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之嫡长子 > 清穿之嫡长子 第42节

清穿之嫡长子 清穿之嫡长子 第42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4:00:34 来源:免费小说

  刚刚经历一场浩劫,正是仿徨无助的时候, 朝廷已经派官员去安抚, 还要带着乡亲们重新落户登记, 让他们早些安定下来,从而能将受灾的农田拾掇好。

  故而这个时候胤祉接到这样的差事比较头疼,他都能想象到,等他带着人手与物资赶到河口决口的那一带, 见到的必然是七零八落的局面, 只怕连修筑的工人都很难找齐。

  胤礽心里有些奇怪,为何皇阿玛会将这件差事派给老三, 以往胤祉接到的活计多是与修编书册有关,还是头一回见到他被派到京外, 而且还是处理这种民用工程。

  想到那水泥坊是十四与弘晖的产业, 胤礽略作思索,还是找上了胤祉, “你近来可是与老四发生了龃龉?”

  胤祉眼里有一丝慌乱,却还是强自镇定下来, “太子为何这般问, 我与四弟一向交好,并无何事发生……”

  他这般反应, 让胤礽心里的狐疑更甚, 面上却没有流露分毫, “这样便好,你与四弟都是孤的人,孤也希望你们能齐手协力, 将来……”

  胤祉与太子打着机锋,他心里苦涩不已,想不通为何皇阿玛会将这件差事派给他,若是说是李彧之事暴露,可也没见老四找上门啊,甚至连太子到现在都不知,如今胤祉只能当做无事发生,弘晖与十四弄出了这空心水泥砖与混泥土,他目前什么都不能干,还是得老老实实地去当个监工,将修筑黄河河口这差事办好才是最要紧的。

  太子从诚郡王府回到东宫时,面沉如水,跟在他身后的太监大气都不敢喘,太子府詹士匆匆赶来,胤礽轻描淡写地将自己与老三的交锋说了一遍。

  太子府詹士眉头皱紧,“殿下是怀疑这诚郡王背着您做了什么?”

  “若非如此,弘晖与十四又怎会将这件苦差交给他去做?”

  太子府詹士不解,“可是诚郡王对太子您一向敬仰,若真是做了什么,应该也会与您说才是……”

  胤礽目光放空,幽幽道,“所以指使他的人定是皇阿玛。”

  胤祉一向为他做事,胤礽不信他会在此时背叛自己,这就说明指使老三的人只能是皇阿玛。

  太子府詹士一惊,结结巴巴道,“可、可若真是如此,皇上又为何将这件差事交给诚郡王呢。”他无法理解,按照太子的意思,诚郡王可是为皇上办事啊,皇上又怎么会将这种辛苦差事交给诚郡王。

  胤礽忽而一笑,“看来老三这差事是没有办好啊。”他似乎心情好转起来,看向自己东宫詹士时,脸上一派和煦,“还劳烦你去给四弟备一份礼,只当是赔罪。”

  太子府詹士垂下头去,连忙道,“不敢不敢,属下定会好好办这差事……”

  胤祉丝毫不知自己所做之事已经被太子猜的七七八八了,他收拾了几件衣裳,便与康熙指派下来的官员一起出发了,随行的还有从水泥加工坊运出来的各种材料,都是用马车或者木制三轮车拉着,长长的队伍出了城门。

  先前胤祯与胤禩用水泥将这城门外的官路都铺了一层,胤祉带着人马走在那官路上,只觉得一路平坦,脚程比往日快了很多,心情不由好了几分,只可惜这官路只修了出城几十里的路,还没走到黄河决口处时,水泥官路就没有了。

  有了前者的对比,就更能显现出以前的官路多么差强人意,不仅地面上有许多小石头导致队伍晃晃荡荡,还有风一吹就扬起的灰尘,扑了胤祉满身灰尘,让他颇为不满。

  这老八与十四就是偷懒,就该将剩下的官路也都修好嘛,胤祉甩甩衣袖,黑着一张脸让人加速前进,他要早点落榻歇息。

  等到了决口一带时,胤祉只能在一个城外驿站歇息,到处都是被水淹过的痕迹,这驿站本就破落,如今墙面上还有先前洪水淹没留下的印子。

  胤祉胆战心惊,“你们居然让本王住在这种地方,这屋子能结实吗,万一倒了伤到本王,你们该当何罪!”

