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 > 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 第22节

  徐舅妈忙推了推徐太素:“你说啊!”

  “妈,您放心,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沁儿的气血亏着,我和爹心里着急罢了。”徐太素躲着徐老爹的目光,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对着徐姥姥赔着笑。

  徐姥姥一生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家里家外的一把手,家里的女人都听她的,几个男人都怕她。这会子徐姥姥问,他若是不招出来点,恐怕等妹子和外甥们走了,自己和老爹的日子也不好过。

  徐姥姥听了脸一沉:“气血亏着还没什么大事,亏你还是沁姐儿的亲舅舅!还不快想个方子来吃!”

  “妈,沁姐儿一直吃着药呢,那确实是明医开的,老爷也给沁儿请了京里退下太医,都说那方子开得很对症。”徐姨娘忙安慰徐姥姥,徐老爹又摸了摸锦心颈子上的脉,想了想,道:“也不知那大夫给沁姐儿都吃的什么药?”

  徐姨娘偏头看了一眼,婄云沉稳地上前一步,将闫大夫近日新开的药方尽数说来,君臣佐使有条不紊,每一样的剂量都说得很清楚。

  徐老爹细听片刻,轻抚胡须,也道:“这方子开得好。这丫头也是内行啊。”

  不然也不可能对方子中每一位药起什么作用、占什么地位如此了然于心,乃至说出来都是分得清清楚楚的。

  婄云端静地一欠身:“您过誉了。”

  重点到底在外孙女身上,徐老爹安慰了着急的徐姥姥两句,道:“沁姐儿这弱症是胎里带的,就须得好生养着,后天细细温养,不说七十,活到五六十也是不难的。”只怕在子嗣上会有些妨碍,女子生产大泄元气,锦心的身子恐怕受不住。

  不过他连寿数之语尚且要尽量说得和软,那一句话哪里敢向徐姥姥说出来。

  婄云站在那里,面色丝毫未动,也很镇定地——有她在,到了五十,她要留主子到六十;到了六十,她要留主子到七十、八十……

  她要让主子享长寿,享欢喜,享顺遂安康。

  而且不止是她,天下百姓、世间万物,都在盼着主子活下去。

  重活一回,是因为他们的执念,也是属于主子的机缘。

  婄云眸光很温柔地凝视着锦心,这是一场上天赐下的无上美好,她会竭尽全力,让这份美好永远地持续下去。

  徐寄月端着花生乳酪走进来,将温温的一碗递给锦心,笑眯眯道:“来,沁儿尝尝这花生乳酪,这是用豆浆子兑出来的,爷爷和阿爹都说味儿比牛乳兑出来的正。”

  她强势地打破了屋子里的沉闷气氛,手上有一层茧子,是常年习武练剑磨出来的,名字里带了个“月”字,但比起朗月清风,她明艳得像日光、像朝霞,又像黄昏时天边铺展开的,那没有尽头的、艳而不浓、丽而不娇的红。

  寂静的、无声的、又热烈的,席卷向天际,无边的天际,它也拥有无边的领地。

  锦心不愿将晚霞形容成一幅锦,因为锦缎易伤,晚霞就是晚霞,看着温柔,实则热烈,平静无声,又绚烂夺目,叫人不舍得移开眼睛。

  没有人能够抓住它,自然也无人能够伤害她。

  在旭日倾斜时,笼罩着人世,或许某一个角落里的某一株树木,也曾仰头,沐浴着夕阳,安静地仰望着晚霞。

  锦心望着寄月,她从屋外进来的时候身上带着清新的露水的气味,阳光在她身后,一双眸子明亮,又明艳又温柔。

  她由衷地希望,这位寄月姐姐能做永久的晚霞,这世间不会有任何东西伤害到她。

  但愿,但愿。

  锦心在心里念了两个但愿,或许是因为连续几日的惊梦,她今日对寄月有远超往日的眷恋,此时乖巧地靠在她怀里,一点点啜着花生酪,安安静静地,更叫徐姥姥心疼。

  徐姥姥连念着:“姥姥的小乖乖的。”她摸着锦心尖尖的小脸儿,道:“姥姥给你做好吃的啊,给我们沁姐儿炖鱼汤,鲫鱼炖豆腐,汤熬得奶白奶白的,你娘小时候最喜欢了。”

  不只是鲫鱼汤,徐姥姥催着徐白艿上街去买了最新鲜的肝尖回来,徐姨娘忙道:“沁儿不爱吃这些动物脾脏的。”

  “那是你的手艺不好!”徐姥姥眉头一竖,掐着腰道:“你小时候还不爱吃外头买的脾脏的,我炒的青椒肝尖你一顿能就着吃三碗米饭!”

