光明正大地吃着辛氏酒楼给他的小灶,一碗清热败火的莲子粥,上好的碧梗米一粒粒泛着清浅的绿色,闻之还有清香扑鼻,吃到一粒莲子,只觉鲜嫩。

  这是辛离离特意吩咐自己大徒弟给他煮的,碧梗米一共就二两,全都带到考场,供他吃食。

  此次都考,辛氏酒楼就是承办吃食的酒楼,他们和官员们一样,考前七日就带着经过一番检查的食物住进了考场,他们会负责考场所有人的一日三餐,以及学子们晌午的一顿饭。

  清香扑鼻,在司马佑安下首的官员们,无不用哀怨的眼神看他,在他们头秃想考题时,竟有一人在悠哉悠哉喝粥,是可忍孰不可忍!

  “国师,你觉得刚刚那题出的如何?”

  司马佑安将最后一口粥喝尽,才抽出手巾擦擦嘴角,平淡道:“尚可。”

  在官员们觉得那题稳了,他们可以吃饭的时候,他又道:“我会负责出最后的策论,辛苦诸位按照三成难题、四成中等、三成普通为准出题,诸位可以每一种多出几道,届时拼出三套考题。”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齐齐应声。

  如此,二十位官员,被司马佑安分出五个小组,每组由一位官阶高的官员任副考官,其余人则为小组考官,一组负责一科考题。

  副考官负责难题,其余考官负责中等题和普通题,他们不在顾着面子,纷纷翻起了古籍,看到合适出考题,就随手抄在本上。

  金乌都打起蔫来,可屋内灯火通明,官员们为着某一道考题争得面红耳赤。

  司马佑安让酒楼的人给大家送了餐食,这才降下众人的火气。

  分工合作之下,考题进展迅速,在距离考试还有三日时,一大堆考题分门别类摆放,等待拼试卷,司马佑安定下宗旨:“五科考题尽量维持平衡。”

  有善四书的副考官问道:“国师,可是最后一科策论难些?”

  司马佑安点头:“稍难。”

  考官们互相对视一眼,庆幸自己不用科考,直接举荐为官,策论之题都在国师脑子里,他们都不知道会出什么题,就算有人能打通关系,经由人传递考场信息,又怎么样呢,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届时考试会出什么题。

  不再想太多,就看陛下和国师对官员们的态度,他们也不敢做小动作,纷纷加入到排版试卷的工作中。

  你说自己的经书一科才应该多出些难题,我就说我的算学才重要,低中高三种考题都得有,大家吵吵嚷嚷,最后竟然出了五份考卷!

  司马佑安当天就让酒楼给考官们改善伙食,只能酒楼会员吃到的菜色,很是抚慰了考官们的心。

  七日光景一晃而过,司马佑安身穿黑色国师服,与五位绯衣副考官出现在了考场之上,其中一位考官,手中捧着五份试卷,因有些冻手,还偷偷用袖子将手盖住。

  司马佑安余光瞥见,同路喜低声说了几句话,路喜便寻了个手炉塞那副考官手中,其余副考官嫉妒地盯着手炉,他们也冷啊!

  路喜不光取了手炉,还给司马佑安拿了件黑色大氅,大氅上金线游走,绘成一朵朵金莲,然而,如此好的大氅偏偏有一个残破不堪,极丑的毛领,那是司马冉泽第一次打猎,猎到的狐狸尾巴做的毛领。

  司马佑安看副考官们的眼睛黏在自己身上,都要绿了,道:“诸位也回去取些暖和衣裳,我们要监考三日,误要伤了身子。”

  副考官们赶忙撤回去,手里有手炉的考官十分不好意思地将试卷交给司马佑安,自己也跑了回去。

  待他们再次折返,通过御林军搜身的学子们已经纷纷而至,寻了位置坐下,不是低矮的案几,而是配套的桌椅,露天摆放在空旷之地,足有两千多张。

  第一次举办考试,桌椅都是采买的打磨光滑上好的桌椅,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学子们坐下后明显神情紧张,纷纷低着头不敢看前面的考官们。

  有人选择坐在后面,就有人喜欢坐在前面,能坦然走到司马佑安面前坐着的人,无疑是对自身学识极为自信之人。

  司马佑安冷淡的看了一眼学子,随即向后望去,待最后一名学子进场,大门轰然关上,都考正式开始。

  时间未到,学子们检查着自己的毛笔和砚台,有发现毛笔断裂者,赶忙同身边巡视的御林军讲,在学子满脸紧张之下,御林军为他换了一支新毛笔。

  而后便有御林军推着大车前来,大车形状复刻辛离离幼时用的鱼肉夹馍推车,内里放着鸡蛋汤,御林军免费为学子发放,每位学子半碗,让他们暖暖身子放松下来,又不至于喝了水想上茅厕。

