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小货郎 > 小货郎 第73节

小货郎 小货郎 第73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32:29 来源:免费小说

  然后,这种酒出来了,几位流连烟花柳巷的书生自然听过这句话。

  此时立刻明白其中的意思。

  原来真的不是暧昧之言!真的是形容这种酒的啊!

  这次试饮让黄桂稠酒名声大噪。

  估计纪彬都想不到,自己会用这种方式给这酒添名声。

  而平喜楼也公布了接下来如何售卖。

  白色瓶,胭脂瓶,各七十七个,只能成对地买。

  七夕开始卖。

  卖完结束。

  只有这轮价格是五钱一瓶。

  等到七夕结束,一瓶黄桂稠酒恢复原价三钱银子,可以单瓶买,也可以成对买,成对就是五钱银子两瓶。

  至于七夕之后什么时候开始卖?

  那就不知道了,因为要等人家纪滦村的人酿出来。

  可以,不愧是平喜楼。

  能当春安城的第一,果然是有原因的好吧!

  这就是饥饿营销吧?

  精准把握有钱人的心理。

  确实,七夕之后再买会便宜,可是!作为一个尊贵的有钱人!你手里是不缺一两银子的!你肯定要在第一时间买到啊!

  燕行首都喜欢的酒啊,你能不买吗。

  再不行送给相好也行吧?

  至于只有七十七瓶,这话也不假。

  因为此时春安城的达官贵人家中,都有两瓶黄桂稠酒,平老板都送人了,自己手里肯定没有了啊。

  外面追捧热闹的昂贵新酒,他们这些达官贵人却可以轻易得到。

  甚至是平老板包了包装送过来的。

  一时间,黄桂稠酒的名声在春安城响亮起来。

  从高端客户,达官贵人们。

  到中端客户,平喜楼常客们。

  再有大街小巷的惊人传说。

  纪彬合上信,扶额道:“柴力,帮我去新棣庄一趟,告诉邓家兄弟那彩陶瓶再追加一千。”

  柴力拱手要去,纪彬顿了顿:“等等,三千吧,三千更稳妥。”

  “总觉得这个酒要供应不上了!”

  第40章

  纪彬想的没错,这个酒确实快供应不上了。

  七夕这天,整个平喜楼都在为黄桂稠酒兴奋,不少客人买了之后,呼朋唤友品尝。

  毕竟只有七十七对啊,能买下来的,不光是有钱,还有人脉。

  春安城不少人都在感慨,他们城里到底有多少有钱人,竟然肯花一两银子买两瓶酒?

  但平喜楼的客人们,自然听不到这些感慨。

  就算听到了也觉得很得意好吧。

  刚开始有人还怕这个酒言过其实,但尝了第一口,就让人觉得这什么神仙酒!

  喝着绵甜的黄桂稠酒,喝着小曲,跟好友吟诗作赋,这日子就跟神仙一般。

  这还不是其他那种烈性酒,而是适合慢慢品鉴,慢慢享受的酒。

  用现代化来说,就是氛围酒!

  神仙酒!这就是神仙酒!

  早知道就不让好友们一起喝了!

  主要是糯米本来特有的清香,再加上黄桂跟糖调味,一切都是最自然,最舒适的口感。

  微醺,微醉,飘飘然。

  其中一个桌子上四个客人,很快瓜分完两瓶酒,硬是拉着平喜楼掌柜的再买。

  但这掌柜只是给平老板打工的啊,连连求饶,说是平喜楼也没有了,如果想要买,只能等邑伊县的人送过来。

  他们做得也不容易啊。

  一晚上下来,掌柜的衣领都要揪坏了。

  毕竟是七夕节,平喜楼本来就热闹,这样的酒一上来,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平喜楼门口扎着彩绘金饰,门里尝着美酒,大约没有比这更快乐的日子了。

  春安城为黄桂稠酒赞叹的,不止平喜楼,还有不少达官贵人们。

  今日是七夕,满城的女子儿童都为这一天做准备。

  换上新衣,戴了新簪子,晚上家人一起在月光下祈福,祈祷每年都能如此快乐,再点燃香火,叩拜月神,以此“乞巧”。

  等拜完月神,一家人或登高楼,或摆家宴,尝美酒,吃美食。

  有些人家还要作诗为乐。

  反正山清公子就被逼着作诗了,因为他的刺史爹,还有他妹妹都起哄,说什么都敢用山清这个名号,还不作诗?

