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20节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20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0:43 来源:免费小说

  “顾弟,你不过一人却占了这张桌子,而我们这行四人,不若将此座让与我等……”他看着顾成礼的脸上挂着笑意,倒是让顾成礼很是不习惯,开口纠正道,“并非是一人,裴兄马上就要过来。”

  许敬宗一噎,“那也用不着四个坐席啊!”

  “确实。”顾成礼点点头,许敬宗心里一喜,就听顾成礼说道,“我与裴兄只需两个坐席便可,那多出的两个坐席尔等随意。”

  许敬宗与身后三人面面相觑,他们可是四个人呢,仅仅两个位置如何够。

  其中一个人不耐烦道,“你俩不过是未加冠的少年,便是去那廊下也是无妨,何不将这坐席让出来?”

  他身边之人纷纷点头,便是许敬宗虽觉得有些不妥,但也未出言反对。

  开口之人可是县学里的王师兄,名唤墨章,也是出名的才子,作出的诗比许敬宗还要出彩几分,甚得知县大人的青睐,文章也作得不错,虽说此次乡试未能上榜,但以其火候与功底,三年之后必是要榜上留名的。

  王墨章年约三十,身形很是消瘦,他在这县学里有些名声,公厨在座之人中不少已将他认出,纷纷窃窃私语欧,顾成礼也从众人的低语声中,摸清了对方的身份。

  王墨章道,“不若我给你些银钱,你将这坐席让与我。”他目光从顾成礼身上发白的衣角划过,语气里透着一丝施舍,“也好让你去置办些好衣裳,免得太寒酸。”

  旁边有嬉笑声响起,虽然声音微弱,但在场之人俱能听见,王墨章脸上笑意更浓,玩味地盯着笔挺落坐的少年身上,眼里全是奚落。

  顾成礼面无表情,神情认真,抬头与王墨章对视着,“既然我与裴兄占了此位,就不会去那廊下。”

  他倒并不觉得站在廊下是丢人之事,不过是稍微累了些,可也不打紧,但是没道理他要将自己的东西平白让出去,尤其是在对方这般蛮横之下,他更不想做出这般忍让。

  “况且王师兄也是读过圣贤书之人,怎不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王墨章自己不想去廊下用餐,认为狼狈失礼,但却又让新入学的附生去,还道什么半大小子去也无妨,岂不是欺诈新人么?

  听着公厨里的其他人低声议论,王墨章大怒,没想到眼前这个半大小子竟有这般胆量,脸色难看,“无礼竖子!”却不敢再过于纠缠,眼看裴清泽端着吃食要从廊下绕道而来,含恨甩了下袖子转身离去。

  他敢找顾成礼提出让席之事,却不敢在裴清泽面前放肆。

  那顾成礼不过是一个农家出来的小子,祖祖辈辈都是在地里刨食的,便是此番考中了院试案首又如何,这县学里可是有不少案首的,每年一个,又有几个能出头呢,这顾成礼终究也不过是一个泥腿子罢了。

  可裴清泽是官宦之家出身,他父亲还是县学的教谕,王墨章拎得很清楚,当场就带着那几人走了,许敬宗也跟在身后。

  裴清泽过来时,围着的众人散了,可依稀还是能听见几声议论声,放下手里的端盘,目含担忧,“发生何事了?”

  顾成礼将方才发生的事稍微讲了一遍,裴清泽皱着眉头,“如今县学的风气的确是该好生整改,这等心性之人留在县学里,岂不是祸害旁人吗?”

  顾成礼闻言一愣,问道,“难道令尊先前并不知县学风气如何吗?”

  “怎会不知,只不过并无对策罢了。”裴清泽苦笑一下,“家父虽是教谕,但也只不过是一末流之官罢了,江南这里……各大家之间盘根错节,又与姚知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便是我父亲有心想要整治,也难以施行……”

  顾成礼沉默,官府之事他并不懂,但这番听来,却很是复杂,裴教谕即便是县学的教谕,相当于是一个学校的校长,可想要整治学风,肃清风气,都如此艰难。

  他开口安慰道,“如今好了,傅学正是从京城调派过来,又曾是二品的户部侍郎,想必定是有些手段,他若想要好生整治一顿,便是有人……想阻拦也是不能够的。”

  至于是谁想要阻拦,顾成礼未道破,裴清泽却也能明了,叹了一口气,“但愿如此吧。”

