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 > 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 第38节

  “要去前头找父亲。”锦心笑眯眯道:“有点事情想托爹爹办,又不想给好处费,还是得殷勤些,自己过去。”

  蕙心无奈摇头,与她别过,往定颐堂去了。

  内仪门上守门的婆子们见锦心来了都忙忙请安,看她们的神色,锦心就知道早上的事恐怕已经在府上传遍了。

  倒是又给府内添了一桩热闹趣闻。

  想到回到院里便跟闷声葫芦似的的钱嬷嬷,锦心眼帘垂着望着足下的路,唇角微勾,眸中毫无波澜犹如一潭静水,没有半分情绪。

  不值一提。

  文老爷的外书房是在他前头正院前院东边起的三间屋子,锦心带人进了院子,叫董婆子她们垂花门外候着,里头已走出一个婢女殷勤地迎着她进了院里。

  “四姑娘怎么这会子来了,老爷晌午从外头回来还问起你呢。姑娘今儿个可好些了?”婢女满脸堆着笑,文老爷院里伺候的多是小厮,只有几个婢女,专管伺候茶水、迎送女客等事,此时迎出来这个锦心也面熟,冲她一点头,眼睛弯着笑道:“好些了,爹爹这会闲着吗?”

  婢女请锦心往东屋走,将门帘一打,笑眯眯道:“老爷看账簿呢,姑娘快进去吧,外头凉。”

  锦心于是进了屋子,文老爷果坐在案前翻阅账册,听到声音便笑吟吟地抬头来看,见锦心近来,没等她行礼,便道:“快坐下,给姐儿沏热茶来。怎么这会子来了,天儿这样冷,有什么事打发人来说一声就是了……快喝茶。”

  “是有一桩事要求爹爹,我想着好歹自己来,显得有诚意些。”锦心冲奉茶的婢子微微颔首,接过热茶捧在手上暖着,笑眯眯地看向文老爷:“阿爹先说,女儿求您的事,您应是不应?”

  文老爷略觉好笑,“你长这么大,求过爹爹几件事?爹爹哪有不应的。快说吧,什么事叫咱们沁娘这样兴师动众地走一趟。”

  锦心便将茶碗放下,把麦穗手上的大盒子拿过来,捧在手上果然沉甸甸的,婄云忙上前来接过,又将袖中折着的笺子递与锦心。

  锦心也知道自己现在的斤两,那一盒东西对婄云来说轻如羽毛,对她来说可就真配得上“沉甸甸”三个字了。

  到底是对着自己亲爹,也没有那么多讲究,锦心就叫婄云帮忙捧着,走到文老爷桌案前,把折着的笺子放到文老爷身前,然后双手冲文老爷作了个揖,“马上就是大姐姐生辰了,我想给大姐姐准备一份礼物,想求阿爹帮我将这些东西送到铺子里,或者送到天工金号的,最好请他们家那位新聘来的大师傅动手,一定要打造出最好的给大姐姐。”

  文老爷笑看了小女儿一眼,一样下巴示意锦心在案旁的墩子上坐了,将折着的笺子展开细看,入眼先赞一句:“这字真不错。”

  锦心从善如流地笑道:“那女儿就替婄云谢过爹爹的夸奖。”

  婄云亦微微欠身做礼,文老爷摆了摆手,心中暗叹小女儿的运道,不过在外头随意捡了个人回来,却是一身的本事,眼界开阔知书识字,十分不凡。

  除了身体羸弱,沁娘真可谓是处处都好了。

  文老爷心中感慨,含着惋惜轻叹,面上却没表露出来,细看锦心的要求,又看了一眼锦心带来的东西,眉眼间便带上了笑意,“好了,这事情爹爹记下了。咱们沁娘既然信不过咱们自家的铺子,阿爹也只好舍了这张老脸去求求你谢叔叔了。”

  “阿爹——”锦心转过去拉住文老爷的袖角撒娇,“这不是天工金号号称请了从前宫中内廷司聘用的银匠坐镇嘛,为贺大姐姐及笄预备的礼物,自然要最体面的,大姐姐戴出去人家保准都羡慕她有个好妹妹。”

