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被明朝将军掰弯以后 > 第十三章

被明朝将军掰弯以后 第十三章

作者:晴川泪相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9 19:29:10 来源:免费小说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双方战于白沟河,虽惊险万分,到底是有惊无险,燕军取得胜利,李景隆夺路而逃,撤回德州,朱棣乘胜追击,李景隆再逃济南,眼看着朱棣阴魂不散,李景隆抱着帅印继续南逃,只留下驻守济南的都指挥盛庸所部,兵力单薄。危急时刻,正在外地为李景隆的北伐军运送粮草的铁铉,闻济南危在旦夕,火速赶赴济南,与盛庸歃血为盟,约定死守城池。

  六月八日,燕军兵临济南城下。朱棣命人劝降,铁铉不予理会,反讽朱棣是乱臣贼子,朱棣恼怒,下令攻城。可是铁铉和盛庸只守不出,致使朱棣久攻不下,只好将济南合围。

  崔淼因为白沟河一战受了伤,朱棣本打算让他回北平调养,可他深知燕军之后的征战会经受挫折,他担心沈清安危,便执意要留下。朱棣无奈,只得应允,让他负责押运粮草,并派人保护。

  济南城久攻不下,燕军每日的消耗极大,粮草不足,崔淼每日都愁眉苦脸,知道这样耗下去,铁定会出事,可朱棣现在正因攻不下济南,心中压着火,脾气也暴躁许多,崔淼在犹豫要不要在这种时候去蹙眉头。

  崔淼犹豫半晌,想到济南城中数万百姓,一咬牙直奔朱棣的中军大帐,门口的守卫见到他连忙行礼,恭敬的说道:“标下见过怀安伯。”

  崔淼径直问道:“王爷可在里面?”

  守卫答道:“回伯爷,王爷正和道衍大师商议军情。”

  “你去通传,说我有要事参见王爷。”

  “是,伯爷稍候。”

  没多大会儿,守卫回转,躬身说

  道:“伯爷,王爷召见。”

  崔淼深吸一口气,走进大帐。此时,朱棣正面色阴郁的坐在主位上,道衍则紧闭双目站在一旁,手中的念珠在不停转动。

  崔淼躬身行礼,说道:“标下见过王爷。”

  朱棣的面色一缓,挥挥手说道:“起吧,身体恢复的如何?”

  崔淼恭敬的答道:“多谢王爷关心,标下的伤已无大碍。”

  朱棣直接问道:“你此来中军大帐所为何事?”

  “王爷,标下所言若有不当之处,还请王爷莫要怪罪。”

  “你直说便是,本王不怪。”

  “多谢王爷。”崔淼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王爷,我军攻打济南已有月余,军中粮草吃紧,如若在消耗下去,恐无力支撑。”

  朱棣的面色沉了下来,也就是面前站着的是崔淼,但凡换个人敢这么蹙他眉头,定让人拖出去打军棍了。

  朱棣耐着性子说道:“怀安伯有何良策?”

  崔淼不用看朱棣的脸色,一听便知他现在肯定不悦,但为了燕军能少些伤亡,也为了济南百姓不被迁怒,崔淼必须站出来。他深吸一口气,说道:“王爷,标下并无良策,只是有一事不解。王爷的目标在应天,通往京城的路千条万条,我军完全可以绕过济南直接南下,只要拿下南京,那济南便不是问题。”

  朱棣闻言不由眼睛一亮,心中豁然开朗。

  原本闭目养神的道衍也不由睁开眼睛,赞许的看着崔淼,说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王爷,怀安伯果然是福将,

  一语惊醒梦中人!”

  朱棣面色明显好看了许多,温声说道:“大和尚所言不错。崔淼,你果然是本王的福将,可堪大用!”

  崔淼心里松了口气,谦逊的说道:“王爷过奖,标下愧受!”

  朱棣话音一转,面色阴郁的说道:“不过,本王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这铁铉、盛庸该死,城中刁民也不堪教化,本王打算在临行之前,掘开大堤,引水灌城。”

  “完了!”崔淼心中咯噔一声,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即便他已经努力想要去改变,朱棣还是做出了这样的选择,这让崔淼感到很无力。

  崔淼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王爷,此举有违您仁厚的声誉,恐之前的努力皆会化为乌有,还请王爷三思!”

  朱棣愤恨的说道:“不必多言,本王主意已定!”

  崔淼还想劝解,却看到道衍朝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再说。崔淼不禁叹了口气,说道:“是,王爷,标下先行告退。”

  朱棣挥挥手,崔淼便躬身退了出去。

  朱棣看向道衍,没好气的说道:“你倒是向着他。”

  道衍挑挑眉,说道:“如此人才,王爷不偏爱么?”

