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八零(重生) > 锦绣八零(重生) 第468节

锦绣八零(重生) 锦绣八零(重生) 第468节

作者:悠悠细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0:48:11 来源:免费小说

  该买的东西,都买的差不多了,因为锦绣结婚以后还是要住在家里,两边又离得远,所以嫁妆基本都留在家里,不用往x市搬。

  本来按s省的风俗,姑娘出嫁,娘家这边是要准备家具的,但是两家离了这么远,所以家具这些东西,都是顾家准备的。锦绣这边到时候只需要准备一些轻便的东西就行。

  至于轻便的东西,指的就是各种新娘新手绣的枕头、床幔之类的东西。

  如今姑娘家的嫁妆,除了买的那些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这些需要新娘亲自动手做的东西了。

  现在的女孩们,基本都是会针线的,不说绣工有多好了,但是简单的图案还是没有问题的。姑娘们自己绣的嫁妆越漂亮,出嫁的时候就越有面子,婆家人也越喜欢。毕竟这说明自己家娶了个手巧的媳妇儿,那可是倍儿有面子的事情。

  农村尤为看重这一点。

  虽然城市里不是特别讲究这个,毕竟姑娘家有份拿得出手的工作才是最体面的。但这总是时代特色,有双巧手,那就是锦上添花的事。

  锦绣上一世那场婚姻根本就算不得结婚,那只是一桩买卖,她只是那桩买卖里的受害人罢了。那时张家嫁她嫁得匆忙,她没时间,没心情,也没钱去给自己准备什么嫁妆。

  这一世,锦绣很在意这些,所以嫁妆里要用到的东西,她很早就开始准备了。她希望自己的婚礼,能让自己回味一辈子。

  那些需要她亲手做的物件,她早在定婚之后就准备起来了,只要晚上有空,她就钻到空间里绣,现在都已经准备好了。光枕头她就准备了九十九对,寓意为长长久久。

  这些枕头并不全是她自己用的,大部分的,都是要用来在婚礼结束后送给宾客的。

  能得到枕头的人,都是关系亲近的亲朋。这部分枕套,不需要太精细的绣花,现在供销社或者百货大楼都能买得到机器绣的成品枕套。

  锦绣自己是没那么多时间亲自绣的,于是也跟时下的人一样,去供销社买了一批回来,挑的质量最好,花样最好看的。

  自己用的枕套,都是锦绣自己绣的,十对大红缎面的枕头,被她绣了十副不同的花样。鸳鸯戏水,并蒂莲,花好月圆……每一副都绣得极为精美。

  另外锦绣还绣了一床被面。

  这一床被面花一锦绣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副一米五宽两米长的鸳鸯戏水的大图,跟那对绣了鸳鸯的枕套合起来正好是一套,这是结婚那天要用到的。

  另外,锦绣还亲自绣了自己的嫁衣。如今这年代,能亲手做嫁衣的姑娘只怕都算是凤毛麟角了,更何况是绣嫁衣呢。

  锦绣给自己设计的嫁衣依然是旗袍,但这个旗袍却被定婚时的那件改良旗袍又大不一样。

  这件短袖旗袍是没有开衩的,而是到了膝盖处做了鱼尾的设计。旗袍从领子处到胸口的位置,用了红色的纱,下面拼接的红色的缎面。大红色的缎面绣了金色的凤凰和各式的花朵,裙摆处的绣花更是精致繁复得让人惊叹,为了让效果更惊艳,锦绣还让王婷婷给她弄了些金线过来做装饰,阳光一照射过来,闪闪发光。

  锦绣试穿的时候,把王婷婷狠狠的惊艳了一把了,直囔着自己结婚是那套高端定制的手工婚纱被衬得掉了价。

  这件嫁衣,锦绣自己也很满意,到现在都还每天拿出来修饰细节,争取做到没有一丝瑕疵。

  床幔锦绣也准备了几幅,毛线勾的两幅,绣的两幅,还买了两幅。不过现在看来是完全用上了。因为他们的婚床也是做的西式的,完全没有床幔的用武之地了。

  另外还有鞋垫。鞋垫锦绣没有自己动手,托了方婶儿张招娣绣。绣鞋垫可是个力气活,锦绣的手还得用来绣嫁衣和枕套被单,绣了鞋垫以后,那是啥也别想干了。

  鞋垫也是大有讲究的,用了新的粗白布一层一层刷了浆糊粘在一起的,少说也得糊个三层,然后面上再用抽了纱绦的细白布蒙了,晒干之后,才能开始绣。这样做出来的鞋垫,结实耐穿,一双鞋垫可以穿好几年。

