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之嫡长子 > 清穿之嫡长子 第61节

清穿之嫡长子 清穿之嫡长子 第61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4:00:34 来源:免费小说

  胤祉的声音都拔高了好几个度,两眼瞪大不可思议地望着弘晖,他当真不知道这个弘晖这小子是怎么想的,胤祉险些都气笑了,这弘晖也是真敢开口,他当出海是什么好事么,而且还是去给那些洋人讲学,那个读书人愿意干?

  对比胤祉这么大的反应,弘晖此刻显得要平静得多,哪怕是胤祉那口茶水险些要喷到他身上,弘晖也不过是面不改色地将自己做的位置挪得远些,然后一脸淡定地开口,“据侄儿所知,三皇伯您学问一向不错,也结交了不少学子,想必其中必然有不少才华斐然之人……”

  “就算是才华斐然之人,人家会愿意听你的出海吗?!”胤祉直接一口呛回去,他都不想端着那副好脾气的面孔,直接没好气地道,“而且本王作甚要为你安排此事,你若真想要要人,何不去找你阿玛呢!”这不是明摆地就给他挖坑嘛,胤祉结交的读书人可都不是一般的身份,虽然多是汉族出身,但都是世家子,自小养优处尊,哪个能舍下优渥条件去出海吃苦,这就是得罪人的事情啊。

  这事找四爷是明显没用啊,弘晖心底默默吐糟一句,若不然他也不会自己人不用非要与这胤祉消耗时间,弘晖抬眼时,显得气定神闲,“此事我已经与皇法玛禀报过……”

  胤祉心里一紧,“皇阿玛让你这般做?”他心里闪过很多念头,弘晖是与皇阿玛说过才来找他,难不成这其实是皇阿玛的意思吗?

  “嗯”弘晖面不改色,他确实与康熙反映过,得到的答复就是不能太过火,弘晖半点也不觉得自己过火,他不过是让胤祉给自己弄一支有水平的出海讲学队伍,这可是扬国威的好时机,怎么会是过火呢?

  看着胤祉急得脸上冒汗,弘晖不仅一点不觉得这样过火,甚至还打算等胤祉的人找齐后,与德伍、乌智从国子监跳出来的人手汇合后,他会亲自上康熙那儿为这些人请命。

  派人出海讲学这事算不得突兀,在千年之前的唐朝就已经有过,当时的唐朝盛极一时,在文化交流上也是多次与海外各国积极往来,不仅前有跑玄奘去天竺求得佛学佛经,还曾派鉴真东渡日本弘扬大唐文化,而日本当时也曾派过遣唐使晁衡来华求学,哪怕是过了千年,这些事迹传至今日仍是佳话,而康熙不正是想要开创盛世吗,如今正是好机会。

  弘晖打算为这些出海讲学的人请命,让康熙为他们封一个西渡使,若是可以再给他们这些西渡使封个品级,倒也不需要什么实权,算是一种名目,到时候不仅对那些出海讲学的书生来说是一种尊荣与安慰,于康熙而言何尝不也是一种功绩。

  胤祉压根不知道弘晖已经想得那般远,他在见到弘晖点头表示肯定时,就只觉得心头发苦,这些年他心里对那个位置未尝没有一丝想法,为此才多次与士林中人结交,一心想要树立自己结交下士的形象,可皇法玛如今却想要他去弄出一支出海队伍来,他若真的做了,肯定要得罪不少人,那他这些年的经营岂不是都白费了吗。

  但这既然是皇法玛的意思,就由不得他去不做了,胤祉心底一横,觉得这也算是皇法玛对他的看重,若是他能将这件事办得漂亮些,说不得还会博得上头青睐,一时还不等将弘晖送走,就开始在心里盘算着要如何让那些书生们能应下这事。

  弘晖见到胤祉阴下一张脸,知道这事差不多稳了,要知道他这三皇伯可是阴人一把手呢,可是给他阿玛挖了好几次坑,只要胤祉心里打定了做下这事,不怕做不好,他只用等着见成效就是了。

  等弘晖从胤祉府上离开时,乌智与德伍还未回王府,弘晖转悠半天,打算先去胤禟那里,如今那出海贸易一块差不多是胤禟在管着,连带那商船也是由其掌控着,弘晖先前好不容易让康熙同意了在商船上弄一支连弩队伍,弘晖觉得这事还是要赶紧落实下来才行,免得拖得生卦。