  徐姨娘呐呐低着头:“妈你就给我留点脸面吧,我都做娘的人了。”

  徐老爹轻咳两声,徐姥姥一个眼神横过去,他立刻道:“我去配些煲汤的药包,等你们回去时带着,给沁姐儿煲汤用。”

  徐太素跟在徐老爹屁股后头溜了,徐白术没走成,被徐姥姥支使着去小花圃里割香草去。

  徐姨娘与徐舅妈对视两眼,二人都笑了,寄月要拉着锦心出去,道:“屋子里闷着有什么意思,我带你院里玩去。”

  徐舅妈叮嘱道:“不要带妹妹疯跑,也看着些林哥儿,我与你姑姑去帮奶奶去,你多照顾着弟妹。”

  寄月干脆地答应了,带着锦心与林哥儿出了屋子,锦心把编好的穗子递给她,笑道:“这是提前送给你的一份生辰礼,你可以拴在刀上,也可以拴在玉上。”

  寄月喜欢得紧,高高兴兴地接过了,立刻挂在腰间的香包底下,又对锦心道:“等姐姐出去闯荡江湖了,一定将这穗子挂在刀上,叫人都知道这是我妹妹做给我的。”

  锦心仰头望着她,眼睛清澈明亮,很乖巧的模样:“姐姐要去闯荡江湖吗?”

  “嗯!”寄月重重地点了点头:“二哥与我一起,我们两个去投奔外祖父,跟着走两次镖,我想跟着见识见识。”

  卢妈妈张了张口,欲言又止的,锦心却道:“那我就祝姐姐一路顺风,平安归来。”

  “好!”见她没拦着自己,寄月更是高兴,猛地弯腰将锦心抱起,高高举起又抱进怀里,听她咯咯地笑,自己也笑了,道:“等姐姐回来,一定给你带礼物。大漠的沙子,昆仑山顶的雪,我练了近十年的刀,一定不会将刀困在鞘里。”

  她有两口好刀,精钢打造,弯如柳叶,是她外祖父赠与她的。无论是她外祖那边,还是徐舅妈的儿女们,就数寄月的根骨最为出挑,三岁开始习武,练了近十年的刀,无论身法还是刀法,都是很厉害的。

  锦心打心底里觉着她这个姐姐就是最厉害的,虽然她也说不清楚这份自信从何而来——她对“江湖”这两个字属实是没什么了解,自然也不知寄月如今武艺水平如何,更没有几次是真正看到寄月认真耍刀的,但她就是这样觉着。

  于是她伸手圈住寄月的脖子,将头靠在她肩上,认真地望着寄月,道:“阿姐你可一定得是最厉害的刀客,不然我都与人吹嘘出去了,你若不是,我岂非很丢脸吗?”

  寄月微怔,旋即朗笑两声,掂了掂怀里的锦心,放声笑道:“好!阿姐一定做最厉害的刀客,给我们沁姐儿长脸。”

  “好了,至少还有一年呢,没影的事儿,你们倒在这似模似样地说上了。”几人回头一看,徐舅妈站在屋檐下笑盈盈地看着她们,寄月脸也不红,理直气壮地道:“一年也不长啊,我先与沁姐儿高兴高兴。”

  徐舅妈摇了摇头,拉着徐姨娘走了。

  厨房里,徐姨娘问徐舅妈:“你就叫与月姐儿去啦?这世道,外头人心险恶,月姐儿一个姑娘家,出去了多危险啊?再说,邻里间的闲话、唾沫就够淹死月姐儿的了,往后她若是想要安定下来又该如何呢?”

  “能如何呢?”徐舅妈面不改色地笑道:“她要去就叫她去吧,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况且她这个性子,叫她平平淡淡地嫁人生子,她也是不乐意的。她是跟着我阿爹出去,我只说她与白术是去探望我爹了,外头不会有什么闲话。大不了……我爹的意思是,若是寄月能立住,那家里那些东西,便都是她的了。我阿爹说,他的这些后辈里,便属寄月根骨最为出众,性子也最为坚韧……”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说得有些多了,忙住了口,徐姨娘还有言语,便被徐姥姥瞪了一眼:“月丫头愿意闯就出去闯,我看你是在高门大户里头待得久了,满脑子都是那些三从四德规矩教条,咱们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哪来的那些个讲究。

  幼时教你识字的那位周夫人年轻时还闯荡过江湖呢,她心善,回了村子免费里教孩子识字,大家不都是感恩戴德的?民间哪有你们大院里那些讲究,我们月姐儿在外头清清白白,做的也是孝顺长辈的正经事,邻里间谁会说道。真有嘴碎的,我也敢与她理论!”

