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小货郎 > 小货郎 第144节

小货郎 小货郎 第144节

作者:桃花白茶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0:32:29 来源:免费小说

  竟然是这样?

  纪彬心里恍然大悟,怪不得作为酒楼老板,竟然能跟刺史公子认识,也就是那位山清公子。

  竟然有这样的缘故。

  平日虽然跟平老板关系不错,但纪彬不是个爱打听的,自然不会问这么细致。

  要不是詹明走南闯北,知道的事情多,估计他还不晓得呢。

  但知道也就是知道了,不会影响纪彬的态度。

  来平喜楼之后,不仅是平老板在,柳掌柜同样也在。

  看来这就是年后的聚餐吧?

  在座都是经营生意的,就算头一次见面,也能非常热络。

  老陈老梁倒是觉得,他们如今跟着纪彬做事,身份竟然水涨船高,否则怎么能跟如意楼的柳掌柜,还有平喜楼平老板坐一起吃饭?

  来这之后,纪彬才知道,原来柳掌柜跟詹明也是认识的。

  而且正是因为棉花结缘。

  但棉花并未在春安城销售,而是在宿勤郡卖得极其好,直接送到贵人家中,那些贵人们也是抢着要。

  毕竟这是棉花啊,可是好东西。

  白绒绒的一团,冬日里盖着新棉花被入睡,十足能睡个好觉。

  纪彬跟引娘可都感受过了。

  纪彬还好,引娘却惊讶万分,可听到棉花被的价格,才知道自己盖着什么睡觉的。

  听说在宿勤郡,一两棉花能卖到四千文,也就是二两银子,如果一床被子是三斤重,基本需要六十两银子。

  六十两银子能买什么呢?

  两匹马。

  这就能看出来价值了。

  以纪彬来看,现在的棉花应该是还没正式种植,只有边疆才有,所以价格才这么昂贵。

  不过能运过来卖,说明种植技术已经有进步了?

  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已经开始大量种植棉花?

  这些疑问一直在纪彬心里,来见詹明也是想问这件事。

  可此时詹明跟柳掌柜认识,似乎更加证明他的看法,如意楼都对这个买卖很感兴趣啊。

  平喜楼包厢里,几人边喝酒边聊天,算是给纪彬接风洗尘,毕竟他好不容易来春安城一趟,大家都有话要对他说啊。

  比如老陈跟平老板就要订酸果酒,根据他俩估计,现在不限制购买的斤数,老陈那走的都是低档路线,一个月能买两万斤。

  平老板这主要还是高端路线,卖个一万斤差不多。

  单单他们两个地方,就有三万斤的数量,更不用说还有四十多家店铺等着买酒。

  眼看着,酸果酒的生意已然稳定下来,谁看了不要夸一句纪彬厉害。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他家的酒在春安城都有一席之地了。

  想必下面的县城,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也会布满酸果酒吧?

  想想这个数量,大家就不由得咧嘴,谁能想到走低档路线,竟然这样赚钱?!

  这也让众人对纪彬更加敬佩,他怎么总能另辟蹊径啊。

  可詹明今日来见纪彬,显然还有其他想法。

  众人聊着,不由就把话题转到棉花上。

  在座的几个人里,他们家里都有棉花制品的,像老陈老梁,得了詹明送的棉花衣服,穿着厚着软和,最重要的是御寒啊!穿着棉花衣服在雪天都不觉得冷的。

  而柳掌柜,平老板则是自己买了身衣服,平老板不止有衣服,甚至还花重金买了棉被。

  纪彬更不用说,他家两床棉被呢。

  所以大家一聊起棉花,定然极有话题,平老板道:“以前就知道是好东西,但那时候只有大内有,要么就是汴京的公卿贵族们,毕竟那东西以前一两十金,这样还买不到。”

  平老板说的,定然不会有错,以前他都觉得贵,那定然是真的不便宜。

  作为彩帛店的掌柜,柳掌柜对这话题也很有发言权:“是了,今年有些不同,似乎是边疆那边的棉花丰收,所以才能运过来。”

  说完,大家一起看向詹明,他对这件事应该最了解了。

  毕竟宿勤郡的棉花都是他带来的。

  詹明也不卖关子,直接道:“这件事还要感谢柴力他们。”

  坐在纪彬身边的柴力还楞了下,就听詹明道:“自从边关大胜,异族不敢入侵,咱们边疆乃至河套一地没了风险,先是马儿养起来,然后是瓜果葡萄等物也种起来,就连这贵如黄金的棉花,更是种了不知道多少。”

  打仗最影响就是粮价物价,内陆就不说了,边关第一影响最深。

  毕竟旁边有个随时准备侵犯你的“邻居”,你还有心情种田吗?种粮食都来不及,更不要说种棉花这种经济作物了。

  养马的地方也一样,那边水草是丰盛,地方开阔,适合养马。

  但随时要打仗,养马岂不是给别人养?

