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74节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74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0:43 来源:免费小说

  之前严迟瑜提出要将军中的战马交给百姓来养,就引了很多人都反对,而傅茂典却在背后挺了严迟瑜一把,成功让战马这事落实下来。

  要想将战马之事完全落实下去,而中途不出纰漏,这就需要严迟瑜盯紧这件事,包括地方百姓那里也要盯着,防着有人在下面弄鬼。而这样一来,裁军与开荒之事就耽误了下来。

  因后来便是殿试,朝中之人更多的将目光转向了考生身上,傅茂典与严迟瑜二人这段时间极其低调,谁也没能料到,他们会在琼林宴后,憋出了这么一个大招。

  顾成礼得知傅茂典已经在向景煕帝上了折子,想要将“摊丁入亩”的政策实行下去,而他这想法一提出,朝堂中直接就炸了锅。

  这朝中大臣,几乎个个都是住着高大宅子,家里呼奴唤婢,名下更是有着千亩万亩的庄子田地。像是那些公侯世家,便是嫁个女儿,都要陪嫁上不少的良田,可谓是一辈子都吃喝无忧。而那些底层没有田地的平民,却要背负起沉重的负担,因为大周的苛捐杂税一直都是按照人头来收的。

  其中名目又多,主要分为租庸调三个部分,租便是田地要交的租,而庸则是百姓要服的役,调则是针对户籍的,上头官府给出一个数目,要求底下百姓交出多少的粮食以及绢布,然后再分摊到各家各户上头。总而言之就是如今大周各种苛捐杂税名目多,百姓要背负的担子重。如今大周的税目虽说是有旧例可循,但若是朝廷有变动,像是对外发动战争,则会随时增加税收,更甚至,地方各府县的税收也不完全一样,若是有地方官私下加税然后中饱私囊也不是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傅茂典提出了想要改变如今的税法,换成“摊丁入亩”,将那些名目杂多的税目减去大半,一律按照土地来征税,详细规划出每亩地要交出的粮食,这样就非常直接了当,各家各户有多少田地就交多少税,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他们的田地少,若是施行“摊丁入亩”,以后压力必然会减少许多。

  但是那些世族大地主又如何甘心,如今朝里的这些大臣们反对,一方面是因为傅茂典如今提出的“摊丁入亩”动摇了他们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是担心世家地主们若是抵触反扑起来,到时候可能造成大周内部的动摇,而外面的匈奴本就一直虎视眈眈地盯着,势必会动摇国本。

  景煕帝何尝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呢,但是如今朝廷户部库银紧缺,每到要用银的时候,景煕帝就感到焦头烂额,朝中的大臣都装聋作哑,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可景煕帝却不行,前朝历代那么多的经验教训写在史书里呢,若是再拖下去,可能稍微发生一点小波折就能将大周的江山葬送。

  而傅茂典如今提出的税法改革就是很好的机会,这也就是景煕帝明知道其中的利害,却仍然要坚持去做的原因。

  顾成礼待在景煕帝身旁,见他每次为了这些事情和满朝官员掰扯的时候,就忍不住感叹,当一个皇帝也不容易啊,每天要处理这么多的事情,说是天子,但想要真正差遣这些大臣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陛下不妨以情动人。”顾成礼听了景煕帝的烦恼,思索片刻后开口。

  “以情动人?”景煕帝微皱眉头,“怎样一个以情动人法?”

  “陛下心忧百姓,处处为民而想,若是能让天下人知道陛下的心忧,未必不愿让利与百姓……”顾成礼缓缓说道。

  其实这就是场面话,顾成礼真正想要说的是要利用舆论优势,充分利用底层穷苦百姓和中层士大夫阶层,未尝不可以给这变法来造势。

  既然那些氏族地主手里掌控着雄厚的力量,而让朝廷也不敢轻举妄动,那就该用整个天下的舆论来向他们施压,让整个大周的百姓来看清世家地主的面目。

  顾成礼生活在枣泥沟时,在乡下土生土长了好些年才去李秀才那里读书,而在乡下的那就今年里,他见识到了不少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如今大周是按照人口来征税课税的,不少穷苦百姓为了能少交点税,就将刚出生的女孩子扔进恭桶里溺死,甚至有些人家,连男孩子都一并溺死。

