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血色辛亥 > 第163章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血色辛亥 第163章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作者:水宴千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30 01:29:12 来源:58小说

伍廷芳接到袁世凯的兴师问罪之电,心中冷笑,这个袁项城,未免也太强词夺理了也伍廷芳稍一思索,瞬间草就一封文电,回复北京“袁总理”道:

“现在民军,光复十七省,不能无统一之机关,在国民会议未议决以前,民国组织临时政府,选举临时大总统,此是民国内部组织之事,为政治上之通例。若以此相诘,请还问清政府,国民会议未决以前,何以不即行消灭,何以尚派委大小官员?又前与唐使订定,谓国民会议,取决多数,议决之后,两方均须依从。来电所诘问者,请还以相诘,设国会议决为共和立宪,清帝是否立即退位?亦希答复为盼”

袁世凯接电之后的感受如何,略过不表。

此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已经成立有日,南京城内颇有万象更新的气象。

外交方面,由临时大总统孙文咨照各国,凡**以前,清政府所欠外债,归民国承认偿还,从前中外约款,仍然履行,各国侨民,一体保护,信教悉许自由。

内政方面,下剪辫令,改拜跪礼,所有从前大人老爷的称呼,以及山、陕教坊乐籍,与浙绍惰民、丐籍及浙、闽棚民,广东蜒户等,一体革除,实行共和制度,撤销阶级。同时议定以五色旗为国旗,十八星旗为陆军军旗,青天白日旗为海军军旗。

司法方面,废除前清残民之法,但新法典一时间还来不及编制,且因军务未竣,暂行军律,由陆军总长黄兴颁布临时军律十二条,凡任意掳掠、**妇女、焚杀平民,及未奉长官命令,擅封民房财产、硬夺良民财物等五条,最为大罪,犯即枪毙。勒索强买,与私斗伤人,这二条论情抵罪。还有五条,是私入良民家宅、行窃赌博、纵酒行凶,及各种滋扰情形,均酌量罚办。

军事方面,经王麟提议,为统一各省号令,方便指挥,原有镇、协、标、营、队、棚等建制,统一改为师、旅、团、营、连、排、班等番号,部队官长分别改称师长、旅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等;提倡官兵一体,不分阶级,士兵听从官长指挥,官长爱护士兵,不得任意体罚。

教育方面,由教育总长蔡元培咨令光复各省,所有大小学堂,一律改名学校,各种教科书,饬各书局及各校教员,酌量编辑,小学校中准许男女同学,期合共和宗旨。

此外一切政策,由各部总长颁布意见,逐渐进行。

数日之间,同盟会的声光更是一跃千丈,连程德全等前清反正官吏或军官都纷纷加入同盟会,每天入会的人数有上千之多。前些日子,南京城内召开同盟会会员大会,参加的人数竟有数千之多,为同盟会成立以来前所未有之盛事。

孙、黄等人对于报名入会者皆来者不拒,老实说,这次**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同盟会的功劳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但是却以有组织的同盟会的名头最为响亮,孙、黄在国内都无多少实力,却能甫一抵沪宁即高居众人之上,就是靠声望取胜。他们对于自身的处境认识得很清楚,因而十分乐见继续张大同盟会气势的事情。

然而,并非所有老同盟会员都同此怀抱。孙文致电章太炎,力邀他到南京就总统府枢密院顾问职,章太炎回电拒绝,说:上海江宁咫尺地耳,若有献替,邮书半日即至,自己还要留在上海办报,南京就不用去了。实则,他对孙、黄如今的措置十分不满,他早就对黄兴建言,“**军兴,**党消”,然而,现在“同盟会气焰尤甚,暴行孔多”,他私下里对友人说,“初,同盟会著籍者不过二千人,自南都建立,一日附者率数千。”不平之意溢于言表。他给孙文的复电中,还力劝他:“(孙君)今日莅中国而总群黎,非复囊日秘密结社时也,宜屏去幸人,委心耆秀。东西从者三数浮浪之人,一切资遣回国,无令杂处。”孙文得电,一笑置之,心中暗道,政治家果非文章之士所能充也。

