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 > 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 第16节

  锦心眨眨眼,问:“都是哪几处地方还空着?”

  澜心掐着手指头想了想,道:“揽风轩、倚梅阁、漱月堂和玉堂春,我私心里想着还是漱月堂好。揽风轩清静,但冬日风一吹起来也有些凉,怕你这小身子受不住;倚梅阁冬日的景致好,但春夏院里没个兰草海棠的,也不够清雅热闹;

  玉堂春里都是玉兰和牡丹,还有一大棵迎春花树,春夏的景色都好,但离我们远了点。倒是漱月堂,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住着舒服,屋子后头西北角上就有个二层的观景台,屋后越过一道月亮门便有一池莲花,不远处还有一小丛竹子,苏轼都说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不是?”

  “最主要的是离我们几个的住所都近,咱们姐妹几个也热闹。”蕙心温和地道:“我也不知还能在家几年,大家离得,也亲近些。”

  锦心认认真真地听着,最后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回头母亲问起,我就说要漱月堂。”

  澜心又惊又喜,“我就说我们沁儿最信得过我了。”

  “其实我本来也喜欢漱月堂。”锦心无情地戳破她的美好幻想,漱月堂冥冥之中就给了锦心一种熟悉的感觉,而且偶尔晚间逛园子的时候,她也发现漱月堂后的观景台上赏月观星最好不过,那里虽不比玉堂春阔朗豪华,也不似揽风轩清幽雅僻,但她确实再喜欢不过了。

  澜心叹了口气,“人家的妹妹都是乖乖巧巧的,偏你和未心两个,一个打小就不粘人,你倒是粘人些,嘴也顶人得很。”

  蕙心眉目带笑,未心见澜心吃瘪,便道:“咱们家四姐儿啊,要论顶人的功夫那是少有人能及的。单会顶人也没什么,偏生又会哄人,这顶你一回,再哄你一哄,石头做的心都化了,大罗神仙来了都顶不住啊。”

  锦心笑了,眉眼弯弯的,“我可没有那神通,也得二姐甘心受我哄呀。”

  “是,你二姐最受用你哄她了。”蕙心笑着揉揉锦心的脑袋,算来,她这些妹妹里,二妹澜心是同胞妹,按理是与她最为亲近的,偏生打小性子急,小炮仗似的一点就着,打小就不知什么叫哄人;

  三妹未心年幼她许多,打小也是她看着长大的,性子倒是比澜心温和些,但也是爽利干脆的人,眼见愈大,愈发的有点雷厉风行八面玲珑的苗头了,也是不知撒娇哄人为何物的。

  唯独小妹锦心,与她年岁相差最大,性子待内是乖巧温和,对外却有几分清冷矜贵,还隐隐带着些她内心深处所向往的清恣疏狂的意思,自然多了几分喜爱,再加上一张嘴哄人的时候能把你哄得心都化了、顶人的时候又叫人哭笑不得,整个叫人又爱又恨的,又素来体弱多病叫人怜惜,蕙心便不由多上心两分。

  感情从来不是只凭着几分血缘便生来深厚的,总是需要后天的亲近来培养,这些年来的上心与喜爱,叫蕙心在心中将锦心视得只比澜心短些许。

  毕竟与澜心是血脉亲缘自幼亲近,感情并非轻易可以越过的,但蕙心对锦心的疼爱也不是假的。

  一时说着话,锦心喝过药,眼睛便有些睁不开了,蕙心几人见状便叫她午睡去,三人相携离去了。

  午睡醒来,文从林闹着要来找锦心玩,徐姨娘与秦姨娘、梅姨娘出去赏花了,乳母拗不过文从林,便把他抱来了。

  这小子如今话说得挺溜了,力气也愈发大了,在罗汉榻上来回折腾,一会把锦心摞起来用来靠着的软枕抱在怀里去蹭锦心,一会把手伸到鱼缸里去抓鱼,抓不到又被锦心拍脑袋也不恼,就咧着嘴露出几颗小奶牙傻笑。

  消停一会,小子也不知憋出什么好主意了,竟然还伸手想把凭几抬起来。

  那凭几虽然轻巧,却也只是相对而言,那可实打实用木头做的,轻巧是对婄云、绣巧等人而言,锦心若是手上无力的时候想要拿起来都很要废些力气的,文从林在那使了会劲,竟然真的高高举起了。

  锦心一惊,忙叫婄云把那凭几夺过来,伸手一拉文从林叫他到自己身边来,虎着脸道:“阿娘没教过你不要拿那些沉甸甸的东西,若是一个没拿住摔了,砸了自己的脚或是砸到旁人了可怎么好?这东西砸脚一下疼极了,你真是没被砸过不知道疼!”

