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九十年代小顽主(穿越) > 分卷(19)

九十年代小顽主(穿越) 分卷(19)

作者:八爷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5:52:38 来源:免费小说

  一天后,这部牵着数万名观众心的救助电话在孤儿院顺利安装完成。陶堰本来想雇佣两名志愿者换班接听电话,没想到莲花区居委会的大爷大妈们竟然找上门来,自告奋勇的说要帮助他们接听电话。

  你们年轻人毛毛躁躁的,哪有我们这些干惯了街道工作的人细心?居委会李主任笑着说道:不是我王婆卖瓜自吹自擂,我在街道干了三十年的工作,咱们莲花区谁家有个纷争口角,那不都是我去调解的。别看你们的志愿者大都是大学生,可是论这个我比你们更专业。那些打电话求助的人都是着急上火的人,情绪激动的时候,就需要人安抚。这是要讲技巧的,你们这些还没毕业的大学生可未必能讲得通。

  陶堰和霍百川对视一眼,觉得李主任的话也有道理。陶堰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那就辛苦你们了。我们这边志愿者每天都有两块钱的补助。钱不算多

  打住!李主任做了个停止的手势,开口说道:既然是志愿者,那还收什么钱。这个钱我们谁都不能要,收了那得多亏得慌。做好人好事哪能收钱呢!

  话不是这么说的。霍百川耐心劝道:做好人好事也是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总不能让大家做好事的时候还饿着肚子自己倒搭车费对不对?所以这两块钱就是餐补和路补。

  都是街坊邻居住着,每天过来也就是出门遛个弯的事儿。用不着走上百八十里地。至于吃饭么,我们就在自己家里做了饭带过来。当年上班的时候也都是这么干的。在家吃也是吃,装饭盒里带过来。到饭点了你们帮忙热一下就成。在哪儿吃饭不都一样?

  要我说,你们也别觉得过来接电话就是做好人好事。其实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干了一辈子的工作,冷不丁从单位上退下来,还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这个社会不需要我们了。我们都成了没用的人。

  所以能有这个机会让我们出来发挥余热,真的挺好的。更何况还是帮助别人寻找亲人这么有意义的事儿。另外一位居委会大妈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就别再提餐补的事情了。真的不需要。

  我听说这个网站维持下来也要花不少的钱。你们两个免费弄这么一个网站就很吃力了。别再花这个钱。

  是啊!我们要是收了这个钱,可成什么人了!众人七嘴八舌的劝道。

  霍百川也劝道:那也不能让大家天天白干活。你们可能不了解,这种接电话沟通确认信息的工作其实特别琐碎累人

  我们有什么不懂的?邻居大爷笑眯眯的打断霍百川的话:再累也是坐在办公室里接电话,能累到哪里去?总比我们在车间搬货轻松多了。

  你就别想那么多了。实在不行,我们居委会多找一些人,每天排班接电话,这总行了吧?居委会李主任说道。反正他们莲花区退休老人特别多。光莲花胡同和人民广场这一片就能有百十来号人。更不要说机械厂那边了。

  好多人都是前些年为了给孩子腾位置办了早退。如今四五十岁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呆在家里闲着没事,都要长毛了。如今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他们肯定乐意。

  陶堰和霍百川实在拗不过热情洋溢的大爷大妈们,最后只能同意。

  不过两个人倒也不至于省了这每月一百二十块钱。

  既然居委会的大爷大妈们都不肯要,陶堰和霍百川就准备把这笔钱拿来给孤儿院。让孤儿院每天都加两道菜,把居委会的午饭带出来。

  这,这多麻烦呀!居委会的大爷大妈们都不好意思了。

  一点都不麻烦。老院长笑着说道:就应该这样。反正我们孤儿院每天中午晚上都要给孩子们做饭。做二十个人的饭是做,做三十个人的饭也是做。不过是多添几双筷子的事儿。反正都是大锅饭。你们只要不嫌弃我们做的饭菜不好吃就行。

  其他几位义工阿姨也笑着说道:是啊!你们中午就过来吃吧。这些年也多亏了你们时不时的过来帮忙。又是洗又是涮的,之前孤儿院的经费实在紧张,我们也不好说。如今大家都做了点小生意,账上宽裕多了。也不差你们几口饭。

  街坊邻居们面面相觑,本来是想帮忙当志愿者。结果变成了蹭饭,大家都不好意思了。

  你们可千万别这么想。老院长笑道:大家都是想帮忙,为走失人员尽一份心意。既然都是好心。又何必分的这么清楚呢!