  如果是乡下姑娘结婚的话,还得亲手给新郎纳一双千层底的布鞋。那又是一件需要出大力气的活。

  仅仅是这些手工活,就让锦绣忙活了半年多的时间。要不是有空间,就是再给她半年时间,她也做不出来。

  其他的东西,张招娣之前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什么开水瓶啊大衣架之类的物件,张招娣一早就准备好了,堆在家里的空房间里头,就等锦绣结婚的时候摆出来。

  如果顾年华的家在a市,这些东西都是要在结婚当天搬到顾家去的。可顾家那么远,锦绣婚后也不住那边,所以这些东西就不用搬过去了。

  但是顾家那边依然还是要准备的,总不能结婚的时候,锦绣只去个人吧。

  所以张招娣便跟锦绣商量好了,在x市那边再准备一套,租间房子放着,等结婚的时候,锦绣就从那里出嫁。

  这些事有张招娣和江珊商量着安排,不需要锦绣操心。

  锦绣只需要再看着有没有什么遗漏的东西,补上就行。

  时间就在锦绣一边忙着上课,一边忙着店里的事,抽空再去补齐嫁妆中匆匆滑过。

  一眨眼,就到了五月底。

  离着婚礼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了。

  锦绣和顾年华要提前几天去x市,婚礼的事虽然有双方的家长操心,可有些事也得需要他们自己去办啊。

  比如打结婚证。

  在这些事情之前,还有两件事必须要做,那就是回乡下给张招娣烧纸和在a市招待锦绣这边的朋友一场婚宴。

  结婚这件大事,必须要先通知家里的先人。婚宴的事要等到烧完纸回来再进行。

  锦绣跟张家是断了亲的,所以她就只是张玉兰这么一个过世的亲人。

  顾年华跟部队请好了假以后,便带着锦绣回了l市,给张玉兰烧纸去了。

  第892章

  张玉兰的坟如今已经大变样了,锦绣和顾年华托了杨村长找人用水泥和砖头把整个坟堆都垒了起来。坟体垒得特别气派,将近两米高,坟前的台子都有一米多宽。

  坟前立了碑,上面刻着“慈母张玉兰之墓,女儿张锦绣,女婿顾年华”的,旁边还有刻了几行小字,记载着张玉兰的生卒年月日期。

  如今杨柳村谁不说张玉兰这是死了还翻身,享到了女儿的福。放眼杨柳村,这十里八村,谁家的祖坟也没有这么气派的。

  锦绣看着黄纸烧成的灰烬,随着青烟扶摇直上,飞向天空,低头对着张玉兰的坟头说到:“妈,过几天我就要嫁人了。他对我很好,这辈子,我一定会幸福的。”

  顾年华站在锦绣旁边,也对着坟头说到:“妈,以后我会照顾锦绣一辈子的,不让她受委屈,不让她受苦,你在天上就放心吧。”

  说完,两人各拿了三柱香,跪在坟前,恭敬地磕了三个头,再把香插在了台子上留出来专门插香烛的孔里。

  等纸都烧得差不多了,顾年华把鞭炮拿出来折了,摆在台子上,然后点燃引线,鞭炮“噼哩啪啦”地响了好一会儿,声音传出去老远。

  烧完了纸,两人又去了一趟杨柳村,他们要去接杨村长的冯秀枝。

  回来之前就已经跟他们联系好了的,两人要跟着他们一起去省城参加婚礼,然后就留在省城里做生意,不回来了。

  之前计划的是过了年就去省城,结果那一阵锦绣家的事情多,杨村长这里也有些事走不了,所以就拖到了这个时候。

  家里的地都种着,赶在这几天把麦子全都抢收回来,卖掉了。为了抢收这些粮食,杨村长还在村里雇了人。交公粮的事,他都托给了家里的亲戚,地也都送给亲戚们种着了,连着锦绣家几人的地一起送了出去。

  两人还没走到村里,就看到冯秀枝下往这边走来。

  “我听到鞭炮声,就知道是你们回来了。”

  锦绣笑着问到:“婶子,东西都收拾好了吗?”

  冯秀枝点点头:“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一会儿吃了午饭,咱们就可以出发了。”

  这次回来,村里的人格外的热情,没有了之前的那种嫉妒感,一个个看到锦绣,笑得脸上跟开了花似的。

  “哟,锦绣回来了。这是回来给你妈烧纸的吧?啥时候结婚啊?还在家里办吗?办的话可得通知婶儿一声,婶儿去给你添妆啊。”

  “锦绣回来了啊,这是姑爷吧,长得可真俊。你们俩站一起,跟那电影里演员一样好看。”

  “锦绣啊,结婚的时候可得通知一声啊,我们好去讨杯喜酒喝。”

  如此这般的问候,一直持续到冯秀枝把大门关上,才算完。

  锦绣指了指门外,问到:“婶子,这些人是吃错药了吗?”她要是没记错,年前她回来的那一趟,这村里的人还一副眼红嫉妒恨得咬牙的模样呢。

  冯秀枝撇撇嘴:“药是没吃错,这是打起别的主意来了。”

  “啥主意?”

