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小货郎 > 小货郎 第161节

小货郎 小货郎 第161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32:29 来源:免费小说

  纪彬倒是不敢夸大,毕竟这件事就算没有自己,王知县也一定能想通的。

  这话一说,柴尺自然跟着恭维。

  王知县倒是没讲什么,只让纪彬好好回去休息,让他等着好消息。

  等纪彬跟柴力回纪滦村,柴力都没想明白是什么好消息。

  可纪彬懂啊,纪彬道:“当然是修路,你觉得咱们县各个村里,谁最需要修路?”

  这都不用讲,肯定是荆高庄跟纪滦村。

  他们两个地方最适合修路,毕竟他们都有货物需要运出去啊。

  这个好消息,估计就是纪滦村附近的路会是第一修的。

  如果这不是好消息,那就没有好消息了。

  纪彬的笑都快藏不住了好吗。

  再说了,虽然上面拨款一万八千两,但这钱也不是全拿来修路的,说实话,一个县城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

  若是这个县城富裕,靠着交税就能养活衙门,那自然好。

  但穷到之前纪彬买个一百两的荒地都让邑伊县衙门高兴,那就太穷了。

  虽然去年今年情况好点吧,但县城需要用钱的地方真的很多。

  那城墙河堤不重要吗?

  县学添置东西不重要吗?

  再找些差役巡逻不重要吗?还有建些桥,建些福利机构难道不重要吗?

  反正这些钱吧,只有一部分会放到修路上,但是修哪条路,先修哪,自然是知县做主。

  如今让他回去安心等好消息,这还不懂吗?

  要知道,官府修的路,可不是他自己那种石子路,而是正儿八经的三合土路。

  就算不用官道一里地要一百七十两的标准,那也差不到哪去。

  反正等消息就好。

  以纪彬对王知县的了解,他不是那种出尔反尔的人。

  所以纪彬回纪滦村的时候,心情格外地好。

  回家之后,又听说两位上司最后吃了一顿孙旺家的鱼之后,正式打道回府,一个回春安城,一个回宿勤郡。

  然后就可以着手拨款的事了。

  想必接下来一段时间,整个邑伊县都会大兴土木。

  这是好事啊。

  等路修好了,粮食方便运了,土特产方便送出去,甚至百姓还方便出来找活计干。

  有了路,一切都会活起来的。

  不管官府还是百姓,都能等到实惠。

  纪彬不用想就知道,其他两个县的知县,若是听说王知县得了这么一大笔拨款,肯定嫉妒得不行。

  更会悔恨万分,如果他们大胆点,也是能要来钱的吧?

  谁家县城不需要拨款啊。

  跟纪彬想的一样,在两个上司离开邑伊县之后,拨款的消息不胫而走,具体的数额他们可能不知道。

  但信里看着王知县春风得意的笔法,就明白他有多高兴了。

  让他们胆小,让你们不敢说。

  如今这款项啊,那都是他们邑伊县的了。

  别人只有眼馋的份。

  至于其他县?那当然眼馋啊,恨不得时间倒回,再让他们把钱要回来。

  但现在什么都晚了,眼看着王知县要平步青云,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没过多久,王知县的名字在春安城下面的县衙里都出名了。

  谁不羡慕有个这样的知县?

  能拿到拨款的知县就是好知县!

  这些事纪彬并不知情,但柴尺每次过来,都会跟他讲些趣闻,还说了夏大娘的儿子又寄来书信。

  这次他还是让会识字的过去,正好给夏大娘念一下。

  纪彬没想到,年前提了一嘴的事,柴尺还能记住,这让他很是感动。

  柴尺摆摆手:“这算什么,我们俩家现在什么关系?”