  当地的地方官是一个姓李的汉人,此刻一脸苦笑,“王爷,这驿站已经算是不错之地,城中地势较低,被水淹的时间还要长些,如今不少屋宇倒了在重建……”

  胤祉听了心里颤颤巍巍,更觉得这驿站不靠谱,像是随时都要倒的样子,胤祉咽了咽口水,甩了一下袖子,“算了,本王还是让人在一旁搭帐篷!”帐篷虽然简陋,但总比驿站倒塌掩埋要好得多。

  李大人连忙点头,表示立刻就让人手安排起来。

  接下来的几日,胤祉都觉得这日子过得不顺畅,不仅是吃住简陋,有时候竟连一口热乎的水都喝不上,明明他是朝中堂堂的郡王,几日下来就胡茬满脸,胤祉接连受挫后都放弃挣扎,干脆以不修边幅的模样度日,反正他在这地界是维护不了自己作为郡王的体面了。

  胤祉这个监工当得其实不难,除了他以外,康熙还派了不少的官员来,都是比他更专业的,而且当地的官府也是积极地配合着,等他抵达后,第二日工程就安排起来,胤祉整日只需转个几圈,差不多就算是已经监工了,他喜欢站在高处,没事时就看着四处忙碌的人群,忽然伸手指了一个方向,“那些妇人,她们怎么都带着孩子?这是要往哪个地方去?”

  李大人一直小心在旁作陪,此刻闻言连忙抬眼看去,也没瞧出什么名堂,赶紧看向一旁带来的其他人,立刻有人极有眼色答道,“这都是一些寻常百姓家的妇人,看着方向,应该是带着孩子去打牛痘……”

  自从胤禛向康熙禀报了牛痘之事后,康熙就让太医去找人试验过,确实如老四所说,几乎是没有一点风险,存活率比先前的人痘要高出太多,康熙得知后,很快就让各地官方组织百姓接种牛痘。

  这里先前经历了洪水,如今洪水散去,原先逃走的百姓又回来,之前接种牛痘的地方继续兴盛起来,牛痘接种后反应小,而且几乎没有伤亡,最重要的是这是官府帮忙接种的,不收一文钱,所以百姓们都很乐意给自家孩子接种。

  那些妇人带着的孩子差不多都是五六岁的样子,瞧着方向,也是当地的一个接种牛痘的点。

  胤祉缓缓点头,这牛痘之事似乎是三年前提出的,他先前也没太当回事,毕竟他们这些皇家阿哥小时候就已经接种了人痘了,只是人痘在民间的推广一直不是很好,没想到百姓对牛痘却这么信任,心里顿时百感交集。

  李大人见他感兴趣,立刻就多说些,“王爷,这牛痘是真的神奇,凡是接种的人,几乎全都好了,可比人痘厉害多了……”

  人痘接种后是有一定风险的,会进入发热出痘阶段,若是身子太差很可能就挺不过去,所以凡是接种人痘的孩子,几乎都是养到了一定的岁数,在身子康健的时候才去。

  胤祉点点头,心里有些复杂,这牛痘好像也是老四发现的,虽然皇阿玛当时并没有怎么褒奖他,胤祉这些年也就没怎么当回事,可如今看来这对百姓来说却是一件不小的功德。

  这些日子胤祉见到很多京中从未见识过的事情,看着这里的百姓穿着破旧,脸上的神情更是麻木空洞,心里生出了从未有过的感受,而这些百姓在听闻他带来了空心水泥砖与混凝土,用它们来建造河口,日后河口就不会再决堤,不会再有洪水将他们的屋子田地全部冲没时,那些原本绝望麻木的百姓当场失声痛哭,甚至不少人朝着他跪下磕头,眼里全都是感激。

  胤祉作为一个郡王,向他磕头的人数不可胜数,但是从未有过哪次是像此次这般让他心里激荡澎湃的,这些跪着的都是他大清的子民啊,而他作为爱新觉罗氏的子孙,理该让这些人都过上好日子,让他们都吃饱穿好,日后都不受这漂泊零落的苦楚。