  但经过柴力他们那一仗之后,边域安稳,过了不到几个月,百姓们渐渐恢复生机。

  这还是打胜仗的第一年,若是安稳个四五年,这棉花价格,葡萄酒,葡萄干价格,都能降下来。

  所以詹明说,要感谢柴力,一点也没错。

  因为那边恢复得好,去年四月底棉花种下去,一年没有战乱,百姓生活安居乐业,棉花产量也是喜人,所以连詹明都能弄来不少。

  可见今年的产量是真的不错。

  老陈跟老梁可能还一知半解,可纪彬心里已经明白这些因果,心里倒是念了句那位太子的好。

  若不是他打胜仗,这日子还没那么好过。

  但这都是大事,詹明继续要讲的,却跟他们息息相关。

  也就是汴京的种棉热。

  没错,古代人也是会跟风的,更会找些投机的买卖。

  如今在汴京各家门户里,最盛行的就是种棉花。

  种田这东西不是什么丢人事,就连官老爷都十分关心,甚至还为棉花写诗。

  毕竟在文人眼里,这么洁白温暖的东西,跟他们难道不一样吗?

  当然跑题了,因为今年边域那边棉花产量十分好,运到汴京后,让不少人头一次接触棉花,更多人知道了它的好,自然想要更多棉花被,棉花衣。

  可这东西,一两四千文,最上等的绒棉要六千文。

  别说普通人,就算是富贵门户也觉得贵。

  毕竟像纪彬家里,他一个,引娘一个,差不多就要六十两银子。

  如果是人口众多的人家呢?

  一家一二十口人,这钱岂不是跟流水一般。

  有钱人也会算账的,所以都在琢磨着能不能自己种。

  但之前也有人想过,把边域的棉花移植过来,可是技术不够,只能当观赏植物。

  今年原本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可是边域的一户人家,却研究出更好的种植技术,甚至去年在鲁府一带已经种成功了。

  只是当时知道的人不多,直到汴京这边有人发现,有些棉花不止来自边域,还来自鲁地,自然震惊。

  鲁地跟汴京是不远的,那边能种,汴京岂不是也能?

  所以这股种棉热潮也来了。

  而鲁地那边的农户也放出话,他家可以派人教导贵人们种棉花,只是成不成,那不好说,毕竟南军国这样大,气候土地都不一样,不能保证成功。

  他家从边域到鲁地已经十分艰辛,经不起折腾。

  这话的意思也很明白,请他们家的人去种棉花,可以,但不保证一定能成,不成别怪我们。

  然后就是要给技术钱。

  这是肯定,毕竟跟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技术,若是白给大家,那也太亏了吧。

  詹明低声道:“这家也是被逼得没办法,种田也是门手艺,可汴京太多门户过去询问,利诱的还好些,威逼的也不少。”

  这就是了。

  怪不得他家会放出这样的话。

  与其被别人威逼问出技术,还不如把银子挣了。

  估计这里面的事也有不少。

  纪彬在春安城邑伊县待久了,知道的都是谭刺史这样的好官,就连王知县也能为百姓做事。

  突然听到威逼百姓的事,这才想起自己是在古代。

  古代的权贵是随时要人命的。

  那家研究出种植技术的农户,估计也吃了不少苦头。

  现在想出让各家用钱去换技术的计策,其实也算可以了。

  至少先把钱挣了。

  平老板冷笑:“那群人惯会这样做,谁知道做过什么。”

  柳掌柜倒是委婉点:“贵人们想要什么自会有什么,估计他们开开口,下面的人就会拼命弄到手。”

  至于怎么弄到的,跟贵人们没有关系。

  说完这些,詹明道:“反正等今年年底,只要各家都能种成,棉花价格肯定还会往下降。”

  这是定然的,就跟香料价格差不多,只要种的人多,价格肯定会降下去。

  纪彬那个时代的古代就是如此,在宋之前,只有丝制品跟麻制品,等到宋之后,棉制品才慢慢开始有,刚开始一件棉服能要二十两银子,等到普及的时候,一两棉花都能降到一百二十文,棉布更是便宜。

  跟这里的四千文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