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 > 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 第85节

  婄云在外间无奈地看着自家主子撒娇耍赖,这动作姿态放在锦心如今这比同龄人还要纤瘦两分的身板上倒也分外相称,只是……虽然锦心究竟恢复了多少记忆她不大清楚,但至少五六成是有的吧?除了些细节事件,前世大体的经过与发生的种种大事她觉着锦心应该也是清楚的。

  顶着这么一颗脑袋在这里撒娇耍赖,只能说在父母身边的人真是不一样的。

  想到这,婄云无声地叹了口气,望着锦心的目光柔和得不成样子。

  想来前世若没有那些狗屁倒灶的糟心事,主子长到今下这个年岁,正应是这个活泼爱娇的模样吧。

  婄云面上神情是一如既往的温煦柔和,注视着锦心的目光也是一如既往的柔和,谁能想到她心里正言辞激烈地骂着某几个方姓人士。

  文老爷到底没拗过女儿的痴缠,并被锦心“忽悠”得答应去说服文夫人和徐姨娘,但同时也要求锦心带着府内的家人嬷嬷、闫老同去园中住。

  徐姨娘若是放心不下要跟过去,锦心也不能拒绝。

  这三点都是锦心心中早就做好接受的准备的,登时没什么犹豫地点了点头,文老爷有些无奈,揉了把女儿梳着个小发纂儿的头,“你呀,是吃准了阿爹了。”

  不过他提的三点条件锦心都答应了下来,文老爷也没什么理由拒绝帮助锦心说服文夫人和徐姨娘了。

  其实锦心那边园子、庄子他一直都有叫人留心,包括后来采买下人、安排管事和改建修葺。

  他不得不承认,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他这个一向早慧的女儿已经长大了,甚至她身边已经有了得力的人手,能将庄园上的事打理得清楚明晰,甚至招揽来的人手也称得上是“人才”。

  庄子上的人手他也都查过,确定身份来历都没有什么问题,因此才会感到有些失落,又有些欣慰。

  失落在女儿成长得实在是太快,欣慰在即便哪一日他不在了,锦心也能活得很好很好。

  对这个自幼体弱的女儿,他倾注了太多太多的注意与心血,这是他与素若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最小的女孩儿。

  他想把这个孩子一辈子捧在掌心里,护在身后,替她挡住所有风雨。怕她走不到长大成人的那一天,这些年看着她跌跌撞撞地长大,他恨不得一下为她安排好往后几十年的事情,好像只要安排好了,以后就一定能用上,绝不会落空。

  “落空”两个字,是他在这个女儿身上,最大的恐惧。

  他不怕在做这些准备上耗费心力,他希望这些准备能有派上用场的一日,因为那代表着他的女儿在他闭上眼、无力保护她后,还好好地活在这个世上。

  只怕这些安排落了空,因为那一定是文家的噩耗,于他而言,天大的噩耗。

  年过而立,每过一年都离不惑更近了一步,文老爷这几年对修养身体格外上心了起来,对他而言,与锦心父女一场,最好的结果就是他能活许多许多年,护持女儿许多许多年。

  或许直到女儿也生出了白发,他也不会觉着自己活够了。

  因为他在人世一日,就能再保护他的女儿一日。

  而那些安排准备,只要他仍在人世,就会不断地筹划周全,以防万一。

  锦心要到梅园去住,他并没阻拦,甚至乐意答应锦心,因为有些事情总要慢慢地叫家里人开始熟悉起来。

  但同时,他心里又有些不是滋味——就好像一直护在翅膀下的小鸟,跌跌撞撞地要扑棱出去闯荡人间,他知道这定是无法避免的,又忍不住地感到落寞。

  他想要护锦心一辈子,怕不能护锦心一辈子,又怕不能护锦心一辈子。

  前者怕在锦心,后者怕在他自己。

  锦心或许知道文老爷的这些愁绪,又或许有些她也不敢深想,这会只能乖巧地给文老爷端茶倒水捏肩捶背,倒叫文老爷好哭笑不得。

  “早知道咱们家沁娘有求于人的时候是这般态度,那阿爹该早找些机会叫你有求于我才是。”文老爷望着锦心,笑吟吟打趣道。

  锦心把茶壶一撂,一屁股坐在一边的榻上,“哼”了一声,文老爷好笑地摇了摇头,摆摆手起身道:“罢,罢,这边领了好处,也该为你办事去了。沁娘等着,今日阿爹就替你把你阿娘这道险关攻下!”

  锦心默然——您在这里说阿娘是“险关”,阿娘她知道吗?

