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9节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9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0:43 来源:免费小说

  周启文说不清楚自己心里此刻的感受,只觉得十分苦涩,又极其懊恼。他原本便觉得那顾成礼很是不凡,才对他另眼相看,也是有意与其交好,但对方每次反应平平,如今又无功名,他也就渐渐冷却下来,便是管事送来的这些消息也未放在心上。

  可那日在贡院时,当见着策论考题时,他便总觉得很是眼熟,后来才想起,之前管事送来的那些书中有一本便是与其相关的。

  既然如此,还不如没想起这一茬,平白惹得心中懊恼。

  管事小心觑了他一眼,“少东家,那日后顾公子过来,我们可要继续传达……”

  周启文咬牙,“继续传给德安。”

  第16章

  府试结果一出来,就被同安县的各家大户知晓,天天蹲守在官府布告那里的小厮们跑得飞快,急着回去挣赏钱。

  “老爷,两位少爷都考中了!顾少爷和咱家公子都考中了!”小厮的声音响亮,还没进院门,就嚎叫得左邻右舍皆听见,伸头一看,原来是李秀才家的,顿时面上露出暗羡意。

  “当真?”齐氏急忙出院子,满脸欢喜,“我儿中了多少名?”

  “咱家少爷是最后一名,但顾少爷是头名!”小厮丝毫没察觉哪里不对,一脸欢喜地望着主母。

  齐氏面色僵硬,溪儿能考中她自然高兴,可怎么与成礼那孩子差那么多,不由开口,“你当真瞧仔细了?”

  “瞧仔细了!千真万确!”

  此时,顾成礼父子也闻声从屋里出来,正好与对门的李玉溪碰上。

  李玉溪脸上激动掩不住,朝着顾成礼咧嘴嚷嚷,“师兄,你听见了吗?我也考上了!”

  顾成礼颔首,面上同样带着喜意,却不像李玉溪那般外漏,而显得克制含蓄。

  齐氏突然觉得有些好气又好笑,人家考头名的都没激动,溪儿考了最后一名居然还乐开了怀?真像他爹,没点志气!

  李秀才摸着自己胡须,悠哉悠哉从屋里出来,“哈哈哈,不错不错,都挺好。”

  齐氏:“……”溪儿考得究竟哪里好了,这对父子是想气死她吗?

  顾成礼父子俩在这县城多待了些时日,就是为了等候府试结果放榜,如今已经得知成绩,便动身启程返乡。

  李秀才叹了口气,这个学生天资聪颖,只可惜家世差了些,若是能一心在县里备考是最好的,这样来来回回地折腾太耽误读书了。

  齐氏没好气道,“你还不如多留心下自家儿子,人家一个考头名的哪里需要你费心操劳?”

  李秀才吹胡子瞪眼,“考头名那也是我教出来的!况且,正是因为考头名了,那才更要多留意些……”他伸手冲着齐氏点点,“你这妇人头发长见识短……”

  在齐氏的目光下,逐渐气短声弱下来。

  “那你倒是说说,这还有什么名堂不成?”

  “自然是有的,你难道忘了之前县试,成礼那孩子也是头名,如今府试也拿了头名……”

  齐氏听他这般说,顿时有些酸,溪儿也是和那孩子一起读书的,怎么就差这么多,难道是因为他长了一岁?

  “都怪你这个当爹的不上心!”

  “怎么又怨我?”李秀才甩甩袖子,不和她一个妇道人家计较,“你还听不听我说了?成礼已经拿了两次头名了,若是下次再中头名,那就是……”

  齐氏屏住呼吸,“那就是什么?”

  “小三元啊!”李秀才得意洋洋,若是顾成礼真的能拿个“小三元”,那绝对是了不得的一件事,他这个当老师的都跟着骄傲!

  齐氏有些不相信,“成礼那孩子能拿到小三元吗?”

  “这不是还要看他下次能否考中院试的头名嘛。”李秀才跟着唉声叹气,“所以我想让留在这县里,跟在我身旁多读几本书,都已经连中两个头名了,若是院试没中,多可惜啊……”

  齐氏暗道,是挺可惜的,她忍不住想起李秀才之前提的五丫与她溪儿的婚书,若成礼那孩子当真出息……不行,那五丫还是年岁太大了些,也太委屈她家溪儿了。

  李秀才望着她摇头摆脑,脸色变来变去,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心思,眼睛骨碌一转,决定出门找个老友好好絮叨絮叨。

  顾成礼和顾爹两人坐着牛车跌跌宕宕地回枣泥沟,这次他们坐的牛车不是许老汉的,在街头找了一圈,没寻找他身影,便花了二十钱雇了一牛车,拉车的同样也是一老汉,听闻是送府试头名回乡,连说要沾点喜气。

  顾爹原本是一个很老实木讷的人,便是在家中也很少开口说话,但是近日他仿佛有说不话的,便是对着这不熟识的拉车老汉,他也能絮絮叨叨讲了一路,等到了村口还意犹未尽。

  然而,他们的好心情也只维持到了村口。

  “哎呦,瞧瞧这是谁回来了,这不是顾家三房的读书人吗?”一个妇人扭着腰肢阴阳怪气地开口道,“怎么着,考到功名了没,怕不是……”她话音还未落,便拿帕子捂着嘴笑,那奚落模样仍是谁都瞧得出来。

  这妇人正是上回顾成礼与顾大郎回村时碰上的吴荷花,当时还发生了争执,最后这吴荷花被赵氏拿竹扫帚追着打,没想到此时居然还敢来挑事?