  杨村长从厨房里探出头来说到:“还不是看我跟你婶子沾了你的光,要去省城做生意了,所以就想着跟你套套近乎,说不定你一个高兴,把他们也弄省城去了呢?呸,也不看看自己以前做的那些事儿,就不觉得臊得慌吗?”

  锦绣哭笑不得:“你们去省城做生意,跟我也没多大关系啊。就算我不在省城,乐乐还在省城呢,这些人可真会想。”

  冯秀枝说到:“我家确实是跟着沾了你不少的光,这是事实,婶子特别高兴能沾上你的光,做人不能忘本,婶子心里一辈子都记着你的好。那些人也真是可笑,当初你那么艰难的时候,这些人连句公道话都不肯帮你说,如今看你出息了,又照顾了我家,这就想沾上来讨好处了,真不知道谁给他们的脸。”

  “婶子,以后可别再说什么沾光不沾光的话了,当初若不是你跟叔帮我,还不知道我会怎么样呢。我能有今天,也离不开当初你们对我的帮助。我现在有能力了,自然是要好好报答你们的,何况我也并没有做什么。”

  冯秀枝笑着拍拍锦绣的手:“好孩子,婶子都懂。咱们不说这个了,不然总叫你觉得不自在。走,婶子给你做了好吃的,咱们去吃饭,吃完饭,咱们就去省城。以后没事就不回来了,看着这些人就心烦。”

  锦绣点点头,跟着冯秀枝去了厨房。

  午饭过后,杨村长和冯秀枝把家里的门窗都锁好了,拎上早就收拾出来的行李,跟着锦绣和顾年华一起,坐上拖拉机,准备出发。

  拖拉机是生产队里的,如今已经分田到户了,耕牛也都平分了下去,分配方法是按户头分的,一个村有多少户,平均多少户分一头牛。拖拉机就那么一辆,自然是没办法分的。谁家想用,那就得去队里租,一天多少钱,油要自己加,弄坏了要负责修好。

  开拖拉机的,是杨村长的侄子,锦绣还有点印象,不过不熟,所以只是打了声招呼而已。

  刚要走,就有人急匆匆地跑了来。

  “哟,这是要去镇上吧,正好我也要去,捎我一段吧。”

  “我也要去,等我一会儿。”

  “还有我。”

  不一会儿,车上就坐了好几个不请自来,要蹭车到镇上的人,男女都有。

  锦绣心里有些不喜,不过也没说什么。她是不需要跟这些人打好关系,可杨村长的侄子家却是要一直在这村里住的。这顺路的事情,如果真把人赶下车了,那可是要得罪人的。

  村里人的心眼小,你若是得罪了他,哪怕只是一点小事,他也能把你往死里整。不是今天丢只鸡,就是明天丢棵菜,更狠一点的就是家里喂的猪一下全毒死,地里的庄稼都给的薅了。

  这种事,你抓不到证据,就算知道是谁干的,也没用,只能吃闷亏。

  所以在乡下,打好邻里关系很重要。不指望他能帮你,只求他不暗地里整你。

  第893章

  锦绣深谙这些道理,所以就是不乐意,也没表现出来,只是尽量地往一旁靠了靠。

  这车上的那几个男人可一点都不讲究,大大咧咧地坐着,路又不大好,颠一下,那些人就会碰到她。

  顾年华知道她不喜欢这些人,更看不得那些男人碰到锦绣,哪怕只是无意的,也不行。何况到底是不是无意的,那可不好说。一般懂点事的,或者正派的人,知道这车上有女人,有姑娘家,都不会往这车上挤。除非自己家的婆娘也在。

  于是顾年华挪了挪身子,把锦绣护住,冯秀枝也看出来不对来了,直接让杨村长跟换了位置,坐到顾年华前头去了。这下这路再颠,那几个男人的身子也没再往这边歪了。

  锦绣的左边是冯秀枝,右边是顾年华,两人把她挤在中间,稳稳当当的,也不觉得颠得厉害了,于是便半瞌着眼睛想事情。

  可车上那几个女人却是不给她想事情的机会,热情地找她说起话来。

  “锦绣啊,怎么走得这么急啊?我还说晚会儿上秀枝家找你说说话呢。”

  “就是,你每次回来都急匆匆的,我们这些婶子想跟你拉拉家常都没机会。”

  “锦绣,你如今在省城做的啥生意啊?一年能挣多少钱啊?省城的人是不是特别有钱?你要是有好的挣钱的项目,能不能跟我们说一声。咱们这乡里乡亲的,以前那么照拂你,你可不能忘了本啊。”

  “锦绣,你这对象家里是干啥的?也是省城人吧?你可真是有福气,竟然找了个省城的对象。这下可是麻雀变了凤凰,一下就攀了高枝,变成城里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