  文老爷听了朗笑两声,眼角的细纹都透着温煦慈爱,他将锦心抱起在膝上,笑吟吟道:“好,就听咱们沁娘的。不过那位师傅不过近一二年内名头响罢了,咱们金陵城里还有另一位大师傅,也是曾在内廷司供职的,这十年来城中便数他最受贵眷追捧,手艺也是极好的,若是能请他出手,可比送去天工金号找那个师傅体面。”

  锦心听了眼前一亮,旋即又迟疑一下,“我听母亲说过,那位方师傅很难请动啊。去岁年底,母亲要打造见新嫂嫂时戴的头面,还要给我们几个每人打造一只花钿,当时便先要请方师傅,可方师傅只应下花钿,没应下头面,最终母亲的头面还是咱们自家铺子造的。”

  文老爷笑着摇了摇头:“这个无妨,阿爹近日与他有了些往来,让他帮着打造一只凤钿是不难的。不过……请他出手,十两银的工费恐怕不足够啊。”

  他好整以暇地看着锦心,锦心只能扯住文老爷的袖子晃啊晃,软声道:“阿爹……阿爹替我补上嘛,我一个月月钱才五两!”

  “哈哈,好,阿爹给我们沁娘补上。”文老爷总算享受够了女儿撒娇的待遇,大手一挥豪爽地答应了,同时在心里轻哼一声——看看,前些日子素若还与他念叨女儿不会依赖人,这不就在这撒上娇了?

  说到底,还是素若不如他会和女儿相处!

  文老爷骄傲地一扬头,哄着锦心道:“今儿个厨房做了红焖肘子,你回园子里,或者到你阿娘那,保准吃不上,留在爹爹这吃晚饭,爹爹允你吃上两口。”

  由于过年期间放肆得过分,锦心又被闫大夫要求少油腻短荤腥,不过也听了有五日了,文老爷心里捉摸着今儿个用些是无妨的,这才这样说。

  他是拿捏住女儿心里那块痒肉的,果然,锦心听了眼睛唰地亮起,连连点头。

  此时离晚饭还有些时候,锦心便往榻上一窝,文老爷特意翻出两本画的地方风物的册子给锦心解闷,成功达成了叫女儿陪他看账的心愿。

  把事情托给文老爷,锦心便很放心了,只静静等着成品回来。

  出了元宵节,金陵的天气逐渐转暖,南运来的鲜果越来越多。这日秦大娘提着个食盒来,从中捧着一盘红艳艳水灵灵的草莓来,绣巧见了“哎哟”一声,忙道:“这必是庄子暖房里种的吧?”

  “咱们这头暖房里的还没出呢,是打南边运来的。这底下还有一盘樱桃,也是红艳艳的,各个有人拇指头大,都是从那边快马加鞭送过来的,送过来还是水灵灵的呢,多稀罕啊。总归才一样得了不到一筐,太太每样自留了一点,还特意每样装起一盘送到姑苏云家去,余的分与各处,僧多粥少,各处分到的都不多,唯有姐儿这,太太特特吩咐要齐齐整整地装上两盘子给姐儿送来,说姐儿吃着药,有些新鲜果子能开胃口。”

  秦大娘满脸堆笑,锦心先道:“那得好生谢过母亲才是。”又叫人搬了墩子来请秦大娘着,着人奉茶来。

  小玉进来奉茶,秦大娘见了女儿更是欢喜,殷勤地请锦心尝尝果子,又道:“姐儿年前说,想要一筐农家留种的地瓜子,现已得了,明儿个就给姐儿送进来。”

  “那个不急,大娘今日来,可是要带小玉回家去吃年茶?”锦心笑着道:“昨儿个麦穗、小婵、小桔子她们三个家里都递了话过来,外头进来的今早也有人进来请,我就想着小玉这边也差不多了。大娘想念女儿,这出了元宵节,我又回到院子里,不正是时候吗?”

