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国师金安(穿书) > 国师金安(穿书) 第117节

国师金安(穿书) 国师金安(穿书) 第117节

作者:南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3:44:33 来源:免费小说

  就连辛离离高朋满座的酒楼,如今去吃饭的都是小猫两三只。

  她便连酒楼都不去了,安慰司马佑安道:“别着急,我们想法子让陛下见你,称你病重如何?”

  司马佑安缓缓摇头,舅父定是不会信的。

  突的,他眼睛一眯,问道:“怎的不见你做鱼?”

  辛离离苦大仇深道:“小时候天天吃鱼你还没吃够啊!”

  自从吃了太多鱼之后,她就对鱼有些排斥,当真是不爱吃,便也不爱做。

  “离离,”司马佑安道,“帮我做两道鱼,送进宫中,我在附书信一封。”

  “这样也行哎!”辛离离击掌,人进不去,那把书信先拿进去,不过,“为什么是做鱼?”

  他舅父小时吃鱼被鱼刺卡过,因而此后便不喜鱼,送鱼过去,自是让他难受的,当然不能这样和辛离离讲,只道:“嗯,他爱吃。”

  “好!”

  辛离离做了一道香煎鲈鱼块,熬了一锅奶白色的鲜鱼汤,还用鱼皮拌了道酸甜可口的凉菜,封进食盒中,由路喜送入宫中。

  路喜自是没进去,但是食盒却被直接提溜到了老宦官手中。

  这段时日,别说外面的司马佑安忧心忡忡,宫里的老宦官看着反复发病的司马冉泽也是忧心不已。

  盈华夫人已经带着小皇子三个月没敢踏出房门一步了,犯了病的司马冉泽可不是好心性的人。

  “陛下,郡主派人送了吃食过来。”老宦官提着食盒走进寝殿,寝殿内原本铺着的毛绒绒毯子全部被撤了下去,司马冉泽赤脚踩在上面,闻言一双充满血丝,在黑暗中显得猩红的眼望了过来。

  普通人会被他这副模样吓到,可老宦官可不会,他将食盒放在案几上,打开了寝殿里的窗户,又找出了被帝王不知踢到何处去的鞋子,费力地弯腰要为他穿鞋。

  司马冉泽抬脚,自己将脚穿进鞋中,老宦官欣慰地直起腰,“看看郡主今日送来了什么菜色。”

  食盒打开,三道全是鱼的菜,让老宦官的话卡在了喉咙中,他和帝王一齐沉默了。

  食盒又被盖上,“要不,这三道菜全赏给奴吧。”

  司马冉泽伸出手指将食盒弹开,半晌才道:“分一半到夫人那去。”

  能想到夫人和小皇子,老宦官高兴的应了一声,他将菜全部拿出,便瞧见了食盒下方的信,“陛下,是小殿下的信。”

  沉默良久,司马冉泽面色变幻,终是带着气地撕开了封口,一目十行看完,他重重将信拍在桌上,恶狠狠道:“给孤布菜!”

  “哎!”

  “不用你来,找个眼神好的,给孤挑刺,要是让孤吃到一根刺,孤要了她的命!”

  “哎!”

  这日,帝传国师进宫,国师夜宿宫中,次日,帝下令,准销假官员重新上朝。

  而后,弹劾部分官员的折子如雪花般飞到帝面前,帝大怒,革职众多尸位素餐的官员,由博晋书院举荐学子重新担任。

  原兼任的寒门官员,也有一位直接位列四品,至此,寒门官员已在朝中占比超过百分之四十。

  帝又下令,着御林军加强巡逻,不得再出现一例死伤事件,洛阳再无流血事件。

  世家分田给予百姓,百姓喜之可安然出门,世家又将良田交税,国库丰之。

  这三个月,史称荒蛮三月。

  作者有话说:

  他的皇权一路伴随着血腥,他是当之无愧的暴君。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本喵是大爷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忙碌中的陀螺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一百三十四章 萧楣儿要和离