  第29章 寻人

  s市火车站

  长长的鸣笛声后,老旧的绿皮火车带着况且况且的声响缓缓进站。

  如潮水般的旅人背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推搡着拥挤着下了火车。人潮缓缓向出站口移动。

  一个穿着破旧头发凌乱的女人也被人流裹挟着,一脸麻木的走出车站。

  商贩的叫卖声和小客车的叫喊声伴随着吵杂的吵闹声钻入耳中,女人神情麻木,目光呆滞的转了转眼珠,缓缓看向周围的人群。

  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城市,有人高举着手中的纸壳示意接人,有人满脸欣喜的扑入家人的怀中。还有人依依不舍的跟家人告别。

  到处充斥着离别的悲伤与相聚的喜悦。这原本是最稀松平常不值得一提的情感,却都跟女人无关。

  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大街中央。在周围来来往往的人潮中,女人放下沉重的行李,从包里缓缓拿出一个精心制作但早已破旧的木牌子,单手举起来。

  寻人启事

  王二宝,男,今年9岁,1987年6月7日在x市z镇xx村被拐。被拐时6岁,左耳朵后面有一颗痣。

  但是贴在下面的,却是一张宝宝刚满周岁时的照片。

  火车站附近人流量巨大。来来往往的人群时不时的停下脚步,看着举牌子的女人。有热心肠的旅客忍不住打听道:你这孩子今年都九岁了,六岁的时候丢的,你怎么贴了一张周岁照?这怎么帮你找呀?

  就是。小孩子都长得差不多。更何况你这张照片都看不清了。

  女人深吸了一口气,颤抖着嘴唇,一遍又一遍的重复道:俺们家穷,没有钱照相。这张照片还是宝周岁时,俺跟宝他爸一起抱着孩子去镇上的照相馆照的。俺们家就这一张照片。哪里能想到孩子就被人贩子给抱走了。

  三年前的事儿。俺跟宝他爸下地干活儿,宝他奶奶在家里看孩子。晌午时候有个女的敲俺家门,说是过路的讨口水喝。俺婆婆是个好心人,就让她进了院子,转身去厨房倒水的功夫,她就把俺家宝给抱走了。

  俺婆婆立刻冲出院子喊人,可是大晌午头上,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干活,村里也没啥人。俺婆婆追了一路都没找到人。孩子就这么被天杀的人贩子给拐走了。

  俺家就这么一个宝。他没了,家都散了。俺只想把宝找回来。不管找到啥时候,必须找回来。

  太可怜了。有心肠软的忍不住抹了抹眼泪。见女人瘦的干巴巴的,嘴唇都裂开了。从包里摸出一个馒头和自己的水壶递过去:你还没吃饭吧?

  女人麻木的摇了摇头:谢谢大娘,俺不饿,俺挺得住。

  那喝口水吧!你看看你嘴唇都裂了。这大夏天的,不喝水容易中暑。

  俺也不渴。女人用舌头舔了舔下唇。丝丝拉拉的疼痛感能让她保持清醒。这三年来,她就是这么折磨自己的。

  她的宝丢了,不知道现在在什么地方遭多大的罪。她这个当妈的怎么还能吃饱肚子。她不配。她得把宝找回来。

  见到女人如此折磨自己,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摇头唏嘘。但是他们也没什么办法。这女人给出的线索实在是太少了,照片还是几年前的,根本对不上。他们就是想帮忙也没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开口问道:你有没有试过去走失人员救助网站上求助?那上面有好多走失儿童的信息,你要不要去看看?没准你孩子也在上面呢?就算那上边没有你孩子的消息,你也可以跟他们说说你的情况,让他们帮忙扩散一下你儿子的消息,没准儿有人看到了,通知网站。网站就会告诉你的。

  当然,这种说法也只是一种好听的劝慰而已。女人给出的线索实在是太少了,就算真的登到走失人员救助网站上,那些志愿者们也不可能凭借这么简陋的信息从人海茫茫中把女人的孩子找出来。只是再渺茫的希望那也是希望,也是一线生机。

  果然,女人听到小姑娘的话,原本麻木无神的眼眸瞬间亮了,一把抓住小姑娘的手腕:你说啥?啥是救助站?那个救助站能帮我找儿子吗?

  走失人员救助网站。小姑娘恰好也是走失人员救助网站的线上志愿者之一。见到女人激动到失态的模样,小姑娘沉吟片刻,开口说道:这样吧。你先跟我走,我们找个有电脑的地方。我帮你上网看看。

  小姑娘说着话,扭头对身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说道:爸,那我就不送你了。

  她爸笑眯眯的摆了摆手:不用送,不用送。你去忙你的,正事要紧。

  小姑娘的妈妈给她爸爸理了理衬衫领子,温声说道:我也陪孩子去看看。你自己进站吧。

  一家三口说话时,找孩子的那位母亲也慌慌忙忙的收好了自己的东西,眼巴巴的看着姑娘。

  姑娘一回头,就对上了女人又是激动又是憧憬又是害怕的眼神。她忽然觉得鼻子一酸,也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情绪。

  我们走吧!小姑娘主动帮女人提了一个包袱。小姑娘的妈妈也帮忙接过牌子。

  女人把行李抗在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的跟在小姑娘母女身后。

  九十年代初,还不像几十年后那样遍地都是网吧和网咖。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在车站附近绕了一圈,最后找到了一家有电脑的打字复印店。店老板是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正盘着腿坐在沙发上玩游戏。看到三位客人进来,立刻按了暂停,起身问道:复印还是打字?

