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13节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13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0:43 来源:免费小说

  连姚知县都这般夸赞许敬宗的诗作,在场之人纷纷也恭维起来,许敬宗坐在人群里,面带骄色,余光时不时地瞟向顾成礼这边。

  顾成礼将许敬宗所作之诗细嚼一番,的确很是精妙,这许敬宗瞧着老成,性格也不甚讨喜,没想到诗却作得这么漂亮,果然是人不可貌相,他心里喟叹一声。

  坐在他身旁的赵明昌忍不住把身子靠过来,低声说道,“他也是此次的癝生,不过他与你之间还差了一名。”他说不清自己是什么心情,为何要与顾成礼说这些,可能是见他像是不认得这许敬宗便忍不住出言吧,毕竟他俩在县试前可是都与这许敬宗发生过节呢,也算是“同一条船”上的了。

  一想到他瞧不上的两人竟都比自己考得好,赵明昌情绪低落,端起案桌上的酒盏低饮起来。

  顾成礼挑眉,这次放榜考中的秀才只有十名,而癝生则是其中的头三名,那么许敬宗应就是第三名了,果然是有些实力的。

  许敬宗也一直在暗中打量顾成礼,怎么也没想到案首竟是被这么大的一个小子所得,心里很是不服气,如今又见赵明昌与他两人在嘀咕小话,顿时想起县试那日的罅隙,心头一哽,站起身来,先是朝姚知县拱手一拜,娓娓道,“听闻顾案首才学不凡,在下不才,想要讨教一番。”

  在场之人静下声来,纷纷看安静坐在角落处的少年,不过一身布衣长衫,面貌清隽,若非他是此次院试案首,在座之人很难注意到此人,实在是他太默默无闻,也不与旁人攀谈。

  顾成礼没想到许敬宗会当众提出与自己比试,身形一顿,抬眼看向上首,眼见姚知县露出意动神色,连忙站起身来,先是朝上座拱手一拜,方才道,“学生不才,确实不善作诗,担不得许兄的讨教。”

  他对自己的作诗水平很清楚,经过多番训练,如今也能应景赋诗,但只能堪称中上,与许敬宗如今的作诗水平相比,并没有什么胜率。

  许敬宗开口,“顾案首过于谦逊了,好歹你也是此次院试头名,不若让我等见识一番。”

  姚知县左手扶膝,很是闲适,目光转向顾成礼,思绪转了转,悠悠开口,“文瑾所言不假,你二人皆是此次院试前名,不若也赋诗一首,让在座诸位见识一番。”他又补充了一句,“只是切磋一下,无伤大雅。”

  众人的目光随着姚知县话落皆凝在顾成礼身上,便是坐在他身旁的赵明昌都忍不住手心捏汗。

  院试考的是试帖诗、五经文、圣谕广训和策论,顾成礼能拿头名说明他学问的确做得不错,但这并不代表他就能比得过许敬宗,这点在场文人皆心知肚明,毕竟人各有长短,而诗作就是许敬宗的长处所在。

  可顾成礼是案首,若是当众比试输给了第三名,他的颜面何在?

  在场之人忍不住呼吸放轻,俱是盯着清俊沉默的少年。

  顾成礼叹了一口气,正欲开口,不想却听上首一人温声问道,“听闻你策论作得不错,不若我考你一番便罢。”

  顾成礼一愣,抬眼望去,那人目光含笑,看上去温和儒雅,正是先前被众人低声讨论的学政大人傅茂典。

  第23章

  顾成礼目光望向上首,“还请大人出题。”

  “自本朝开国一来,便提出以文治国,同圣上公治天下的,是士大夫,而今世风不正,欲求无边而见识短浅。想要正世风以复古道,何解?”1满座皆惊,傅茂典问出这样的问题,可谓是直指人心若人心不正,世风又如何正?