  然后不等弘晖出府去找胤禟,就被小太监传话,乌拉那拉氏正等着他呢。

  听闻乌拉那拉氏传唤,弘晖一拍脑袋,他这几个月在外面奔波,这次回京后也没怎么过去给他额娘请安,当下决定还是先将手头的事放一放,先去安抚一下他额娘更重要。

  弘晖原以为这番去正院,定要受到乌拉那拉氏的一番念叨,心里还寻思着要如何在额娘面前告饶呢,没想到等他到了正院那边,却见到那里是欢声笑语热闹一片,正院里坐满了莺莺燕燕,全是他阿玛后院的侍妾格格们,甚至就连李氏都坐在了乌拉那拉氏下首,这可算是难得的现象。

  弘晖心里纳罕,他额娘院里这么热闹,怎么还将他喊来,在之前乌拉那拉氏都是尽量让他避开他阿玛的那些侍妾格格们的,省得传出一些风言风语,如今倒是没想着要避讳了。

  弘晖如今长身玉立,长腿才踏进正院门槛时,就立刻被这群女人们给瞧见,立刻有声音响起,“瞧瞧,弘晖阿哥可算是来了……”

  “快去给阿哥搬个坐凳来……”

  “哎小丫头麻利些……”

  “……”

  弘晖只觉得自己仿佛是置身于大戏园里,到处都是女人们叽叽喳喳的声音,有那些侍妾格格们的热情谄媚声,还有那些宫女丫鬟们连连称是声,甚至还有穿插在期间的打诨声,各个都娇声软语,可这么多女人都挤在一堂,顿时让他觉得头皮发麻,恨不得当场拔腿就走。

  他都不知道四爷是如何接受这样场面的,弘晖面色都隐隐有些发白,看着这么多女人堆在一起,他真不觉得这是什么享受,尤其是在见识过这些女人们私底下张牙舞爪的样子,弘晖都快要脑补出四爷步入这些女人群中,会被她生撕活剥了。

  这些侍妾格格们可不知道弘晖此刻脑海里出现的画面,她们见着这弘晖阿哥一副恨不得拔腿就跑模样,忍不住发出吃吃的笑声,听闻她们这大阿哥在王府外面可是很威风呢,怎么到了后院倒还怕生得很,不禁让她们生了几分逗弄的心思。

  乌拉那拉氏见儿子脸色不对,横了眼前这些莺莺燕燕一眼,见下首的女人们都收敛起来,这才招儿子上前来。

  弘晖擦擦额头冒出来的虚汗,上前作揖请安,“儿子来晚了,还请额娘恕罪。”

  乌拉那拉氏满脸堆笑,“不打紧,你在外面办差才是要紧事。”她示意小丫鬟搬了一张绣凳过来放在自己腿前,然后示意弘晖在绣凳上坐下,这才道,“快来看看,这荷包样式你可喜欢?”

  弘晖坐定后,这才留意到他额娘身旁还立了一个身量不足的小姑娘,瞧着应是一个年岁较小的宫女,而她手里还端了一个托盘,上面郑重地放了一个荷包,瞧着应是一个男款,绣工十分精致。

  弘晖不知他额娘的用意,但还是诚实点头,并用心夸赞了一番这荷包的精致与精巧心思,这让乌拉那拉氏脸上的笑意更甚几分,就连下手女人群里的吃吃笑声都又再次响起。

  乌拉那拉氏扫了她们一眼,然后才含笑从托盘里取过荷包,亲自别在弘晖腰间,声音里透着高兴,“可见这荷包是花了心思的,日后可要好生戴着,别辜负了人家一番心思……”

  弘晖微愣,心间一个想法逐渐明朗起来,他捏住荷包,抬头时正好与乌拉那拉氏对视起来,果然瞧见她促狭的目光,顿时明白腰间的荷包是出自谁手了,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弘晖想起先前曾见过挂在乌智腰间的荷包,明明针脚线头都十分粗糙,却被乌智小心保护着,轻易都不让旁人碰触,那荷包针线一看就是出自小姑娘之手,再结合乌智的家庭成员情况与他平时的作风,弘晖不用花太多心思就能想到乌智腰间的荷包是出自何人之手,再看看此刻被乌拉那拉氏别在他腰间的荷包,两者的差距可谓是天差地别。

