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锦绣八零(重生) > 锦绣八零(重生) 第431节

锦绣八零(重生) 锦绣八零(重生) 第431节

作者:悠悠细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0:48:11 来源:免费小说

  生产出来的这些面霜,也没有浪费,全都拿定制的小瓶子装了,分发给了服装厂里的女工们。

  女工们高兴得不行,不要钱的东西,谁不爱啊。市面上的雪花膏还得一块多一盒,老板送的这个叫“玉颜霜”的东西,看着可比雪花膏上档次多了。光看这小瓶子就知道不便宜。

  这装面霜的小瓶子,是锦绣特地订制的,白色透明的小玻璃方瓶,瓶身上印有“锦绣玉颜霜”三个金色的金体字。配上浅粉色的塑料瓶盖,瓶盖上有一朵金色的玉兰花,玉兰花的下面照样是“锦绣玉颜霜”几个字。瓶盖的边缘还镶有一条金边,一瓶的容量为八十克。

  这样的包装在锦绣的眼里还是相当的粗陋,可以时下,却是非常高档的了。

  等女工们回去用了几天“玉颜霜”之后,各个都赞不绝口。

  “老板给的那个擦脸油可真好使,这才用了几天,我脸上开的皴全好了,而且用着一点也不痒,也不刺,比雪花膏好用多了。”

  “对,我摸着我的脸比夏天那会儿还滋润,就跟刚洗了脸一样,有点湿湿的,但是一点也不觉得油,特别舒服。”

  “我觉得我好像白了点。”

  “诶,就是,我也觉得我好像白了点,开始我还觉得自己看错了,结果昨天我回家的时候,我妈都说我白了。”

  “以后我就只用老板做的这个玉颜霜了,那些雪花膏啊什么的,我是再也不愿意用了。这个味道比雪花膏好闻多了,淡淡的,一点也不刺鼻。”

  “就是不知道这个玉颜霜贵不贵,看着就不便宜啊。”

  “贵咋了?咱们现在工资在整个省都是头等了,难不成还怕买不起这一瓶擦脸油吗?”

  “对,这么好的效果,就是贵点,我也是愿意买的。”

  “我觉得咱们老板做生意那么厚道,咱们做的那些衣服那么好,也没比别的衣服贵多少。所以我想着这玉颜霜肯定也不会太贵,起码是咱们这些老百姓都能消费得起的。”

  确实,玉颜霜并不太贵,只是也不算便宜,五块钱一瓶,比一块钱一盒的普通同样重量的雪花膏贵了五倍。

  当然,这个价格是锦绣用了进口原料之后的价格。毕竟成本高,一瓶下来,加上包装和人工,再加上机器耗损什么的,成本就去了将近两块钱。这样算下来,卖五块钱,并不贵。

  但是这个价格,可能一时会让人难以接受。

  毕竟前面有其他老牌子的价格摆在那里,各种品牌的雪花膏,最高才卖到一块多。而那种包装更简陋一些的雪花精,甚至两三角钱就能买到。

  锦绣便想了个办法,准备在正式开售前,先上一批试用装。这个方法,是跟王婷婷学来的。她说在他们那儿,每个卖化妆品的专柜,都会有试用装,有小样。每个顾客在购买了产品之后,就会送上一些当季主打产品的小样。顾客们用完以后,觉得效果不错,下一次肯定会买。

  这是一个种用最小的成本,做最实用的广告的方法。

  第817章

  于是锦绣便去五金厂订了一批小铁盒,就跟百x羚的那种小铁盒款式一样,比那个小了一半的盒子。

  盒子通体白色,只在盒盖上印了那朵金色的玉兰花和商标以外,再没有其他的装饰,看上去特别的雅致。

  因为是用来装面霜的,所以这些铁盒的质量要求很高,好在锦绣要的数量很大,所以价格虽然有点高,但总体来说并不贵。毕竟这可是用来做广告的,要是盒子出了问题,到时候起不到广告作用不说,还会砸了自己的招牌的。

  盒子加面霜,成本不到三角钱。虽然看着便宜,可这都是免费送的,加上数量多,所以下来也不少值钱了。

  锦绣准备等这批试用装投放出去以后,再把梁潇拉过去拍一支广告,在s省电视台播一段时间。至于其他省,到时候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播电视广告,如果不允许的话,就做报纸广告,总之宣传一定要做。不打开知名度,怎么能吸引顾客呢?

  老百姓的消费观念还是很简单的,能上广告的东西,那就是好东西。电视上都播了,报纸都登了,那还能有差?