  并非是顾成礼有重男轻女的心思,而是如今男子可以去服兵役、服丁税,若是一家中的男丁越多,那么分摊下来,所要承担的压力就会小很多,恰恰相反,若是女丁多男丁少,那些徭役就能将人压垮。

  仓鼎足而知礼节,若是能让乡下百姓日子也好过起来,让他们不用为衣食担忧,保证了他们基本的生活需要,才能对他们进行精神上的改造,让他们知道礼节廉耻,让他们懂得父母恩情、疼惜子女。若是连吃都吃不饱,又如何要求他们去养活更多的人呢?除非是天性为善的人,可即便如此,在这种贫困潦倒的生活里,善良帮不了他们。

  顾成礼想要利用舆论武器,就是想要通过文学的方式,来将这些底层百姓的生活描绘下来,都不用进行深度加工,光是真实刻画,就足以让那些每日手握圣贤书的士子们震惊,在他们可以坐在书房读书,所忧之事也不过是未来前程,底下的百姓却还在生存线上艰难挣扎,甚至因为窘迫的生活而变得残酷冷血,看着是懦弱老实的庄稼人,却能将自己的至亲骨肉溺死。

  景煕帝惊在当场,好半晌才问道,“成礼,你所说的可都属实?”

  “陛下明鉴,虽然是微臣年幼时所闻,但一切属实,况且这也绝非独例,陛下可以派人去查寻。”顾成礼态度恭敬,但是语气却很坚定,他既然敢说,就不怕这些人去查,甚至还希望能让这些京城中的贵人能亲眼去瞧瞧。

  景煕帝回不过神来,他原先一直觉得,如今的大周就算不是盛世强国,至少境内的百姓生活安康,可听着顾成礼这番话,他才知道原来如今还有不少大周百姓过着这样的日子,心里要实施“摊丁入亩”的想法也更坚定了。

  就算不为了户部库银增收,也要为了天下百姓行一回正义之举。

  “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只是写出这些的文章,该如何让这天下人来看呢?”景煕帝有些犹豫,“便是朕下旨让天下士子来读,怕是也不一定会奏效。”

  却见顾成礼摇了摇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还请陛下放心,此事微臣心里已有成算,如今京中时兴一种名为《国风》的杂志,其幕后之人便是傅大人……”

  顾成礼将当初在江南创办《国风》之事和盘托出,如今《国风》可不仅仅是在江南和京城,便是大周其他地域同样也已经出现了它的身影,顾成礼想要利用舆论,就是仗着这《国风》利器罢了。

  只要在《国风》上刊登这文章,一月之内至少能大周府城的百姓都能读到这文章,至于威力如何,那就要看后续的发展了。

  景煕帝眼睛一亮,傅茂典当初就曾在信里与他提过这《国风》,只是当初他为库银之事烦得焦头烂额,哪里有心思留意这些,如今听了顾成礼提起竟然可以利用《国风》,只觉万分惊喜,心喜之后,他才恍然想起,当初似乎听傅茂典提起过,这《国风》似乎就是当初这少年提出的,如今看来,少年当初的想法果真是思虑甚远,像是算好了今日之事般。

  景煕帝心里宽慰,看着一身官府的顾成礼,只觉得眼前的面如冠玉,身姿不凡,眼里欣赏更甚,不由惋惜,这般的人物他却不能弄回来给自己当女婿,受着大周建国时定下祖训规定,娶了公主的驸马都无法掌握实权,景煕帝如何舍得放着这样的人才闲置不用。

  心思不由想到侄女们身上,可惜如今适龄的只有明珠那丫头,一想起叶明珠,景煕帝便觉得有些头疼,哪里还敢将眼前的顾成礼给她当夫婿,简直就是在暴殄天物。

  顾成礼不知道景煕帝心底所想,他领了职务就去忙活了,这文章写来就是为了要给变法造势的,自然是要越快越好,毕竟从《国风》的印刷到发行,都是要一段时间。

  不过他与傅茂典两人熟稔,就连赵家也都是老相识了,只消写好文章,然后让赵家人拿去印发就是,不过这还是得事先与傅茂典商量出一个章程才好。

  “摊丁入亩”本来就是傅茂典所提出来的,他还为着朝廷上百官的反对而心忧呢,如今见着顾成礼寻来,又讲了这文章之事,顿时拍腿叫好,只觉顾成礼果然是上天派与他的福星,每次都为他解决了心烦之事,看着顾成礼的面孔,心里只觉比亲生儿子还要妥帖,可惜他没个女儿,要不然定要让这小子做自己的半儿!