  徐姥姥说着,手里的菜刀重重往砧板上一躲,冷冷哼道:“谁敢说我的孙女?”

  徐舅妈在旁笑着打着圆场,道:“姐姐也是担心月姐儿。姐姐你也不必担心,月姐儿的婚事已经定下了,就是我阿爹的义子,也是他的衣钵传人,姐姐并必担心寄月往后婚嫁之事,她想要安定,便有安定的余地。”

  徐姨娘这才松了口气,又忙道:“我并不是对‘江湖’有什么意见,只是希望咱们家的孩子能好好的。寄月要出去闯荡闯荡是好事,可这世道对女子禁锢本就比男子要多,咱们做长辈的总要替孩子筹备得万无一失,叫她往后能有条退路啊。”

  “多谢姐姐替寄月操心了。”徐舅妈笑了一下,“这些我也是知道的,若非给寄月定下了婚约,又有那孩子陪着,其实我也是不大放心的。”

  徐姥姥看了徐姨娘一眼,口吻平静地道:“你好好想想吧,文家是大户人家,讲究得多,但咱们这些人家,求的只是衣食无忧,若能生活富足便是万幸,最大乐事无非是儿女绕膝子孙满堂,那些规矩、礼法的讲究反而不多。

  那些大户人家,要媳妇守节,给夫家、娘家添名声,可朝廷却是鼓励寡妇二家的,你看民间丧夫妇人,有几个再不改嫁的?如今这世道我看怕是要乱了,前些日子闹出那罂粟粉的事,听说还有什么他国势力掺和其中。

  一方巡抚、镇国公门,家里的女儿敢用那等毒物用在皇上身上,多大的胆子,这胆子就是凭空来的吗?背后没有什么底气吗?

  高门与朝廷别苗头,咱们只有随波逐流的份,但有一点,做女人的,千万不要自己把禁锢往身上套,又往自己的孩子身上套。切记,切记。”

  第二十九回 她不希望锦心感到有任何的……

  寄月带着锦心与文从林在院子里尽情地野。

  文从林话尚且还说得不算太明白, 除了偶尔有什么特别想要达成的目标,小脑瓜灵光一闪的时候会超常发挥,多数时间都是几个字几个字地往外蹦, 口齿也不算十分清洗,只有亲近的人才能听清他再说什么。

  所以平常亲戚来客的大孩子都是不愿意带着文从林玩的, 有时候看他长得白嫩嫩可爱得紧, 也是把他放在一边, 当吉祥物似的。

  文家几个姑娘倒是会照顾弟弟, 但锦心身子弱,不常见外客,来的客人自然男孩儿女孩儿分着玩,蕙心也不可能把从林拴在自己身边,只能嘱亲近的亲戚孩子好生照顾, 最终也不过是文从林在旁坐着眼巴巴看着人家玩掺和不进去。

  几次下来, 徐姨娘便不大爱叫他出去了。

  文夫人看出徐姨娘意思, 再有客人带着孩子来时, 与文从林年纪相差多些的,她叫孩子们的时候也就不会为了一视同仁把文从林也叫上。

  到底是太小了, 玩不到一起去不说,连沟通都成问题。

  但巧了,今日院子里除了寄月听他说话需要连蒙带猜, 其余的不是他身边的人, 就是锦心身边的人,都是素日相处得多的,何况还有一个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他眼珠子一转就知道到他肚子里打什么鬼主意的锦心,故而全程沟通并无障碍, 即便年龄相差甚多,也十分和谐。

  和乐顺斋相比,徐家的院子虽小,却有意思多了,边边角角里种着许多文从林从未见过的植物,还有几棵挺拔的树已经结了果子。

  寄月身姿轻盈地一跃,从梅树顶端摘下一颗圆溜溜已经有些泛黄的梅子,就用一颗梅子逗文从林逗了一刻钟。

  无非是最平常的猜梅子是在左手还是右手的把戏,寄月仗着自己手快,来回倒换梅子都耍出残影了,文从林自然被她蒙得团团转,输了两局,俩人用荷包里的糖果做赌注,文从林眼看着自己一块牛乳糖都没吃到,反而要把荔枝糖都输干净了,便转头求助地看向锦心。

  见他眼睛水汪汪的好像窝着一汪眼泪,锦心忍不住噗嗤一笑,伸出一指点点他的额头,笑骂道:“玩不过就知道找外援了?方才怎么答应和表姐赌呢?还不是见糖眼开。”

  寄月干脆道:“你来吧,再玩下去林哥儿真要哭了,你这做姐姐的玩输了可不会哭吧?”

