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清穿之嫡长子 > 清穿之嫡长子 第27节

清穿之嫡长子 清穿之嫡长子 第27节

作者:屏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14:00:34 来源:免费小说

  如今工坊开工,招了不少女工,弘晖没有对年龄设限制,只要技术熟练都可以直接上工。

  本来琉璃坊那里用的大多都是男工,如今有了这纺纱工坊,男工们是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的,就赶紧将这事告诉了他们家人。

  如今不比以前,有了西藩传进来的地瓜土豆,饿死的人少了很多,各家各户都养了不少的孩子,可是他们的田地却不多,原先还觉得多子多孙是好事,等孩子大了分产时,原本就不多的产业才被拆分开了,就更是少得可怜。

  就算有着高产的地瓜土豆,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更何况天天吃地瓜的日子也不好过啊,虽然能填饱肚子,却吃得人一脸菜色,还每天肚子胀气。

  自从有了琉璃坊,附近百姓的日子稍微改善了些,尤其是那些能进坊上工的人家,他们本来就是地比较少,平时都是去地主家当长工,赚的根本不多,如今到了工坊里来,每天都能吃上白面馍馍,还能喝上肉汤,偶尔还给加个餐吃顿肉,这样的日子对以前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不敢想象。

  而原先犹豫没来的村民,如今见到工坊里的同乡日子这么好过,都眼红着呢,可后悔也没用,琉璃坊里的人招满后,就不轻易对外扩招,里面的工人也不会傻乎乎地放着手头的工作不要将机会让给他们。

  但是纺纱坊开工却给了旁人希望,当时弘晖选定了地址在琉璃坊不远的地方建房,很快就被人注意到,附近的百姓寻了机会就上前打听。

  等工坊建好招人的时候,才短短一两天的功夫,人手就立马找齐了,而且这还是经过选拔的结果。

  其实纺纱工坊招工要比琉璃坊更容易,不仅仅是因为当地百姓尝到好处免费宣传效果,更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女子能外出工作的机会远比男子少,而她们本身的体力也弱于男子,在农事上的输出很难与男子相比,这时候出现一个为女子量身打造的工坊,让她们也可以有外出赚钱的机会,自然是很多女子都积极进工坊。

  那些拿到名额的女子,有的是还未出嫁的大姑娘,有的已经是小媳妇,还有些则是孩子都生了几个但纺纱技术依然很强的中年妇女,这些人有的是在家就很受宠,而有的却过得不如意,如今进了工坊,凭着自己本事拿到实打实的工钱,回家后说话都更硬气。

  弘晖可不知道自己办个纺纱工坊,还给许多女子创造了机会,此刻他正与胤禟、胤誐说着自己新开的纺纱工坊如何运作。

  因为工坊里面的纺纱机都是欧洲国家的款式,与本地传统的纺纱机其实是有差入的,他招来的女工都是在纺纱技术上很娴熟,但也要先培训练习一段时间才能上岗。

  但是弘晖一点也不着急,因为他虽然只是将纺纱机改良成初代的“珍妮机”,它的纺纱速度就已经是原先的八倍,所以就算如今还只是在培训阶段,她们每日纺出来的纱也不少,而等上手熟练后,效率更快,赚到的只会更多。

  胤禟一听他说这工坊里的纺纱机居然可以同时纺出八根线,就忍不住抽气,这意味着到时候弘晖一个工坊在手,就抵得上八个啊,那得多赚钱啊。

  就连胤誐也听傻眼了,他一直知道九哥很会赚钱,没想到弘晖这个大侄子居然更生猛,咽了咽口水,为什么他这个当叔叔就一点都不会的,每次花银子还要可怜兮兮靠九哥接济。

  胤禟想得比较远,他提醒弘晖,“你这工坊开起来,只怕到时候会找人眼红……”

  能赚银子不算什么,但是就这么轻轻松松赚了八份的,旁人瞧着估计很难心里不惦念,不过以弘晖的身份,真正敢惹他的人估计也不多。

  弘晖点头,这些他心里都已经有准备,而且这纺纱工坊与琉璃坊不同,保密工作并不好做,到时候肯定会有人过来打探他的纺纱机,而弘晖也没有打算在这点上做隐瞒。

  他不会主动将自己的技术分享出去,但是也不会拼死阻拦这些技术被旁人获得。

  其实华夏历史上不乏天资卓越的人才,更是有不少领先时代的发明创造,但是流传到后世的却很少,因为人们习惯性将技术私有,当作自家独一份的秘诀,最终却是让那些技术都被历史掩盖。