  各世家的集体反抗, 以流血做为了结束,实力被帝王削减,纵使再不甘心, 也只能拿出自己的庄子和地, 庄子里的黑户全部统一领了良民的身份。

  他们识趣,司马冉泽就对他们瞒下了一些庄子的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里唯独没放过桓家,以及跟桓家有姻亲的所有世家。

  最开始众人猜测桓家是那只杀给他们看的鸡,所以对其颇为严格, 庄子里少一里地都不可以,但事情已经平缓,其余各世家纷纷服软, 还被刁难的桓家就显得突出起来。

  族中凡是犯过事的,有官职的被弹劾,没官职的被百姓状告,偏偏往常能压下去的小事, 这会儿帝王下令严查。

  这是得罪帝王了?

  因何?他们不受控制的将视线频频落在为首的国师身上, 心里一个恐怖的念头随之升起而不落。

  桓家萧楣儿慵懒地推开窗子, 既嫁人妇, 自然不可像少女时随意出入,她那张普通平淡的脸上, 眼锋轻轻扫过, 院子里所有人都退了下去。

  她从萧家跟过来的贴身婢女隐在窗棱后, 小声道:“夫人, 小心风大, 郎君传信过来, 御林军已至,并不接受贿赂,族中庄子被悉数记录,还有那废弃的盐场也被一并记下,便连庄子里的婴孩都统计在内了。”

  萧楣儿闻此伸手握风,风从她指尖滑过,什么都握不住,她嗤笑一声,不知是在嘲讽谁:“说罢,还有呢。”

  “但据奴所查,族中生意也受到影响,族中对此颇有微词,不仅如此,三郎如今已是白身,原本官职现由博晋书院的学子顶上了。”

  她猛地回过头,头上佩戴的精美翠珠发簪摔落于地上,三郎是她庶兄,她母亲仅有她一个嫡女,为了让她有依靠,对庶兄妹颇为照顾,因而她们兄妹几人关系不错。

  这官职,还是母亲亲自为三兄打点的,现下却是平白被撸了!

  “还有,瑶女郎被退婚了。”

  萧楣儿闭了闭眼睛,以小窥大,“本是想通过我牵族于洛阳,却未料到,因我婚事,反倒连累族中了。”

  婢女有心想劝,却也劝不出口,她凑近到萧楣儿耳畔道:“经奴多番打听,找到了曾在洛阳生活过的老人,打听到了桓家旧事,据悉,长公主下嫁后,夫妻二人感情不合,几年后诞下一子,天资聪颖,却口不能言。

  长公主因而将所有精力放置于亲子身上,哪料叶氏颇有手腕,长公主气急与夫君起了争执,而后引火**,当天所有在院婢女小厮全部丧命,此事疑点颇多。

  一位慈母,是如何做到,任由身有疾的儿郎,独自一人生活于世,放手离去的?且,夫人,长公主的亲子早就失踪多年了。”

  都是女子,感同身受,萧楣儿恨声:“无耻!”

  如此,帝王会如此针对桓家也是知道理由了,若她亲姊在夫家遭受如此,她只怕恨不得吃他血肉!

  她手指飞快点在窗棱之上,问道:“我让你派人跟踪夫君,他们可有传话?”

  婢女这时才变了脸色,偷摸将手中被砸烂的一半破玉佩掏了出来,猛地跪下,双手将玉佩捧起置于萧楣儿面前:“夫人,外界都传言国师是因余震跌落地缝中,但咱们的人都说,亲眼见到郎君拿此玉佩调动了一支秘密部曲,国师因部曲刺杀,躲闪不及才落于地缝中。”

  “且他们听见郎君称国师为阿兄。”

  萧楣儿柳叶眉蹙起,眼眸微微睁大,震惊道:“你说什么?”

  想起近日频频被叫到桓家家主书房内接受训斥的桓之凡:“怪不得!”

