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小货郎 > 小货郎 第398节

小货郎 小货郎 第398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32:29 来源:免费小说

  那就可以。

  他只是顺手救人,没必要对他感恩戴德。

  海太城的私塾都办起来了,兴华府的官学在王巡查努力下,已经请了三位夫子过来,其中一个还是年迈的举人,以前做过几年官,但他考上举人的时候已经六十多了。

  南军国普通官员七十致仕,所以这官也没做多久,如今被请来当官学夫子,算是管着其他两位。

  其他两个只是秀才,但愿意到兴华府,那也是看在王巡查的面子。

  兴华府官学跟慈幼院差不多,都是年久失修,无人问津,这重新整理出来,纪彬他们才看出官学的底蕴。

  因为是在海边,这官学上的建筑雕刻着海浪波纹,还有特有的海怪形象。

  这些东西都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象征,而且根据王巡查来看,估计这个官学已经有小百年的历史。

  既然如此,更要小心呵护,这些建筑还算结实,只要修修补补就行。

  在官学后墙,石刻上还有一幅海浪搏击图。

  一艘扬帆船只在大海上,这船上至少有上百名船工,齐力划桨,跟大海搏斗。

  这副石刻还是清理了里面藤蔓之后,才被人发现的。

  不少人都过来围观。

  以纪彬来看,如此的图案,应该是描述的当时兴华府出海船只跟大海缠斗的画面。

  顺着这幅图往右边走,几乎证实了纪彬的猜测。

  最后一幅图是海上风平浪静,所有船工都在甲板上晒太阳。

  这几幅图简直生动描绘出海时的场景。

  既能看出来大海的凶险,也能看出大海的魅力。

  更能感受到兴华府百姓无穷的斗志。

  他们最终征服了大海,带来无数金银珠宝。

  这要是让后世的考古学家看见了,肯定会惊喜啊!

  再也没有比这样的史料更好的东西。

  在石刻的边角处,王巡查手下发现,这石刻应该是前朝所有,本朝不重视海域,前朝却发展得不错。

  这应当是前朝先人留下的痕迹。

  而且这石刻还在官学当中,可见当时出海的风气有多盛。

  在纪彬开口下,王巡查已经让人画下这几幅大海搏斗图,准备呈给汴京那边。

  也许在他们这一代,还会开启新的航海篇章?

  这谁都不好说。

  但这些先人遗迹足以说明,兴华府的航海底蕴,是谁都比不了的。

  他们以前去过大海深处,以后也能去的。

  不仅是纪彬,王巡查对这幅石刻感兴趣,就连船运几家,还有船厂李家,也来凑了热闹。

  这可能就是他们先辈留下来的。

  可惜本朝初期实行海禁,不允许往海外航行,现在很多地方的官府还在管控这件事。

  也就是兴华府之前太乱,才有大船从这里出发,毕竟是三不管地带。

  他们那些对大海有向往的人,就算知道兴华府官员奸佞,也会从这里走。

  算着时间,他们已经走了一年多的时间,估计明年春夏就会回来。

  估计等他们再回来还要吓一跳,这兴华府早就换了天地,说不定还会担心他们顶着海禁的名头还要出去,会不会被抓。

  以前的兴华府不管,现在就不知道了。

  想到出海那家人,船运门户们倒是面面相觑。

  算了,等他们回来再说吧。

  那群人就不是正经商人,他们就是一群疯子而已,天天往外面跑,还说什么外面还有另一个世界想看看。

  他们不是为了赚钱,就是想去其他地方看看!

