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被明朝将军掰弯以后 > 第四章

被明朝将军掰弯以后 第四章

作者:晴川泪相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9 19:29:10 来源:免费小说

  建文元年五月初,崔淼和沈清奉命护送燕王府三位王子进京,参加洪武帝的周年忌日,在城门口遭到鸿胪寺的轻视,最终鸿胪寺众人偷鸡不成蚀把米,燕王府一行人扬长而去。

  城门口的事闹得动静不小,没多久就传扬开了,众人的反应不一,保皇派认为燕王府的主子太过跋扈,中立派则认为鸿胪寺所行不妥。

  第二天早朝,御史暴昭甚至直接上了折子,参了鸿胪寺卿一本,言其枉顾先皇所定规矩,实乃大不敬之罪,理应按欺君之罪论处。这欺君之罪一旦定下,不仅顾景、冯晨性命不保,就连鸿胪寺上下都要受到牵累。

  想要看燕王府众人落马的顾、冯二人,这下彻底傻眼了,一脸懵逼的看着站在庭中一身正气的暴昭,他们没想到同为保皇党的暴昭居然会拿他们开刀。

  二人连忙跪倒在地,大声说道:“皇上,微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还请皇上看在我们忠心耿耿的份上,宽恕下官等人。”

  朱允炆虽然恼恨顾景的自作聪明,却也不能当真就不管不顾,只能在中间和稀泥,最后虽然保住了顾景的脑袋,却也以免官论处,当然冯晨也不能幸免,两人当朝被脱去官服,摘掉乌纱,只穿着中衣被撵出宫廷,他们心中懊悔,却已悔之晚矣。

  处理了鸿胪寺众人,暴昭又递上一本折子,上面参奏朱高炽纵弟殴打朝廷命官,建议依照法令免去其世子之位,以儆效尤。

  朱允炆虽然想对付燕王,但心中还是顾念骨肉亲情,况且朱高煦昨日所为事出有因,并非无理取闹,若当真因此事处理了他,恐会引起其他皇族的不满,所以朱允炆就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暴昭不依不饶,非要治朱高煦的罪,不仅让朱允炆不快,还惹怒了左军都督徐增寿。

  徐增寿沉着脸说道:“暴大人所言真是自相矛盾,顾景、冯晨昨日所为,分明是不将先皇所定规矩放在眼中,先皇驾崩不过一年,就有人阳奉阴违,实乃大不敬。身为皇孙,高煦维护先皇威严有何错处?别说只抽了他两鞭子,就是杀了他又有何错?”

  “就算顾景、冯晨有错,也该由皇上定夺,高阳郡王昨日所为岂非有越俎代庖之嫌?还是说高阳郡王早有不臣之心?”暴昭是坚定的保皇派,对削藩更是双手赞成,而燕王则是现在削藩最大的障碍,只要除了他,其他藩王都好说。暴昭之所以先参奏顾景、冯晨,也是为了之后参奏朱高煦做底。若是这盘棋下好,不仅能治罪朱高煦,就连除掉燕王也有了借口。无论暴昭想的再好,奈何他有个猪队友,没人接招,他这场独角戏也唱不下去。

  朱允炆缓声说道:“暴爱卿严重了,高煦性子爽直,做事冲动些也是有的,不必这般小题大做。”

  暴昭闻言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一个劲儿的给黄子澄、齐泰打眼色。齐泰是个聪明的,马上就领会了暴昭的用意,走出队列,躬身说道:“皇上,微臣觉得暴大人所言甚是,昨日之事正可显见燕王之用心,此事事关重大,往皇上慎重定夺!”

  经齐泰这么一说,朱允炆大致明白了暴昭的用心,心下开始犹豫。徐增寿心下焦急,看向前面的徐辉祖,可徐辉祖犹如老僧入定般,始终不见言语。

  就在徐增寿想要开口替朱高煦辩解时,黄子澄出列,躬身说道:“皇上,微臣觉得齐大人言之过甚。燕王府三位王子前来京城,所为先皇周年忌日,他们所行所为都是为了维护先皇尊严,若皇上问罪与高阳郡王,恐对皇上声誉有损。而且先皇在天有灵,也定不想看到皇上抛却亲情,为难手足。”

  得,将先皇都拿出来说事了,他苦心计划的一切铁定成不了了。暴昭恨铁不成钢的看着黄子澄,若不是黄子澄也是坚定的保皇党,暴昭吃了他的心都有。齐泰也是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心底深深的为自己身边有这样的猪队友哀叹。

  朱允炆不在犹豫,拍板钉钉道:“此事过错均在鸿胪寺,高煦维护先皇尊严,不仅无错,反而有功,赏黄金百两。此事就此揭过,任何人不得再提!”

  暴昭苦心孤诣想出的计划,不仅牺牲了两名队友,还没能将敌人拉下马,真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典型!就算他在心里把黄子澄的祖宗十八代骂个遍,错失的机会也已经错失。

  徐增寿乐了,心情大好的将黄子澄的祖宗十八代夸了遍,散朝后,还特意走到黄子澄身边,对他大夸特夸,夸得黄子澄晕头转向,而保皇党看向他的眼神,却显得意味深长。

  徐增寿拦住徐辉祖,拉着他走到僻静的地方,不满的说道:“大哥,你这是何意?刚才在朝堂之上,他们那般围攻髙炽三人,你为何不出言辩解?大哥当真铁石心肠,不顾念骨肉亲情?”