  看时间差不多了,司马佑安招手路喜,路喜赶紧传话给御林军,他们纷纷将碗收了回来,很快就敲锣示意。

  学子们抬头,只见众位考官已经站起身,其中一位绯衣考官恭敬地端上托盆,国师葱白的手指从托盆中抽出一份考卷交给另一位副考官。

  副考官拿着考卷大声念了一遍题,便有专门负责抄题之人奋笔疾书,一连抄了十份粘在御林军手中的木板上。

  御林军们分散着站在考生中间,齐齐念着考题,他们隔一盏茶挪动四个考生的位置,直到所有考生将题记下来。

  一时间只有笔尖磨纸的沙沙声,实不相瞒副考官们觉得有些无聊,反正国师在上首坐着,他们便一会儿你下去溜达一圈看看他们答得怎么样,一会儿我下去溜达一圈活动活动手脚。

  五科考题很快考完,学子们觉得尚好,虽有不太会的题,但绝大部分都能答的上来,如此就等最后一门策论了。

  策论这科,再无副考官捧卷,学子们不明所以,难道不抽取试卷了吗?他们都已经发现,都考和乡县考、州考不同,会有好几份试卷,届时由国师随便抽取一套,这大大降低了作弊的可能性,让寒门学子的心都激荡了起来。

  司马佑安起身,黑色大氅衬得他面如冠玉,此时他冷凝着脸,示意记载考题的官员做好准备,他道:“策论三题选一而答,不限字数,直抒胸臆即可。”

  “一题:某县经年洪涝,上游州府,下游百乡,若由尔负责修建大坝,该当如何?”

  “二题:天气渐寒,粮食产量降低,若尔被大司农任职负责农田一事,如何提高粮食产量?”

  “三题:长安旧都乃大立朝心病,今帝欲回长安,何解?”

  另外的五个副考官都惊了,一题考水利、二题考民生、三题考战事,国师真狠啊,这叫稍难?

  这简直太难了好吧,让他们答,他们都未必答得出来啊!

  不光他们,学子们听到这三题,明显愣了,甚至有喧哗声响起,被御林军镇压了下去。

  考试三日,司马佑安第一次离开上首座位,其余五名副考官老老实实龟缩在位置上不敢动。

  他脚步轻缓,极力控制自己不打扰学子答题,可他所到之处,空气凝结,学子们冷汗都要滴下来了。

  直到他走到桓之凡身侧,桓之凡选的战事一题,见解十分不俗,他因而多看两眼,可桓之凡却像是受到侮辱般抬头瞪他。

  旁边御林军呵斥:“大胆!”

  司马佑安摆手,示意无妨,继续去看下一位学子的策论,整个过程,他只当桓之凡是个普通学子,唯桓之凡一人红了眼!

  作者有话说:

  这回真要完结了嘿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结局终了

  尘封的大门被打开, 月光清冷洒在每一位仿佛隔世的学子身上,他们被好友亲眷搀扶而走,在他们身后的考场里, 众官员正在糊名看卷。

  因被重新誊抄了一遍, 又糊了名,无人可知试卷到底是谁所写,所以判起卷来也是毫不留情,在大家耐心耗尽之前,一张张卷子终于批完,又经一番唇枪舌剑, 定下了终序。

  司马佑安道:“起名。”

  官员们拿着小刀,将被封死的名字一点点揭开,前十名最是让人期待, 一位副考官惊叫一声:“第一名的竟是一位我从未听过的寒门学子,叫白显之。”

  另一位语气也不稳道:“第二名是张家的庶子。”

  “这……第三名倒是梁家的嫡子。”

  一个个被封死的名字被揭露,前十名中寒门学子竟占了一小半,已是十分不易了。

  司马佑安确认在他眼皮子底下没有人徇私舞弊, 待所有名次统计好, 说道:“放榜!”

  御林军捧着大红纸张贴在考前的木质公告栏内, 当着无数翘首以盼的学子面, 他们又在末尾粘上了本次科举考试前三名的试卷,便是有疑问的人, 亲自去看看人家的卷, 也会知道自己差之远矣。

  “这个白显之是什么人?”

  “在寒门学子中挺出名的, 据说他曾为了观书而投靠过桓家, 后朝廷开书院, 他便自请离去, 若非科考能考验水平,他只怕要一辈子在书院看书,而不愿出来考试。”

  “共取进士五百名,寒门学子占一半。”

  “嘘!”

  有人欢喜有人忧,如此透明公开的选拔方式,世家之子上榜人数竟然没有碾压寒门学子,反而和其打了个平手,无疑是一个响亮的巴掌打在他们脸上,等着他们的还不只如此。

  司马冉泽嗤笑:“这便是你们倾全族之力培养的人才?连寒门学子都考不过,都说举贤举才,孤真想知道你们举荐的人都是什么?”

  世家们脸色不好看,司马冉泽可不打算放过他们,他倏地冷下脸说道:“为官者,当得自立也,查,凡吃过五石散者不录!”

  “陛下!”

  “尔等不会不知五石散是什么东西?也不必让孤说清楚罢?”司马佑安眼眸放在桓家家主身上。

  桓家曾献过丹药给陛下,哪里敢触逆鳞,当即出列道:“臣遵旨。”

  一看桓家都认了,大家只能不甘不愿道:“臣遵旨。”

  如此,上榜五百者,又有近三十人被罢录,按名次从后往前补,便又多了几名寒门学子,再次查验进士身份,有人发现名次靠前的桓之凡,曾为官被贬,又辞过官,当下不敢做主。

  上报后,得知此乃国师庶弟,又隐隐窥见当年真相的官员,只道:“人品有瑕,取消录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