  但瞧着乌拉那拉氏此刻脸上满意的样子,弘晖觉得他额娘此刻应是对自己未来儿媳的女工十分看好,弘晖心思微转,却没有多言。

  反正这王府里也不差宫人做女红,即便他未来福晋针线活其实并不精湛,也不是要紧事,何必说了反而让他额娘生了不喜,不过几瞬间,弘晖脑海里就已经闪过很多想法,伸手捏了捏腰间的荷包,打定主意回头就将乌智腰间那个荷包抢过来。

  他的那些小动作被乌拉那拉氏看得一清二楚,不禁嘴角上扬几分,原本她对弘晖不想要格格之事耿耿于怀,但是弘晖这孩子主意大,她又不能硬将人送到儿子床上去,如今见弘晖对那瓜尔佳氏没有心生抵触,不禁暗自松了一口气,她暗怪自己先前多想。

  不过心里倒是对瓜尔佳氏多了几分期待,就盼着这姑娘能早点进门好让她抱孙子。

  而李氏同样很眼热,如今大格格已经选定了夫家,但是她还有两个儿子呢,尤其是弘时更是她的心头宝,她一直觉得是自己亏待了弘时,将他晚生了几年,不如前头的哥哥得四爷重视,故而打定主意一定要为弘时选一个出身好的福晋,将来也是一个助力。

  为了弘时,原本还扯高气扬的李氏,如今也隔三差五地来给乌拉那拉氏请安,虽然每次都是一副相当不情愿的模样,明眼人都能瞧得出,但是乌拉那拉氏也懒得出言贬斥她。

  这些年乌拉那拉氏越发懒得与底下那些侍妾计较,就连对待李氏这个昔日的老对手,她都难得多了几分宽宥,许是弘晖如今越发出息,她如今对四爷也是一点都不期待,不管四爷去了谁的院子,都不再放在心里,一心只盼着能早日让儿媳进门。

  有时乌拉那拉氏也会心生感叹,就李氏这样的蠢货,时常为了一点小事就上蹿下跳,她以前怎么就被这样的人给压倒了呢?

  第77章 两章合一

  胤祉将弘晖送走后, 就有些着急上火,他这些年好不容易在士林中混出一些名声,拉拢了不少读书人, 如今若真的要按照弘晖的要求去组织出一支出海讲学队伍的话, 而且还是要求选拔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 那肯定会得罪不少人。

  但凡是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那肯定都是想要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指望着入阁拜相的,如今他却要让人家经历凶险去海外, 到那些蛮荒之地给西夷人讲学, 这不是侮辱人嘛。

  更何况那些读书人大多数都是有自己的节气与傲骨的,他平时与这些文人结交的时候, 都是作出礼贤下士的姿态,半点亲王的谱都没有摆, 如今想要来使挥这些人, 只怕他那诚亲王的身份也不方便拿出来用。

  若不是皇阿玛示意的,胤祉是真的不愿意趟这趟浑水, 他露出苦笑,心里实在想不明白皇上怎么也与弘晖一样胡闹起来, 真将读书人弄到海外去多费劲啊, 而弘晖口里的那些好处他压根就不信。

  胤祉的脸色忽然僵硬,难不成皇阿玛是知道了他的心思, 这才有意让他去为难那些读书人, 从而消减他如今在士林中树下的名声?胤祉越想越浑身发冷, 他觉得自己没猜错,若非如此,皇阿玛又怎么会想着让读书人去海外讲学呢, 当即便出了一身冷汗,决定要立刻将这件事安排起来。

  既然皇阿玛如今对他有猜疑了,胤祉那点小心思全都退缩回去,甚至还积极组建起弘晖这次传达给他的任务,心里打定主意定要将这件差事办得漂亮,这样说不定皇阿玛瞧了高兴就不追究了。

  ……

  康熙在允了弘晖之后,虽没有过多干涉弘晖的事情,但也时不时让梁九功上前来说道一下如今外面的情景,还会问上几句关于弘晖在宫外的动态,哪怕对出海讲学之事并不是很动心,但是他还挺好奇弘晖打算要如何来行动,结果就听到了他那三儿子如今在宫外四处奔走疾呼,呼唤着让读书人们都加入到海外讲学的队伍中,让那些海外蛮夷之人都接受孔孟圣贤的教诲。

  康熙听了沉默,若非是亲耳听到这话是由梁九功说出,知道他是不会骗自己的,康熙都不敢相信这事会是胤祉做出来的,而且他怎么也想不通这老三怎么也牵扯进去。

  在康熙看来,弘晖想要派人去海外讲学不过是一时兴起,甚至可能是为了那海南之事而心怀不忿,想要借机寻回场子,对此康熙不置可否,看在这个孙子为朝廷办了不少差事的功劳上,未尝不能纵容他一回,但是胤祉从头到尾与此事毫无关联,又是如何牵扯到这里面呢?