  弘晖想着,若是这样创新改革的技术被更多的人学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或许还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胤禟见他心里有谱,也就不再多提,不过他挺好奇对方从哪儿弄那么多原料,纺纱主要用的是棉花,以这个纺纱工坊的效率,只怕所要用的棉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也没见着这个大侄子有提前囤积啊。

  弘晖卖起关子,“纺纱也不一定非要用棉花啊。”

  见胤禟与胤誐这两个叔叔都盯着自己,显然非常好奇他要怎么做,弘晖不忙不慌地解释起来,其实他就是打算用羊毛而已,为此还特地让陈福去买了庄子山地,只不过如今他这纺纱工坊已经办起来了,羊毛却还没影。

  就算买好了庄子,想要将羊养到脱毛的时候,也是要一段时间。所以他如今来不及用自产的羊毛,只得先让人手去市场上收购。

  这一点倒不是很难,毕竟满人以前过得就是游牧生活,如今虽然入关了,与草原那边却是仍然有联系,两边都是互通买卖,中原地带更是不缺羊牛,甚至有些满洲老贵族,还会特地在京郊这边的庄子上养羊扎帐篷,时不时来怀旧一下。

  胤禟二人听他居然可以将羊毛纺成纱,顿时来了精神,这个主意不是没人想过,他们老祖宗以前就是住在草原上的,终日与牛羊为伴,但日子却完全比不上关内,那些牛羊除了杀了吃肉,很难对它们的毛皮进行利用,羊皮牛皮倒是可以硝制成皮革来利用,可是羊毛就麻烦多了。

  他们用刀将羊毛割下搓成线,但是却粗糙生硬还带着羊膻味,用那线做成的布料也都是带着味道的,不仅难闻还十分油腻,容易生虫子,这样的布哪怕是在草原,人们也格外嫌弃。而关内的布匹就不一样了,不管是柔软的棉布,还是丝滑的绸缎,到了草原上都价值千金。

  胤禟与胤誐担心弘晖年龄小,不清楚羊毛的“坑”,特地将这些告诉他。

  “那是因为你们没有对羊毛脱脂,若是脱了脂不仅没有异味,制成的衣裳还非常暖和。”弘晖已经想到了各种羊毛织品,呢绒、绒线、毛毯、毡呢等,它们有着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等优点,而且还耐磨耐用,若只是纺成线的话,还可以直接织衣,总而言之就是羊毛的利用空间极大,根本不愁市场。

  弘晖盯着二人,“九叔、十叔,如果你们愿意,这个羊毛生意咱们可以一起来做。”

  胤禟与胤誐听着他小嘴叭叭讲了一堆,本来就心里很羡慕,弘晖给他们画了这么大一块饼啊,随便咬上两口都能赚好多钱,他们心里还可惜,为什么这些东西他们自己就想不到,如今只能看着别人大把大把的赚银子,只有眼馋的份,没想到弘晖突然就开口邀请他们入伙。

  这种天上突然掉馅饼的好事,胤禟与胤誐一时间被砸懵了,等反应过来,胤禟一脸警惕地盯着弘晖,“大侄子,你九叔与十叔可是老实人,你可别坑我俩啊……”

  弘晖知道两人的顾虑,若只是单纯地做生意,他的确没必要拉两人入伙,但是他如今手头已经有不少赚钱的营生,等羊毛开发起来,到时候赚的可能更多,就算他阿玛是雍郡王,也难保旁人不惦记着。

  别的不说,光是直郡王与太子这两人,就不是好惹的,弘晖真有点担心,自己生意做得太大,会不会给他阿玛招惹麻烦,若是拉胤禟与胤誐上马,这里面就涉及到了三个皇子,旁人若是想要动他,还是要掂量一下。

  弘晖很老实地将其中利害全盘托出,他对这两人也就这点图谋,如果对方连这些风险都不愿意承担,那他该换其他的合作伙伴了。

  而且这些技术全部都是由弘晖来提供,甚至连资金,他现在也很充足,所以给两人的分成极有线,胤禟如今还算有些银子,能拿到两成,胤誐就寒酸些,只有一成。

  胤禟与胤誐对视一样,都看出了对方意思,非常默契地转过头看向弘晖,“就这么说定了!”