  不管怎么说,文老爷办事还是很靠谱的,锦心放心地回懿园里等结果去,这几日天气闷闷的热,她其实也不大有精神,今日是有求于人才强打精神,这会回到院里懒懒往炕上一躺,只想就这样躺上一整日。

  绣巧绞了凉凉的巾帕给她擦脸,并软声问道:“老爷是怎么说的?”

  “同意了。”锦心睁开眼,从一旁拉了个软枕来倚着,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半歪着半靠在炕上,“收拾东西吧,约莫再过几日咱们就能动身了。”

  绣巧听了怪欢喜的,又有些担忧——这些年常常往来的不过两地,金陵城中的文府,城外避暑的意荷园,如今忽然要出城避暑却不是到家里的园子去,即便绣巧打小沉稳,这会也不免有些忧愁。

  虽说是锦心自己的园子吧,可到底只去过一次,还只匆匆待了一日,并不大熟悉。

  婄云看出她的担忧来,笑着道:“这是喜呆了不成?还是快收拾东西去吧,得告诉骆嬷嬷、卢妈妈一声,问问钱嬷嬷去不去吧,卢妈妈是一定要去的,她大儿子可不就在梅园旁的庄子上管事吗?”

  这样一说,那边的庄子、园子对绣巧来说好像忽然又成了可以放心的地方。

  她妈周嬷嬷与卢妈妈本就是好交情,她与卢家的孩子们自幼也是一处玩过的,虽然男女有别加上年龄之差,他们也没在一起玩上两年,但总归是有几分熟悉的。

  这几分熟悉,加上卢妈妈还跟着一起去,绣巧心里那点不安一下就烟消云散了。

  婄云对她何其了解了,见状抿唇轻笑,招手唤了小安近前,低声吩咐起来。

  晚晌里,定颐堂摆了晚饭,锦心连日来胃口都不大好,随着众人落了座,端着一碗汤慢慢撇着汤水,半晌没下去半碗。

  未心在她身边坐,将此收入眼帘中,忍不住无声地叹了口气。

  天儿热,大家胃口都不好,膳房使劲浑身解数备了各样爽口开胃的菜色,文老爷心里也揣着事儿,其实大家晚膳都没怎么用好。

  膳后,撤下饭菜摆上消食茶来,文老爷说起了锦心想到梅园里住一段的事儿,并道:“素若你便跟着沁娘去吧,不过林哥儿上着学,虽然搬出了乐顺斋,恐也离不得你,在那边看着沁娘安置下来,放心了就回来吧。”

  忽然听锦心要出府住去,澜心吃了一惊,未心低头饮茶时眼角的余光在锦心身上轻轻掠过,倒是没什么惊奇的。

  锦心的性子她是清楚的,去年她们在园子里赏梅宴饮,她就察觉锦心在那边过得恐怕会在府里舒心多了,处处办置得那样周全,不像是要长久空置着的园子。

  再者,锦心这段日子身子怎么样她心里也有数,到了这个季节了,在城里锦心的日子没有在外头好过。好歹依山傍水的地方,气候也比在城中舒适些。

  至于有些规矩礼节……锦心这个身子,家里哪个人能硬着心把那些事情往她身上套呢?

  未心唯一感到有些不开心的就是锦心提前竟然没有告诉她,直接去找了文老爷,提前一点风声都没透给她。

  说好的“三姐最好了呢?”未心心中轻哼一声,看着锦心,心道:小骗子。

  锦心看未心看向她,忙露出一张大笑脸来——她要去梅园的事儿没先告诉未心,未心这会八成正不高兴着呢。

  事实证明,未心十分了解她家四妹妹,她家四妹妹也比她想想得更了解她。

  所以这会锦心连未心在心中暗暗骂她什么都猜出来了,脸上故意冲未心无辜地眨眨眼,试图把这一茬混过去。

  那边澜心已经急急道:“沁儿要到梅园里住去?那怎么成呢——”

  “有她身边的嬷嬷跟着,家里的人也会跟着,你徐姨娘也会先跟着沁娘过去,等沁娘在那边安置好了再回来,无妨的。”文夫人徐徐缓声道:“天儿热了,马上就是梅雨季了,在城里你妹妹日子难捱,到园子里住还能舒服些。多派些人跟着,定能把她看顾得好好的。”

  澜心道:“那意荷园不成吗?那边人手也多、地方也大,沁儿过去也是熟门熟路的,处处都方便。”