  顾爹拳头握起,想要大声告诉这女人,他儿子考上了,还是头名!而还不等他开口,旁边一年龄稍大的阿婆扯住他袖子,“五郎他爹,你们快回去看看吧,你家里正在闹着呢……”

  顾成礼心里一咯噔,与顾爹对视一眼,也不与这吴荷花计较了,赶紧冲顾家方向赶去,而他们身后隐约还能听到那女人的一两句幸灾乐祸声音。

  “该!就该让他们顾家男丁都……”

  “……你少说两句……”

  等顾成礼父子俩赶回来时,顾家果然是乱得一团糟,胡氏的哭骂声,赵氏的训斥声,还夹杂着钱氏的掺和声以及……顾大郎的声音?

  顾成礼父子俩的归来,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堂屋静默了一秒,赵氏缓和了一下一脸怒容,勉强冲这父子俩说了句,“回来了?先歇息下吧。”

  顾爹不敢做声,家里究竟发生了何事,他凑到顾二伯身后,可惜此刻也无人有心情理会他。

  顾成礼沉声问道,“阿奶,怎么了吗?”

  赵氏一脸怒容,指着胡氏,“你问问你大伯母?”

  胡氏捂着脸哭,抽噎声断断续续,“娘,我也不想啊,可大郎都这么大岁数了,总不能让他去倒插门吧……”

  钱氏呛声,“大嫂,你这话就不对了,那也不能让家里拿出这么多银子吧,还有二郎三郎几个呢……”

  顾大郎苦着一张脸,哀求道,“阿奶,娘,你们都别吵了,我是愿意的……”

  顾成礼听了半天,并没有完全弄懂是怎么一回事,但是也能猜到些了,应该是为了顾大郎的婚事,不过倒插门……入赘又是怎么回事?

  “行了,都别说了。”顾老爹打断这三人的话,“还是我来讲吧……”

  原来顾大郎一直在县城一家酒楼当伙计,手脚麻利勤快,长得又人高马大五官端正,让那家酒楼的掌柜的看上了。掌柜家有一个独女,年岁比大郎小两岁,想要许给大郎。

  这本是件好事,毕竟那掌柜在酒楼里待了那么长时间,攒下的身家以后肯定都归独女,而且大郎又在他手底下当伙计,以后也会更亲近些,但人家提出要二十两的聘礼。

  这二十两便是放到县城里的小户人家,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可是以掌柜的身家,提出这么多聘礼似乎也不过分,况且人家也给出了第二条路,那就是干脆入赘到他们家,不仅不要顾家的聘礼,反而愿意再倒给一份彩礼。

  顾大郎觉得入赘了也没什么,反正他常年待在县里,只是隔三差五回来一趟而已,便是入赘了如今也是差不多的,除了将来孩子姓氏从女方而已,便要同意。

  可胡氏哪里肯,她就生了这么一个儿子,要真是入赘了,那她的天仿佛都塌了,可她也舍不得放弃这么好的媳妇,县城里的独女啊,要是大郎娶了她,那在城里就有了宅子了,就哀求赵氏拿出二十两银子来。

  家里供五郎读书这么多年,也是出了不少银子,为何却不愿意给大郎娶一个好媳妇呢?

  赵氏脸拉得老长,“你想都别想,还二十两的聘礼?便是二两银子也不可能!”在这乡下地方,哪家娶媳妇要这么多银子?这是娶了祖宗回来?

  赵氏其实心里门儿清,知道这大儿媳妇是惦记上了那掌柜独女的身家,若真掏出了二十两,说不准日后大郎便能继承女方城中的产业,可她顾家其他的儿郎怎么办?

  给大郎掏出二十两,那日后二郎、三郎、四郎呢?至于五郎,那肯定是不用愁的,想到五郎,赵氏脸色好看了些,她眼睛盯着胡氏,“我晓得你是心里惦记着家里送五郎去读书的事……”

  “……但我告诉你,五郎读书这三年,银子的花销也没超过二十两。”

  胡氏错愕,没有立即反驳,而是失口道,“这不可能!”都说读书耗钱,怎么可能没有二十两银子。

  “那行,今日我就与你们好好掰扯掰扯,省得你们整日觉得我偏袒了五郎。”赵氏拎了一长条板凳过来,决定要把五郎读书的账目公开,省得这几个不省事的日日瞎想,平白让五郎担了恶名。

  第17章

  赵氏目光扫过几个儿媳,“你们那些小心思我都瞧在眼里,觉得我偏袒五郎?可五郎读书这三年也只花了家里十五两的银子……”

  “十五两也不少啊……”钱氏忍不住嘀咕,顾二伯赶紧拽住她往一旁缩了缩,果不其然,赵氏的目光立马落到这个二儿媳身上,冷哼一声,“是不少,可这银子只是为他一人花的吗?若是五郎以后读出名堂,你们几房不添光吗?旁的不提,便是赋税徭役每年能省下多少你算过了吗?”