  县学里几位授课的直讲都是有举人功名在身,小小同安县想要考出几名举人并不容易,故而这几位直讲在县学里是极受尊重,但他们的授课却也是极其随性而为,其中以擅诗著称的梅俊彦尤为出名。

  梅彦俊出身江南世家梅家,虽只是旁支,但有举人功名本也该在仕途上有大好前程,奈何他的性子实在是不擅人情世故,为官三年,便已将所在地的上下官员尽数得罪,最后不得不只是归乡,如今在县学里做了一个小小的直讲,却也乐得分外自在。

  不过因梅彦峻的脾性,他的课也是让不少学生都叫苦不堪,梅彦俊对学生是极其的“爱憎分明”,若是能将诗作得好,那见到梅彦俊便是能感受到春风沐雨般的温暖,而写得差的,在他这儿却是犹如经历着狂风暴雨的摧残,便是顾成礼也已经见识过他的厉害。

  此刻,梅直讲还未进学堂,提前过来的学子们纷纷掏出自己的诗稿,抿着唇反复推敲着,见着一处不够精妙的地方也要改上好几遍。

  顾成礼也提前备好了诗作,他静静地看着自己写出来的诗,心里却不知梅直讲这次是否会对他和颜悦色些。

  他拿着诗稿,看得极其认真,却突然感受到面前凑过来一个脑袋,目光微斜,瞧见赵明昌探头探脑模样,皱眉,“作甚?”

  赵明昌低声道,“你可是与王师兄结了梁子?”他用手指悄悄指了指另一个角落方向,顾成礼随着他手指着的方向望去,便看到了王墨章等人,也不知在低声说些什么,见他望来,抬头露出挑衅的笑容。

  倒是一直跟在他们身旁的许敬宗,见着顾成礼的目光,顿时躲躲闪闪起来。

  赵明昌一脸气愤,“我听着他们方才议论你,那许敬宗竟也跟着他们掺和,亏得还是和咱们一个学舍里出来的。”

  议论他什么?自然是在笑话顾成礼的诗作得难看,等着瞧他笑话呢。

  王墨章虽不是和他们一起入学的,却也能与他们一起来听直讲们授课,此前他就多次与许敬宗等人一起来听梅直讲授课,所以会知道顾成礼诗作得差,这也并不奇怪。

  今早在顾成礼这里吃了鳖,王墨章心里哪里咽得下这口气,故而便在此嘲笑着顾成礼的作诗水平。

  碰触到顾成礼的目光,他们丝毫不避讳,反而故意露出嘲讽的样子,顾成礼轻笑一声,他们这是故意想搞他心态啊。

  他们就料定了他这次写的诗也不会让梅直讲满意吗?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可能还有一更,不过会比较晚,大家还是等明天再看吧~\(^o^)/

  第32章 二更

  赵明昌见他竟还一点都不慌,顿时就急了起来,“你诗作好了没?可要我帮你过过眼?别再被梅直讲训斥了,若不然岂不是让这些人笑话了!”

  顾成礼奇怪地看着他,“我记得你诗作得似乎比我还差几分?”

  所以是如何说出要帮他展眼的话呢?

  赵明昌脸一红,一时竟生出几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慨,若不是他书读得比许敬宗差,他也不会每次和许敬宗那厮吵嘴时都理不直气不壮,若是他诗作得好,也就可以帮顾成礼狠狠教训那帮人。

  顾成礼见他一个人脸忽青忽白的,也不知在想什么名堂,摇摇头,还是将心思放在他如今手上捏着的诗稿上。

  梅直讲在上次授课后,让他们各自回去作一首诗,并没有确定什么主题,主要是这时作诗讲究由心而发,最好是那种随性所作的,才是梅彦俊最欣赏的风格,而他手里拿着的正是他此次用心所作。

  赵明昌在顾成礼这里站了一会儿,就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趴在桌子上,不想看见王墨章与许敬宗等人,也不想看自己的写得诗作。

  梅彦俊着一身水青长衫,施施然拿着一卷书走进了学堂里,原本还低声讨论的学子不自觉噤声。

  顾成礼望着走进来的梅直讲,是个年过五十的瘦老头,下颔的白须缥缈,瘦削的身材着一身青衫显得格外出尘,看着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感觉,但其实脾气却怪得很。