  最终,顾成礼也没给出满意的答案,而在场之人也无心于看他与许敬宗的比试,原本是期待满满去的宴席,到了后来却是心不在焉食不知味,最后满腹心事而归。

  不过对于顾成礼来说也并不是一无所获,至少算是提前和几个同学认识了一番,经过许敬宗那么一出,赵明昌自认为与他关系近了些,倒是往他这儿倒了不少消息。

  譬如,他得知了考中的十名秀才并非全都到场了,还有两位缺席了。

  其中一位是在他之下而又居许敬宗之上的第二名,唤作裴清泽,听说是身体抱恙,另一位则是京城侯府的公子,不过因祖籍在此,故而返乡应考,唤作谢玉堂。

  这谢玉堂与裴清泽皆是年龄不大的少年,年约十七八的少年郎,再加上顾成礼、赵明昌,都是不过双十,便是许敬宗年岁大些,如今也才二十又五,算得上是青年才俊了。

  这在往年是非常少见的现象,因为科考是不限年岁,又是糊名批改,往往中榜者都是年岁偏大的。

  顾成礼从这次宴席回来后,收拾一番就要回村了。

  如今快要入伏,再过一阵子天会更热,也是农忙时节,一般这个时候各书院、庠序2都会放旬假,而等立秋时再重新回书院庠校读书。

  等秋收后,顾成礼就要去县城里的县学读书,但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掉。

  这次顾成礼归家,能明显感到顾家众人都有些变化,原先他们虽知道顾成礼聪慧、有读书天资,但仍会忧虑还没等他考中顾家就被他拖垮了,但谁能料到顾成礼能在十三岁就中秀才呢短短三年就从白身到秀才公,这样的投资简直就是太划算了,由不得他们挑出半点不好来。

  先前顾成礼考中童生试时,张氏就与婆母提,想要办场酒席热闹一般,当时不管是赵氏还是顾成礼都觉得不妥,此事就作罢了。

  如今此事再次被提出来,不过是张氏提出,而是赵氏要求的。

  小老太太这几天都乐呵得睡不着觉,她孙儿真的考中秀才公了?她真的当了秀才公的祖母了?哎呦喂,真是越想月觉得高兴,好几次都在梦里笑醒过来。

  这样的大好事不仅要办酒席请村人与亲戚来热闹一下,更应该祭祀先祖把这种光宗耀祖的事情告诉老祖宗,也要让老祖宗喜庆喜庆,更重要的是,得让老祖宗继续保佑她孙儿鸿运当头、继续高中。

  原本顾家也只指望着顾成礼考中秀才就行了,可哪想到他这样出息,才十三就已经考中,那自然是继续供下去了。更何况如今家中境况比原先好些了,五郎是癝生,每年都能从官府领四两银子与七石多的粮食,县学又不收他束脩,这样以来他领的那些银粮不仅够他自己用,还能补贴到家里。

  既然赵氏这老太太都开口了,众人自然是不会反对,挑了一个好日子祭祖,然后就风风火火地开始办酒席。

  那日非常地热闹,村里人几乎是都来了,还带了些鸡蛋、豆子之类的当随礼,按他们来说,吃不吃酒席无所谓,主要是得蹭蹭秀才公的喜气,把赵氏听得更是喜上眉梢。

  村里人家一般只有在家中发生极大的事情时才会办酒席,通常都是红白喜事,而吃酒的席位也不是随便乱坐的,关系疏远的放一桌,亲近的放一桌,德高望重的则又是另一桌。

  这次请来的客人中,身份最贵重的当属是枣泥沟的村长与里正,尤其是里正,不仅是一里之长,还是个老童生,平日里最爱掉书袋,村里没人敢在他面前放肆。

  如今才年过十三的顾五郎都考中秀才了,也不知里正该是如何反应,众人心想,说起来这里正与顾家还是同宗呢,不过是关系远了些。枣泥沟这个庄子上的村民并不全是一家,而是由多姓的先祖一起来此定居繁衍下来。

  顾老爹与赵氏生的儿子多,干脆让他们都去陪自己岳家坐一桌,而他们老夫妻则是与村长里正坐一桌,而顾成礼同样在此作陪,此刻顾老爹端起粗口大碗,里面装满了酒,兴高采烈地要敬在场众人,“今日是我顾家大喜的日子,大家伙都敞开了喝,不醉不归!”

  他话一说完,就立马先干为敬,最后给众人亮了个碗底才坐下,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酒可是个好东西,不年不节的寻常人家还真不随意喝,如今顾家这么大方,准备的菜也很丰盛实惠,原本还有些酸了吧唧的村人心里顿时好受不少,心想,至少他们也吃了顾家这么一顿,算是占了个大便宜。

  可不是大便宜吗,便是先前嘀咕顾家小话的吴荷花都跑了过来,不过如今她不敢往中间凑,带着自己孩子与男人坐在最边角的位置,旁边有人笑道,“你不是说顾五郎考不中嘛,如今人家都是秀才公了,你咋还来喝酒呢?”

  其实这人想问的是,你咋还好意思过来呢?但凡要些脸面的人,都不会在与顾家婆媳撕了这么多次后,还腆着脸来吃酒。

  但吴荷花是那种要脸的人吗?她不是,白给这些好吃好喝的,她干啥不来,她又不傻,直接呛回去,“你们都能来,凭啥俺不来?”