  锦心虎起脸来文从林也怕,低着头乖乖听训,过一会又悄咪咪地抬头来看,见锦心瞪他,就冲她讨好一笑,近些搂住锦心的脖子,软声道:“阿姐不气啦,林哥儿不怕疼!”

  “浑说!”锦心屈指敲了敲他的脑袋:“你又没被砸过,怎么知道自己不怕疼?”

  文从林眨巴眨巴和徐姨娘、锦心形状相似的杏仁眼,眼睛水润润的显得格外乖巧,“林哥儿被砸过!”

  罗汉榻旁伺候的他的奶娘面色巨变,文从林浑然不知,继续道:“阿娘屋里的匣子,里头好多铜钱,给嬷嬷时我冲上去一抱,嬷嬷没拿住,就我砸到脚上了,可疼了,但林哥儿不怕!”

  他一边说着,一边昂起头,挺着小胸脯十分骄傲的模样。

  奶娘这才松了口气——她还怕是文从林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受了什么伤,这事她知道,倒是不担心。

  锦心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抬指重重点了点文从林的额头,道:“你还不怕?那是因为不够疼!等以后受了更疼的呢?看有没有你的哭的。”

  等等……锦心面色忽变,眉心微蹙——她怎么觉着这句话那么熟悉,耳边隐隐响起一道男声和一道女声,都是类似的言语,男声叫她感到很熟悉,女声更是熟悉,熟悉到……她感觉那个人好像是她自己。

  或许是有人对她说过这句话,她也对旁人说过这句话,但究竟是什么时候呢?

  锦心越想越是茫然,好像答案就在心里,却怎么都想不起来,眉头愈皱愈紧,但奇怪的是,遇到这种事情她心里本应有些急的,无论多少,总归会有一些,但她内心深处却平和安静,没有一丝波澜。

  这不正常,这更叫人不敢想象的是,她的内心深处与她的直觉,竟都觉着这种不正常其实正是“正常”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

  遇到这种问题,锦心知道按照自己的性格是会深究的,但此时此刻,她的内心深处仿佛有另一个人、或者是另一种声音告诉她:没这个必要。

  正拧眉兀自出着神,锦心忽然发觉有一只小手贴在她额头上,抬眼一看,文从林一张白净可爱的包子脸上都皱出包子褶了,上面写满了焦急,一连声地在锦心耳边问:“阿姐,阿姐你怎么了?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玩这些重东西了,一定不会砸到脚……阿姐你别生气了……”

  “……我没和你生气。”锦心看他如此模样,不由将方才心中万般思绪尽数放下,笑着抱了抱文从林,叫他坐在自己身边,搂着他温声道:“阿姐并不是与你生气,也并不是不叫你以后再不玩那些重物,而是觉得你如今还小,玩那些超出你力量范畴的东西会很容易受伤,等到你以后渐渐大了,便可以玩了。”

  “况且——”她贴了贴文从林的额头,笑眯眯道:“那凭几姐姐拿起来都费劲呢,我们林哥儿小小年纪就有这样力气,等大了习武练刀枪,没准能当个大将军呢!”

  “好!林哥儿当大将军!”文从林重重点头,“到时候给阿姐买好—多好—多糕,比一屋子还多!”

  锦心噗嗤一下,笑了,向后头的暗囊上靠了靠,打趣道:“咱们林哥儿哄姑娘不说做衣裳买胭脂打头面,倒说给买糕。哄哄阿姐倒是还成,往后若是哄媳妇,能得着好吗?”

