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变天 > 这是百度上的潘鼎新,觉得有美化的成分

变天 这是百度上的潘鼎新,觉得有美化的成分

作者:断刃天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36:36 来源:88小说

潘鼎新(1828—1888),字琴轩,安徽省庐江县广寒乡人,后迁居肥西三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中举,次年春闱会试至国史馆承修臣传。后在家乡办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军,受曾国藩赏识,令募勇立“鼎”字营。同治元年(1862)署江苏常镇通海道,后加按察使、布政使衔。同治四年(1865)率部北上,赴山东镇压捻军,后任山东布政使。同治十三年(1874)授去南布政使。光绪二年(1876)升任巡抚,与总督刘长佑不合,次年调至京城另候任用。

19世纪80年代,法国政府推行殖民主义,派军占领越南,继而准备占领中国的西南腹地。光绪九年(1883)九月,法军向清守军刘水福部进攻。在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下,清政府除加强两广防务外,并命潘鼎新为湖南巡抚,在二线布防。光绪十年(1884)调授广西巡抚。潘鼎新驰抵南宁接印后,即奏请调兵遣将,驻守前钱。六月二十五日,清军大创法军于观音桥。潘鼎新随即驻军谅山,扎兵于屯梅、谷松、坚牢等处要隘,与法军初战船头、祗社,获胜。但是清政府面对法军武装侵略,不主张抗击到底,而乞求议和,李鸿章密令潘鼎新“战胜不道,战败则退”,使清军坐失战机,处于防守挨打的被动地位。光绪十一年(1885)一月,法军大举来犯,谅山陷,师退,潘自请罪,清廷命其戴罪立功。二月,潘令杨玉科援军守镇南关,自驻海村为后援。海村为龙州要隘,背靠大河,命撤舟桥,示死决战。二十三日,法军攻镇南关,杨玉科阵亡,镇南关失守。鼎新率骑夺关,伤肘坠马,经营救,继续指挥战斗,以苏元春为先锋,经苦战复拔镇南关,把法军赶到文渊。随即法军又由艽封绕道攻龙州,潘令淮、鄂两军迎击,法军退,又令冯子材、苏元春二军驻防扣坡。三月,法军从北宁调兵三千至谅山,派越夫万人运子弹粮食,扬言初八攻龙州。潘鼎新即会商诸将,采取先发制人,令冯部初四日出关攻文渊,王孝祺军副之,蒋宗汉、陈嘉二军分起设伏,苏元春军在关外往来援应,并诱敌深入,淮、鄂各军居中截击。冯、王二军进战,自山后攀崖越险,破敌两垒,尽毙守敌。初七日,法军分三路攻镇南关,激战两昼夜,法军大败溃逃,沿阵尸横遍野,清军夺其辎重,奋起追击,初十日克文渊,次日进驻巴平。追蹑至谅山城下,潘鼎新骑马指挥攻城,十三日克谅山,急率淮、鄂二军追击,连克观音桥、屯梅二要隘,十七日克谷松。不断这日夜龙州送到潘鼎新被革职谕旨,十八日他回京山交卸,曾作悲歌“兄弟一军归故里,河山百战送蛮夷”。鼎新俟和议定后,乃由桂林归无为侨寓。

他还于同治七年(1868)无后捐资重修庐江城内文昌宫、奎星楼,以后又资助建南京庐江试馆。光绪十四年(1888),清廷赏还鼎新原衔,是年5月12日感暑触发旧伤逝世,终年61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