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小货郎 > 小货郎 第216节

小货郎 小货郎 第216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32:29 来源:免费小说

  纪彬笑:“没事,能有什么大事呢。咱们安心等着吧。”

  这天塌了总有个高的顶着。

  再说,各家还需要焦家人,根本不会有什么小动作。

  这就是有技术的好处吧。

  焦家主点头,总算是安心了,再说不安心又能怎么样,现在还是老老实实等着太子召见吧。

  如今是十一月初九,也算是年关前面。

  如果放在邑伊县那种小地方,大家都在准备准备停工的事,毕竟天气太冷,也该休息了。

  可像汴京城里百万人口,一直到年三十,可能还有店铺开业,毕竟人口众多,哪哪都热闹的。

  人口多的城市,平均温度还会比其他地方高个几度,也更适合人生存。

  这点在现代是有研究证明的。

  怪不得人们都喜欢往大城市跑。

  但毕竟是过年,该有的热闹还是有的。

  像那些百戏游人,如今都聚集在汴京城十二处大小瓦舍里,日日笙歌,昼夜不停。

  只能说不愧是汴京城。

  纪彬也安心在焦家住下。

  不过趁这个机会,他们还在秘密写书。

  也不是他们想顶风作案,只是闲在家里也没什么事,至于对外面?那自然说是写着玩玩。

  就算有心人想打听,也觉得一群农人,一个小货郎,能写什么书?

  大多是不放在心上的。

  觉得他们瞎胡闹而已。

  别说古代了,现代有个种庄稼的老汉说自己要写本农业相关的专业书,估计也不会有人信吧?

  更别说焦家人一群人里,写信比较通顺的,只有焦家主跟焦十五两个人。

  其他人的字约等于鬼画符,甚至还有鬼画符都画不好的。

  但在古代这种知识水平,已经是平均以上了。

  可这种知识水平,离写专业书,还有长长长的距离。

  其实纪彬真的做起这本书的时候,问题也是很多。

  他心里有个大概的模板,比如在目录上先写总论,大概讲一下棉花普遍种法。

  然后是每一个章节对应一个地方,比如宿勤郡种棉法,着重写宿勤郡那边的地理环境,天气变化等等。

  还有各地的病虫害怎么防治,肥料怎么用。

  等纪彬着手开始做,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农业科学家了。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若是真有学农的人穿过来那就好了啊!

  他这个写书半吊子,跟农业半吊子,只能一点点推进。

  可时间慢慢往前,书是有些进展的,太子那边却迟迟没有消息。

  别说焦家人了,就连纪彬也有些疑惑。

  他们十一月初八到的汴京,如今十一月十八,按理说太子应该早就知晓了。

  可迟迟却没有动静过来。

  也许是太子公务繁忙?

  这是极有可能的,毕竟他们不过是小人物,就算是排序,也要排很久。

  纪彬跟焦家人强行安心下来,继续琢磨这本种棉的书。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可能也没错?

  不过现在基本上是纪彬来总结归纳,柴力,还有焦十五帮忙誊写。

  至于焦家主则把各个地方不同的种棉方法写出来,其他焦家人则口述给焦家主。

  渐渐地,一条条农业小知识,竟然慢慢成型。

  不错,就算太子不召见他们,这次齐聚在京城,那也是有收获的。

  在十一月二十五的时候,纪彬收到引娘从纪滦村寄过来的信,还有春安城各家也寄来书信。

  引娘信的内容同样很长,基本上是上讲作坊跟杂货店的事,还说她早早让春安城杂货店的徐杰跟纪一飞回来了,今年的皮货也卖了好几千两银子。

  那个店的鲁石不时会看看仓库,检查铺子,让纪彬放心。

  邑伊县这边生意更好了,而且更多买家都是纪滦村的人,周围养猪的人家也扩大了规模,他家那边也是挣了不少钱。

  若说麻烦倒也有,不过是深花坡那边。

  纪彬想了想,这是卖花蜜那个深花坡,当初那家的刘老爹一家做事不规矩,所以纪彬不让他独家供应花蜜,转而让全村人一起来做。

  毕竟他们守着花谷,只要掌握养蜂的诀窍,谁都能买花蜜给他。

  纪彬还觉得深花坡有个叫刘冬的青年十分不错,他养着疯了的母亲跟妹妹,自己就把深花坡收花蜜的事给他了。

  不过那边又有什么麻烦?

