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小货郎 > 小货郎 第214节

小货郎 小货郎 第214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32:29 来源:免费小说

  但纪彬这里就是抢着交。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邑伊县衙门日子好过了些,靠他买山买地,靠他交税。

  从永义十五年初到如今永义十六年底,就不说纪彬提醒拨款那件事吧,他们家平日交税都足以往他的政绩往上提一提了。

  至于纪彬种棉花这事,他也想过税款会极多,但收到引娘亲自送来的三万五千两税款,还是让他震惊。

  柴尺提前来说,讲引娘缴税款的时候想低调点。

  她是想低调的,那也是外部低调而已,衙门管账的,还有王知县,稍微算算就知道是个巨额税款。

  而且引娘还赶在年底前交完钱,这政绩就是在他身上啊。

  想必今年可以挪个好地方了!

  其实王知县也不挑,若是能到春安城就行,毕竟春安城富裕啊,又或者去个什么大点的城当个文官,然后一步步升迁。

  这都是好事。

  就拿他铺桥修路,救济百姓,任下民风极好,税款多多的情况,这不升迁,那就出鬼了。

  所以王知县数完税款,一面觉得自己马上要走,这些税款全留给下一任做政绩了。

  另一面觉得心里可太安定了。

  三万五千两啊!

  抵得上往年加起来的了。

  不是王知县没出息,他们这里偏远,自然不能跟汴京一带,江南一带相比。

  跟自己周围这几个穷兄弟比较,他是很厉害的了。

  等回家之后,王知县立刻让夫人备下年礼,今年要走下纪家的门户,毕竟自己马上要离开这,也不介意这些事。

  而且自己送了年礼过去,也让旁人不敢看轻引娘自己在家。

  不过说起来这纪彬也真是,大过年的竟然又去汴京做生意了,若是能成,是不是又有笔税款?

  可他为了赚钱,过年家都不回啊。

  也是个狠人。

  若是刚开始读书刚开始做官的时候,王知县还会瞧不起商贾之人,可当知县当久了,可太知道没钱寸步难行,连他们衙门都是如此好吧。

  而且跟纪彬接触下来,他倒不像是纯粹的商人,总觉得跟别人有些不同。

  也怪不得自己喜欢与纪彬交好啊。

  有了知县家亲自送来的节礼,别说纪滦村了,就连邑伊县都在羡慕纪家。

  看看人家,就算是家里男人不在,可日子照样红火。

  更别说人家男人可是去都城做买卖啊!

  你们要是有这个本事,两年不回家都行!

  不少人觉得这话不对劲,但又没法反驳,毕竟说得确实有道理啊!

  引娘见税款的事清了,心里也就安稳许多,其实那封信她还没看,总觉得要把手头的事做完再说。

  她总是习惯把最好的事留在后面。

  而纪大哥给她写了封这么厚的信,那就是好事。

  纪彬带回来的礼物,除了春安城的之外,还有邑伊县,纪滦村,荆高庄等等。

  纪彬向来是个礼数周到的人,自然都顾及到了。

  而江南地方的物件精美异常,谁看了不欣喜呢。

  引娘娘家知道纪彬过年不回来,宣老爹跟宣老娘自然不好说什么,但两人过来,让引娘去娘家过年。

  要是平常人回娘家过年,肯定会有人说道,可纪彬家就不一样了。

  就算引娘随手指了个人,要去那人家过年,估计都会欢天喜地地迎接。

  引娘同意是同意了的,但是她还有许多事要做,别的不说,刺绣坊全都靠她呢。

  还有马上过年了,还有来这里的百戏游人,听说今年来的人数很多,百戏也更多。

  引娘还要留在这里发礼钱,这些要是做得不周到,回头这些百戏游人就能把纪滦村抠门的事传到很远的地方。

  去年他们这里做得好,可是得了许多人的夸赞。

  名声不就是这样慢慢来的嘛。

  就算是纪大哥不在,她也会帮忙守着这些名声的。

  引娘准备等到年前百戏游人们走了,她这里彻底没事,然后再去娘家住几天。

  宣老爹宣老娘见引娘如此很有主意,而且说得很对,自然不会反驳。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家最小的女儿都能立起事了。