  锦心干脆地从绣巧那拿了个荷包来,里头有用裁成二寸见方的糯米纸细细包着的两种糖果,一味是杨梅软糖,一味是荔枝糖,她随意打开一枚塞进文从林嘴里,然后淡定地点点头:“开始吧。”

  寄月是打算要放水的,但也不好一开始就做得太明显,免得在旁观战的小朋友生气,故而一开始还是保持着原有的手速,料定锦心是猜不出来的。

  她毕竟是习武之人,寻常人眼力再好,这种情况下想要猜出来也难。

  不想待她两手虚虚握定之后,锦心立刻抬手一指,目光镇定:“右手。”

  寄月惊讶地扬眉,将右手反过来展开一看,果然是圆溜溜的一颗梅子。

  她朗笑两声,摸出一块牛乳糖递给锦心,“再来。”

  文从林一下来了精神,糖也不嚼了,眨巴着眼睛盯着寄月的手,又一会看看那个梅子,一会瞧瞧被锦心托在掌心上的牛乳糖,瞪得眼睛圆溜溜的。

  锦心的眼力确实不是盖的,来回又猜了三局,只有一次错的,寄月眼尖,注意到锦心说错之前眼神在文从林身上轻轻一瞥,就知道这是她是故意的,于是一面算糖果,一面夸道:“沁儿你这眼力可真不是盖的,不习武可惜了。”

  言罢又迅速住口,小心地打量着锦心的面色,见锦心竟然对着她避着文从林悄悄得意一笑,才松了心。

  文从林见锦心输了一局,不免有些失望,倚在锦心怀里,嘟着嘴道:“怎就输了呢……”

  “你怎不说我还赢了三局呢?”锦心失笑,无奈地摇头,屈指敲敲文从林额头的,道:“胜败都乃兵家常事,玩游戏也是有输有赢。你年纪还小,玩不过表姐自然是正常的,阿姐比你大,自然比你厉害,所以赢了两局,但因为还不够厉害,所以又输了一局。但阿姐不失落啊,因为输赢本都是常有的,阿姐不气馁,以后会变得更厉害,而你表姐赢了这么多,没准就骄傲了,疏于练功,那阿姐以后赢的几率不就变大了吗?”

  文从林其实听不太明白长篇大论的言语,不过锦心把他搂在怀里慢慢地说,他逐渐也就理解出几分其中的涵义,懵懵懂懂地点点头。

  寄月在旁听着,哭笑不得地。

  锦心又揉了揉文从林的小脑袋,以自身经历告诉他:在自己已经努力了但还不及旁人的情况下,输不丢人;而想要赢,是需要付出努力,而不是只要每天吃吃喝喝在家坐着就能赢的。

  文从林此时提出异议:“可是……阿姐平时也不努力啊。”

  他举着白胖胖的小手,眼巴巴地看着锦心,等待她的答复。

  寄月险些憋不住笑,锦心神情没变,心里“哼”了一声,淡定地道:“那是我努力的时候你没看到。”

  “就是就是,你阿姐一定是背着你在暗地里偷偷用功呢。”寄月摸了摸文从林的小脑瓜,给他讲自己是如何锻炼出这个手速的,又教给他简单的练眼力的小方法。

  文从林听不大懂,但也尽力记住了,至于能记住多久,那就不是锦心能够保证的了。

  小孩子的注意力总是很分散的,几人玩的时候文从林兴高采烈的,锦心帮他扳回两城他更是高兴,接受教育的时候因为常年被姐姐压迫教育,也能保持专注。

  但这会一停下来,锦心与寄月交头接耳地不知说着些什么,他就坐不住了,眼神不由向旁处飘去。

  徐白术这会拿着棍子在院子一角打树上的槐花,文从林的眼神不住地往那边瞥,最后干脆跑过去蹲在树下,眼巴巴地盯着白净的槐花扑簌簌地掉落,还伸出白嫩嫩的小手想要去抓。

  寄月见了不由轻笑,锦心问:“这个季节槐花都老了,还打它做什么?”

  “是奶奶吩咐的,奶奶晚上要烙羊肉烧饼用。这槐花等会还得筛一筛,只留下最新嫩的入馅才不会过苦过涩,还会有股子清香气。奶奶说了,羊肉腥膻燥热,这个季节吃,得用旁的菜蔬压一压,没有比槐花更合适的了。”寄月托着腮道。

  其实还有些话她没告诉锦心,做烧饼也可以用别的配菜、大不了用些草药来压,但徐姥姥觉着用旁的配菜落了俗套,用草药又怕与锦心素日服的药犯冲,倒是槐花有种天然的清新鲜香,嫩茬苦涩味轻,最是合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