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小货郎 > 小货郎 第427节

小货郎 小货郎 第427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32:29 来源:免费小说

  到时候兰绣的名气不就打出去了?

  引娘倒没考虑那么多,她现在在挑人选准备送到兴华府,挑选十个优秀的绣娘,到兴华府传授绣法。

  这是年前就想做的事,但因为去汴京一趟,竟然耽误了半年时间。

  但这十个绣娘去兴华府之前,还是要纪彬先探探路,在那边准备好僻静的房子,然后再有引娘带着人过去。

  到时候兴华府的女子们也能学习刺绣,成为纪家刺绣坊,成为兰绣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赚钱啊。

  赚钱的买卖谁不想做。

  也有刺绣坊的人担心,那么多人学会了刺绣,那她们手里的活会不会少,就跟春安城兰阿巷子的人想得一样。

  毕竟买家就那么多,要是你卖了,那我卖什么?

  引娘只让她们安心,自有解决的法子,大家安心刺绣就好。

  引娘这么淡定,自然是因为她在汴京的时候就知道,西边商路要开,海运也要开,后者可能会慢一点。

  但他们家的刺绣坐船只再到运河上,一路能送到汴京。

  汴京那边对他家的刺绣,可是喜欢得很。

  平老板已经做好准备,随便帮他们销售货物,平老板可不止酒楼一个产业,他家能在汴京有名气,生意上自然不是小打小闹。

  引娘淡定,其他人自然跟着淡定。

  不过也是奇怪,以前听酿酒坊的伙计们讲,他们一看到纪彬东家胸有成竹,他们也跟着安心。

  如今刺绣坊竟然也成这样,只不过现在淡定的是引娘,她们照样安心。

  他们这对夫妇俩,可真是厉害。

  既然东家都说没事,那她们继续做呗,反正现在做出来的刺绣,只要不是瞎糊弄,都会按照等级售卖。

  这些都已经有定制,大家心里明白的。

  李裁缝也帮着管理绣娘们,还在帮引娘挑选合适的人去兴华府。

  挑绣娘去兴华府这件事,众人早有耳闻,有想法的自然会跟过去,一个是教别人之后,还能得到刺绣坊给的钱财,二是在引娘身边露露脸,说不定有晋升的机会。

  有些想法的人自然会主动报名。

  这点根本不用纪彬操心,他只要去兴华府就好。

  五月二十五,引娘生辰后五六天他才出发,之前来给引娘过生日的柴力都回海太城了,他还是没走,但最近真的要去一趟了。

  走的时候,纪彬忍不住对引娘笑:“可别太想我。”

  引娘一听这话耳朵就红,只推着他离开。

  纪彬又笑,带着陈乙先去趟邑伊县,之后再从邑伊县去兴华府。

  这是早就商量好了的。

  不仅是纪彬自己想要走,兴华府作坊跟船运那边也在催他,甚至船厂李家也在催他。

  应该是新船已经做好,只等着他过去呢,纪彬还让卢益赖亚在兴华府等他,明显请他俩帮忙检验船只。

  出发之前还是要跟邑伊县新知县打个招呼的,新知县就是之前的主簿,因为程知县走的着急,破格提拔上来的。

  主簿也是实在没想到,他虽然举人出身,但当时名次并不高,而且家世一般。

  否则能跟着当主簿吗。

  谁想到时来运转,竟然让他遇到这种事。

  这位叫牛吉人的主簿刚开始只是代理知县,春安城刺史,宿勤郡知府觉得他还不错,前段时间才正式任命,吏部也通过了。

  毕竟只是个知县而已,不算特别严格。

  而且牛知县管得还不错嘛。

  肯定不错啊!

  无意得到这种好机遇,若还把握不住,对不起他之前读的书。

  反正牛知县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这可是邑伊县啊!

  不是什么穷得鸟不拉屎的县城,而是税收人口欣欣向荣的地方。

  甚至是为数不多有商会的地方啊。

  又因为纪彬的原因,这里多了不少作坊,又是一大笔收税,托之前知县们的福,县城的路也是不错的。

  官学慈幼院,一个比一个修缮得好,连留下的捕快捕头们都很得力。

  他是捡了个大便宜啊!