  一时间胤祉内心豪情万丈,他看向一旁的李大人,动情地开口,“你作为父母官,这次的差事可要好好办,不要辜负本王与朝廷的信任啊。”

  李大人抬起袖子擦擦额间冒出的汗珠,这些日子他在诚郡王这儿跟进忙出的,可算是听到了一句让他动容的话。

  其实李大人比任何人都希望这差事能办得好,他是这里新上任的地方官,他的前任因为失察,没有及时做好河口的防汛差事,导致数十万的百姓流离失所,已经被皇上罢免了职位,此时可能已经全家流放了。

  李大人作为新上任的父母官,心里发苦,这每到夏汛时,黄河的河水必然上涨,河口决堤是极易发生的事,他生怕自己来年也就如前任一样卷铺盖了,幸好这时弘晖阿哥与十四阿哥弄出了空心水泥砖与混凝土。

  他一开始听到这两样东西时,并不清楚这究竟是何物,但是在得知它们能用来建筑河口,而且非常牢固不易破,立即就在心里给两位阿哥立起了长生碑,若是这水泥砖与混凝土当真有此奇效,那他们二人不仅仅是他李家的恩人,更是这方圆几十里百姓的恩人。

  ……

  ……

  弘晖丝毫不知道被他弄去修筑河口的胤祉,此刻心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也不知道还有人在默默感激着他,自从这京郊的难民尽数散去后,他的产业有开始继续营业了。

  虽然弘晖如今出府不太方面,但是却依旧能与外界很好的联系,他手下各个工坊的管事,包括玉华台与庄子上的管事,都会定期过来与他汇报情况,一起送来的还有各处的账本。

  他们的账本都是经过弘晖改造过的,按照现代表格统计,每一栏每一笔账都记档得清清楚楚,弘晖查账时也快速精准,根本不用担心这些人会在账本上动手脚耍花样,而他精准的算法,还从账本上找出了不少漏洞,不过经查实都是失误而非是有意动手脚,弘晖便小惩大诫了。

  但是他厉害的算法倒是震慑了不少管事,便是原本心里还有小九九的人,此刻更是一点不敢露。

  弘晖不让所有管事同时上王府,人多了就容易嘈杂,今日单独来府上的是庄子上的管事,他先是将近些日子庄子上的出息都汇报一遍,然后才将账本递给陈福,由陈福上呈给弘晖。

  弘晖不过略翻一二便心里有数,这几个月庄子上没什么进项,原本还有许多粮食,但是上次难民堵在京郊,那些粮食几乎都被用来救济难民了,他也不心疼,直接阖起账本,看向管事,“那些高产的粮食,像是地瓜、玉米还是要种些……”

  弘晖一向重视这些高产作物,不仅让庄子里的人多种,还有意识地在培育优种,虽然如今来看可能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却也在上次的洪水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玉米、地瓜虽然高产,但是口感却不是很好,尤其是在吃多了后,心里就更是厌恶,但是弘晖却让庄子里的人,将这玉米磨粉制成玉米面,又将地瓜制成粉条子,配上佐料入锅变成了美味,不仅在玉华台里吃香,对庄户们来说,也是百吃不腻的好东西。

  管事连忙点头称是,弘晖又叮嘱一番,才问道,“之前收拢的那批孩子,如今怎样了?”

  他口中所指的孩子,就是这次洪灾里失去父母无人过问的孤儿,其中有不少都极其年幼,即使老家有些田产只怕回去后也讨不到好,弘晖将他们收拢安置在庄子上,吃喝都是从公中账簿上走,平时由庄户照看着些。

  管事点头,“阿哥放心,那些孩子如今都恢复得不错,原先还会有梦魇受惊的情况,配上了安神药剂,歇了几日如今差不多都回转过来了……”

  弘晖叹一口气,哪有那么轻易就好转起来,只怕先前发生的洪水,很可能会成为这些孩子将来一生的阴影,他们因此失去父母亲人,离开了故土,可如今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管事迟疑抬头,像是有话要说的样子,弘晖瞥了他一眼,“你想说什么?”