  “哎哟哟,不是我说,四姐儿您就是能体贴人心,这一点就胜过许多人。”秦大娘脸上笑意更浓,“大姐儿那里也是。姐儿如今理家掌事,正是忙的时候,我想着云巧是她的左膀右臂,恐怕是离不开,没想一早大姐儿特意打发人来说,明儿个叫云巧回家与家人团聚一番,真真儿是行事又高、心肠又好。”

  卢妈妈看她一眼,神情没变,只将端来的果子往多宝阁上一撂,来到锦心身边替她披上一件披肩。

  秦大娘这边自己也反应过来话说多了,马屁拍错了地方,忙打量锦心的面色,见锦心满脸笑眯眯的,听她夸大姑娘跟夸自己似的,心里这才松了口气。

  说了一会话,锦心面上流露出两分倦色,她这会倒是有眼色了,忙站起来道:“我还有事没安排呢,就先去了。”

  锦心点点头,偏头温声对小玉:“你去包两件衣裳吧,我准你归家去小住两宿,正好明儿个与你姐姐亲香亲香。左右这几日事也不多,等后儿个你再回来就是。”

  小玉连忙谢恩,秦大娘听着也欢喜,一时退下的动作又停住了,小玉忙拉住她的手软声道:“妈既然还有差事做,那就去吧。我自己包了衣裳回家就是,总共没两步路,出来后门就是,我是熟悉的。”

  “你就在这等着,等我安排好事情过来接你。”秦大娘嘱咐道:“万万不要自己走,这两日后巷里小商贩多,人来人往的人口也杂,别有个拐子混在里头就不好了……”

  “姑娘跟前,说这些话。”骆嬷嬷为锦心添了热茶,不咸不淡地开口,语气不重,秦大娘反应过来,连忙住口,堆笑道:“我一时欢喜,失了分寸,姑娘莫怪。”

  “大娘是一片慈母之心,有什么可怪罪的。”锦心摇摇头,笑道:“你也不必操心,只管安心办差去,我屋里还有两个丫头要回家去,一个是家生子儿也是到后街去,另一个是外头的,却也要从后门走。叫她们三个一起走,也能做个伴。我再让董婆子送她们一送,必定不会有什么差池。”

  秦大娘听了这才点点头,外头有人来催她,她方不舍地松开女儿的手,向锦心欠了欠身,走了出去。

  “亏得咱们姑娘与大姑娘好,姑娘性子也好。不然就她方才那话,真真儿是不配得人半分好脸色的。”等人走了,小玉下去收拾衣裳,卢妈妈将百宝阁上一碟果子端下来,轻哼一声。

  “她说完自己也知道不对了,抬起头来看,见咱们姑娘还笑着,一来当咱们姑娘好性,二来当咱们姑娘还小想不到那里,才松了口气。”婄云温声道:“妈妈何必生气呢,秦大娘嘴跟不上脑子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

  骆嬷嬷摇摇头,“若只是捧着大姑娘倒也没什么,偏她话里不单夸大姑娘,主子面前,哪有自吹自擂自己女儿的道理。幸而是在咱们家,还有秦老嬷嬷的面子在,不然她可坐不稳如今这个位子。”

  “其实怪没意思的,我大姐姐那样好,旁人怎么夸都不为过,偏生她夸大姐姐是拐着弯夸自己女儿呢,这就怪没意思的。还左膀右臂离不开,难道离了她家姑娘我姐就不会管事了吗?”锦心轻哼了一声,旋即却又道:“不过她嘴上虽有些不好,为女儿的心却是真的,我听说云巧已经议婚了?”

  这些小道消息她是很灵通的,婄云平日行事稳重,却深知锦心爱听闲话,故而着意培养小丫头小安,如今这府里上上下下那些乱七八糟的小道消息,锦心都能知道一些。

  卢妈妈点点头:“可不是么,还是秦老嬷嬷亲自出山定下的,就太太身边秦嬷嬷的外甥,如今在大哥儿身边当差,叫捧砚的那个。”

  “秦老嬷嬷亲自出山定下的”,这句话就很值得深究了。

  蕙心定到了王府,这消息虽未曾传出去,但文家人都知道是**不离十的了,云巧就在蕙心身边服侍,那日跟着去的秦王府,这消息秦家自然不会不知道。

  云巧今年十八了,秦大娘打前两年便一心为她相看人家,但打去年端阳之后,不知怎得就沉寂了好一段时间,如今隔了半年多,秦老嬷嬷忽然出山一锤子敲定了云巧与文从翰身边小幺儿的婚事,这里头又怎会半点事都没有?