  “我也是瞧过你写的文章,很是放心,你只管去写,等写好了与我看一眼,若有不妥我便替你改了。”傅茂典叮嘱道,“不过要尽量快些。”

  这变法之事不能拖太久,若不然这朝廷的库银也快坚持不住,最后还是得从百姓身上收税来填补,苦的还是百姓。要是能早点将这事落实好,那就能割那些世家大族的肉来填补朝廷了。

  顾成礼来傅茂典这里,不过是与他走一个过场,然后便能直接写好文章去找赵家人了,故而一口应下,反正这对他来说也并非是难事。

  顾成礼要写文章,还是要为景煕帝与傅茂典这等大人物写文章,翰林院其他官员听闻后心里暗羡不已,只觉顾成礼果真是好运道,不过农家出身,却考出了本朝第一个“六元及第”,而且从江南到京城,一路上都得到傅茂典的扶持,本身傅茂典如今起复当了宰相,他们心里就对顾成礼相当羡慕,没想到如今是连圣上都对他另眼相看了。

  顿时对他又酸又羡慕,可是却不敢露出不忿嫉妒之色,生怕他会在那二人面前给他们穿小鞋。

  顾成礼自然不会做这种背后告状的事情,他也不想那这写文章的事情来同僚面前炫耀嘚瑟,只不过他却想要利用这事来行一个方便。

  自从琼林宴之后,顾成礼就一直点卯上朝,将近一月之久,却没等到休沐之日,而所谓的点卯上朝,是因为如今大周是每日早晨卯时就要到场,差不多就是后世的五点到七点。

  顾成礼比较庆幸的是他如今住的状元府地理位置极好,至少每日去上朝的宫城只需坐马车半个时辰即可,听闻朝中不少大臣住得远些,那就要提前一个时辰就要动身,再加上大周朝廷每日要处理的公务也不少,可想而知,真的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所以顾成礼想要借着这写文章的公差请个假,好生在家中歇一两日,顺道往赵家跑一趟,也省得还要两地兼顾,岂不是忙上加忙。

  顾成礼是拿着公差来的,又得了景煕帝与傅茂典的要求,要尽量快些写出,自然是得了批准,而他一闲下来,赵明昌与许敬宗二人就登门了。

  “你俩怎么知道我今日刚好在家中?”顾成礼有些差异,他若非是为了写文章特意请了假,此刻还真得在景煕帝的御书房里陪站呢。

  “自然是一直让人盯着啊!”赵明昌大大咧咧找了一张椅子,就径直坐下,“我们早就想过来找你说说话了,不成想你却一直不得空,原也不指望了,还以为真的要等到你休沐呢。”

  许敬宗也说道,“你也是不易,怎生这般忙,每日从早到晚,我们都没见过你人。”

  “其实也不至于,不过因着我是侍讲学士,日常要随侍在陛下身旁,白日倒也不是很忙,只是不得空。”

  赵明昌哽住,突然一点也同情不起来了,他决定换一个话题,“我们今日是特地向祭酒请了假过来,估摸着清泽过会儿也要过来。”

  顾成礼拧眉,“你们特地请了假,不会耽误功课吗?”

  赵明昌不以为意,“这国子监名声颇盛,里面的学子大多都是这京中官宦子弟,却还比不上咱们同安县县学的学子呢,好歹咱们以前的同窗各个都是一心向学,而这里……”他说着还摇摇头,叹气几声。

  顾成礼讶然,看向许敬宗,见他竟没出言反驳,而是脸上露出丝丝赞同,看来赵明昌所言并非虚言,顾成礼他自己是直接从同安县县学一路考上来的,倒是没去过那国子监,不过那翰林院里似乎有几人是从国子监里出来的。

  所以顾成礼觉得,国子监里面应该也有不少人是有真才实学,只是里面混了几个不学无术之人,就会将原本清正的风气给带歪,随着里面人鱼混杂愈来愈眼中,国子监也就愈加乌烟瘴气。

  “回头我整理一些当初看过的书籍与你们。”顾成礼开口,有些为难,“只不过大部分都留在同安县了,想要取过有些麻烦……”

  “不麻烦!”赵明昌连忙说道,他们早就想找顾成礼借那些书籍手稿,只是这些东西一般都很珍贵,尤其是像顾成礼这样已经考上状元的,更是会选择将曾经的手稿注释留着,当作家传留给后人,故而赵明昌与许敬宗虽然心动,却没有贸然开口,如今顾成礼主动开口,他们自然高兴。