其后,已经就任内务部次长的居正,也劝孙、黄对于入会的人员要严加别择,他进言说:“以现势权位之所在,投机分子,均纷纷入会,同盟会固有之纯洁性质,已渐变而进于复杂之途”,深可虑也。不过,孙、黄都认为这不过是书生之见,当然不能听从。

…………………………………………

连日以来发生的这些事情,身在南京城内的王麟都有耳闻,甚或参与其间。从内心里说,他自然是比较赞成居正的意见,然而,如今同盟会的党务,却不是他有资格插手的。

在南京的这几日,王麟差不多天天都在与各方酬酢周旋之中。

短短数日,同盟会的一干元老,都与他混了个脸熟;立宪派的张謇、汤寿潜等人,对于这个**党的年轻后生,也都另眼相看,十分嘉许。张謇的南通集团派到湖北的代表已经与武昌方面谈好了协议,将陆续投资四百万两,在武汉设立面粉、纺织、电气等厂。因之,面对登门拜访的王麟,张謇本人也是十分热情。

而王麟在这些人面前,毫无例外,都是十足的低姿态,毕恭毕敬,很快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甚至原先十分嫉妒王麟功业的陈其美,在与王麟欢宴一次之后,也都对他亲近了不少。不过,王麟与陈其美还未来得及深交,陈其美就突然匆匆返回上海去了。

王麟对自己的“老巢”湖北倒是放心得很,武昌方面有汤化龙、蒋百里、张振武、程正瀛、王正廷等人坐镇,就是发生什么事情也能应付得来。王麟如今担忧的却是南京以及上海的形势。

孙文就职当晚**党人内部确定的那份内阁名单,在提请各省代表审议通过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意外,大才槃槃的宋教仁,竟遭到多数代表的反对,大家认为内务总长就好比以前的吏部尚书,该用一位老成有经验的人物,年刚而立的宋教仁太“嫩”了也

孙文不得已,只好改荐原江苏都督程德全为内务总长,而宋教仁则转任新成立的法制局局长。

如此这般,内阁名单才顺利通过。程德全担任内务总长之后,苏督一职则由与**党和立宪派关系都极佳的庄蕴宽担任。

庄蕴宽本人虽为前清官吏,却与**党颇有渊源,190年他以清政府陆军部特派员身份赴日本考察的时候,曾与同盟会人士广泛接触,并招募数批留日军校生到广西武备学堂和广西的边防军任职。后来,他任职广西期间,曾请**党人曾汝憬、钮永建、蔡锷、李书城等,先后创办法政学堂和陆军干部学堂,又选拔了李济深等人去军校深造,尤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掩护过黄兴等人在广西的**活动。

所以,孙文提名程德全为内务总长之后,张謇、汤寿潜、赵凤昌等人认为程德全已不再适合继续担任江苏都督,一致公举庄蕴宽出任,孙文与黄兴对庄蕴宽的印象皆极佳,当即首肯,委任了庄蕴宽为江苏都督。

汤寿潜担任交通总长一职之后,浙督一职亦同时出缺。

浙江籍的沪军都督陈其美,对于浙督一职有必得之心,他从南京返回上海后,派出大量心腹到浙江四处活动,然而效果甚微。汤寿潜卸任之时,举荐章炳麟和陶成章“代理浙江”,章炳麟却又极力称赞陶成章,说:“焕卿奔走国事,险阻艰难,十年如一日”。因而他极力推举由陶成章来“代理浙事”。

在上海的陶成章本人却力辞不受,当浙江派人来征求他的意见时,他说“贤能者均可,唯陈其美不可”,并致电推荐**党人蒋尊簋继任。

蒋尊簋是浙江同盟会员,也是光复会员,在**党人中以精通军事著称,与蒋百里合称“浙江二将”,又加蔡锷被人许为“南方三杰”。出任浙督呼声最高的陶成章力辞不受,且举荐他之后,浙江临时议会顺利通过了以蒋尊簋为浙督的提案。