  骆嬷嬷道:“照这么看来,品画的婚事怕是也不远了。”

  ——品画是蕙心身边另一个贴身的大丫头。

  绣巧不知其中缘由,茫然地看向骆嬷嬷,却见她面色平静,再看卢妈妈,见她满面明悟了然,最终看向婄云,她面色不改色平静自然,而锦心更是半分面色未变。

  她一时感觉自己好像被屋子里这几个人隔绝在世界之外了,好像说起一件事,旁人都懂了,只有她自己不懂。

  “你还小呢。”卢妈妈看她这样子,摇了摇头,略带无奈地道:“这些事情啊,我盼着你一辈子不懂才好。不过好在你跟着咱们姐儿,怕是也不会碰上那等事。”

  婄云偏头看了绣巧一眼,见她天真茫然,半分不见前生稳重沧桑都模样,中露出两分柔和笑意。

  文老爷果然是很有面子的,锦心要的五凤钿廿七日就被送到了她手上,随着送来的还有个嵌了一圈小米珠的金戒指。

  文老爷道:“老方说了,凤口衔珠不过七颗,九颗有些过了,便将多的金子拿出一钱,造了个金戒子,把剩下的十颗米珠嵌在上头。”

  锦心捧在手上瞧着,便觉款式虽然寻常,但手工精细,也是十分好看,忙欢喜地点头,又细细看那凤钿,只觉华丽精美,宝珠生辉金光璀璨。

  匠人手艺上佳,材料搭配巧妙,金丝底托衬得几样宝石成色更上一层楼,拿在手上轻轻一晃,流苏轻摇,嵌在金底上的翡翠蛋面水头清透,绿幽幽的颜色十分喜人,更添沉静端庄,珍珠内敛雍容,二者相得益彰,又联手压下了红艳艳的宝石珊瑚的浮华,只留明艳高贵。

  锦心心中凭空生出一句:此物比之宫中工艺,也不差什么了,只在镶嵌之物的成色上短了两分,到底是件憾事。

  但她也没说出来,只是拿在手上欢喜地又晃了晃,看着流苏轻曳翡翠流光,文老爷见她喜欢的样子,便道:“沁娘如此喜欢,阿爹请他再为你打造一只便是。”

  “罢了,我瞧打造得精细才喜欢的,我素日又不戴这些,打了也用不上。”锦心美滋滋地把凤钿放回锦盒中,手按着锦盒昂头宣布道:“今年大姐姐定然最喜欢我送的礼物!”

  文老爷失笑,揉了揉锦心的头,“是,你大姐姐一定最喜欢咱们阿沁送的礼物。”

  一转眼来到二月里,蕙心的及笄之礼是文夫人亲自操办的,她的肚子已经显怀,体力也不及从前,但对此却十分上心,微小处也要亲自过问安排,足可见对蕙心的及笄礼的重视。

  断没有叫过生辰的人自己操办的道理,文夫人自己精力不足,便拉出澜心这个壮丁,原本对家事避之不及的澜心这回倒是心甘情愿的帮忙,每日被文夫人支使着跑前跑后的,没有意思不情愿。

  初一这日,府里前厅已经装灯结彩地预备上了,及笄礼是大日子,文夫人光是请帖便确定了三遍,广邀宾客,一个定颐堂恐怕是不够用的,还是开了前头的正厅大院。

  文夫人一早起来,先来到前头巡查妆点,因彩缎短了三尺,她眉心一拧刚升起些怒意,忽然见外头一个小厮急急忙忙地来禀:“太太,咱们家二姑太太带着表少爷、表小姐和一位公子哥儿回来了,如今正在大门外下轿呢!”

  另一人忙道:“来了好些人马,少说四五车行李,还有许多护卫随从,太太您快出去看看吧。”

  第四十五回 姑嫂会面,赵斐赵公子,斯……

  文夫人听了回禀一惊, 忙道:“快快,咱们出去迎一迎。不是说上月廿八前后便能到吗,怎么拖到今日。前次二妹信中是怎样说的?怎么除了斌哥儿和婉姐儿还有旁人呢?”

