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晋风 > 第二五九章 漫卷诗书谈石榴

晋风 第二五九章 漫卷诗书谈石榴

作者:大苹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59:06 来源:88小说

.众人边走边行,只听那秦牧之道:“我临潼东临临河西有潼河,故而得名为临潼,渭水穿城而过,又有零水河绕城而走,实乃一块风水宝地也。”

众人见他摇头晃脑如数家珍,均觉得好笑,但听他继续道:“相传女娲补天之时,将一块红色的宝石失落在骊山脚下。有一年,安石国王子打猎,在山林里看到一只快要冻死的金翅鸟,急忙把它抱回宫中,又是喂食,又是治病。金翅鸟得救后,为了报答王子的救命之恩,不远万里,将骊山脚下的那块红宝石衔到安石国的御花园,不久就长出一棵花红叶茂的奇树,安石国王便给它赐名“安石榴”。”

韩暮插口道:“安石国距此千万里之遥,还在西北蛮荒之处,却和咱们这临潼石榴有何关系呢?”

秦县令拱手道:“韩大人有所不知,前朝汉人张骞不知大人知道此人否?”

韩暮笑道:“可是出使西域诸国的张骞呢?”

秦县令高挑大指赞道:“大人年起轻轻博古通今,不愧为英才;此人正是出使西域诸国的张骞,话说那一年他来到安石国,恰逢安石国大旱,真可谓是赤地千里,万亩良田尽成不毛之地,连御花园中的石榴树也奄奄一息。于是,张骞便把汉朝兴修水利的经验告诉他们,救活了一批庄稼,也救活了这棵石榴树。那一年石榴花开的特别红,果儿结得特别大。张骞回国的时候,安石国王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他都没要,只收下了一些石榴种子,作为纪念品带了回来。从此,由骊山“红宝石”变成的石榴,便开始在长安上林苑和骊山脚下定居繁衍,成为今日的临潼石榴。”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个典故在其中,张彤云娇笑道:“这恐怕只是传说而已吧,哪有这么巧的事啊。”

秦县令正色道:“有些事确实就是这么巧,很多事我等常人会觉得不可思议,盖因古往今来夸大其词危言耸听者甚众,以至于人们都以为古老相传之事均是以讹传讹不足为信,但就此事而言,女娲补天之事或许无从考证,但是张骞带回的石榴种子却是有史料可查的。”

张彤云笑道:“哦?还有史料么?”

秦县令咳嗽两声捻着下颌上的长须道:“张华《博物志》云:“汉张骞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陆机《与弟云书》云:“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

韩暮对着两人只是在后世听说过,而对于张彤云来说,这两人之名简直是如雷贯耳了,张华和陆机均为西晋时期的大名士大学儒,两人编纂了多本着作,影响深远。

秦县令又笑道:“各位此时应该知道本人为何没有尝过这么大的石榴了吧,这里的石榴都是贡品,似那么大的石榴一季也不过几百颗,除了进贡之外每年我都藏下十几颗待客,自己可是一颗都没舍得品尝啊。”

众人忙向秦县令致谢不迭,那秦县令只是谦虚不已。

经秦县令如此一说张彤云忽然想起一篇文章来于是道:“秦大人,你这么一说我倒想起一篇文章来,可能正是描述这安石石榴的。”

秦县令笑道:“洗耳恭听!”

张彤云面色微红曼声吟道:“榴者,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华实并丽,滋味亦殊。商秋受气收华敛实,千房同蒂,千子如二。缤纷磊落,垂光耀质,味浸液,馨香流溢。”

秦县令抚掌大笑道:“夫人真是好学识啊,此文正是潘岳所做《石榴赋》中的最精彩的一段,花果状态,色味香型,描写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堪称妙文啊。”

转身又向韩暮道贺道:“韩大人好福气啊,尊夫人乃是才貌双全,羡煞旁人啊。”

韩暮呵呵笑道:“那是自然,我韩暮的女人哪有不出色的,大人您若是女子恐怕也是一位才女,我观大人诗文典故如数家珍,也是大才也。”

秦县令微微一笑道:“韩大人说笑了,莫要取笑本人,本人在这临潼小县闲来无事,只是喜欢研究研究这些关于地方上的典籍文献罢了。”

韩暮正待插话,张彤云忽道:“我家夫君也会吟诗作赋呢,秦大人何不请我夫君为这石榴作诗一首呢?”

秦县令长眉一挑,笑道:“哦?韩大人还有如此雅兴么?何不为我这小县做上一首,日后我也好写入县志,刻碑流传,此乃佳话也。”

韩暮郁闷的看着张彤云,只见这小妮子正捂着嘴幸灾乐祸的看着自己偷笑,心中恨得牙根痒痒,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不是要老子好看么?

当下百般推辞,但那秦县令坚决要求,韩暮实在推辞不过只得搜肠刮肚的想起来,众人停下脚步站在街角等待韩暮吟出诗句来。

韩暮左右踱步,脑子里七拼八凑终于战战兢兢的开口吟道:“颗颗大如头……”

那秦县令本自屏息鉴赏,忽然听了这句不文不白粗俗不堪的诗句,差点一个趔趄跌倒;张彤云和苏红菱笑得打跌,韩暮写诗虽然是有佳作,但大部分都是打油诗,这一点她们比谁都了解。

韩暮既然开了头,便刹不住车了,挠挠头继续道:“粒粒甜如**……”

秦县令面孔涨红,想笑又不敢笑,憋得辛苦之极。

韩暮一气呵成的念道:“只恨来时晚,未见缤纷时。”

这两句一出,众人顿时大惊,此诗不仅表达了对石榴的果实的喜爱,更进一步的将口服享受上升到欣赏美景的精神层次;众人只是一直赞扬这临潼的石榴是如何的个大香甜可口,却忘记了石榴开花之事满城嫣红缤纷,香气满城的大好美景,韩暮后两句便是深深叹息自己没有早早来到这里,观看榴花正盛的时节那动人心魄的美景。

秦县令品味良久,叹道:“大人高才,和您一比我简直就像一个卖弄书文的小丑了。此诗我定要刻在碑上,立于骊山园林之中,让天下闻名而来欲一尝我临潼石榴的食客知道,榴花正盛时节才是我临潼最美的时候。”

韩暮一身冷汗,忙谦逊几句敷衍了事,张彤云本拟要韩暮出下丑,却见韩暮来了这么一手,心中简直爱煞了檀郎,充满爱意的目光绕着韩暮来回打转,就连说话声也变得娇嗲了许多。

不知不觉中众人已经出了临潼南门,骊山在临潼南边数里处,秦县令招呼众人上车马赶去,此时是下午未时,半个时辰内便可到达,离天黑还有近两个时辰,有这么长的时间可以将骊山的风景逛个差不离了;众人登上车马,快马加鞭直奔骊山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