  婄云瞥了眼屋里,文从林的奶娘与绣巧出去拿糕点甜汤来,因锦心的屋子不大,小丫头们素日都在外屋候着服侍,故而这会锦心的话也并无旁人听到。

  这样也好,主子既然想只做文四姑娘长大,过平平常常的一生,那就不要叫人觉得主子异于常人甚多了。

  她这样想着,笑了笑,眉眼温柔地望着榻上边笑边捏文从林脸的锦心,又看了眼被姐姐捏的口水直流又不敢吭声的未来大将军,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上前些替锦心披上搭在一旁的披肩,温声道:“这会子有些起风了,姑娘,与哥儿到外间榻上玩吧。”

  文从林边流口水边疯狂点头附和,锦心忍俊不禁,松开手揉了两把又软又嫩又滑的小脸蛋,松口道:“走吧,外间榻上耍去。”

  晚晌间用过晚饭,往正院里请安的时候,文夫人果然说起在懿园为锦心整修屋室之事,又问锦心想要哪里,锦心就说要漱月堂。

  文夫人便明白这是小姐妹几个早商量好的,登时便忍俊不禁,笑看了蕙心与澜心一眼:“果然有什么事是不能叫你们知道的,不然原本十分的惊喜一分都不剩了。”

  又对锦心道:“选漱月堂也好,哪里离你几个姐姐的居所都近,她们还能顾着你些,若是住的偏远了,恐怕你阿娘也不放心你搬过去。既然选定了,你便先去细瞧瞧,好生想想都需要些什么。漱月堂里也有两代未曾住人了,想要搬进去住,还得好生修葺一番。正好,趁着功夫,想要什么,一气说出来,叫人画好图纸,请来梓人们,好生修建。”

  澜心便道:“母亲偏心,我们住过去的时候你也没问想要添些什么啊。”

  “你一挑就挑你二姑母从前住的屋室,你大姐姐住的是你大姑母的屋室,你三妹那里院落整齐没有能用工的地方,唯独漱月堂自修建出来就没怎么住过人,空置多年,需要修整,又有修整的余地。”文夫人还是很讲道理的,嗔怪地看了澜心一眼,徐徐道。

  徐姨娘笑道:“真是多谢太太用心了,不然我是万不敢想在园子里头动工的,想着修葺修葺便罢了,住得就好。”

  “是要住得,也要住的舒心。”文夫人道:“这段日子金陵城中一直不见安静,我与老爷商量着,等翰哥儿考完了府试,咱们一家子便搬到京郊的园子里避暑去,这边正可以慢慢动工,叫管家看着,咱们回来时早说也是中秋前后了,届时修的也该差不多了,再添置些东西,等沁儿过了生辰,就可以搬进去了。”

  锦心的生辰在腊月里,徐姨娘粗粗一算,锦心还能在她身边住上八个月,一时心中说不上是担忧还是庆幸,当即点点头应了。

  文夫人看着她的模样,缓声道:“当日从翰、蕙心与澜心从我身边搬出去时,我也是满心不舍放不下的,不过孩子逐渐大了,总要离开咱们身边,等往后真正大了,娶的娶、嫁的嫁,才是真正离了咱们身边呢。等有了自己的小家,生儿育女,离咱们就更远了。如今这才是第一步,你就伤心得不得了,以后可怎么办呢?”

  徐姨娘长叹一声,眉眼颜色有些落寞,“我又如何不知这个,只是沁儿打小身子就弱,我把她捧在手心上看着护着,生怕一个不错眼就病了,用的心思比用在林哥儿身上的还要多十倍!如今她要离了我身边了,我总是有千万个不放心。”

  “也不远,姐姐的乐顺斋,可是府里西苑中离懿园最近的院落了,漱月堂离得也近,哪日夜里想了,就在墙角喊一声,对面都能听到呢。”

  秦姨娘笑眯眯地打趣道,梅姨娘也开口宽慰她:“你看看我,未心刚离了我那段日子,我也是时常不安,不过孩子每日早晚请安都是要见的,还常到我屋里陪我用膳、说话,渐渐的,就感觉除了孩子不在自己身边住、不日日一处用膳了,旁的也无甚两样,还能有些时间分出来自己娱乐娱乐。”

  众人都说着孩子搬离身边的事,周姨娘一直沉默地听着,微微垂头,抬手轻抚自己的小腹——这个孩子,还有五个月就要来到她的身边了。

  或许有一日,她也会有如徐姨娘一般的忧愁吧。

  第二十三回 “沁儿身子弱,老爷难免多……

  文夫人做事素来干脆, 既然说要与锦心好生修整漱月堂,便叫人将小院的图纸画了下来交给徐姨娘,并交代母女二人:“若有甚需要添减的, 只管参照这图纸筹算便是。”