  “只要顾弟肯借与我们,我们定然会好生保管着,到时候必然完好无损地给你送回来!”赵明昌又补充了一句,“不用顾弟你费心,我们可以自个儿派人去你家取,只不过还得顾弟你许可才行。”

  见着他小心翼翼望来,一旁的许敬宗也望过来,顾成礼一笑,没当回事,“既然你们愿意派人回去取,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三人说话这会儿功夫,就听傅五来报,果然如赵明昌所说,裴清泽也来了,此刻已经在门外。

  “那快些让他进来便是。”顾成礼对着傅五开口,“以后若是这些旧友前来,就不必特地通报一番,即便我不在,也是可以让人先进来喝一盏茶。”

  赵明昌与许敬宗听了,相互看了对方一眼,脸上露出笑意。

  顾成礼心里却想起一事,当时在琼林宴上,他得了一宫侍的善意提醒,说那日他遇上的姑娘是安王爷家的长寿郡主,他还纳闷这安王爷是何人,准备向裴清泽打听一番,只是一直不得空,如今倒是可以向他询问一番。

  听闻顾成礼问起安王爷,裴清泽一愣,半晌没反应过来,顾成礼当是他也不知,便打算略过不提,不想裴清泽竟然开口了。

  “这安王爷已经过世十数年了,那位长寿郡主只怕是安王爷的遗腹子。”

  顾成礼心里一紧,还不待他问缘由,就听裴清泽兀自说起,“这安王爷与当今圣上乃同母所出,本该享受一世尊荣,可惜……听闻安王妃生下这位郡主后,就因悲伤过世,独留这位郡主一人在世。”他见顾成礼皱起了眉头,不禁问道,“可是有何不妥?”

  顾成礼叹口气,没说什么,心里却觉得自己那日说错话了。

  作甚要与那小姑娘谈花团锦簇家好月圆之言,他也没想到这样率性而为的小姑娘,在父母缘上竟会这么坎坷,心里对那日所说之话有些过意不去,回过头一想,越发觉得那日自己居然和一个小姑娘较,真是活回去了,还平白惹了人家难过。

  若是以后再遇上,想个方子道歉一番才行。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肝论文,等到晚上十一点才有空,本来想写三千字的,但是有点卡t^t然后上午也写得不太顺,答应的更新拖到现在,对不起(╥╯^╰╥)总是卡,与女主互动戏总是搞不出来,还是继续走剧情吧!

  仓鼎足而知礼节1出自《管子》感谢在2021-05-1001:29:32~2021-05-1123:55: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喵之家族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萘萘33瓶;jo色phine狐狸2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95章

  赵明昌等人与顾成礼见完面,得了他应承下来的手稿后,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裴清泽本来也要跟着一起离开,却被顾成礼留了下来。

  顾成礼如今想要利用《国风》来写文章操控舆论的力量,从而帮助傅茂典将变法的事情彻底落实下去,他要写的文章是将底层百姓的生活给展示出来,让这些氏族地主们瞧瞧,那些受他们压迫的百姓究竟都是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如今的读书人,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心中还是对“仁”有着向往与追求,甚至不少读书人还有着兼济天下的心思,顾成礼让他们见识一下如今大周的百姓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生活中,让这些平日里衣食无忧的读书人良心难安,他们的无忧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对百姓的剥削上。

  可光是靠这些还不够,顾成礼打算让裴清泽也一起写一篇。

  既然他是要来写那些百姓的生活,裴清泽就该写这些贵族地主们的生活,将那些权贵们是如何奢靡度日的形象给揭露出来。到时候他俩的文章要是同时登在《国风》上,必然会成为最鲜明的对比,一边是衣不裹体食不饱腹的庶民,而另一边则是“朱门酒肉臭”的豪族,这样的震撼效果,给人造成的冲击效果会远比一篇文章的威力大得多。

  而顾成礼选择让裴清泽来写这篇文章,也是有很多的考量,裴清泽出身忠义伯爵府,哪怕只是庶房所出,却也得以见证这京中公侯之家是如何度日,故而可以将其中很多细节都刻画出来,让文章更加写实。而除了这点,顾成礼对裴清泽的文采能力也很信任。