  徐辉祖看了看周围,低声说道:“自古忠孝两难全,我忠心朝廷可有错?”

  徐增寿闻言不满更甚,冷声说道:“大哥果然忠心耿耿!想必父亲在天有灵,也要为你这番忠心感到欣慰!”

  徐增寿不在多话,转身就走,他从小就与燕王妃亲厚,再加上他向来玩世不恭,对官位不甚在乎,所以在徐增寿心里亲情更重,他断然不会为了所谓的忠心,枉顾亲亲之情。

  徐增寿没回国公府,而是径直去了燕王府。朱高炽兄弟三人均老老实实待在家中,吃斋念佛,为洪武帝抄写经文,这份孝心简直让人自愧不如,与昨日的张扬完全不同。

  徐增寿畅通无阻的进了王府,将今日朝堂之上发生的事,详细的说给兄弟三人听。听的三人目瞪口呆,忍不住笑出了声。

  朱高煦嬉笑着说道:“这黄大人当真是个人才!就连我也忍不住心生佩服!”

  朱高燧应和的说道:“谁说不是。若不是知晓他忠心于皇上,我还以为他是我们的人。”

  “暴昭这老贼居心险恶,宁愿舍弃两名棋子,也要将我拉下水,谁知被自己人给搅了,我还真想看看当时他是什么表情。”

  徐增寿收起脸上的笑意,担忧的说道:“今日之事可谓险之又险,若暴昭的计划没被黄子澄搅了,恐怕难以善了。你们在京的这些日子可要收敛一些,千万莫要再让人捉住把柄。”

  朱高炽说道:“舅舅放心,我们心中有数。在京的这些日子,我们就吃斋念佛,抄抄经文,为先皇祈福。就算他们再诡计多端,只要我们不接招,他们也无从下手。”

  徐增寿欣慰的点点头,说道:“你们三个长大了,还是阿姐教养的好。你们别怪大舅舅,他也是一根筋,心里对你们也是牵挂的。”

  “小舅舅严重了,大舅舅的为难我们清楚,无论他如何选择,总断不了我们的骨肉亲情。”

  徐增寿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感慨的说道:“你们能这般想,我很欣慰。真想让大哥也来听听,只是他的性子随了父亲,满心满眼的都是朝廷。”

  朱高炽转移话题的说道:“时至中午,想必小舅舅也是饿了,不过我们近段时日都要食素,只能委屈小舅舅将就将就了。”

  “无妨,整日大鱼大肉吃的也腻了,正好清清肠胃。再说对着你们大舅舅那张脸,再好的饭菜我也吃不下。”

  三兄弟相视一笑,朱高燧献宝似的说道:“就算素菜,也定然符合小舅舅口味,尤其是点心,小舅舅此来可是有口福了。”

  徐增寿闻言顿时来了兴致,相较于官场的尔虞我诈,他更喜欢吃喝玩乐,更何况徐家有一个徐辉祖就够了,若再来个徐增寿,那就太扎眼了,难保不招人嫉恨。

  “如此说来,王府的厨子可是有什么特别之处?”

  朱高炽笑着答道:“今日怀安伯亲自下厨,小舅舅有口福了。”

  徐增寿的眼睛一亮,感兴趣的说道:“那些酸儒常说‘君子远庖厨’,难不成怀安伯还有一手好厨艺?”

  “那是自然。只是怀安伯不常下厨,今日不知怎么来了兴致,所以说小舅舅有口福了。”

  “那我得好好尝一尝。”

  半个时辰后,侍从过来通秉,饭菜已经做好,四人齐齐前往餐厅,满满一桌子菜已经上桌,香味扑鼻,就连饭菜的摆盘也非常精致。

  徐增寿不禁啧啧称赞道:“这色、香已经如此勾人,想来味道也绝对不差,我都忍不住想尝尝了。”

  朱高炽看向侍从,问道:“怀安伯还在忙?”

  侍从躬身答道:“回世子,还有一个汤没出锅,伯爷说让世子你们先吃。”

  朱高炽点点头,看着徐增寿说道:“小舅舅,我们再等等。”

  “这是自然。怀安伯如此辛劳,亲自下厨,理应等候。”

  大约一刻钟后,崔淼和沈清一起走了进来,看向徐增寿,拱手说道:“下官见过徐都督。”

  徐增寿挥挥手,说道:“怀安伯,清宁候,都是一家人,没有那般多繁文缛节。今日能碰到怀安伯亲自下厨,倒是我三生有幸,快快快,我都忍不住要动筷了。”

  众人相继落了座,徐增寿向来惯会吃喝玩乐,是个自来熟的主儿,没一会儿就跟崔淼称兄道弟,一顿饭下来,更是想勾肩搭背,只是中间隔着沈清,他也就只能想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