  跟之前再也不一样,又或者他家小女儿一直都是如此,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

  等爹娘走了之后,引娘才打开那封长长的信,里面说的许多话都是引娘能猜到的,纪彬还是详细写了。

  倒是没有想念之类的话,可字字句句又像是想念。

  引娘脸一红,说不定是自己想多了。

  纪大哥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呢。

  此时的纪彬已经到了汴京。

  要说他也算去了许多地方,整个宿勤郡就不说了吧,只要是繁华点的,他或多或少都去过。

  再有松江府也不算什么小地方。

  从松江府一路北上,纪彬,焦家人他们,都是坐马车,大大小小的城镇见过许多。

  可如汴京城这般的,还是头一次见,以前有人说汴京城内,雕车竞驻,宝马争驰,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竟然一点也不是虚言。

  进门便是高耸城楼,当初纪彬第一次去春安城的时候,就被城楼震撼过,此时更是夸张。

  当时春安城扩张过的外城也不过方圆十多里,此时的汴京外城都有方圆四十多地。

  外面护城河戒备森严,禁止行人来往,肉眼可见皇城的巍峨。

  这还是没走进门,若是走进去,粉墙朱户让人不由得生畏。

  不愧为京都,不愧是汴京。

  同样的城墙,江南一带柔多于刚,宿勤郡一带太过粗糙。

  只有汴京此地,才能让人感受到京都的浩穰。

  即使纪彬柴力陈乙他们一路奔波,但还是下意识观望许久。

  纪彬知道自己肯定会来一次汴京,之前觉得肯定是准备好行囊,找个好机会出发。

  没想到真正过来,竟然是因为太子召见。

  人生际遇,还真是神奇。

  门口的护卫检查过他们的身份通牒,确实无误后放人进来。

  从十月二十四雇马车赶路,走了十五天的路程,终于在十一月初八这天到了汴京城内。

  好在汴京城里有熟人,他们不必去住酒楼,而是被焦家人接到宅子里住。

  这宅子是焦家人凑钱买来的,毕竟他们手里确实不缺银两,唯独缺些自由罢了。

  反正汴京各户人家都不让他们离京,在汴京随便玩都可以,可是回鲁地?那还是算了吧。

  等到明年还是要种棉花的。

  此时的汴京棉已经运往全国各地,应该已经开始销售了。

  焦家人只管种这些东西,具体怎么卖,他们是不知晓的,可汴京的棉花价却不如纪彬想象中低。

  按理说汴京这边种棉的人更多,种的产量也多,应该不会很贵才是。

  可现在汴京棉价却在三千文到三千五百文。

  竟然比宿勤郡还要贵,这都有些不正常了。

  可纪彬,焦家主他们刚到,此时不了解情况,也就没多问。

  负责此处的焦老二道:“大家还是先洗漱吧,坐了这么久的马车,只怕骨头都要散架了,还是先休息休息,吃个饭,我们再详聊。”

  这样自然好,就算是柴力也有些疲惫,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不过焦家人却在打量纪彬。

  毕竟在焦十一的信里面,把纪彬夸得天花乱坠。

  原本以为是焦十一太夸张了,谁知道后来焦家主的信里也是如此,跟特意嘱托了。

  写书这事虽然是纪彬提起,但也是他愿意做的,跟纪彬无关,突然被太子问话,自然也跟纪彬无关。

  因为焦家主的书信,焦家人自然对纪彬极客气。

  要说焦家出事之前,还有人不服焦家主,可这一年时间过去,大家都明白只有焦家人一条心,才能有生存的机会。

  否则只会被逐个击破,等这些人会种棉花之后,那他们是真的没用了。

  而这一年里,汴京那些豪门贵族的脸色,他们可都看过了。

  更别说焦家主竟然被杭州景家那般对待,好在纪彬帮他们找回面子,否则这口闷气现在还堵心口。

  以前的事就不说了,关键是太子找他们做什么啊。

  实在是让人发愁,早知道就在边域种棉花算了,来什么这里啊。

  可后悔已经晚了,再说来这里种棉花也不是错事,至少错的又不是他们。

  纪彬洗了个热水澡,整个人都舒坦许多。

  这一路上京确实辛苦,可他心里却没那么多慌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哪有什么事情真的能把人为难住?

  而且太子找他们,可能并非只是坏处,更有可能是机遇?

  反正一会多问问情况,总是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