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小货郎 > 小货郎 第449节

小货郎 小货郎 第449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32:29 来源:免费小说

  正好现在已经七月,等到八月振生运送棉花去江南的时候,正好可以带过去一点。

  不过徐三公子的信又写了内容,那就是浙东方向,有人已经研究出来,怎么在他们本地种棉花,而且骨朵长得很好看。

  估计用不了多久,江浙这边也能种起棉花。

  剩下的事徐三公子没说,但也是给纪彬提个醒,其余顾家,景家也差不多在说棉花的事。

  基本上意思就是,如果浙东也能种棉,那以后对宿勤棉的需求就会大大减少,虽然还需要,但不用那么多了。

  纪彬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心里也感激他们提前说起这件事。

  不过纪彬却是不意外的,每一个植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再加上优良育种,往合适的方向培育,浙东那边迟早都种起来。

  只是质量高低的差别。

  反正纪彬到现在也认为,还是边域那边的棉花棉绒最细腻,最柔软,这跟各地的土质气候都有关系。

  但不管浙东那边质量如何,影响宿勤郡是肯定的。

  这也是纪彬不让大家盲目种棉的原因。

  棉花价格迟早会回落,虽然再往后也会是较贵的农产品,但总不会贵到现在这般离谱。

  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这种经济作物还会受限制。

  之前纪彬跟邑伊县棉农们商议的是,谁家种了多少棉花,就要再种多少粮食。

  但到底只是私人发起的倡议,难免有人为此谋利,根本不管这些。

  说句大实话,官府说,都不一定能阻止人谋利,更不要说私人的倡议。

  而且这种做法并不能让人少种棉花,只会让更多的商户们大批购买良田,从而普通百姓手里的田地都被买走,若是买不走,还能强买强卖。

  当时纪彬提出,也只是暂缓这个进度而已。

  想到这,给新皇的书信里又添了一条,纪彬那个时空的古代,也鼓励种经济作物,什么棉麻染料,都是鼓励种植的。

  但所种的比例可比纪彬说的一比一要少得多。

  在明史上记载,大多比例应该在五或者十比零点五。

  也就是说,种五到十亩地粮食地的时候,可以种半亩到一亩的经济作物。

  这些都能很好抑制百姓为了谋利荒废农田。

  虽然现在情况还不严重,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这封信写完,纪彬目光又回到浙东种出棉花的事上,这也就说明,以后的利润会越来越薄,在这三五年内回到正常价格。

  不过纪彬也好,詹明也好,重心已经不在棉花上面。

  他们二人早就知道这种暴富长久不了。

  只是纪彬要跟引娘说一声,让她邑伊县的时候,提前跟商会棉农棉商们说要一声,千万不要盲目扩张,否则肯定会有损失。

  相信通过他们商会,宿勤郡的棉农棉商们很快都会知道,这样以后降价也好,减少土地也好,大家都有心理准备。

  不过浙东的试验田今年才种出来,大面积推广也要一两年时间,这个时间里,足够大家消化这些消息了。

  这些事情处理完,最后则是詹明的信。

  詹明也是纪彬合作的老朋友了,他这段时间一直不在春安城,而是在之前西边商路的朋友家走动。

  算起来他也两年没走那边商路,肯定要再联系一下。

  甚至押送棉花的事都交给了振生。

  去年振生做得还不错,没出什么大乱子,今年照样可以交给他,那振生虽然做事多了,挣的钱也多了,自然开心。

  只是詹明表弟杨炯彻底沾不了詹家的光,他家又送了姓杨的表弟过来,这个表弟倒是谨言慎行,今年可以跟着振生打打下手,看看能不能用。

  至于詹明跟西边商路的朋友们走动,也还算顺利,谁让詹明的名声也很响亮,虽然不如纪彬,可在春安城也算数得着了。

  众人还都知道,詹明好友纪彬手里握着多少作坊,这些可都是好用的货物啊。

  到时候拉到西边,岂不是更能赚一大笔钱。

  靠着纪彬的关系拿到物美价廉的货物,也是很好的选择。

  这生意路都是越做越宽敞。

  如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纪彬詹明的生意再往上走,也没人会触霉头。

  纪彬早就说过了,他不管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只要面上过得去,好好合作就行。

  他又不是跟每个合作的人都交朋友。

  纪彬知道詹明那边一切顺利,也就放心了,至于棉花收获纪彬也不用操心。

  到时候冰铺歇业,管事徐杰林豪都能帮忙,还有管家林博在,振生也能过来。

  更重要的是,家里还有引娘。

  引娘如今的能力还有什么信不过的。

  家里生意一切都好,不管水运还是西边商路都在稳步进行,纪彬也只是回了几封信,然后更加专注海太城的事。

  因为新来了很多人,船务司的人员配置基本已经齐了。

  虽说他们的办公室还是没墙壁吧,但大家已经习惯这样的日子了!