  赵氏婆媳几个早就知道吴荷花也过来了,张氏一脸气愤,敢咒她儿子,想要上前直接去将这女人轰出去,却被赵氏一把拉住了。

  赵氏横了三儿媳一眼,“也不看看今日是啥日子,这可是五郎的大好日子,你就上去轰人?亏得你还是五郎亲娘……”

  张氏被训斥得不敢作声,心里又憋气,忍不住道“那就让她吃咱喝咱的?”她宁愿拿去喂野狗也不想给这女人吃,凭啥啊?

  赵氏气定神闲,“放心,到时候看我的。”她忍不住又念叨几个儿媳,“以后都沉住气,别一点子心眼都没有,还沉不住气……”就这么上前去撵人,那吴荷花没皮没脸的,当场哭闹撒泼,那才是真坏了她好心情。

  此刻赵氏坐在顾老爹身旁,看着自己男人已经喝得微醺,冲一桌的村长里正笑了下,让他们千万别客气,就当自个儿家里,然后就端起酒碗往吴荷花所坐那桌而去,知道她俩那点纷争的人都忍不住抬眼去看。

  吴翠花吃得正欢呢,村里人不讲究什么仪态,各个筷子夹得飞快,她不仅自己要吃,还得看着几个孩子,时不时帮他们叉上一筷子,还真没空发现赵氏已经走到她身边了。

  赵氏笑眯眯地端着酒碗,“来,荷花,我也敬你一碗酒……”

  吴荷花筷子都要惊掉落,一抬头望见的竟是赵氏这老婆子,谁不知道赵氏的泼辣,她身体僵直,以为赵氏是要将自己一家从这席面上撵走,没想到竟是来敬酒的?

  她不知所措地干了一碗酒,就见原本笑眯眯的赵氏突然变了脸色,“荷花啊,咱这酒也喝了,以后可不准再讲咱顾家的小话了。”

  吴荷花像是被人攥住了脖子,脸涨得通红,她能感觉到旁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身上,望进赵氏的眼睛,想要扯着嗓子撒泼,可看了眼还在饭桌上吃得正欢的几个崽子,瞬间哑了火。

  半晌,才干哑着嗓子呐呐道,“瞧婶子这话说的,俺也不是那不懂事的人……”

  赵氏笑笑不吭声,要是这吴荷花当真是懂事的人,她这老婆子也不会费这心了,但是见她也服软了,便不打算和她计较,都是一个村里住着,真的吵闹起来会伤脸面。

  吴荷花能够不要脸皮,但她顾家还要呢,她孙儿可是秀才公!

  赵氏学着老童生里正的媳妇往常走路的样子,扭扭捏捏地又走回去,总觉得不自在,可转念一想她这个秀才公的阿奶总得比童生媳妇有排面啊,于是又把背脊挺起来。

  从赵氏离席,老童生里正就一直盯着她,想看她去作甚,如今见她这般处理,心里直感叹到,这顾家是真的不一样了啊,就连赵氏都不像以前那般横冲直撞了。

  他把旱烟抽得烟雾缭绕,心里也做了决定,回去就把小孙儿送去读书,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这次的酒席算是客尽主欢,不过等散席的时候,觉有几家留着没走。

  赵氏目光扫去,哟,竟都是她的亲家,就连她哥哥嫂嫂都来了,只因小儿媳也是她娘家媳妇。

  老顾头早就因喝得太多被扶到房里歇着去了,几个儿子在赵氏这个当娘的面前也不怎么做主,最后四个亲家就只能找赵氏做主了。

  赵氏眼珠转了转,还是没想到这几家人是想打什么主意,便直接开口了,“说罢,几位亲家怎的没回去歇着,待会儿可要天黑了啊。”

  几家人相互望望,最后还是赵氏的哥嫂先开口,“大妹啊,俺们听说五郎是秀才,可以免田税呢,俺们想着,能不能把俺们的田地也挂在他名下……”

  另外几家纷纷开口,“对,俺们也是这么想的……”

  赵氏皱眉,这个却是不行的,五郎的确和她说了可以免田地的租税,但是这是有一定限额的,他名下只能免二十亩的,如今他们顾家都要十几亩的地呢。

  五郎当初特地和她说了,就是叮嘱她不要随意应下此事,都是亲戚,总不能应了这家却推了那家吧,没处理好反而得罪人。

  得知竟是只能挂二十亩后,几家亲家果然露出失望之色,但对这赵氏更是羡慕了,“大妹子,你这日子真是越发好过了……”

  赵氏心里有些得色,暗道这不都是她这老婆子经营出来的吗,若不是她目光长远,坚持要送五郎读书,哪里有如今的风光。

  等送走了几家亲戚,赵氏心情着实不错,悠哉悠哉地回屋里,却发现老头子竟已经醒了酒,而五郎也在此,像是特地等她回来?