  引娘也在信里写了,说是因为整个深花坡都在赚花蜜钱,刘老爹一家赚得钱减少很多,他家气得没办法,还想要独家买卖。

  可是他一家人,怎么拗得过全村人?

  全村人可是因为赚花蜜钱之后,腰包都鼓起来了。

  挡人财路这种事,可是要命的。

  刘老爹反抗不成,竟然在十月份的时候,趁着月黑风高想要捣毁其他人家的蜂箱。

  正好被巡查的刘冬发现。

  刘冬对花蜜的事是最上心的,他自从接了这个活计之后,甚至有钱给母亲妹妹请大夫吃药看病。

  母亲妹妹虽然还是痴傻,但脑子渐渐没那么糊涂。

  有一次回家的时候,他娘还做了碗米粥给他,虽然米还有些夹生。

  但这也是看到希望了啊。

  所以刘冬是整个深花坡对花蜜最最上心的人。

  他发现刘老爹跟刘家大儿子想做的事,直接上去跟他们打了一架。

  这边的动静被村里人发现,气得把那刘老爹一家打得头破血流。

  毕竟有些蜂箱已经被捣坏了啊!

  谁能不气啊!

  深花坡年迈的村长都气得拿竹子做的拐杖打人。

  最后经过村里人商议,这刘老爹一家直接被赶出深花坡,你们爱去哪去哪,反正村里是不能留贼的。

  这刘老爹一家已经被打怕了,更知道留在深花坡,以后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刘老爹一家竟然还想找引娘求情,可被引娘直接拒绝,说深花坡的事跟她这个外乡人无关,她管不着。

  乞求无望,听说刘老爹一家已经被村里人赶走,全家搬到兴华府那边了。

  不过他们手里其实有些银两,再安家落户是没什么问题的,毕竟当初花蜜生意,可都是他们家自己的。

  如今这样的命运,只能说是自讨苦吃了。

  也因为是刘冬及时发现刘老爹想做的坏事,现在隐隐已经是深花坡的领头人,也算是实际上的村长了。

  有刘冬当村长,以后深花坡的花蜜只会更稳定。

  看完这些话,纪彬总觉得引娘隐瞒了什么,是不是这刘老爹一家去纪滦村说了什么?

  可这信里来来回回也看不出什么门道。

  剩下的事也就没什么了,引娘还说,纪彬接到信的时候,她应该已经回娘家过年了,让纪彬在外记得吃些好的,不用担心家里,纪老爹那边也送了年礼,一切都会好好的。

  心里还有陈乙家人对他的嘱托,让他好生照顾自己,家里的银钱都收到了,话里还责怪他怎么自己不多留一点云云,可见也是担心的。

  纪彬自然会转达给陈乙,让他知道家里人在挂念他。

  这就行。

  纪彬看着引娘的信就觉得很安心。

  只是没赶上引娘毕业,总归是有些遗憾的。

  算了,回头再说吧,他看看能不能买什么礼物补偿一下。

  但这也是年后的事了。

  放下引娘的信,就是詹明的了。

  詹明写的信也挺长的,把宿勤郡这边棉花的事说得很清楚,还说他的税款没有交上去,因为春安城官府的人空了大半,都跟着谭刺史去了京城,让他有事的时候厚着脸皮也要去求助一下。

  还有宿勤郡的房知府也在京城,有事可以找他们。

  纪彬也有些惊喜,若是真有什么大事,说不定还能求助一下?也算是心里安稳些。

  最后一封则是许久未见的平老板,平老板则让他在汴京小心些,说里面势力错综复杂,近两年还是不要沾惹的好。

  但是平老板并未给什么名单,估计是怕信里乱写什么会出事,明显是信任纪彬的智商,把事情说得很隐晦。

  平老板的说法跟纪彬想的差不多,最近几年还是远离汴京的好。

  听说平家在汴京也有产业,以平老板的态度并未让他有事找平家,只怕他跟汴京平家的关系好不到哪去。

  不过这封信后面笔锋一转,说这信里还有封信,只是要让纪彬代为转达,要给柴力的。

  给柴力?

  纪彬眉毛一挑,见平老板后面的笔法轻浮,估计也觉得可乐。

  看来他猜得没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