  钱氏立即赔笑,“娘,我错了,您老人家说得多,您继续、继续……”

  赵氏才不和这个脑子犯蠢的儿媳计较,继续翻前账,“五郎读书这三年,除了每年束脩三两银子外,逢年过节去李秀才家送礼的银钱加起来也不过五两,而每次他家还会回礼……”所以折合下来,顾家并没有送多少东西到李秀才家,相反,五郎住在他家三年,虽然交了些饭钱,但其实根本不抵用,一直是李秀才在自掏腰包养五郎。

  李秀才是知道顾家状况的,也知道农家要供一个读书人不容易,生怕顾家人到时候不舍得出钱供顾成礼,好不容易遇到的读书苗子就没了,故而这三年来很少收顾成礼送去的节礼,甚至还想方设法地给他补贴。

  “……五郎用的笔墨,多数都是李秀才买的,甚至连要用的书,也是让五郎借用旧书抄的……”赵氏想起这李秀才一家,心里很是感慨,若五郎将来真的出息了,那李秀才就是他们顾家的恩人!

  原本抽噎的胡氏逐渐不吭声,赵氏说的这些她们也是有目共睹,也正是因此她们更能清楚地认知到五郎的读书天赋,若不然李秀才为何对他这般好。

  看着无言以对的大儿媳,赵氏冷哼一声,五郎为了顾家兴盛读书出息也才花了不到十五两银子,胡氏凭啥要公中拿出二十两银子给他儿子娶媳妇?

  最后还是顾老爹开口,“顾家儿郎多,都还没娶媳妇呢,公中只能给大郎出五两的聘礼,不能再多了。”

  赵氏脸皮子一抽,五两?二两她都嫌多,这乡下地方哪家姑娘敢要这么多,她刚想开口阻止就被顾老爹打断,“不管是大郎,还是二郎三郎几个,都是这个数,超出了五两,咱家也拿不出了,总不能不给你们的姐姐妹妹留点嫁妆吧?”

  顾大郎羞愧地垂下头,“阿爷,是我错了,我不该和娘说这些,等我回县里就和掌柜的说清楚,这门亲事不作数……”

  胡氏一脸不甘,而顾大伯却拽住她胳膊,转而对顾老爹与赵氏说,“爹,娘,等大郎把这门亲事推了,我再给他另寻一户好人家的姑娘。”有这五两银子当聘礼还怕大郎娶不上媳妇嘛。

  比起胡氏,顾大伯反而高兴不少,他才不想儿子娶那掌柜的闺女,他婆娘犯傻,儿子本来就大多数时日待在县城酒楼里,若是再给他聘了那掌柜闺女,就算不是倒插门,也没甚两样了,还白贴了二十两银子。

  胡氏图人家的家产,可她也不想想,人家又不是傻子,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只怕到时候不仅没了银子还赔了儿子,得不偿失。

  原本顾成礼府试考了头名是件很高兴的事,但多了顾大郎这件事,赵氏竟忘了第一时间问五郎考得如何。

  但顾爹没忘,他一脸骄傲道,“头名!这次还是头名!”

  “当真?”赵氏一震,目光看向顾成礼,她这孙子果然就是读书的料!她那些菩萨没白求!

  “自然是真的,我咋会骗娘呢!”顾爹满脸通红,声音洪亮,“连李秀才都说了,五郎这次考得很好,两个月后的院试很有希望……”

  钱氏忍不住问道,“那五郎如今有什么功名了吗?”都考了两次头名了,总该有功名了吧。

  “当然有了。”顾爹非常激动,“五郎如今是童生了!”他原本也什么都不懂,这些还是五郎在路上和他说的呢,只要通过府试就有童生功名。

  “童生?”钱氏嗓门忍不住拔高,“咱们村的里正不就是童生吗?那五郎岂不是可以当里正了……”

  “你会不会说话?”赵氏呛了她一声,五郎若是当里正了,那如今的里正如何自处,说这话不是尽得罪人嘛。而且赵氏才不乐意五郎当里正呢,她孙子有出息,马上还要考秀才!

  当秀才可比当里正出息多了。

  钱氏被赵氏训斥惯了,一点也不羞恼,反而笑眯眯地开口,“娘,我这不是高兴嘛!”

  顾爹顺便跟他娘告了那吴荷花的状,“那婆娘竟说咱五郎啥也考不上。”

  “呸,她满口胡诌,你就不会用大嘴巴子抽她?”

  顾爹呐呐道,“我怎好与一妇人计较……”

  赵氏瞪眼,“你说你一个大男人还怕她?养你有什么用?”

  张氏上前开口,“娘,五郎这次考了童生功名,您说要不咱摆席请村里人热闹一下。”这样搞一来谁不晓得她儿子出息了,狠狠地打那吴荷花的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