  那自然是极好的关系。

  纪彬也不多说,他在心中也早就认定这个朋友。

  说话间,柴伯父在城西的那座桥已经修好了,用了木材,石料,铁链,可以说非常牢固。

  终于在四月初完工。

  要知道这个完工时间,原本正好赶上房知府跟谭刺史过来的日子。

  不过还好,参观没完工的项目,两个上司也不介意。

  但现在这个长十六米的大桥终于完工,浮桥也彻底不用,以后两边百姓来往更顺畅了。

  当然了,这种官府的桥都需要花钱的,钱收不回来,那以后别的东西也建不好。

  可是王知县有新拨款啊,直接说明,新桥跟之前的破旧浮桥收费一样,一人过桥只要一文钱。

  等于说,现在的桥更安全了,但费用一样。

  这话一说,河两边的百姓谁不高兴,坊间都是王知县的美名。

  若是以前,王知县肯定要考虑一下,过桥要不要涨价,可现在完全不用,他们县衙费用充足好吧。

  根本不用这么做。

  看看,手底有拨款就是好。

  大桥四月初二完工,王知县亲自走第一趟,给第一个铜板,算是剪彩仪式。

  柴伯父这边做完,就让柴尺去纪滦村,说他们这些人休息个四五天,然后再去帮纪彬修桥。

  毕竟这活确实累人。

  休息是应该的。

  纪彬自然不会计较这些,毕竟修桥这种不是一时半会的事。

  只说让柴伯父他们休息好了再说。

  纪彬回纪滦村之后也是休息几天,期间包达也找上门,说深花坡那边已经定好了。

  那户人家已经准备多养几箱蜂蜜,等到五月份,就能送来几百斤。

  这花蜜算是酸果酒最重要一环,反正是不能出错,有包达盯着自然没错。

  当初纪彬觉得,酸果酒在春安城的销量,能达到一个月十五万斤。

  可这几个月下来,那边的销量基本稳定在十七万斤左右。

  这也就算了,最让人惊愕的是,邑伊县,盘临县,还有隔壁两三个方便买酒的县,这些地方加起来的销量,竟然也到了十五万斤。

  要知道春安城是大城,下面的县是小县。

  但几个小县加起来,消费潜力跟春安城差不多。

  这种情况,让不少人重新审视下面的消费能力。

  不管怎么样,酸果酒基本稳定在一个月三十二万斤到三十五万斤之间。

  而且除了老薛他们送酒到春安城之外,其他县城都是自己到邑伊县取,根本不用送货。

  这成本也省下来了。

  当初纪彬为了省成本还说过,这酒坛子也是他们的,所以渐渐酒坛子也能运回来。

  只能说酸果酒的利润,远比大家想象中丰厚。

  当然了,因为每个月都要酿三十五万斤的酒,酿酒坊酸果酒小组,又招了五个人。

  还好当初招人的时候,纪彬留了名单,直接让纪登找人询问他们愿不愿意来做工就行。

  这一问,大家当然都是愿意的,毕竟这是酿酒坊啊!这是纪彬的作坊啊!

  谁会不愿意呢。

  当初他们没被选上,有人还安慰他们,说万一酿酒坊再招人,还会找他们的。

  那时候以为是安慰的话,没想到竟然是真的!

  这种事自然是里长负责,自从他把小儿子清理出酿酒坊之后,这里就和谐得很。

  三个小组之间经常互相帮忙,关系不错。

  现在的酿酒坊带上里长他们,已经有三十九个人了。

  全都是有力气的男人们,只能说,现在没人敢招惹纪滦村,更不敢来找茬,不然这些人都会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这三十九个里面,带上包达,一共有十一个外乡人。

  包达就不用说,大家已经拿他自己人,还在酿酒坊后面有院子。

  剩下的人当中,也有两个搬到酿酒坊客舍里,他们的村子离纪滦村比较远,不能当天来回。

  其他八个人则是每天起早贪黑过来,不过他们也不觉得辛苦,反而高兴得很。

  里面有几个人的娘子,也在跟着过来,因为她们要来刺绣坊,自家汉子去酿酒坊,正好同路。

  每次来回路上,一群人都高高兴兴的。

  现在的酿酒坊也趋向稳定,纪彬也不打算再做新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