  王墨章一见梅直讲进来,立刻捧着自己的诗作递了上去,他本不是与顾成礼同批入学的学子,已经年过三十了,而且还参加过几次乡试,诗作得可比这些刚过院试的小秀才们好多了,梅直讲细细读后,不住地点头,抚着光溜溜的白须,赞道,“文昊你的火候差不多了,这诗作得越发精湛。”

  文昊是王墨章的表字,听得梅直讲夸赞,他谦逊地垂下头,丝毫不见晨间在公厨时的跋扈,谦卑道,“学生得多谢老师的指导,若非是有您的讲解,弟子哪能有今日……”一番话说得梅直讲忍不住眯起眼摸了把自己的胡须,心里很是满意。

  许敬宗见了,连忙将自己的诗作也呈递上来。

  梅直讲左手接过他递上来的诗稿,另一只手负在身后,很是散漫地看了起来,可许敬宗却忍不住冒出几滴汗珠,忍不住学着王墨章的模样,将腰又弯下去几分,很是谦卑的模样。

  梅直讲看了半晌才丢下文稿,点了点头,“不错,还需多努力。”

  就如此短暂的点评?许敬宗眼里很是失望,他却什么也不敢说,默默地捧回自己的诗稿,如同王墨章的样子,静静站在他身旁。

  除了王墨章很是自信带着许敬宗主动上前外,其他人莫不是乖巧地在自个儿的位置上坐着,梅彦俊见状只好自己来抽看了,他目光落在顾成礼身上,眼神一凝。

  这是此次同安县的院试案首,可惜诗作得极差,没有一丝美感。

  梅彦俊声音一沉,“顾成礼,你上前来。”

  顾成礼捧着自己的诗稿走向梅直讲,神情丝毫不慌,仿佛之前并未被眼前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头批得体无完肤过。

  王墨章见顾成礼捧着诗稿上前,眼观鼻鼻观心,一副目不旁视模样,嘴角却忍不住上翘几分。

  梅彦俊拿起顾成礼递过来的诗稿,不苟言笑地坐在那里,顾成礼静静地站在他面前,等候着他的点评。

  过了好半晌,也不见梅直讲开口,原本恭敬谦卑的王墨章忍不住抬眼去看,没想到却对上了顾成礼的目光。

  顾成礼直接冲着他扬眉一挑,挑衅意味十足,唬得他赶紧低下头,心里却忍不住咒骂几声,这该死的顾姓小子,最好别落到他手里,要不然看他怎么收拾他!

  梅直讲看了半晌功夫,最后竟露出了满意之色,“不错,此次的确是有进步。”

  王墨章不可置信,许敬宗也是一脸震惊,顾成礼的诗怎么可能会让梅直讲称赞?明明他根本不擅长写诗!

  梅彦俊不知他俩心中所想,兀自轻轻念出自己心仪的两句诗,“秋风生汉水,落叶满江城”1“这‘生’与‘满’用得确实巧妙,‘生’并非写实,却能让人感受到秋风吹起时,汉水波澜起伏模样,而‘满’字则写出江城街头尽是落叶模样,勾勒出秋风萧瑟……”梅直讲脸上的满意之色快要溢出来,他还真没想到顾成礼这学生居然会有这么大天赋,段段时间内就能作出这样的诗句来。

  在梅彦俊看来,写诗并不是难事,但是要想写得好且传神,那就必须得用些功夫,最早的诗歌算是从《诗经》开始的,在古时大抵上是由圣贤发愤时所作2,其中很多地方至今能引起后人共鸣,故而从古至今奉为经典,至今还在传唱。

  要想要诗作得好,少不了要炼字,顾成礼这诗正是因为炼字巧妙,通过“生”来以虚写实,在全诗中起到了斡旋作用,“满”则是实写,两者一结合,从而支撑起全篇。

  顾成礼静立在梅直讲跟前,细细听他点评,脸上并未出现一丝得色,甚至都没将余光看向梅直讲身旁的王墨章两人身上,十分恭敬,梅彦俊眼里多了份满意,此子若能保持这样的心境,不怕将来没有出路,不过为了避免他太过骄傲,他还是压抑了几分喜爱之色,而是淡淡评价道,“此诗虽好,可却不是你亲身所感,写诗最重要的便是有感而发,你从未去过江城,只靠着想象来作此诗,还是差了几分。”