陶成章本人则继续在上海设北伐筹饷局、光复军司令部,自任总司令,积极准备北伐。

…………………………………………

不过,这个时候,王麟最担心的还是南京方面的问题。此刻,王麟在孙武、蔡济民、林述庆等人的陪同下,再一次登上金陵城楼,远眺长江上下,望着从四面八方不断向南京云集过来的“**军人”,心情十分复杂。

孙文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开府南京之后,各地纷纷拉起而又开不出饷的民军,顿时闻风向南京进发。孙大总统提出北伐之后,各地民军更是蜂拥而来,短短数天,南京城内外,已经聚集了将近20万的“**军人”。

开始两天,有着鄂军在维护秩序,情况还好,各地到陆军部请饷请械的军官,举动也都十分文明。但是接连几次请不到饷械,这些**军官兵顿时有些骚然:不是说大总统带回了几千万美金的款项么,怎么连咱们区区一点卖命钱都发不下来?难道大总统所说他没有带回分文,竟然是真的?

想起这些事情,王麟不由得暗暗摇头,忧心不已:“摇清兄,你对孙先生倡议的‘北伐’怎么看?”

“还不是雷声大,雨点小?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孙总统两手空空而来,用什么发动北伐?”孙武摇头不屑道。本来,他坐上陆军部次长的位置,也算得偿所愿,因此对鼎立推荐他上位的王麟十分感激。但是,他就任之后,很快就感觉到了不如意。在他眼中,孙、黄的见识都不过尔尔,所以上任之初,他立即献纳了煌煌万言的建策书,要代孙、黄谋划,然而,孙、黄接过他的上书,扫过几眼便弃置一旁,孙武满腔热切,落得这个下场,内心十分不平,由此对孙、黄啧有烦言。

“也不能这么说,袁世凯欺人太甚,咄咄逼人,四处进攻各地的**军,咱们岂能不还以颜色?”林述庆反驳道。他早就与蔡济民称兄道弟,如今与湖北过来的王麟、孙武等人也都走得很近,因此言语中并无顾忌。

“嘿嘿,要有这个实力才行啊南京城内外,现在倒是有近20万的‘军队’,可惜多数不过是听说咱们孙大总统携带了几千万的美金回来,想来混一份饷的,如今,饷都发不下去,又谈何北伐?老实告诉你们,前日安徽都督李烈钧派专使来,说军饷奇缺,要求拨给二十万元。孙大总统倒是慷慨,大笔一挥,当即批复拨给二十万。但来人拿着批条到财政部一看,库中仅存十元大洋。”孙武说着说着语气有点沉痛,不管怎么说他心中终究还是挂念着**大局。

这个事情,王麟也听说了。如今,南京临时政府虽然成立了,但各省对于税收都截留自用,即使力挺南京临时政府的沪军都督陈其美,也不过一次性支援了二千元。

昨天,孙文为此还私下对王麟诉苦:“倘若数日之内没有足够的资金以解燃眉之急,则军队恐怕不得不解散,而**政府也将面临瓦解的命运”言下之意,要王麟解一部分款项来南京救急。

虽然王麟早就抱定在孙文面前哭穷的宗旨,至此也不得不极为肉痛地,一次性支援南京二十万元。孙文以己度人,本以为湖北方面拿不出多少钱,见王麟如此“慷慨”,不禁大喜过望,对他赞不绝口。

但是,王麟深知,百万元以下的款项对于如今的临时政府,实在不过是杯水车薪,到手即尽。南京临时政府的财政问题,根本就是一个在现有条件下无法解决的问题,自己要想放眼长远的话,对临时政府的财政支持就只能适可而止。

然而,王麟更知道,孙文没有实力发动“北伐”,却有不得不虚张声势、倡议“北伐”的苦衷。

自从袁世凯调兵遣将,一系列安排布置下去之后,数日之间,南京临时政府迭接警电。

先是,山西都督阎锡山来电,报告说吴禄贞伤重不治,撒手西去,临死之前留下遗言,以自己能亲见中华民国成立而欣慰,又说自己只恨不能亲提一旅之师,犁庭扫穴,彻底推翻清室。并嘱咐南方同志当再接再厉,出师北伐,完成**。