  澜心眼疾手快, 忙扶住文夫人,道:“母亲不要急, 咱们慢慢出去, 等见了姑妈便什么都知道了。”

  过年时随着年礼来的有一封信, 是二姑母文姝晴的手书, 信中言道将携一双儿女回金陵省亲,一为探望兄嫂、二为观侄女及笄之礼、三为参加文从翰的婚礼,约莫会在这边住上两个月左右,也为叫斌哥儿到青山书院习学习学。

  文夫人早早打发人收拾出有开有角门的客院来,不想信中的日子到了, 人却久久未到, 今日可算人来, 却添了一位信中未曾言明过的宾客。

  文夫人带着澜心并一众婢仆迎了出去, 府上中门大开,众人只见一中年美妇在一双儿女的搀扶下缓缓入内, 她衣饰并不奢华,气度却很有几分雍容不凡,因连日来赶路奔波, 她亦是一身风尘仆仆, 一双眸子却亮得很,精神奕奕。

  ——正是本府二姑太太,文老爷胞妹,文姝晴。

  一见文夫人如此身量,文姝晴忙道:“嫂嫂怎不在里头歇着, 如今也有五个多月了吧?很应当小心着。”

  文夫人笑着摇了摇头,“本在前厅忙活,听到回禀才迎到前头来。”上回相见已是前年了,姑嫂二人紧紧拉着手不舍松开,文老爷与文夫人成婚很早,算来文姝晴在闺中的最后两年,还是由文夫人亲自教养的,关系自然亲近。

  文夫人又看了看赵婉与赵斌,笑道:“斌哥儿也有几分儒雅气在身了,婉姐儿出落得愈发雅致俏丽,妹妹你养得两个好孩子啊。……这是——”

  她将目光放在站在赵斌身侧的锦衣少年身上,文姝晴忙道:“这是他们大伯家的老二,与斌儿同岁。斐儿,这是我的嫂嫂,你唤……叔母也是。”

  赵斐便向文夫人施礼,文夫人忙叫起身,心知是户部尚书赵大人第二任继妻留下的二公子,客客气气地言语两句,又嗔文姝晴道:“你也不早与我说一声,我连表礼都未曾备上一份。”

  文姝晴笑道:“他自幼在外身边养得多,嫂嫂不必如此客套。”

  赵斐连道:“婶婶说得是,文叔母不必待我客套。”

  文夫人抿唇轻笑,澜心已向后避了两步,文姝晴笑看向她:“澜娘不认得姑母了不成?”

  “二姑母安。”澜心忙向她道了万福,笑着道:“哪里不认得姑母呢,只是姑母与母亲许久不见,澜娘不敢打扰姑母与母亲叙旧。”

  赵婉这会才笑眯眯站出来与澜心拉住了手,方才澜心在文夫人身后与她挤眉弄眼的,旁人不说,赵斌都看在眼里,此时无奈失笑,却也没说什么。

  “瞧我,嫂嫂你有孕在身,这里正是风口,咱们怎么在这叙上旧了呢?还是快进府去吧。”文姝晴懊恼地道,文夫人笑道:“转眼近两年不见,我心里有许多话想与你说,也顾不上是在什么地方了。快,我已叫人收拾出望春馆预备给你们住,快去好生洗漱休整一番,咱们再定颐堂里用午饭。”

  文姝晴笑着点点头,众人相携入了府中。

  望春馆在外院,与文夫人别前文姝晴眼角余光向后轻轻一扫,一个灰衣嬷嬷便悄声走到文夫人身边,随着她入了内院。

  定颐堂中,文夫人在上首落了座,吩咐道:“快遣人去园子里叫几位姑娘来,再命人到外头去,找哥儿,叫哥儿快些回来,再去把林哥儿与五姐儿抱来。”

  碧荷利落地答应着,文夫人叫那灰衣嬷嬷凳子上坐了,又命人奉茶来,与她道:“雪娘,姑太太这一年来可都好吗?姑老爷、哥儿姐儿都好吗?年前信上说最晚不过一月廿八,怎么生生拖到二月里来了?随行之人怎么却多了一位二公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