  都不是,我们能借用一下你的电脑吗?不等店老板皱眉撵人,小姑娘开口说道:这个阿姨的孩子被拐子拐走了。她一直在找她的孩子。我想帮这个阿姨查一查走失人员救助网站上的走失人员信息。

  店老板看了一眼小姑娘身后的女人,抓着头发问道:是前几天出来的那个走失人员救助网站吗?我在新闻上看到过。

  对,就是那个。小姑娘双眼亮晶晶的:我就是走失人员救助网站的线上志愿者。我想帮帮这个阿姨。

  那你就用吧。店老板想了想,又问道:你会用电脑吧?

  我会。小姑娘点点头,坐在电脑面前,登录走失人员救助网站的页面。丢了孩子的女人站在她身后,一张脸恨不得贴在电脑屏幕上。但是她不识字,根本看不到网页上的信息写的都是什么,只能用眼睛死死盯着上面的照片。恨不得把屏幕看穿。

  小姑娘坐在电脑前面,一张张帖子的念,希望能够给女人一些帮助。

  店老板看了一会儿,也问明白了前因后果,忍不住建议道:你这么做好像用处也不大。我看新闻上说建立走失人员救助网站的两个老板就是警方从人贩团伙里救出来的两名受害者。他们是为了帮助更多人找回亲人才会建立这个网站。而且他们跟当地警方和许多走失人员的家属都有联系。要不然,你让阿姨直接去江州得了。

  直接去那家孤儿院。把情况跟网站说清楚,看看他们能不能帮上忙。

  小姑娘咬了咬嘴唇,看向女人。好像也只能这样了。

  女人闻言,也好像得见了指路明灯一般,连连点头说道:我去!我去!你们能不能告诉我这个孤儿院在哪儿?我现在就去。

  小姑娘见状,立刻就把江州市莲花区红心孤儿院的地址还有网站的求助电话写了下来。

  店老板热心肠的说道:我们店里有公共电话。这不是有网站的求助电话嘛!你直接打个电话过去,把阿姨的情况跟他们说明白。然后再让阿姨找过去。

  小姑娘觉得店老板说的有道理。又拨打了一通电话。

  三声过后,求助电话立刻被人接起来。听筒另一端传来饱满洪亮的问询声,小姑娘就把阿姨的情况原原本本说了一遍,期间阿姨自己也有补充。

  守在电话另一端的志愿者大爷把情况原原本本的记录下来,中气十足的说道:那就别等了,赶紧过来吧。到了江州以后,要是找不到莲花区孤儿院,就继续打这个电话。我帮你指路,实在不行我可以去接你。

  女人吸了吸鼻子,千恩万谢的冲着电话鞠躬。志愿者大爷在这边连连摆手阻止:这都是顺便帮一把手的事儿。你可千万别这样。

  等挂断电话后,小姑娘还想请女人吃顿饭。女人急的什么也吃不下,当下扛起行李就往外跑,急着回火车站去买票。

  临走之前,店老板还往她的包里塞了一袋面包和一瓶矿泉水:拿着路上吃。你要填饱肚子,才有力气去找你儿子。

  女人红着眼睛,哽咽着点头: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好人。

  店老板看着心酸,索性连生意也不做了:我送你去火车站。我有电三轮,一脚油门就送到了。也省得你大包小包走这么远的路。

  女人正要拒绝,店老板大手一挥:就这么说定了。

  小姑娘和她的妈妈见状,也要送女人上火车。

  几十分钟后,三个原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站在站台上,看着扛着行李行色匆匆的往火车上走的女人,忍不住唏嘘。

  真是一个苦命人。希望她到了江州以后,能找到她的儿子。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希望有多么渺茫。

  第30章 求助

  自从江州电视台和江州日报报道了陶堰和霍百川创建走失人员救助网站的消息后,电脑公司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恰逢八月末各大高校新生报道,陶堰和霍百川趁热打铁,和江州市内其他几所高校的学生会取得了联系,敲定了其余几所高校的校园代理。电脑公司的生意在这些校园代理的宣传推销下十分火爆。甚至还有周边几个城市的高校学生坐车过来买电脑。

  陶堰和霍百川商量过后,又推出了一个新生季大优惠的活动。买电脑的学生凭借学生证可以打九八折,如果愿意报名成为走失人员救助网站的志愿者,那就在九八折的基础上再打九八折。老客户如果能介绍新客户来购买电脑,可以享受每台电脑三百元的返利优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