  等听了梁九功将弘晖忽悠胤祉的事情说出时,康熙不免对自己这个三儿子有几分嫌弃,听闻老三平时学问做得不错,怎么如今倒是被一个小辈给蒙骗到了,其实要说蒙骗也有些过,弘晖这小子此次其实是有意诱导,但又算不得是私造圣意。

  梁九功觑了皇上一眼,见康熙脸上露出意味不明的神色来,却又不像是对弘晖阿哥恼怒的样子,不禁瞧瞧为自己擦了擦额上冒出的虚汗,觉得弘晖阿哥可真是喜欢兵出险招,眼前这种情况也不是有一回了,他好几次都以为皇上会下令处罚弘晖阿哥,但奇异的是每次弘晖阿哥都侥幸从中逃脱,次数多了,梁九功就越发心惊。

  他可不认为这是皇上有意要放弘晖阿哥一马,毕竟皇上可是连自己亲手养大的太子都舍得狠心废弃,又怎么会对弘晖阿哥多次纵容,所以只能说是弘晖阿哥每次都将皇上的心思揣测到位,每次都是踩在了皇上的底线之上将自己的事情办妥。

  梁九功将头垂得更低些,他不敢让人看清自己此刻的脸色,心底却对弘晖阿哥的评价又高了几分,看来日后雍王府的几位主子都要小心对待,有着这样玲珑心思的人在,说不定那日就变了天。

  而弘晖那里对胤祉如今的情况也是尽在把握之中,他在得知胤祉行动起来后,甚至还特地派人去给胤祉支了招,弘晖知道这个三皇伯平时都是走着亲民路线,如今想要借用皇亲阿哥的身份施压肯定不行,说不定还可能导致那些读书人产生逆反心理,如此一来就只能打感情牌了。

  原本这京中读书人就对胤祉感观不错,觉得他不仅在文学、书法上都颇有造诣,而且还礼贤下士,交友从不在意身份贵贱,胤祉有不少老师、门生都只是学者或是没有功名的布衣出身,这让他不仅在京中读书人的圈子里受到尊重,就连江南那一带的文人都对这位亲王很是推崇。

  而如今这位博学亲民的王爷却多次在诗会上痛哭流涕,提起那些西洋的百姓就忍不住伤心难过,仿佛他们如今都是处在地狱般的磨难中,从未感受过孔孟圣贤的教诲,这是多么悲苦的事情。

  看着胤祉这么地真情流露,不少读书人都真心实意地感慨,没想到这位皇子竟是这样的性情中人,对那海外的百姓都这般关怀,可紧接着他们就见到胤祉忽然止住眼泪,而是铿将有力道,“若非是身为一个皇子,没有皇阿玛的旨意不能出京,我恨不得身当士卒,即可就随着那商船出海去,让那海外之人也能聆听到先贤们的圣言……”

  原本还出言赞叹的书生文人们瞬间哑声,出海去?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不提言语不通,这海上大风大浪的,谁知道都会遇上哪些危险。

  可胤祉仿佛丝毫没有感受到那些读书人此刻的迟疑,仍在抒发着自己此刻的感慨,“作为一个文弱的书生,我既不能上阵为国保家护民,也不能为朝中献上安国立邦的良策,实在是惭愧啊……”他像是在痛惜自己,可文会上的书生们听了此话后都纷纷面露惭色,他们能有空闲来这文会上,都是没什么功名,想要入阁拜相何其艰难,至于上阵杀兵那更是不可能,以他们的身板上了战场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这般一想,文会上的气氛瞬间低沉起来,突然一人愤慨道,“既然如此,还不如让我等出海去讲学,好歹能为大清挣得几分荣光!”

  众人觉得此人有些眼生,正欲问上几句,而胤祉却在此刻用力拍了一下桌子叫好道,“好!没想到在座之人竟有这样的志气,我定要向皇阿玛为尔等请命,此等大义之事若不昭告于天下,岂不是寒了文士爱国之心!”