  “梅园景致好,而且你妹妹打从得了那园子,还没仔细瞧过的,趁着这个机会,正好过去仔细瞧瞧,再巡视巡视那边的庄子产业。”文老爷道:“知道你不放心沁娘出去住,会安排好人跟着的,无妨。闫老也会陪着她过去,一应服侍人手都是她素日熟悉的,便与去意荷园避暑没什么区别,等气候转过来她自然就回家来了。”

  澜心蹙着眉还是不大放心,想说她陪着锦心同去,到底知道文夫人绝不会同意她现下出府的,眼珠子一转看到一边坐着喝茶的未心,忙道:“那叫三妹与四妹同去,她们两个也有个照应。不然等徐姨娘回来了,沁儿一人孤零零地在园子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身边伺候的人多了,怎么没个说话的人?”文老爷一票否决道:“你三妹还有生意要打理,她出了城,城里的生意还做不做了?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吧,你妹妹自己的庄子,过去小住一段日子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都这样说,澜心虽然还是放心不下,到底无甚话说了,锦心这时道:“我知道二姐三姐是担心我,等我过去安置下了,两位姐姐也可以过去找我,咱们三个一处游园赏景,岂不美哉?与我同去就免了,我那园子拢共半顷地大,修的景致多、屋室少,本来都怕带着伺候的人多了,过去不够住呢,再多带人,我们可怎么住啊。”

  澜心睨她一眼,“这会你又精神了,还游园赏景,这马上要进梅雨季里了,你说你这身子,在园子里犯了病,身边没个家人陪着怎么成呢?”

  徐姨娘本来面色不大好看,这会才微舒了口气,开口轻声道:“二姑娘放心吧,我便在那边多陪她一段时日。太太说得有理,郊外的园子住着是比在城中舒服些,那边依山傍水的,住着也舒心。等过了雨季,她身子好些了再回来,免得在家里日子难捱。”

  她这一开口,这件事就算是落定了,次日锦心院里人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收拾起东西来,随侍的婢仆人家那只锦心院里那十多个人?光是健壮婆子就跟了二十多个,再有小厮护卫、婢女丫头,出城那日车队人马浩浩荡荡的,倒不像是送女儿出城避暑了,倒像是送老太后出殡。

  锦心就是随口与婄云嘟囔了一句,婄云脸色瞬变:“这话不吉利!您说什么呢?!快呸呸呸——”

  锦心感觉自己好像被婄云操纵的木偶,被她逼着“呸”了几声,婄云才心满意足地点点头,正色说起正事来:“荀平已候在梅园二里外的庄子上了,您过去之后,随时方便他便过去向您回话。”

  第九十回 无论到底是不是那个西南,她……

  锦心沉吟半晌, 点了点头:“也罢,他来了也好,有些事情我是该亲自交代他。”

  因为天气炎热的缘故, 徐姨娘并未与锦心同乘一辆马车,锦心只叫了婄云贴身侍候, 叫绣巧在后头陪着卢妈妈与骆嬷嬷, 这会车里只有她们两个人, 说话倒也方便。

  此时不是梅花花期, 梅园的景致不比冬日,但品竹还是尽心尽力地拾掇出一处被翠竹环绕的屋室来供锦心赏景休憩,这边园子占地不广,多半的地方也都用来设置各种景致了,水榭亭台竹松梅石一应俱全, 相对的屋室便少些、也小巧些。

  眼下这间屋子三面被翠竹环绕, 小小三间屋样式古朴外表有天然清新之气, 屋后还有两间退步小屋, 幽幽青翠的竹林环绕着小屋,天然自成一个小巧院落。

  屋子前头视野开阔, 正对着园子的莲池,池子不算极大,但莲花水榭应有尽有, 六角亭的檐角上挂着玉铃, 风过时声音琳琅清脆,十分悦耳。

  园中的梅花过了花期,眼下都结了绿油油的碧叶,夏日瞧来虽不及冬春时婀娜动人,倒是也颇为生机勃勃。

  给锦心收拾的正经院落是园子的主院, 离这边也不远,从小屋后头翠竹丛中掩着的小径穿过一小片梅林便是了,约么也就是半盏茶不到的路程,方便极了。

  左右徐姨娘眼下看着是很满意的,这两处住所一处周全齐整一处细致体贴,而且一看就知是锦心会喜欢的,她看了品竹一眼,笑了,“你很不错,从前却没听说过你,早知道有你这样的人才,很该唤你到府里去服侍才是。”

  “阿娘——”锦心拉住她的袖子道:“我这园子全看这得力的人打点了,您还要把人抢走不成吗?”