  不得不说,锦绣把老百姓的心思摸得还是挺透的。

  当然,质量是最关键的,毕竟老百姓不是傻子,东西不好,买了一回就不会买第二回 了。广告只是一个打开知名度的手段,而质量才是留住顾客最根本的东西。

  等国外订购的原料一到,玉颜霜就正式开始生产了。

  从第一道配料的工序,到最后一灌装打包,锦绣都亲自参与了。

  杨栎和许灵也自然都下了车间。这批玉颜霜是锦绣自己拿的配方出来,两人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就跟打酱油似的。

  杨栎平时还得回学校上课,下了课就跑这边来上班。

  许灵就整天守在研发室里折腾。

  两人都是头一回接触护肤品这个行业,虽然学的跟这个有关,但是隔行如隔山。好在两人并不算隔了行,所以摸索起来并不算太过困难。

  锦绣也不管她们,任由两人折腾。虽然她手里捏着许多高于这个时代的配方,但是她也不能全部依赖这些东西。想做自己的品牌,自然要有自己研发出来的东西才行。她有了这么多的优质配方,加以改进,想要做出更好的东西,并不是难事。

  闲暇这余,锦绣也跟着两人一起折腾。她虽然学的不是化工专业,但是毕竟恶补过那么久,再有两个半专业人土在一旁指导,倒也觉得十分有意思。

  期间还时不时地按照那些配方,装做不经意地给两人提出一些非常有用的意见,把两人唬得一愣一愣的。看着两人崇拜的眼神,锦绣心虚得不行。

  产品太过单一也不行,三人在研发室里折腾出了护手霜,和洗脸的手工皂。

  护手霜很便宜,一块钱一大支,手工皂也不贵,五角钱一块。护手霜跟玉颜霜的配方完全不一样,擦在手上的效果也是十分的明显,用过这后,天再冷再干,手也是光滑水嫩的。

  杨栎一度担心,这护手霜一上市,估计会盖了玉颜霜的风头。毕竟能擦手的东西,自然也能擦手。

  锦绣笑着说到:“不用担心,产品怎么卖,还不是靠售货员那张嘴。再说了,我有信心让那些用过玉颜霜的人,不会再舍得拿护手霜擦脸了。”

  毕竟护手霜效果再好,也比不上玉颜霜的效果啊。能花一块钱买护手霜的人,还会舍不得花钱买玉颜霜?她的这个品牌,从来都不打算做低端货。她所认定的消费人群,也是能买得起她店里衣服的人。所以杨栎的这个担心,她并不太在意。

  手工皂做得特别的漂亮,心形,上面带着立体的玫瑰花形状,一共有三种颜色,白、粉、紫。摆在一起特别好看。里面加了牛奶和蜂蜜,味道清新淡雅,洗完脸之后,不会像香皂那样干涩紧绷,是锦绣家继玉颜霜之后,又一个大受欢迎的产品。

  手工皂的生产工艺很简单,但又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锦绣单独弄了个小车间出来,又招了两个员工进来。

  这些招来的员工,都是签了保密协议的,如果有泄露配方的话,可是需要赔偿一大笔钱的。员工签这个协议的时候,锦绣说得很明白,这些协议可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只要签了,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旦违反,就必须按协议上的要求赔偿。

  所以员工们很慎重,锦绣很放心。

  等第一批玉颜霜,护手霜和洗脸皂正式进入各个“锦绣衣坊”分店的时候,时间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

  这个月忙起来,真的过得挺快,转眼都快到元旦了。

  到了元旦,就又到了“锦绣衣坊”做优惠活动的时候了。

  “锦绣衣坊”的优惠活动,一年也就只做三次,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再有就是元旦节。

  因为活动力度大,所以生意就十分的火爆,三天的活动,可以顶上一间分店一两个月的总销量。

  锦绣也不怕活动过后生意冷清,毕竟上新快,每个月都有许多新款上市,不怕顾客不上门。

  “锦绣玉颜霜”及另外两样产品初入市场,完全没有知名度。每个分店,都在橱窗那里弄了一个玻璃柜台,里面就摆着这简单的三样东西。但是柜台里用白色的绒布铺了,又铺上一层粉红色的假花瓣,再把那三样产品往里面一摆,顿时就变得洋气吸睛起来。不管进店不店的人,一眼就能看到。

  为了这三样东西,锦绣还特意地在每个柜台放了一名服务员,专门推销这些产品。

  进店的顾客都会忍不住问:“锦绣玉颜霜,这是干啥用的?擦脸油吗?旁边这两样又是啥?”

  只要顾客开口问了,服务员就会认真仔细的介绍。然后拿出一瓶试用装,涂抹在顾客的手上,让她们当场感受一下。

  等顾客开口询问价格之后,表示价格太贵的话,服务员也不会强行推销,微笑着拿出那些小铁盒的试用装,送给顾客,让她们先试用一段时间再说。

  第818章

  这几样产品上市的时候,正好赶上元旦节的优惠活动期间,每一名进店的顾客,都拿了一盒试用装。毕竟免费的东西,不用白不用。锦绣准备的那几万只小铁盒的试用装,三天时间,送出去一大半。