  早上从官府客舍醒过来,需要文书办公,那就在客舍完成,不需要的来先朝船厂旧址帮忙一起盖房子,而且自己部门的房间,还能自己选砖块花纹,只要不破坏整体结构,那都可以。

  大家做了那么多年的官,当了那么多年的小吏,还是头一次感受从无到有的快乐。

  而且新皇特意挑的年轻人过来,这里每天都热热闹闹。

  纪彬看着手里的人员。

  如今的官办船务司,一共有二十三人。

  也用纪彬自己熟悉的行文写下来。

  其中船务司司长纪彬,统管内里所有事宜,官居正三品。

  船务司主簿一人,主管政务,后勤,从三品。

  下有三名属下,四个小吏,分别是七品,不入流。

  协理中台一人,主管技术人员,正四品。

  协理左右中郎两人,算是技术部,正五品。

  下有两名属官,六个小吏,分别是七品,不入流。

  不入流就是连从七品都不是,民间也有喊八品的,但不入官府系统之内。

  再接着便是左右校尉,江志乌革,两人允准抽调本地兵士各十人,护卫船务司安全。

  但现在船务司房子都没建起来,也就没正式抽调。

  再加上一个还没有正式任职的李家主,这要纪彬自己认命。

  他的意思是,自然要塞到协理部,这里都是技术大佬。

  这些人也就是纪彬的手下了。

  要说纪彬最重视的,肯定是最先过来的三位工部,现在不能说工部,而是协理部的三位大佬。

  他们现在都穿这窄袖衣裳,裤子挽起来,指挥兵士们把之前看到的海底小船捞上来呢。

  不仅他们三个期待,李家主也期待啊。

  他们四个技术大佬早就达成共识,而是李家主对船只的了解,也让他们刮目相看。

  四个人看着海底沉船被捞上来,都想看看前朝的船是什么模样,说不定有可取的地方。

  前朝虽然朝廷昏庸无度,这船只技术还是可以的。

  协理部的大佬们隐隐知道纪彬想要的是什么,那就是蒸汽机放到船上,在刘铁匠打造器皿的时候,他们这才抽了时间关注船只。

  但是越看越有意思。

  这船只上的技术,不必魏如之前沉迷的马车技术差,甚至他还想动手试试,万一能改进呢。

  等海底沉船被捞上来,不少人都去围观。

  特别是海太城的百姓。

  天啊,他们都是海太城土生土长的人,都不知道这海底还有宝藏呢!

  怎么纪彬一来,什么都捞上来了。

  可纪彬瞧着这船眼前一亮,立刻看向李家主:“这船只的模样,是不是能日行二百里那种?”

  这船只船头很尖,线条流畅,以纪彬贫瘠的船只知识,也能看出来其作用啊!

  那李家人激动得要哭出来:“对,对,就是那种。”

  “虽然坐的人少,但可以作为先锋船,我先祖书上记载明明已经失传了啊!现在南军国有的百里船都是试着航行,还有诸多问题。”

  “这二百里的船一出来!岂不是直接仿造就可以用了?!”

  不错,他们这么久的打捞还是有用的。

  这不就捞出来前朝家底了,怪不得前朝船厂的人宁愿沉船烧船厂也不留下来。

  竟然是如此宝贵的东西。

  这就是好的开始啊。

  都有二百里的快船了,其他船只还远吗?

  第142章

  要说前朝船只,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其一便是舟山乌槽为首,这也是浙船,同样是所有船只里面最不错的,特点大概是轻捷便利。

  以前用于追击敌人,现在则是运输加急加快的货物,这种船只都比较小。

  第二则是人称大福,也算兴华府跟无仙城的船只,福船个头大,能抗击风浪,而且还能防火,现在运输大量物资的船只,基本也是从这个改进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