  “阿哥先前建成的那学校,如今已经选出了一批合适的学生,瞧着都是机灵聪明的孩子,只是阿哥您给我们的那些书实在是有些晦涩难懂,咱们庄子上请来的秀才公们大多看不明白……”

  弘晖轻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怪不得他总觉得自己好像是忘了什么事,原先他是打算自己亲自教授出一批学生来,只不过后来四爷让他少出王府,这件事也就给耽搁了,弘晖扶额,看向管事,道:“既然已经选出了一批学生,那明日你就选出五个送到王府来,到时候我来教他们。”

  弘晖倒是一开始想过让汉日诺来出任这个工作,毕竟汉日诺在这儿几乎是个吃白饭的,平时什么也不用干,弘晖甚至不限制他的自由,进出王府都很随意,故而如今想要压榨一下他的用途。

  但一想到如今那些课本都是他自己新编的,说不准与汉日诺学到的还有出入,到时候也不好解释,还不如由他自己来亲自教,而且他还可以借鉴后世的授课标准,非常地人性化。

  管事立马称是,心里十分羡慕,他没想到那几个孩子居然还有这样气运,竟然能得到阿哥的亲自教导,可惜他自己家的娃不争气,若不然就是有大造化了啊。

  弘晖丝毫不知道管事心里所想,他觉得不能就这么让汉日诺闲着,应该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既然不能让他来教数理化,那就来教外语吧,弘晖将来肯定需要不少的翻译人才,如今汉日诺就是现成的外教人员啊。

  不过光是一个汉日诺还不够,弘晖看向陈福,“传信给张瑚,让他物色几个合适的洋人,到时候送到庄子上去。”

  张瑚就是先前派去海南岛种橡胶树的那个侍卫,如今海南那边种下的橡胶树差不多也快到成熟的时候了,等张瑚回京复命的时候,正好能再带几个英文老师回来。

  隔日,王府里就来了几个年轻机灵的学生,弘晖打量了一下眼前的五个人,三男两女,最大的不过才十一,最小的则是七岁,年岁都不是很大,未来可塑性很强。

  汉日诺看着被带到自己面前的五个孩子,非常地不满,“弘晖阿哥,当初王爷找我来,是说教你英文的,如今你却送来了五个孩子……”

  他原本是教这大清国的王爷儿子英文,他都写信告诉了自己家乡的朋友,这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可惜这个弘晖阿哥聪明得很,英文学得很快,让汉日诺几乎没什么发挥的余地,这让他产生了一种挫败感,好在王府给他的待遇还是很不错。

  他还可以继续住在这里,府里的下人们也都相当恭敬,哪里想到弘晖阿哥竟然会突然送来五个学生,还只是普通庄户人家的孩子。

  弘晖只当是没瞧见他脸上的不乐意,“汉日诺老师不是说上帝平等地爱每个人吗,那老师为何不愿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呢?”

  汉日诺硬邦邦地开口,“他们可不是我的学生。”

  “只要老师愿意,他们都会是你的学生。”弘晖与汉日诺交谈了几回合,便没什么耐心了,汉日诺的日常花销都是从他院子里走,他养这个人总归是要有点用处才行,实在不行他就得换一个英文老师了。

  见弘晖脸色不对,汉日诺出于本能赶紧应下此事,但还是强调,“每日最多两个小时,若是他们学不会,我是不会花更多的时间的。”

  两个小时足够了,放后世都是两节半英语课了,弘晖点头应下,在临走前还“善意”地提醒了一下汉日诺,“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给您的学生传教哦。”

  汉日诺的本职是传教士,这些日子在王府里可没少给王府里的宫女太监们传播基督教的教义,只可惜这宫里的规矩显然是比他的教义更醒脑,如今王府里的传教进程似乎并不顺利,听闻汉日诺已经将目标转向府外了。

  听着他的提醒,汉日诺气急跳脚,却有无可奈何,心里打定主意要让大清国的百姓都感受到上帝的召唤。

  弘晖让陈福给那五个孩子安排了住处,抛开每日要待在汉日诺那里的两个小时,剩下的时间里,他们几乎都是跟在弘晖身边学数理化,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弘晖就教会了他们五人三门学科的基础的知识。