  这么一只小铁盒,能用个五六天。那些用过试用装过后的顾客,十有**,都会特地回来买上一瓶。服务员们则趁着这个机会,再大力推销手工皂和护手霜。

  就这样,“锦绣玉颜霜”很顺利地就打入了市场,虽然很贵,但是凭着其出色的效果,依然成了紧俏货。

  第一个月的销售期结束以后,锦绣算了一笔账,所有分店的玉颜霜加起来,一共卖出去将近一万瓶。刨去成本,赚了将近三万块钱。

  这还不算护手霜和手工皂的钱。这两样也卖了几千块钱,毕竟成本小,售价低,所以算下来,也不错了。

  前期销售的成绩好,锦绣心里更是有了底气,拉着梁潇一起去了电视台,找到谢导演,要给自己的这几样护肤品做广告,准备大力推广自己的品牌。

  因为打算专业做护肤品,所以锦绣在生产前,便去工商局注册了“锦绣日化”的商标,又把生产许可证和其他手续都办了下来。

  她是个习惯把所有需要的准备工作都先做好了,然后再动手做事的人。虽然她有顾家在背后撑腰,但是有些事情,能按正常程序,就按正常程序去办,这样也省得别人说闲话。

  谢导演见了锦绣和梁潇挺高兴的,特别是梁潇,这个他亲自发掘出来的好苗子。

  虽然梁潇到目前为止才拍了一部电影,两部电视剧,但是因为起点高(第一部 戏就是女二号),再加上她自己出色的表现,如今在这个圈子里,也算小有名气了。

  做为梁潇的伯乐,谢导演觉得挺自豪的,他看得出来,这姑娘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一定可以大红大紫,在这个圈子里闯出一番名堂来。

  所以锦绣和梁潇这回找上门来,谢导演十分的热情,在听完锦绣的想法以后,亲自设计了广告的内容。这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锦绣对谢导演的这个方案特别满意,定下拍摄时间,又请谢导演吃了一顿饭,这才跟梁潇回了家。

  到家时候,时间还很早,才下午三点多。

  现在已经是二月初了,离春节也没几天了,天很冷,锦绣这个季节也没有午睡的习惯,所以就去办公室里看看账本,再画画设计图。

  一月份的服装销售特别火爆,因为眼下快要过年了,所以元旦那三天优惠活动的时候,很多人都趁着便宜前来置办春节时要穿的新衣服。各个分店里接的订做单子,足够车间员工们日夜赶工忙个十来天了。

  这一个月,所有分店加起来,纯利润接近二十万。特别是首都那两家分店,这两家店的纯利就达到了七万块。

  锦绣这几天真的体会了一下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感觉了。

  一想到眼下还有一次销售小高峰,锦绣就开心得不行。服装厂那边的车间一直租着,锦绣算了算自己手里的钱,打算托服装厂的关系,购买一批新的电动缝纫机。

  一直这么租着别人的机器也不是个办法,特别现在是年关,服装厂本身的生产任务也重,人家能挤出这么个车间和这些机器给她,也是看在合作关系的份上。她也不能一直这么拿着这份人情不放。

  再说,自己买回来的东西,那就一直都是自己的。反正早晚都要买,倒不如现在买了,用着更方便一些。

  至于车间,她暂时还是要住服装厂的用。盖车间是需要时间的,而且她想在南方买块地盖工厂,手里的钱大头是不敢动的。

  所以她打算等南方买地盖工厂的事情落实了以后,再把原来的那栋老车间给拆了,然后在原址上重新盖一栋更大,更实用的车间。另外再盖一栋宿舍楼。

  到时候,a市这边的服装厂,就负责s省附近的省市的分店供货。而南方那边,则负责那边邻近省市的分店供货,以及负责国外的订单。

  跟大卫家的第一次合作很顺利,一个月前,大卫家就已经下了第二次订单。大卫家族的负责人对那些衣服的款式和质量都相当满意,所以这第二次订单,数量十分可观。

  所以南方买地的事情,必须抓紧时间进行了。只是鲍厂长那边依然还没有传回来任何的消息。

  锦绣在想,要不要趁着寒假,亲自去一趟g省。毕竟鲍厂长他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肯定不能时刻帮她注意着。

  刚这么想着,电话铃声就响了起来。

  锦绣刚把电话接起来,就听到鲍厂长的声音传了过来:“张老板,这边有一块地,面积有一百多亩,价格也很便宜,三千块一亩,五十年使用权,你要不要过来看一下?”

  “位置怎么样,会不会偏僻?”

  “我去看过,不算偏僻,离sz市区十来里的样子。你如果有意向的话,我建议你亲自过来看一下比较好。”

  锦绣想了想,回答到:“好,我这边安排一下,尽快过来,麻烦鲍厂长帮我多留意一下。”

  鲍厂长在电话那头笑到:“这是一定,你出发前通知我一下,我好去火车站接你。”

  锦绣想到自己对那边人生地不熟的,所以也没拒绝,再次道谢以后,挂了电话。

  晚上的时候,锦绣便把这件事跟顾年华说了。

  自打订了婚以后,顾年华就搬到锦绣家来住了。这事还是张招娣提出来的,四合院那边的条件太简陋了,她担心顾年华一个人在那边会照顾不好自己。

  锦绣很想说,他一个在野地里都能睡觉的人,还会嫌弃四合院那边条件差吗?不过到底也心疼他身体刚好,便在瞪了得意洋洋的顾年华之后,让他搬了进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