  徐姨娘应下,回来带着锦心拿着图纸进懿园去实地瞧了瞧, 那小院门口设的是垂花门, 内里到底有房屋三层, 一入院门, 回廊上有一处门房,向前看第一层便是一明两暗三间大屋、两侧又各有一间耳房拥簇着,屋门上有镌着“穿云漱月”四字匾额。

  徐姨娘见了,赞一句“好雅清”,锦心仰头看了一会, 意味不明地“嗯”了一声, 婄云劝道:“这怕是取自‘穿云漱月无穷恨’1, 这诗不吉利, 姨娘、姑娘,不如换了吧。”

  徐姨娘听闻后头的那“无穷恨”三字, 便拧起了眉,点点头道:“是得换了。”

  锦心直接道:“干脆把这匾额摘了,也不必头疼再去想什么写上, 旁的院子也没见堂屋门口还要挂匾。”

  “是。”婄云应下声, 徐姨娘偏头瞥她一眼:“她说什么你都答应,你家姑娘叫你去杀人放火,你也干吗?”

  婄云低了低头,没敢告诉徐姨娘她的答案:干。

  不过徐姨娘也觉着屋门口巴巴挂个匾,显得与别处不同不大好。从前这院子只有第一代家住的嫡幼女住过, 人家是嫡女,身份不同没什么,后来空了两代,也没什么,如今锦心要住进来,撤了也好。

  这匾额一摘,婄云顿觉心里一松,好像摘掉这块匾,今生主子与另一位主子就不会再早早地生死阴阳两相隔。

  不再在这里多做纠结,徐姨娘前者锦心的手又走进屋子里,果然是空了许多年的,这屋子里空空荡荡,只有旧日依照地步打造的床榻桌椅,常年未经保养,也已破旧不堪,多半是要不得了。

  屋子里的格局倒是极好的,未曾多加隔断,宽敞阔朗,正屋三间,明间设罗汉榻,墙挂一轴牡丹图,不过年月久远,画轴亦被时光侵袭,不堪赏玩了。

  东屋做卧房,西屋供起居,徐姨娘四下里瞧瞧,道:“若是能在这屋里给你打个暖炕倒是极好的,不过不能放在东屋,用暖炕做床榻容易引发肝火肺火,是万万不成的,就在西屋里,日常起坐方便。

  你这身子畏寒,屋里一年三季点火盆子也太熏人了些,修建起暖炕来,埋上烟道,从外头烧起来,屋子里也暖和。我与你舅舅年幼时,家里还在北方,冬日天冷,夏秋便要存储木柴在家以待使用,我们两个连玩带拣,一小捆木枝子就得拣上大半日,你姥姥也不忍骂我们。”

  她回忆起旧事来,脸上笑容都透着甜蜜欢欣,可惜那样的旧日时光是再也回不去的,如今住在四季温暖豪阔宽敞的宅邸中,那样的时光也只供回忆了。

  对徐姨娘这话,婄云很是赞同,绣巧是这府里的家生子儿,徐姨娘跟前的周嬷嬷就是她娘,打小在金陵长大,她是未曾见识过暖炕的,婄云便与她描绘了一番,徐姨娘好奇着一问,才知道婄云幼年时也随着父亲到北方游历过。

  这自然是托词,婄云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随着父亲到北方的时候年纪都很小,当时的事情都忘得差不多了,如今她对北方的记忆,是上辈子在那边生活里十几年留下来的。

  不过这理由不便与徐姨娘言说,她只能借少时之事做托词,幸而徐姨娘不知内幕,也就信了,并又笑道:“这样的见识,沁儿还真是捡回个宝贝来。”

  婄云笑笑未曾言语,她想说自己的见识都是在主子身边历练出来的,远不如主子万一,但看了一眼稚气纯然的小锦心,还是只是笑了笑。

  这西屋内开着一处小门,母女主仆几人从小门出去,便到后院里,打量左右,先在东屋后见到与屋室相连出的一间小抱厦,却无门无窗,只紧紧依托于正屋,徐姨娘心知这一间必是寝房中连着的更沐盥洗之所在;再向西看,贴边建着两间小小的退步,这是素日服侍之人歇脚之下房。