  “去,收拾东西,桓家不能待了,我现在就书信一封传于父亲,你务必让他们日夜兼程将我与桓之凡和离的消息传回家中,切记,一定要让父亲与御林军说起此事!家中困境解了后,让母亲送三郎入书院,瑶儿婚事就此作罢,等我消息。”

  “将我嫁妆收拢好,现下就搬离桓家,置于玲珑小院。”

  婢女激动应喏。

  萧家也乃大族,桓之凡娶了萧楣儿不说平步青云,却也实实在在惹得族中子弟艳羡,可如今,当天婚礼有多风光,现在抬着嫁妆从桓家而出就有多么落面子。

  人人纷纷讨论:“怎么了这是?”

  “闹着要和离呢。”

  “凡兄现在还在衙上当值吧,不知此消息,快速速告诉他。”说话之人,存了闹事心思,就是想让桓之凡同僚知道,他娶回来的贵妇,要跟他和离了!

  先不提桓之凡听闻此消息是多么惊愕,明明昨日还好好的,怎么的今日就要和离了,还未他亲口说之,他火急火燎往这里赶,他的母亲已经率先拦人去了。

  可萧楣儿却是将叶氏拦在了院外,嫁给桓辉多年,她隐隐以夫人自居,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对待,此人还是她的儿媳妇。

  她眼泪在框框里打转,如弱质女流一般问道:“有何事,楣儿尽可与我言,我定会严惩凡儿,怎就闹到要和离的地步了。”

  萧楣儿没空搭理她,她要赶在桓家家主回来前将自己摘出桓家去,她真是瞎了眼,竟觉得桓之凡当日救她之姿英武非凡,嫁了人后才知所托非人。

  “打发她走。”

  “楣儿,我也是你母亲,怎能让一婢女过来,如此不尊重我。”

  萧楣儿不耐烦了,这后宅阴私事当谁不知道呢,她走了出来,睨着叶氏道:“谁是我母亲?你也配?一个给人当妾的玩意罢了。”

  “和离书我扔案几上了,让桓之凡回来之后尽快签了。”

  叶氏一张脸涨得通红,眸里满是不甘与气愤,可那又如何,她萧家可不是叶氏能得罪的起的,桓之凡得捧着她,她亦然!

  少往她头上扣屎盆子,她道:“和离这种人生大事我岂会胡闹,我萧家可陪不起桓家继续了,如今和离,双方都念着些对方的好罢。”

  她这话简直说的过于直白,因你桓家处处遭受陛下打压,不好意思,我萧家先撤了。

  萧楣儿嫁妆之多,让桓家成了当日笑谈,桓家家主桓睿严回来后得知人已经走了,桓家竟无人拦下,顿时心绞痛都要犯了。

  岂有此理!

  而桓之凡回了家,看着空无一物的院子,直奔玲珑小院而去,萧楣儿连门都没让他进,他在门口苦苦哀求,眸里却满是阴霾。

  “楣儿,怎么突然间就要和离。”

  她扬声道:“是何原因我已说过,凡郎,你我二人有缘无分,我身为萧家嫡女,只能对凡郎说声抱歉了,望你我二人好聚好散。”

  桓家乃四大家族之人,不然萧楣儿岂会下嫁一个庶子,还不是看重了背后的桓家,可如今,她这是要与桓家解绑的意思。

  桓之凡不能让她走,为了娶她,他甚至将辛十一娘都抛弃了,他正享受着她给自己带来的便利,怎么能甘心。

  萧楣儿一挥手,院子里部曲通通出动,乱棍将桓之凡赶走,她这才重重吐出一口气,道:“我记得族中商队有不少稀奇古怪的种子,悉数用萧家名义送到辛氏酒楼,请求郡主将我和离一事编成故事说出来。”

  “喏。”

  “再让父兄快快赶来洛阳,以要同国师论道的名义来赔礼道歉。”

  “喏。”

  “给我做两身新衣裳,备金一百两,我要入读博晋书院。”

  “啊?”

  “我既已和离,反正也嫁过人了,正好入宫当女官,靠人不如靠己!”

  婢女崇拜的看着萧楣儿重重应下。

  作者有话说:

  让我算算,我估计明后天就能写到那封旨意,到时候你们就知道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