  众人还没怎么反应过来,就听到了胤祉要为他们请命,顿时被唬了一跳,可不等他们开口拒绝,就紧接着又听了胤祉说了一连串,无外乎是那些西洋传教士们都能漂洋过海来此传教,而他们作为孔孟圣贤的传人,也该为他们的圣贤做些什么,总不能被那些洋人传教士给比了下去。

  听着他这般一说,在场的读书人也说不出要拒绝之话,反而有些羞愧,原本他们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至今没有一个施展的机会,如今仔细想来,若真是去出海讲学,对他们而言何尝不是一条出路。

  胤祉见好几人脸上出现松动,决定再加上一把火,定要再鼓动几人,至少要将那出海讲学队伍给搞出来才够。

  众人本就被胤祉一套接着一套的说词给弄得晕陶陶的,紧接着胤祉又夸大其词,只差没将那西洋诸国描述成是一个完全没开化之地,那里的百姓一个个都粗俗不堪,而他们若是能去西洋讲学,那就是救万民于水火,是开万世之贤德,此话一出,当即让这些书生们都忍不住热血澎湃起来。

  说实话,这大清读书人委实不少,而每次科举考试只能招收其中很少一部分,他们能不能榜上有名,不仅仅在于他们个人的学问与实力,有时候也是一种运气,这在场之人有不少都已经三四十了,甚至有些都已经抱上孙子了,但是依旧只是白身,对于他们来说,此刻是无比渴望能有一个给他们施展才能的机会,哪怕是在隔了重重海浪的西洋诸国,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完全不能接受。

  对京中的书生来说,这两年他们对出海了解得多了几分,每年都能看到商船从海外满载而归,虽然听闻这些商船也会在海上遇上风险,但是他们大清派出的人手船只多,几乎都是安然无恙地回京。

  而他们若出海讲学,诚亲王可是说了,到时候朝廷会让他们跟着商船一起,而且到时候也会派人保护他们,只消在那西洋待上三四载而已,到时候就能跟着商船荣归故里,这么一想,这事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就当这四五载是出去游历一番,他们回京后甚至还能继续科考,压根没什么损失,为何不尝试一番呢?

  胤祉眼看已经说动了不少人,这才心下松了一口气,这些人虽然没什么功名,但也是认真读了十几年书的人,对儒学经义的掌握并不比寻常秀才差,他觉得拿这些人去与弘晖交差应是足够了,顿时心情松快起来。

  不仅是胤祉将这件事给解决了,乌智与德伍那边同样进展得很顺利,甚至他们的进度比胤祉还要更快些,那国子监有不少人本就前途迷茫,而弘晖作为雍亲王的嫡长子,他本身也是在康熙与百官面前多次露脸,早就有不少人想要来攀附于弘晖,尤其是那些年龄较轻的人,他们可不像家中的长辈那样见到弘晖就头疼,相反而是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即就能跟在弘晖身后一起搞事,可惜却一直没有门路。

  这出海讲学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条门路,就像那些书生们指望着顶多在西洋那边待上三五载,这国子监不少二世祖如今也抱了这样的想法。

  听乌智与德伍将国子监那边的情况与进展报上来后,弘晖压根没将这些人心思当回事,如今的第一步是要将一批讲学队伍送到海外,至于他们要待上多久,那就是之后要考虑的事了,而且就算待不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漂洋过海去异国他乡本就是难度相当大的事情,若真的坚持不下来,大不了让人轮着来,一茬接一茬不怕队伍会空缺下来。

  乌智见此,心头才松一口气,若是按照弘晖阿哥这般说法,那他与德伍这差事算是完成了,不曾想他才舒了一口气,就见弘晖阿哥突然伸手将他腰间别着的荷包扯下。

  乌智一惊,手比脑子反应更快几分,伸手就要摁住对方的手阻止,结果手里却反被塞了一个荷包,做工十分精细,乌智微愣,但盯着手里的荷包,瞧着似乎也很眼熟,下一瞬他脸上露出笑来,欢喜地准备将那荷包挂在自己腰间。

  弘晖在换了荷包后,一直盯着对方的反应,瞧着乌智脸上露出笑,他沉思几瞬,难道自己原先猜想地不对?他盯着自己手里那个明显做工蹩脚许多的荷包,再看一眼乌智正往身上挂的精致荷包,突然再次伸手,将那个精致荷包又拿了回来。

  既然摸不准情况,那这两个荷包他就都要了。

  乌智瞠目结舌,万万没想到弘晖居然还将递出去的荷包抢回去,一时觉得自己亏大了,伸手就要将原先自己那个破旧的小荷包抢回来,可惜却被德伍从中途给拦住,直接半拖半拽将他拉走了,对此,弘晖还特地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眼神。