  话是这么说,可谁看不出来此刻梅直讲心里的满意,底下的赵明昌更是嘴角的笑容都咧到耳后了,小眼神更是一个劲儿地往许敬宗那里瞟,嘚瑟的样子很明显。

  虽然这诗不是他所作,但顾成礼写得好得了梅直讲的夸赞,那王墨章、许敬宗等人不乐意,他就高兴了。

  顾成礼听着梅直讲最后的点评,眼帘垂下,他如今只是江南的一个农家子,的确是没去过江城,但前世却是去过的。江城就是武汉,他以前在那里生活了那么多年,对那里的点点滴滴都记忆犹新,有时午夜梦回,都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待过的城市。

  而这些他都无法向梅直讲等人说出。

  顾成礼这诗写得好,裴清泽也为他感到高兴,虽然他一直将对方当成对手,但对手实力越强,对他来说也就变得越有挑战力,也就愈加可敬。

  以往每次梅直讲的诗赋讲学,对顾成礼来说都仿佛是来渡劫的,如今这诗赋关一过,顿时觉得轻松不少,三人回到学舍时都是一路心情愉悦。

  赵明昌一路喋喋不休,“顾弟,以后你也要像今日这般,将诗作得极好,我瞧许敬宗以后还怎么在你面前张狂……”他说得义愤填膺,声音不自觉提高了几分,“他不过是诗写得好几分而已,就整日觉得自己学问最好,当真是可笑……”

  “吱呀——”学舍木门被推开,许敬宗面无表情从外面进来,赵明昌陡然噤声,原本要说的话像是被掐住了脖子吐不出来。

  半晌后,他悻悻地摸了下自己的鼻子,方才他为何要心虚,分明他说的都是事实啊,这么想他顿时就理直气壮起来,即便许敬宗已经回学舍了,仍高声继续说着,“不像顾弟,你这次诗作得真不错,竟也没事先和我们透露一下,平白让我担忧那么久……”他语气里是有一些小抱怨,但却是极其雀跃。

  “嘭——”许敬宗用力将书箱放在自己的桌上,发出哐当一声,再次打断赵明昌的话。

  赵明昌脸上出现怒意,抬起头,许敬宗满脸寒霜,二人对峙着,屋舍里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许敬宗觉得自己没做错,王师兄可是即将要考中举人的,到时候就是一介官身了,他提前与他处好关系有什么不对?

  来这县学读书的,不都是想着日后能有一个好前程吗?这些人凭什么笑话他,难道他们来这儿的目的不是为了将来的仕途吗?他不过时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而已。

  要怪也只能怪顾成礼,若是顾成礼今早能将坐席让给王师兄,就什么都不会发生了,王师兄不会与他生气计较,不会怪他办事不利,他也不用被这些人此番嘲笑,许敬宗越想越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丝不对,若不是顾成礼不义,陷他于如今进退两难的境地,他又怎么会被王师兄苛责。

  赵明昌瞪他,“咱们都住同一间学舍,你却帮着外人来欺压顾弟,这就是吃里扒外!”

  许敬宗冷笑一声,“你当我想和你们住同一间学舍吗?”

  赵明昌怒道,“有本事你搬出去啊!最好是搬到王墨章那里,省得你一天到晚费尽心思跟在人家身后做低伏小!”

  “你又有什么区别?”许敬宗冷冷道,“你凭什么这般说我,你自己不也同样如此?整日跟着那周启文,可他不过是一捐生,便是想往王师兄跟前凑,人家都不想搭理!”

  赵明昌伸手指着许敬宗,怒不可遏,“你还攀扯周大哥!?你自个儿这般行事,还当人家同你一样,周大哥才不会如你这般奴颜屈膝地讨好那王墨章!”

  “奴颜屈膝?”许敬宗深吸一口气,明显被赵明昌气得不行,“你还是自己去问问你那周大哥吧,省得我浪费口舌!”

  “明明周启文同我一般行事,你又凭什么来指责我!”许敬宗没有一丝心虚,字里话间都斩钉截铁。

  赵明昌怔住,心里有了一丝动摇,他在心里赶紧否决这想法,不,周大哥才不是这样的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这是昨晚的二更,本来该是凌晨发出的,后来不小心睡着了,唉(╯︵╰)

  今天的更新在下午~

  1是改编了贾谊的《忆江上吴处士》中的“秋风生渭水,叶落满长安。”

  2是根据司马迁的“《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男主是会作诗的,可作者不会,那就只能改编了(狗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