  他家有个怪哉的传统,那就是用清做字。

  像他祖父叫石清,父亲叫安清。

  祖父倒还好,但父亲谭刺史游历四方求学的时候,名号被喊得响亮,以至于现在都有人喊他谭清谭刺史,倒是忘记他的真名叫谭路平。

  这名字跟谭清还能扯上联系,一个是清,一个是路平,怎么看都是当好官的人。

  不管怎么样,山清公子谭承乐敢这么自称,那肯定会被调侃啊。

  有时候谭刺史都觉得,自己起名字是不是太草率了,承乐这名字,一看就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的谭公子把自己得的好酒拿过来,对谭刺史道:“爹你尝尝这酒,我敢肯定比黄米酒还好喝。”

  说着,给自己母亲还有妹妹也倒了杯。

  谭妹妹奇怪道:“怎么是白色的,不是牛奶羊奶吗?”

  “不是,你尝尝。”谭公子道,“可惜了,那纪滦村还有一种做鱼的食肆,鱼肉做的可太好吃了,只是不能带过来。”

  谭刺史见他这样,哼了声。

  好在今日过节,也懒得说他。

  但三人尝了这黄桂稠酒,都忍不住咦了声。

  味道竟然这样好?

  谭夫人又尝了一杯,眼睛微亮:“有些像汴京的奶酒,但是又比奶酒清爽。”

  谭夫人从小在汴京长大,如今到了春安城,日子虽然快活,但也不由地想念家乡美食。

  现在尝到这个黄桂稠酒,倒是跟奶酒很像。

  谭刺史知道她的想法,握住谭夫人的手道:“你若想饮奶酒,让承乐去汴京一趟。正好有些事他要去处理,回来的时候给你带几坛。”

  谭夫人点点头,但又有些担心:“他自己去吗?走水路还是坐车?”

  “骑马。”谭承乐认真道,“我还有几个护卫,骑马最快了。”

  “那怎么行?”谭夫人显然不放心,“还是走水路,慢些也没事。”

  谭承乐刚要辩解,就见他爹使了个眼色。

  好吧,他闭嘴,他闭嘴还不行吗。

  他们三个说话间,谭妹妹已经偷偷连喝三杯了,急得丫鬟连声道:“小姐,您可别喝了,一会要吃醉了。”

  谭承乐果然,见酒果然少了很多,笑话道:“我说你怎么这么安静,一看就在捣乱。”

  谭妹妹才不理他,蹭到父亲母亲中间:“不管,今日可是七夕,你们都要听我的。”

  这酒果然是不醉人的,十五岁的谭妹妹连喝三杯,也只是脸颊稍稍带了红晕。

  不光谭家人如此喜爱,城里不少达官贵人都尝到此酒,并让下人再去买些回来。

  等他们听到,这酒已经卖光的时候,不由得遗憾。

  最近怎么回事,他们想买什么酒,都会买不到。

  算了算了,都快习惯了。

  但不喝黄桂稠酒,怎么少了些味道呢。

  不少人都觉得,这酒太适合家宴时候饮用了,或者在宴会时候摆上来也是极好。

  一是好看,二是好喝不上头。

  谁都能饮几杯,特别是女子们,太适合这样的酒了。

  春安城有个王家,他们家的王夫人尝到黄桂稠酒,又看了看酒坛上的封条,那里写着邑伊县纪滦村。

  这个纪滦村怎么看怎么眼熟。

  还是她待嫁的大儿女过来,提醒道:“这不是做莲池鸳鸯的村子们,娘你给我买的那套刺绣是真好看。”

  王夫人这才记起来,原来这个美酒跟那些刺绣是一个地方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