  这些都算在第一层里,第二层与第一层相距便要远些,隔着院落后院中的几处花圃,房屋低矮联排,约有十来间,使用便可随意许多。

  这院子最稀罕的是第三层,西北角上有一二层的观景台,登到楼台上,园内景色一览无余,又与乐顺斋遥遥相对。

  不顾灰尘重重,徐姨娘登到台上,指着乐顺斋的方向,对锦心道:“往后阿娘若是想你,便都二楼上,推开窗子,咱们娘俩遥遥相望,也能聊解思念之情。”

  锦心很不解风情地道:“从漱月堂到乐顺斋,即便我的脚程慢,也不过不到一刻钟的功夫,阿娘怎得说的生离死别似的?遥遥相望只会平添挂念,又怎会聊解思念?”

  徐姨娘脸一沉,敲了锦心的爆栗子,“不解风情!”

  锦心无辜地默默脑袋,话说到这,徐姨娘也没有感伤的情绪了,文夫人派来随着娘俩逛园子记要求的嬷嬷忍俊不禁,下楼后指着东北角的小楼道:“那里原是为了与这观景台配对不失平衡建的,虽也是二层,只为保风水不泄,却不如这边恢弘华丽。

  前头那位主子应是充作库房使用的,我今晨来瞧,那上头还挂着锁呢,钥匙就插在哪里,不过上了锈,不好用了,回头再叫锁匠打一把十两的枕头锁来,这里足够用了。”

  徐姨娘点点头,锦心只当自己来看热闹的,对她未来的居所,自然无人会比徐姨娘更上心,她只需乖乖在旁听着看着,徐姨娘自然会把处处都打算妥帖了。

  这就是有娘的快乐。

  众人又从后院绕回前院,徐姨娘方才只盯着正屋,这会才着意打量前院,见旁的不过是些野花野草之流,不过平常,唯有一棵不知多少年的老石榴树叫人眼前一亮。

  太太屋里的秦嬷嬷便笑道:“这棵树可是老树了,前些年大姐儿搬到园子里来的时候,选看屋室,当时正是石榴果期,来这头一瞧,竟还接着果呢。不过这院子锁了多年了,常年无人照料,这石榴自生自长着,怕是养分有些供不足了。府里的园丁就有很擅照料果树的,回头叫他来看看,好生照料照料,没准明年四姑娘就能吃上石榴果了。”

  锦心狠狠点了点头,徐姨娘忍俊不禁,对秦嬷嬷道:“那就劳嬷嬷费心了。”

  “姑娘高兴就好。”秦嬷嬷道:“这院子里,再移来些姑娘喜欢的花木,后院花圃也可以运用上,沿边原有的树有枯了的,拔掉移来些挺俊树木就好看了。”

  锦心对这些心里早就有打算了,登时胸有成竹地指点江山:“雪松、冬青与竹子留着,再栽上桃李树,贴着墙根种,不会显得庭院里杂乱。树下要种上草莓和甜瓜,花圃旁种上枇杷与枸杞,要种一棵杏树在屋后,不要贴着墙根,放在花圃中间,在正屋里一推开北窗就能瞧见的地方。这些俱都要能结果的,这样春日能赏花、夏秋吃果子,才不浪费这么一大块地。”

  漱月堂后院确实宽大空荡了,不过听锦心这么一盘算,几人便觉着无论多大的地方,都能被她安排满了。

  不过秦嬷嬷还是笑着应下,“都听姑娘的,这样布置得疏落,树木虽多,也不会显得杂乱。”

  锦心其实还想要个葡萄架子,不过房前屋后看了好一会,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安排——地方自然是有的,但她除了这些果木,想种的花也多,排得太满又不好看,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见她还有遗憾的样子,徐姨娘扶了扶额,道:“我的姑娘哟,快收了你的神通吧,再布置下去,这院子原本那几分清雅都散了!”

  “怎么会散了呢?”锦心振振有词:“我前院再遍植兰草芳芷、藤萝薜荔,院外有牡丹芍药,我在院内再种上雪柳玉簪,廊下摆上茉莉素馨,夏日用风车一吹便有馨香满室,这还算俗吗?”

  “哎哟哟。”秦嬷嬷忙道:“姑娘这若还是俗,我们这起子人真是都不配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