  这两篇文章都是要发在《国风》上,若是文采不过关是没法过稿。

  顾成礼既然想要裴清泽来写这文章,自然是要其中的各项利害都要与他说清楚,连同着傅茂典如今在朝中提出的变法之事。

  裴清泽心里震动,他平日里待在国子监,很少能接触到这些,虽然如今朝中因变法之事已经闹出了风声,他也有所耳闻,可却不知道其中这么详细的内部,就连裴原砚也不知道,忠义伯爵府早就淡出了京城的权贵中,很多要秘消息都打探不到,而如今从顾成礼这里听的一切让裴清泽感到震撼,那乡野间溺子之事更是让他心底发凉。

  裴清泽一口应下此事,顾成礼说是要他来帮忙捉笔,其实却是给他送了一份功劳,让他得以在皇上、傅大人面前露脸,裴清泽心里暗自感激,打定主意要将这件事办妥帖。

  赵明昌与许敬宗两人在同安县时还时常拌嘴不对付,到了这京城虽然也没少拌嘴,却难得地惺惺相惜起来,主要是顾成礼已经入朝为官了,而裴清泽也不知道整日忙得不见人影,剩下的赵明昌与许敬宗两人两两相望,都是一副无所事事模样。

  想起顾成礼先前应承下来,要将顾家宅中旧时读书手稿借与他们,二人一合计决定干脆先派人回同安县,将顾成礼那手稿取来,他们也可以照着顾成礼的手稿来进读,这样进读反而要比在国子监时更快。

  顾成礼是在二月份参加的春闱,而等到考中状元时已经是三月了,在殿试放榜那日,他就写了信让人捎回去给顾家人,但从京城到江南,这信要足足过上一个月才能送到顾家人的手里。

  顾家人早就翘首以待,顾成礼从去岁八月参加完秋闱后,就跟着傅茂典进了城,如今已经差不多有半年之久,虽然在这期间一直都有书信寄回来,可他们见不着顾成礼的人,总是会挂念着他在远地会过得不好,更是担心顾成礼在京中考不好。

  因为顾成礼在县城里买了院子,如今顾家大郎、三郎以及四房一家子都住在县城里,等信使将信送到时,顾六郎第一时间看了信,然后兴冲冲地拿着信就要回枣泥沟老顾家。

  他五哥考上状元了,他得回去将这事告诉他爷和他奶!

  顾小叔在村里一直被说是游手好闲之人,而到了这城里却过得人模人样起来,每日等着六郎去了学堂,他就去街头找一茶馆,也不做旁的事,光是靠着说书就赚了不少银钱,至少管顾家几口人在城里的吃喝用度是完全不成问题。

  这也让顾小叔感叹,怎么这城里的银钱这么好赚呢,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行,这事他在行啊,想当初在乡下时,他为了哄爹娘开心,可没少编故事,如今不过是照着话本子来讲罢了,对他来说完全就是一件小事。但是当顾六郎从私塾回来时,他从不在外面茶楼待着,而是一心窝在家中,他爹他娘都说了,让他与媳妇待在这城里就是为了给六郎陪读,让他好生读书。

  六郎是他亲儿子,顾小叔当然希望他也能像顾成礼那样出息,每日雷打不动只要到了时辰,就立马收工回家盯儿子读书。幸好顾六郎本身就是一个好学之辈,见着父亲盯自己,也跟着发奋读书,愈发上进。

  可往日这般好学之人,此刻拿了信就高兴地嚷嚷着要立刻回枣泥沟老顾家,气得顾小叔想要掏棍子来揍儿子,好不容易等顾六郎解释清楚,他自个儿却蹦得比顾六郎还要厉害,“五郎考上状元了?那我岂不是状元公小叔了?!”

  顾六郎也露出傻笑,“那我就是状元公的弟弟!”

  顾小叔嫌弃地看了一眼亲儿子,甭管他媳妇怎么夸自家儿子,他都觉得还差远了呢,瞧瞧,如今五郎都已经考中状元了,这才叫出息。

  “你咋不想着也考个状元回来,好让我当当状元公的爹咧?!”

  顾六郎闻言皱眉,拧巴了半天才憋出一句,“爹,我会努力的。”

  “行,我等着。”顾小叔斜了儿子一眼,哪怕他觉得这儿子瞧着不如他幼时机灵,也只是在心里嫌弃了一会儿,“既然五郎都写信回来了,还是得赶紧回去让你爷奶知道这事,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