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小货郎 > 小货郎 第34节

小货郎 小货郎 第34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32:29 来源:免费小说

  他坐下歇了歇,就讲起接下来的打算。

  以后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有春安城的太平车过来,时间确定了,每次车走的时候,纪彬会把下次要的货单给他们带回去,再来送货的时候也是如此。

  只是十五的时候,不仅要给货单,还要给黄米酒,单独给酒坊陈家。

  这些事情说完,纪彬喝口茶,说起最重要的事。

  “店里准备招两个伙计,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合适。”纪彬开口道,“若是有你之前的同僚,也可以介绍过来。”

  在纪彬走的时候,柴力被柴尺提点过,已经不抗拒招人的事,只是没想到纪彬还想要退下来的将士。

  不过像他这种比较少了。

  柴力道:“边关屯兵不少,不是像我这种伤的,基本不会回来。招人的话,只要肯干活,别的也没什么。”

  纪彬有些遗憾,果然像柴力这种帮手可遇不可求。

  纪彬只好点头:“好吧,我打算招一个能写会算的,再招一个年轻肯下力的。也不知道好不好找。”

  谁知道说到这个,柴力反而笑了:“只怕消息传出去,应征的人会极多。”

  能在县城店铺干活,这都是好活计,更不要说像纪彬杂货店这种生意兴隆的店面。

  纪彬将信将疑,卖力气的还好说,能写会算的比较难吧。

  毕竟在他们这种偏远的小县城,会写字的人不算多。

  谁知道第二日刚将消息传出去,就跟柴力说的一样,应征的人几乎踏破门槛。

  比来买东西的人都多啊。

  纪彬深切感慨,古代的工作职位果然太少了。

  特别是肯吃苦的年轻人,全都踊跃的很,甚至还有人说,就算不给工作也行,能不能在他这进货当货郎。

  这有什么不能的,纪彬直接应下。

  选了两日,最后定了克曹乡苦出身的徐杰,不过十八岁,家里有病重的母亲,还有年幼的弟弟妹妹。

  不是纪彬吃卖惨这套,而是克曹乡的徐木作听说他招人,主动说了徐杰的情况,都是一个乡的,想给他找条出路。

  现在徐杰家里有姐姐姐夫照顾,他只要出来挣钱就好。

  剩下能写会算的人,倒是寻了三日,最后是王知县推荐,他远方亲戚表舅,今年六十,以前在宿勤郡给人当账房管事。

  那家人刻薄,年纪大了,表舅就被辞退。

  表舅回乡之后,王知县也有多照顾,听说纪彬招能写会算的,就让柴尺去说了声。

  还特意嘱咐了,能用就用,用不成也没关系。

  但纪彬见了那位老人家,其实身体还算硬朗,只有一个出嫁的女儿。

  好在女儿女婿把他接回家,照料的还算不错。

  他来纪彬这里做工,晚上外孙子再把他接回家,反正都住在邑伊县,也不算远。

  这样一来,杂货店的人已经招齐了。

  比纪彬想象的快很多。

  周账房跟徐杰已经来上工了,有柴力带着,一切都在慢慢熟悉。

  但三个人的工钱不太一样。

  柴力如今已经是柴管事,一个月两钱银子,再加餐补五十文,每月可以休息四天。

  周账房每月一钱银子,餐补三十文,月休四天。

  徐杰则是每月一百五十文,餐补二十,月休四天。

  按照南军国如今的市价,一两银子约莫值两千文,一钱也就是两百文左右。

  跟纪彬那个时候的古代有些差别,但这些价值都会上下浮动,按一两等于两千文来说,在这里是比较准确的。

  柴力的月钱不用说,放在春安城那也是高的。

  但纪彬觉得,柴力做的事多,而且还护着杂货店的安全,给这个价钱绝对是他赚了。

  账房倒是还好,毕竟这个年代能写字能算术,还会记账的,这都是技术型人才。

  再说还有餐补,已经十分不错。

  反正周账房是满意的。

  最后的徐杰给的钱最少,可在乡下他只能种地勉强维持生计,被送过来的时候还有些拘谨,一切都要从头教起,算是这里的学徒。