  周围多少同僚都羡慕他能在邑伊县当长官。

  至于邑伊县到兴华府的那条路?

  还有什么说的,有钱有人,修啊。

  牛知县自然知道这条路的重要性。

  所以纪彬跟牛知县聊天的时候,牛知县立刻透露了这条路的消息。

  那就是路已经修好了,原本骑马要三四天时间的路,现在缩短了一半,就算是马车牛车走,也只用不到四天时间。

  所以纪彬可以放心做生意。

  话虽然没有明说,可意思是这个意思。

  纪彬自然失笑,但心里也是高兴的。

  他走这段时日,邑伊县同样有发展,能不高兴吗。

  拜别知县,纪彬陈乙骑马上路。

  这一路果然如同牛知县所说,修建得十分不错,道路宽敞,路也平坦。

  看样子是花了大力气修建的。

  其实纪彬之前就知道,他毕竟跟柴家,蔡运熟悉,这条路还是他家修的。

  他们走的时候,蔡运家小孩都出生了,纪彬引娘回来后还去送了礼,自然知道路的情况。

  这明显是条官道,估计因为邑伊县有钱,兴华府也还行,所以修建得非常漂亮。

  马儿走这路上面,明显很轻松。

  这一路走过去,还有不少大车,更有跟车的老板。

  他们自然是认识纪彬的,可惜纪彬陈乙骑马飞快,也没机会打招呼。

  可一见到纪彬,自然会有人感慨,他们宿勤郡出了这样的人物,怪不得在各地名声都在上涨。

  而且这位纪先生可是跟南军国各地的人都有联系,每个月的书信都十几封,都是各地好友写的,真厉害啊。

  纪彬都不知道,他跟好友们写书信,都成了厉害的了事。

  他这会已经到了兴华府城门前。

  此处城门已经被修缮得很好,门前的兵士见到他跟陈乙,眼睛明显亮了,立刻向他打招呼。

  于是这里就跟邑伊县一样,不少人都把纪彬围住。

  其实兴华府所有人都知道,纪彬早在四月底就已经回了纪滦村。

  离家好几个人,自然有很多事要忙。

  可是兴华府众人等了那么久,还是没听纪彬要来兴华府的消息,这让不少人都有些着急。

  纪彬不会是不想来兴华府了吧?

  可他家还有铺子在这啊,俨然已经是整个兴华府最大的杂货店了,里面南北杂货,各式物件,简直应有尽有。

  谁要是想买东西,都会来他家的。

  总不能真不在意这边吧?

  船运骆家,船厂李家渐渐写信给他,现在总算是见到真人了,不少人都围着纪彬说话。

  这还在城门口呢,话都说不完的。

  纪彬笑着推托,他还是想去自家杂货店看看,其实他那点事大家肯定都知道了,他再说一遍也没意思啊。

  总不能让他再自夸一顿。

  纪彬越是如此,越是被夸名士风范,就快成兴华府的典范了。

  这点兴华府新知府了解得最深。

  新知府名叫晁山,原是上届科考的榜眼,今年不过三十四,应当前途远大,可当时朝中科考的主考官是禹王一派的人。

  他们那届的考生都算是那位主考官的门生。

  之后禹王落败,他们这群人自然受到冷落。

  即使他们什么也没错,只是在错的时间考上科举而已。

  晁山也明白,太子是没功夫故意磋磨他们的,只是其他人下意识远离这群人。

  他们这一届的状元更是因为棉花案下狱,谁让状元太巴结禹王。

  就剩探花跟榜眼,还在翰林院战战兢兢任职,谁也不敢出一点差错。

  至于其他人怎么样,晁山也不清楚,约莫就分两种,一个跟状元一样站错队,还有一种就是他们这种被党争连累,虽没入狱,但备受冷落。

  谁知道就是在年末几天里,太子正式着手调配官员,看了他之前的文书,还以后办得几件差事后,竟然召见他,问了几个问题。

  还问他对海禁一事怎么看。

  当时圣人生病,太子,也就是现在新皇掌管所有政事。

  被这么看似简单一问,晁山简直满头是汗。

  权衡片刻,晁山讲出自己的看法,等他再从政事堂出来,已经过了两个时辰。

  这简直是当场写策论啊!

  根本又考了一次科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