  朱棣不禁轻笑出声,说道:“也就是你这大和尚,总是这般不怕死。不过,你说的倒是没错,他确实有让本王偏爱的资格。”

  道衍直接问道:“王爷当真打算引水灌城?”

  “自征战以来,本王还未曾打过如此憋屈的仗,若是就这般离开,岂不让铁铉和盛庸以为本王似李景隆那般无能,本王又怎能服众?即便本王要绕道,也绝不能轻饶了这二人!”

  “王爷,崔淼所言不错。济南城中有数万百姓,引水灌城有伤天和,王爷之前所积累的好名声,恐毁于一旦,老衲以为得不偿失,还请王爷三思。”虽然道衍撺掇着朱棣造反,但说到底他还是个出家人,能少造杀孽的还是避免为好。

  朱棣向来都不会妇人之仁,不然怎会与朱元璋一样,留下一个噬杀的名声。更何况铁铉和盛庸一口一个乱臣贼子的叫嚷,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分明就是火上浇油,让向来强势的朱棣如何能忍。

  “这就是他们的命,自有定数,半点不由人。”

  道衍见朱棣态度坚决,丝毫没有转圜的余地,便叹了口气,宣了声佛号,不再多言。跟随朱棣多年,他太了解朱棣的性情,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与朱棣更似好友,但道衍心中有一杆秤,他明白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该保持沉默。这也是他欣赏崔淼的原因,崔淼行事虽然看似横冲直撞,但都在朱棣的忍耐范围内,崔淼不会越了那条线,所以他现在才会如此被朱棣看重。

  朱棣打算掘开堤坝引水灌城的事,并没有刻意隐瞒,他就是想让城中军心涣散,最好能引发军民矛盾,到时他才能乘虚而入。

  这个消息传到了盛庸的耳里,盛庸心急如焚,匆忙找到铁铉,说道:“铁大人,燕贼打算掘开堤坝引水灌城,一旦决堤,整个济南城都会被洪水淹没,到时不仅我们,就是这城内百姓,都得葬身于此!”

  铁铉闻言大惊,愤恨的说道:“这狗贼当真心狠手辣,也不怕招了天谴!”

  “大人,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

  “事到如今,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

  盛庸眉头紧锁,试探的说道:“大人的意思是降燕?”

  “是也不是,指挥使附耳过来。”

  盛庸疑惑,依言而行,铁铉在耳边低语,只听得盛庸眉头舒展,频频点头。

  次日,随后城墙上便射下一箭,箭上绑着一块白布和一封书信,燕军兵士不敢耽误,连忙将长箭交到朱棣手中。

  朱棣看后放声大笑,说道:“这铁铉老儿终于知道怕了!”

  张玉问道:“王爷,不知书信上说了什么?”

  “这是降书。铁铉老儿唯恐本王真的掘开堤坝,到时城中百姓将无一幸免,所以他特意送上降书。”

  沈清闻言眉头皱起,说道:“王爷,事出突然,唯恐有诈。”

  朱棣笑着说道:“詹林放心,本王心中有数。只待明日,看铁铉和盛庸耍什么花样。”

  不仅如此,铁铉还派城中百姓,代表他出城商讨投诚之事,声称只要朱棣单人单骑到城中受降,铁铉和盛庸便答应投诚。朱棣大喜,出征数月,燕军人困马乏,如果济南城降,即可割断南北,占有整个中原地区。这也是朱棣非要拿下济南的主要原因。

  时间一晃而过,第二天午时一到,朱棣忙令军士移营后退,自己高骑骏马,大张黄罗伞盖,只带数骑护卫,过护城河桥,径自朝着城门而去,入城受降。

  来之前崔淼便提醒过朱棣,这定是铁铉的计谋,可朱棣执意要前来受降。崔淼无奈,只得和沈清护佑其左右,时刻留意着周围的状况。

  城门大开,守城南军都齐聚于城墙上往下观瞧。燕王朱棣刚进城门,南军军士便高呼:“千岁到!"

  崔淼顿觉不对,出声叫道:“王爷小心!”

  朱棣连忙勒住缰绳,疑惑的看向崔淼,紧接着一声轰响,门拱上的铁闸轰然而落,若不是崔淼突然出声,朱棣恐怕此时已经被砸成一滩肉泥。

  朱棣心中捏了把冷汗,急声说道:“快撤!”

  朱棣调转马头,向大军奔去,崔淼和沈清垫后。在南军收起吊桥之前,冲出护城河。还不待众人松一口气,突然城中一只□□激射而来,目标正是朱棣,正巧被回头观望的崔淼看到,□□的速度极快,根本不容他细想,一勒缰绳迫使战马左移,撞开沈清,直立而起,紧接着胸口一阵剧痛,崔淼瞬间失去意识。

  “大郎!”

  ※※※※※※※※※※※※※※※※※※※※

  千万不要给我寄刀片,我是亲妈,亲妈,亲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