  纪彬虽然有心照顾,但财不外露这个事还是懂的,他给大家月钱开的极高,那就是害人害己。

  当然了,柴力的月钱自然是保密的,只有他们两个知道。

  处理完这些事,纪彬把从春安城拿的新茶给柴尺送过去,算是感谢最近的帮忙。

  但柴尺一看那茶,就明白了。

  当天又出现在王知县的桌子上。

  这让王知县不知有多感慨。

  瞧瞧这纪彬,再看看自己子侄,没法比啊。

  上次柴尺送来的酒也不错,怎么会有这么会办事的小子。

  若是他能科考,也是个人才啊。

  可这生意再做大些,他就不能装作看不到,要催一催农户转商户了。

  王知县又看看这新茶,叹口气,算了,何必为难人呢。

  等等再说吧。

  此时不得不说的就是。

  古代士农工商,士不用说,简单来说就是当官的。

  其下是农,然后工匠,最后是商人。

  按照这个地位来说,如果纪彬从农户转为商户,那就是连降三级。

  在古代这种级别是有用的。

  比如有些严苛的朝代,商人甚至不能科考,当然南军国没有这个条例。

  可商人的穿戴却是有规定的。

  也是南军国商业还算发达,对这个管的不严,若是严格一些,春安城那些作坊老板们根本不能穿那么好。

  而农人要更受尊敬些,至少很多重税就不会降到农人头上,而是摊给商户。

  逢灾年徭役,征兵,又或者改税,定然是商户要挨一刀。

  所以如果把纪彬的农户转为商户,以后的纪彬会处处受限,地位还低。

  现在王知县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催促他办户籍,就是优待了。

  并非是王知县吃了纪彬的茶才不管,而是只要生意不算太大,他都不管的,何必要为难下面百姓。

  城里那个做酸菜鱼的,一点也不懂变通,王知县也没让人催过。

  这种现象在南军国很多地方都有,不是王知县这独一份。

  可纪彬却明白,现在他的生意还算小打小闹,所以王知县可以不管。

  但等生意再做大点,那就不得不管。

  此时的纪彬正拿着布料回纪滦村,都是裁剪好的布料,回去就能让引娘分给大家。

  可这次不是五十份,而是五百份。

  所以需要的绣娘会更多。

  最好多一些像高娘子,徐娘子那样技术高超的绣娘。

  纪彬相信,有铜板的诱惑下,不少人都能练好绣工,从低级活计接高级活计。

  给大家一些时间,他们这里就能稳定供应质量好的绣活了。

  纪彬到家的时候,引娘正在院子里看书。

  之前买的几本书引娘学了一半,但纪彬不在家,她就学不来新字,只有认真练习之前学过的。

  纪彬走近,就看到引娘拿着毛笔,方方正正地写了个漂亮的字。

  “写得真好看。”纪彬刚开口,就见引娘带着惊喜的眼神抬头。

  “纪大哥你回来了!”引娘站起来,赶紧迎接纪彬。

  纪彬这次离开家十几天,去的又是春安城,自然让人担心。

  见纪大哥好好的,引娘也就放心了。

  纪彬走进去,看着引娘写的字,开口道:“引娘,你想去学堂吗。”

  学堂?

  引娘看向他:“你之前不是问过,邑伊县的私塾不收女学生。”

  纪彬点头:“但荆高庄有女学。”

  纪彬大概讲了荆高庄的事,又道:“她们庄子做的都是养蚕,织布的活计,女子也多。那的女学还不错。只是去那边上学,骑驴都要大半个时辰,来回的话时间更久。”

  “我愿意的,就算走路也愿意。”引娘立刻道,说完好像觉得自己有些着急,“去那读书贵不贵?”

  纪彬笑:“银钱不是大事,只是辛苦你了。回头咱们寻摸个小马,你若是能骑马就好了。”

  骑马?

  马是多金贵的东西啊,她有头小毛驴已经很好了。

  引娘摇头:“我可以的,也不怕辛苦。”

  如果是以前的引娘,或许没有那么多想法,可是她认识了纪彬,从纪彬身上引娘似乎明白读书的作用。

  或者说,她好好读书,或许就能跟纪大哥一样厉害?

  引娘忽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贪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