惊闻噩耗,刚刚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立刻召开了最高规格的追悼会。孙文百忙之中,颁发了第一号抚恤令,追赠吴禄贞陆军大将军。孙文还亲自主持了吴禄贞的追悼会,亲书祭文:

荆山楚水磅礴精英代有伟人振我汉声

觥觥吴公盖世之杰雄图不展捐躯殉国

昔在东海谈笑相逢倡义江淮建牙大通

契阔十年关山万里提兵燕蓟壮心未已

滦州大计石庄联军将犁虏廷建不世勋

猰貐磨牙蜂虿肆毒人之云亡百身莫赎

黄兴、王麟等人也都纷纷亲书挽联,深情哀悼。一些与吴禄贞交情深厚、或对他倾慕有加的**军人,则纷纷上书南京临时政府,要求出师北伐,为吴禄贞报仇雪恨。

恰巧此时,太原失守,阎锡山告急之电,络绎传来,陕西潼关及皖北方面,亦飞书求救,警讯迭传。

孙文及南京临时政府诸人,顿时手忙脚乱。孙文与袁世凯可谓不谋而合,都想出了软、硬两手对策。

软的一手,自是由孙文向袁世凯继续表明“虚位以待”之心。就职第二天,孙文接到袁世凯的复电:“孙逸仙君鉴:电悉。君主共和问题,现方付国民公决,无从预揣。临时政府之说,未敢预闻。谬承奖诱,愧不克当。惟希谅鉴为幸”为安袁世凯之心,很快,孙文又向袁世凯拍发了第二封电报:“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虽民主君主不待再计,而君之苦心,自有人谅之。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亦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功让能,自有公论。文承各省推举,誓词具在,区区此心,天日鉴之,若以文为诱致之意,则误会矣。”

但是,袁世凯连连出招,北洋军将纷纷叫嚣南下,请战进攻南京,南京临时政府也不能太过示弱,必须以硬对硬,以“北伐”对抗“南下”。更何况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光复各省军民士气大振,各地军民纷纷请战,北伐北伐的呼声,达于极点。**党激进派的报纸,更是把袁世凯骂得一文不值,不是说他满奴,就是骂他汉贼,初出茅庐的青年报人邵飘萍在杭州《汉民日报》上,发表尖锐评论称:“帝王思想误尽袁贼一生……袁贼不死,大乱不止”

上海等地各种北伐团、北伐队、女子精武军等等名目,更是不知添了凡几。昔日的梨园名角,楚馆歌娼,也纷纷登报,要卸下优孟衣冠、跳脱平康贱里,参加北伐军,作一回北伐英雄(雌)。

舆论、军心如此,临时大总统孙文只得俯顺舆情,号召各省组织北伐军,并发布檄文,明令北伐。

“摇清大哥所说诚然不错,但是孙先生有孙先生的难处。‘北伐’虽然目前实际上办不到,但这个口号还是很有用的。老袁想用军事手段胁迫咱们就范,倡议‘北伐’就等于明确告诉他,他打错了算盘,将来谈条件时,咱们也不必让步太多。”王麟思前想后,还是婉转对孙武劝说道。

“嘿,道如此,南京如今的这近20万军队,虽然名目众多,不相统属,大多数也只是来混碗饭吃的,谈不上有什么**精神和战斗力,但毕竟不完全是个摆设,袁老贼想要军事解决,就得掂量掂量。”孙武对此倒是十分认同。

王麟点点头,正要继续说话,这时耳边传来一个焦急的声音:“王都督,大事不好上海陶焕卿先生被歹人刺杀身亡,光复军和浙军的军官们群情汹汹,纷纷闹着要回军上海,为陶先生报仇。大总统和黄总长正在安抚他们,他们派我来请您立刻去总统府,商量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