  这几个月里,他在府上闭门不出,京城里清净不少,一开始众人还有些不适应,寻思着这雍王府的弘晖阿哥是不是在憋坏折腾新花样,结果等了好长时间都没有,他们才松下心来。

  弘晖在教完三门课的基础知识后,就一直琢磨着实验室的事情,接下来他要教的课程已经涉及初高中知识,弘晖还增加了一门生物,这些课程是要做不少试验的,而且弘晖心里也一直有些想法,如今更是有些憋不住了。

  想要弄物理试验的难度有些大,但是化学与生物则简单得多,有不少试验器材都可以用玻璃材料来制成,而如今京郊的琉璃坊玻璃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弘晖将自己想要的器材绘制在图纸上,连各处的尺寸大小的清楚地标出,便让陈福带着稿纸去琉璃坊那边定制器材,而目前他出府还不便,就只能暂时将实验室的地址选在王府里。

  他在自己的院子里折腾出一件空屋来,收拾一番打算作试验室,而还没等弘晖这实验室弄出来,第二批出海的人就已经出海回京了。

  这次的出海商队所用的时间与第一次相比,明显缩短了不少,而且比起第一次王岸等人略显狼狈的样子,这一回可谓是风光至极。

  接近年底的时候,京中本就热闹,不少天南地北的官员回京述职,有的走陆路,有的则是走水路,京城码头边停了不少的船只,人来人往吆喝不断,而这时众人瞧见数艘威风漂亮的帆船从远处驶来,一开始只是很小的几个黑点,而等他们靠近的时候,众人忍不住都停下脚步,目不转睛盯着河面上的帆船。

  这是一支帆船队伍,整齐有序地往码头边停靠,一看就非常有纪律,商船看着华丽漂亮,众人好奇这么多的船只里面究竟装了什么东西,但是无人敢上前问话,他们眼睛都能看见,那帆船甲板上站了好些的佩刀侍卫,瞧着配置倒像是官府的人。

  围观的百姓窃窃私语小声讨论,而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则是眼神闪烁,他们已经猜到了这些帆船的来路,果然不出所料,在这些船只出现的时候,就有人去雍王府与九阿哥的府邸上报信了。

  很快众人就看到胤禟带着巡抚营的人匆匆赶来,将码头附近的百姓与闲杂人等全部清空。

  弘晖得到消息时,心情也颇为雀跃,但却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出府,而是让人传话给胤禟,让他小心留意些,比起出海时众人投资的众多银两,这次商船回京应该带了翻了好几倍的财富回来,很难保证一些歹徒见了不会选择铤而走险。

  如今京中关注商船的人只多不少,怕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上面,众人好奇,这次商船又带回了多少财富,故而弘晖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过去,而是等四爷回来,与其通报一声再去寻胤禟。

  等弘晖过去的时候,商船上的货物几乎已经全部搬到了“大清远洋贸易”公司,那公司宅子前前后后如今都布满了士兵,就连附近的道路上也都站满了士兵与巡捕营的人。

  这些士兵其实都是宫中的侍卫,若是以往定会有人上折子说着于礼不合,但此刻没人有意见,官员们恨不得再多派些人员来,方才搬箱子时,他们可都站在远处看着呢,一箱又一箱的,足足搬了好些功夫才搬完,他们简直是不敢想象,难道这些箱子里装的都是珠宝银两吗,那真是太可怕了。

  必须得多派些人手,要不然他们都不安心,这里面可是有不少属于他们的呢,可千万别被歹人偷了去。

  弘晖过来时,就见胤禟激动得眼眶微微发红,两眼泪汪汪地看着弘晖,“大侄儿啊,你可算是来了。”

  他堂堂一个皇阿哥,还是头回见到这么多的财宝,如今腿脚都打颤呢,生怕这些东西不翼而飞后,自己会被那些大臣们拖出去活剐。

  还好弘晖来了,只要有他在,胤禟心里才安心。

  若真出事,至少还有人陪嘛。

  第49章 二合一

  胤禟见弘晖来了, 赶紧让人端茶送水,自己则是拉着他在一旁坐下,脸上神情急切, “你怎么才来啊, 我都等了好长时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