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三国之绝世君侯 > 第501章 正文_第502章:益州书院

三国之绝世君侯 第501章 正文_第502章:益州书院

作者:铁骑绕龙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9:08 来源:免费小说

  “嗯,董幼宰倒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萧言点了点头,表示十分满意。

  “除此之外,主公还可以招收程畿等人,这些也都是品行廉洁之人,足以担当重任。汝南许靖,此为大儒,亦可招之听用。”

  “可以,那这件事就交给公衡去办吧。”

  对于黄权说得这两个人,萧言也略有耳闻。

  因为在历史上,许靖为汝南大儒,与主持“月旦评”的许劭同出一族,互为堂兄弟。只是这哥俩跟袁绍袁术一样,彼此都看不顺眼,私下里的感情很不好,所以许邵任汝南郡为功曹时,曾排斥许靖,使之不得录用。许靖只好替人赶马磨粮来养活自己。等到颍川人刘翊担任汝南太守时,才得以翻身,被推荐为计吏。

  后来,董卓大斩士子,朝廷人人自危。当时许靖的堂兄许瑒为陈国国相,又与孔伷共同谋划进攻董卓,所以许靖害怕董卓诛杀自己,于是逃奔孔伷那里,又辗转到了许多地方,皆不如意。

  再到后来,刘璋听说了许靖的名头,便派遣使者征召许靖,许靖由此入蜀,被刘璋任命为广汉太守,后又接替王商任蜀郡太守。

  至于程畿,虽然事迹不多,但是从历史上,他跟随刘备伐吴,在刘备兵败夷陵后,仍然死战不退的事迹来看,绝对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忠臣。

  有黄权和董和,再加上董和的儿子董允,还有许靖、程畿二人,治理好川蜀,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

  当然,这些只是这几个人就想要好好治理川蜀肯定是不够的。

  这些年,益州虽然不经战乱,刘璋也没有干什么劳民伤财的事情,但是同样的也无所作为。除了成都发展比较不错外,其余的地方都还很落后。

  尤其是现在,经过这一场大战,虽然不能说是血流成河但是也带来了不小的伤亡,让原本就只是表面富庶的川蜀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更是需要及时修养生息。

  要想将蜀地治理好,就需要大批优秀的人才。

  想到这里,萧言突然想到了一个地方。于是急忙对黄权说道:“这川蜀之中可有齐鲁书院吗?”

  “齐鲁书院.....”黄权闻言,略一思索,随后便答道:“萧车骑说的是益州书院吧。”

  “益州书院?”

  “是,齐鲁书院在进入川蜀之后,便被刘刺史改为了益州书院。”

  “原来如此。”萧言点了点头。

  当初自己在青州建立了齐鲁书院,印刷名士手书发行天下,后来齐鲁书院发展到大汉各处,甚为繁荣,那时候自己就不怎么管了,而是直接一把手交给了自己的师傅许慎和孔融他们管理。

  原来齐鲁书院到了川蜀这里,居然被改名成了益州书院,到也算是入乡随俗了。

  “那么此益州书院所驻大儒是何人?”

  书院对汉朝的大儒士族们来说,是一个提升自己名望的好机会,所以他们大多都会以驻院学者的身份留在院中,让书院印刷他们所研读的经典注解。

  黄权听到萧言的话,眼神一亮。

  萧言这么一提,他就猜到了萧言的想法。

  于是当即回答道:“是蜀郡大儒任安。”

  “备马。”萧言对周围的下人说道,随后看向黄权,问道:“公衡,现在可否带我一见?”

  “遵命!”黄权也不迟疑,直接引着萧言去见任安。

  经过了数条街道,二人便在一所建筑门口停下。

  下了马车,萧言抬头一看,果不其然,只见门口牌匾上书着“益州书院”四个大字。

  那既然如此,那么齐鲁书院如果在荆州,会不会叫荆州书院?在江东,会不会叫江东书院?

  “告诉定祖兄,就说黄公衡求见。”

  黄权对书院小童说道。

  小童恭敬地看了一眼黄权的穿着还有其后的马车,不敢怠慢,急忙跑去请任安。

  这个年代,凡是能马车出行的,可都是大户人家。

  不消一会儿,就听到一阵脚步声,却是一个身穿儒袍,相貌敦厚的老生从后门走了出来,正是任安。

  见到黄权,任安眼睛一亮,急忙前来迎接道:“近日听闻车骑将军萧仲策入主成都,公衡贤弟负责清查户籍一事,此时应该正在忙处,怎么有时间来看望为兄?”

  黄权一还礼,笑道:“非是我欲见兄台,此乃车骑将军之意也。”

  “车骑将军?什么?车骑将军欲见我?”任安只是一思索,便明白黄权口中的车骑将军是何人了,不是萧言还能是谁?

  “任公。”就在任安惊讶之际,萧言已经站在了他面前。

  黄权随后退到了萧言身侧。

  注意到黄权的动作,任安眼神一动,他当然明白了,眼前的这个中年男子就是当今大汉朝的车骑将军——萧言萧仲策。

  “不知车骑将军到此有失远迎,还请将军恕罪?”

  萧言笑道:“任公,真是太客气了。”任安将萧言等人让到书房。落座后,萧言和任安客套了几句闲话后直接开门见山说道:“某只因如今蜀中政事缺人,特前来向先生借一些学士耳。”

  “这......”任安面露为难,他身为大儒,所教授的儒生门徒自然极其众多,只是这种事情,他还不好轻易代人做主。

  “任公放心,凡所用者,只要有所功绩,本将都不会亏待他们。”

  萧言拍着胸脯保证道。

  “如此,那他们能为将军和朝廷分忧,也是他们的福气。”任安听到萧言此话,当即答应了下来。

  凡要入官,皆要走察举征辟,或举孝廉入仕,如今萧言此举,就等于给他们开通了一个直通车,虽然只是一时之举,但对他们来说,也同样是一场机缘。所以任安帮他们答应下去,却是再无顾虑了。

  看到任安答应下来,萧言也很高兴,这是他脑海中却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对了,怎么把他给忘了?

  于是,萧言急忙又对任安说道:

  “对了,还有一个人,任公务必要帮我请到。此人任公应该也很熟悉,此人姓秦名宓,字子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