  “孙儿有事想与阿爷、阿奶商量。”

  第24章

  等顾成礼进县学后,每月只能回来一两天,所以他必须得提前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这样他在外面也能安心些,不用担心大后方会乱。

  赵氏脸色严肃,五郎夜里过来,甚至还让醉酒的老头子醒酒,可见是很重要的大事,声音有些紧张,“五郎你说,有什么事咱们一起担着。”

  “阿奶多想了。”顾成礼轻轻笑了起来,语气放缓了几分,“孙儿这时过来,只是因此事要紧,且在家能待的时间不宽裕,但并非是惹了事……奶,你先坐下来,听我慢慢说道。”他将一旁的凳子捞起,放在腿边,扶着赵氏坐下,而顾老爹喝了醒酒茶,还是有点迷糊,忍不住揉眼睛。

  顾成礼走过去,修长的手指落在顾老爹的太阳穴处,轻轻按揉起来,同时也将自己此次来意讲了出来,“孙儿此次来,为的是咱们家的生计……”

  顾家自从他考中秀才后,就陷入了狂欢状态,仿佛只要他考上秀才,便可以改变一整个家族的未来命运,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秀才虽能免税,但也只是二十来亩,就算是癝生,每年能领取的那些钱粮也仅供一家四口的吃穿用度,这些对整个顾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顾成礼要想继续走在科举这条路上,以后要花销的钱财只会更多,他先前能考中秀才,这三年里是受了不少李秀才的照拂,便是在钱财方面都省了不少,但是到了县学一切前景难料。

  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顾家得有余钱,不仅仅是为了他读书,也是为了以防预料不到的突发情况,而钱财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生财之道不少,便是他随便拿出一些现代常见的水泥、玻璃配方,便能拥有泼天的富贵。

  但这种富贵能否有命享呢?顾家只是很底层的平民,除了种田、做点木活外,他们什么也不会,也不曾读过书,没有什么权贵相护,他若真将那些东西拿出,怕是会葬送了这一个家族二十来口的人命。

  所以他宁愿跟着这个家族一起过着苦巴巴的日子,也没有冒着风险将那些东西弄出来,至少不是如今弄出来,时机还未到。顾成礼心里有成算,作为一个理科生,他手里掌握的技术真的不少,但必须等他有保全全家人安危时,才会将这些东西拿来造福世人。

  在农耕文明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实属不易,如果可以,他愿意推动这个世界的文明向前发展,所以他才会在李玉溪的庄子上试验杂交水稻,如果能改良良种,将能养活更多的百姓。

  而杂交水稻想要问世,可远比水泥、玻璃难多了,纯靠人工来筛选出特殊的种子,然后再人工授粉,顾成礼觉得没个几年的时间都不大可能成功,所以他可以提前就准备起来。

  而且杂交水稻作为粮种,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反而要比前者安全性高出不少。

  顾成礼为顾家挑的生财之道也是属于此类。

  “阿奶,孙儿如今虽考中秀才功名,但咱家的日子仍旧一如从前,并未好上几分……”

  赵氏赶紧说道,“谁说的!你能考上秀才,咱家就比以前好很多了,这村里谁不敬着咱?”她轻拍着顾成礼的背脊,“若是有谁在你面前说胡话,你就告诉阿奶,看阿奶怎么收拾她!”

  赵氏觉得指不定就是几个儿媳妇在五郎面前说了什么胡话,心里一阵恼怒。

  顾成礼显得有些无奈,解释道,“并非如此,是孙儿有些想法,可以将咱家日子过得更红火些。”

  “此话当真?”顾老爹瞬间清醒了不少,他也不要五郎帮他揉捏了,直接背过身来,直视着他眼睛,“是什么法子?”

  顾家的日子一直紧巴巴的,五郎还有那么多兄弟等着娶妻呢,几个丫头出嫁也要嫁妆,况且若是顾家有钱财就可以将所有的二郎都送去读书,也不会被几个儿媳埋怨觉得不公允。

  “倒也不难,只是阿爷、几位叔伯与爹爹可能要辛苦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