  等到晚间,乌智愤愤回到瓜尔佳氏府邸,然后直接奔着他妹妹的院子而去。

  “小妹,你这次可要再给我做一个荷包!”乌智一脸心疼,他好不容易才从小妹这里弄来一个荷包,没想到居然还被弘晖阿哥给抢了去,原先他怎么就没看出对方竟是这么不讲理的人呢。

  瓜尔佳·静懿听着外面传进来哥哥的声音,脸上并未露出太多的神色,而是不急不缓走出来,慢吞吞坐到一张绣凳上,然后才吐出两个字,“不行。”

  见着亲妹这样惜字如金,乌智已经有些习惯了,这外面的人不知道,其实他小妹一向话少,甚至府上的人以前还怀疑过她是否有口疾,但是乌智却不信,他曾亲耳听过小妹喊过哥哥,故而一回府他就会往小妹的院子来,只为了多与她说些话。

  这些年坚持下来,虽然静懿平时说得话不多,但好歹也会给出一些反应,这与以前相比已经好出太多了。

  乌智进了院子后,早就有眼色的小丫鬟搬了凳子上前,他自己将凳子拖到静懿身旁然后才坐下,眼神巴巴望着妹妹,“你原先给我的那个荷包,已经被弘晖阿哥给抢了去……”

  瓜尔佳·静懿在听到乌智提到弘晖时,眼珠微动,但却未说一字,乌智明显察觉到了妹妹的变化,心里有了计较,继续道,“妹妹是不是也觉得他过分?明明你都给做了一个更精美的荷包,他怎么能还抢你给我做的荷包呢……”

  “你在与你妹妹说什么呢?”那拉氏在听闻儿子回府时,就等着见人,半天没等到,就猜到儿子定是又跑到小女儿的院子了,过来一看果真如此,关键这小子居然还与他妹妹说弘晖阿哥的坏话。

  乌智见他额娘还未听自己讲明情况,就已经开始护着弘晖阿哥了,当下就开口道,“额娘你这可不公,怎地不问问我弘晖阿哥都做了什么?”

  那拉氏睨了他一眼,“你一回府就来这儿了,我上哪儿去听呢?”

  乌智告饶一番,这才将弘晖抢了他荷包的事情说出,没想到那拉氏听了却是一脸的高兴,她见儿子还一脸不高兴地与小女儿抱怨,没好气地伸手指点了点儿子的脑袋,“你可不要再闹你妹妹了,这弘晖阿哥将你身上的荷包抢了去,那是看中你妹妹呢……”

  若不然,怎么会连静懿做的荷包都要收了去,那拉氏脸上的笑容盛了几分,她作为过来人,一下子就能看出弘晖阿哥的用意,如今女儿尚未过门就已经得了对方的看中,这对静懿而言可是好事。

  在经过了废太子那一遭后,那拉氏就不指望女儿将来嫁一个权势富贵人家,一心只盼着女儿将来日子能过的安稳便是极好,万万没想到皇上竟然将静懿赐婚给了弘晖阿哥。

  她一开始对这门婚事也是心存忧虑,不提对方亲王之子的身份,光是弘晖在京中的名声就已经很令她头疼,如今这京中可是有不少人家将他当作是混世魔头呢。

  但是那拉氏后来从儿子口中了解到的弘晖阿哥却是另一番模样,虽然与京中大多数的公子有所不同,但却更有所作为,而最令那拉氏满意的一点就是这弘晖阿哥相当地洁身自好,如今身边居然连一个通房丫头都没有,将来女儿过门后要处理的糟心事就少了。

  那拉氏如今是对弘晖的情况越来越满意,故而也就越发抓紧对女儿的教导,趁着如今离婚期还有一段时间,她定要将女儿教得更完美,既然这弘晖阿哥于女色上很是收敛,将来后院的人肯定不多,那女儿过门后只要将婆母伺候好,日子就顺畅多了,为此她才特定盯着静懿练女工,将原本粗糙的技术练得越发精湛,才能做出那精致的荷包来。

  弘晖也是没想到,原来不管是他收到的精致荷包,还是从乌智身上搜刮下来的做工粗糙的荷包,其实都是他那未来福晋做的,不过如今两者都握在他手里,也算是尽在掌握之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