  徐姨娘这才作罢,只命人取了赏钱来与品竹等人,一个水蓝缎子底绣粉红梅花的荷包里头装着“四时如意”与小梅花式的金锞子各两个,是专给品竹的,另有一大包锞子是散给园中其他人的。

  她见锦心今日已有了些疲态,便道:“本来想今儿见见园子并隔壁庄子中的人,但既然你累了,不妨先歇歇,明儿个再见吧。左右我要在这留几日,还不着急。”

  锦心点了点头,“听阿娘的。”

  “那你就先歇下吧。”徐姨娘道,小安已觑着锦心的脸色,腿脚麻利地去吩咐人将带来的箱笼打开,将枕褥铺盖铺到小院的床榻上。

  品竹向后微微一转头,一个衣着整洁面容周正的女人上来恭敬地向徐姨娘请了安,并道:“给您收拾的院落在那边,请您随我来。”

  徐姨娘叮嘱过锦心好生休息,又交代了骆嬷嬷与婄云、绣巧几个一番,方才抬步随她去了。

  这边小屋能留的人不多,多半的婢仆还是要在那边主院里住的,骆嬷嬷和卢妈妈也应在那边住,婄云表面上暂且留下妍儿、小安在这边伺候,叫绣巧带着余下人等到那边院里收拾箱笼。

  屋子里品竹早就收拾过一遍,此时换上锦心的枕褥便能躺下歇着。这屋子也不大,小小三间,东屋是卧房,临墙置卧榻,妆台临窗,沿墙设柜,一应台几柜榻都颇有朴素自然之气。

  屋内一应矮榻矮桌,地上铺设木板做席居,又设了竹席隔凉,屋子用推拉櫊扇隔开,布置颇有唐风古韵,只是漆色清新陈设雅致,平添宋风清雅。

  正屋上首只立一张罗汉床,墙上悬着笔韵颇妙的菡萏图,也不知是哪位大家的笔法,碧叶卷舒荷花亭亭,颜色明丽而不艳,悬挂在这屋里,恰到好处地点缀了屋中的明艳颜色,再垂着松绿色的香袋、青瓷瓶供上两只含苞待放的荷花,屋子便不显得寡淡朴素了。

  东屋设做书房,比墙立了书柜,百宝阁靠着櫊扇拜访,其上陈设或新雅或明丽,均是价值不菲。书案布在窗边,坐在案前读书,一转头,透过窗子便能欣赏到莲池中的风景。

  清风吹起时,这间小屋里瞬间就会布满荷花的幽香与竹叶的清新混合在一起的滋味,炎天暑日中也不觉得闷热了。

  锦心褪了衣衫,着中衣在卧榻上半躺下,品竹退了一步等候吩咐,道:“园中一应仆役人等您均可放心,您自府中带来的那些人奴婢也会安排妥当,婆子们安排在这边替您上夜,小厮护卫们不便在园中居住,都安排到隔壁庄子上去。

  咱们园子紧紧附在庄子上,夜里庄子里人上夜的时候也会巡视这边,夜里园内也会安排人上夜值守,您尽可以放心。这边的小屋是依附于主院设做夏日避暑之处,仍包含在主院当中。奴婢等便分散开来拥簇主院而居,您或有吩咐,只肖唤一声便是。荀掌事现在在咱们园子二里开外的一处庄子中候着,您看是近日传召还是等太夫人走了再做安排?”

  太夫人……锦心嘴角轻微抽搐两下——她是真没想到,徐姨娘不过三十刚半的年岁,怎么就混上这个称呼了。

  “叫姨奶奶便是。”锦心淡淡吩咐了一句,若是日后文从林出息了,能接徐姨娘出府奉养,甚至为徐姨娘请封诰命,再为徐姨娘改换称呼不迟。

  如今园中也有文府下人在,称呼上还是要谨慎些。

  品竹应下是,锦心又道:“我娘约么要待一阵子了,叫下头人都谨慎些。荀平……明日吧,寻机带他进来,就在这边,明儿上午见这边并庄子上的人,下午安排人带我阿娘到庄子上泛舟游湖去,我抽空见他。”

  品竹应了声“是”,道:“奴婢这就去安排。”

  “再有——”锦心指了指屋外,“书房窗根底下给我移来两棵芭蕉,将书案撤去,换一张方案设在北边,挨着南窗设一张罗汉榻,不必很大,能放下一张小炕桌、坐下两个人便足够了。”

  品竹再度应是,将锦心的吩咐尽数记下,见锦心没有旁的吩咐了,才恭敬地退下。

  到底这边是山脚下,这会在屋子里消消停停地坐下来,没一会锦心便感觉到这边比城中属实是凉快了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