  纪彬听着船运门户的描述,脑海里出现三个字。

  探险家。

  他们确实不是商人,因为他们航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或者说顺便赚钱。

  更多的,还是对大海深处有向往。

  他们是一群实打实的探险家。

  这还挺有意思的。

  纪彬知道船运门户提起这件事,也是有心想帮他们开脱,看了看王巡查,这才隐晦道:“到时候再说吧,也许他们只是无心之失。”

  顶着海禁的名头出海,可能还是无心之失,这话也是前后矛盾了。

  不过说到底,海禁严不严格,还是看上面的意思。

  当今圣人虽然疑心多虑,只想长寿,但治下大多还是宽松,连谢阁老那种都能因为这边要乱了,所以把他召回去,可见他不是个动辄杀人的。

  所以那些偷偷跑出去的,也不会有太多问题,这是真的。

  再说他们要等到明年才能回来,也没人会注意他们。

  兴华府这边,王巡查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诱敌进入,又或者像之前十一皇子那样的,他们现在都很宽容。

  兴华府官学彻底建起来,但真正来读书的还是很少,多是六到十二岁,有个十三四,都会被家里带着去干活。

  纪彬虽然不赞同,可这也是兴华府的实情,只有这里生活好些了,这些情况才会少点。

  他有空制止,不如多给大家找点挣钱的买卖。

  之前提了很多人,唯独没讲从兴华府来的作坊老板们。

  他们的作坊建在纪彬规划的位置,就是荒地村跟城中之间,两边是码头街民居跟荒地村百姓。

  前面到海岸则是天然小码头,这个码头以后还会修建,所以这个位置非常好。

  在纪彬的规划里,前一排可以建成商铺,后几排就是作坊。

  现在作坊也在这边,纪彬之前答应过海太城的人,要介绍点活过去,这肯定要去说一声,请他们派点活给海太城。

  原本以为还要费些口舌,毕竟荒地村也好,码头街也好,其实也有能闲下来做些小手工的。

  运到海太城,反而要损失点运费,是不划算的。

  可没想到纪彬刚过去开口,就听作坊老板们道:“好啊,海太城那边需要多少,我还能把邑伊县那边的活调过来。”

  这些都是小手工做成的物件,就拿藤条来说,编成可以用的小物件,这些都是需要人工的。

  让谁做都是做,为什么不听纪彬的呢。

  虽然听纪彬的要舍近求远,损失一点运费,那他们也要听!

  谁让这是纪彬!

  纪彬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都惊讶了,开口道:“不用勉强,能送那边做最好,送不了我再想办法。”

  “没事,一会我就差伙计送过去,我家做竹筐的,让他们学学,也很快的。”

  “对啊对啊,他们要是可以的话,还可以去捡贝壳,我都收的。”

  “是的,没关系,纪先生说的话我们都听!”

  纪彬跟陈乙都迷惑了。

  以前大家也没那么听话啊,今天是怎么了。

  等问几句,这才明白过来。

  因为如今纪彬的名声,纪彬做过的事,所有人都对他敬佩万分。

  能帮他做事,说出去都好听啊。

  最重要的是,他们听说了一件事。

  那就是纪彬为了快点送棉衣到边域,几乎把家底都掏空了!

  那么多棉衣,纪彬跟詹明可是送了大部分,棉花是他们出的,布料是他们买的。

  甚至还雇人来给他们帮忙。

  这部分要花多少钱啊!

  这部分一共花了不到五万两。

  纪彬立刻都能答出来,别看他做了很多事。

  但那些棉花真的是自家的,不过是出些成本而已,就算加上这一路的运费,也不到五万两啊。

  不管对他还是对詹明来说,都是很少的数字。

  纪彬自然不能对其他人说自家的经济情况,只好尽力辟谣:“虽说捐了那么多东西,但棉花毕竟是自己家的,不算什么。”

  “布料也是宿勤郡柳家便宜许多买下来的,真的不算什么。”

  其中一个作坊老板却道:“纪先生,你真的不用强撑,我们都懂的。”

  “对,不能让你再破费。”

  “是啊是啊,你省点钱吧。”

  “你赶紧做生意赚钱啊,你家底本来就不厚的。”

  纪彬哭笑不得,大家对他是不是有什么误解啊,他真的没有很穷啊。

  可在外人看来,这就是纪彬在逞强了。

  纪彬回去后,陈乙才把消息打听清楚。

  原来是这么回事。

  要从谈家父子还在兴华府的时候说起,当时纪彬不是天天送礼物过去,很多人还说他开始上道了,知道送礼物讨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