  这简直就是送上门的买卖,他们只管坐等着收钱,有什么理由拒绝?完全拒绝不了!

  而且他们很相信弘晖说的,丝毫不担心这个侄子是在戏耍自己,胤禟这阵子可是跟着对方赚了钵满盆满,如今就很信服,弘晖说能对羊毛脱脂,他就坚决相信可以!

  胤誐直接拍着肩膀保证道,“大侄儿你放心,以后若是谁敢找你麻烦,你只管与我说,凡是欺负你的人,那就是跟我过不去!”

  弘晖见他匪气十足地拍着桌子,声音洪亮,顿时心底满意,不错,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胤禟与胤誐虽然没有入朝办差,但是这京中敢得罪他们的人很少,老九胤禟是出名的“记仇”,而且他刁钻点子不少,凡是得罪过他的人,几乎都会找回场子,而胤誐则是“犯混”的性子,脾气上来了,谁都敢撅,有这两人保驾护航,弘晖顿时安全感提升不少。

  羊毛生意有了自家一份利后,胤禟考虑的更加细致,见弘晖还在买庄子山地准备养羊,便打算也跟着一起,反正他手头还有不少银子,可以调用起来。

  弘晖没有决绝,不过他提议让胤禟留下银子备用,他们三人合伙后,还有不少工坊等着开办,譬如羊毛处理脱脂、羊毛编织,甚至还有织布,如今他开在城郊的只是纺纱坊,要想将它们变成最终流向市场的商品,还有不少过程呢。

  胤禟与胤誐听了不觉得困难,只觉浑身亢奋,如今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就等着立马开工。

  ……

  弘晖除了花心思在自家工坊上外,也注意慈善事业,如今他手头银子多了起来,可以折腾的地方就多了,得闲就将陈福喊跟前。

  “这京中有没有孤儿院之类的地方?”

  “孤儿院?”陈福有些不太理解,疑惑问道,“阿哥,何为孤儿院?”

  “就是指那些无父无母的孩子,若是小孩子很小就失去了父母,谁来养他们?”

  “自然是宗族啊。”陈福解释道,“孤儿寡母的现象并不少见,一般都是族里的人来看顾……”

  弘晖倒是忘了这茬,如今这社会宗族的力量还挺强大,这与后世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他记得自己先前在街头也见到过很小的乞儿,为何那些孩子却没人照顾呢。

  陈福见自家阿哥果然是一点都不懂,不过也是,阿哥天潢贵胄出身,哪里会接触到这些卑贱的事情,也不知阿哥为何要过问这些。

  “住在城里的百姓,他们有些人家乡离得远,若是出了事,宗族的人也不知晓,有不少乞儿就是这样的出身……”陈福见阿哥脸上露出不忍之色,赶紧道,“阿哥不需担心,其实京中设有育婴堂,那些乞儿可以去育婴堂讨吃的……”

  “育婴堂?”弘晖听着这个名字,倒像是养小孩的地方。

  陈福点头,“确实是小孩,不过育婴堂里的孩子多是弃婴,陛下特设了这育婴堂,就是为了专门收纳这些孩子,不仅给他们提供一口吃的,等他们稍微大些,还会让人教他们立身处世的本事……”

  弘晖听着略微心暖,这就与后世的孤儿院有些相似,没想到清朝居然也有,他看向陈福,“我打算往育婴堂送一笔银子,你去跑一趟……”

  陈福露出迟疑,看着自家阿哥,犹豫着要不要开口。

  “有什么话直说便是,作甚么吞吞吐吐。”弘晖喝斥了一声,以为这陈福有什么事瞒着他。

  陈福苦笑一声,只得开口,“阿哥有所不知,那育婴堂的孩子能得一口吃的,便已经是极好了,又哪里比得上寻常人家……您便是送了银子过去,只怕最终也不是落到他们身上。”

  那育婴堂是由皇上下旨设立的,经营管理的人都是一些小吏,可这些人却不是什么善人,陈福心里有些不服气,若阿哥真的往育婴堂送了银两,怕是只会落到这些贪吏的口袋里,岂不是便宜了这些人。

  弘晖沉默一会儿,不得不承认这件事是他想当然了,若没有事先了解一番,怕是不仅没有帮到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反而可能助长了恶人的气焰。

  “你先去将京中的育婴堂相关资料整理出来。”弘晖叹息一声,决定还是等了解了相关信息再做打算。

  陈福立刻领命而去,办事效率极高,很快就将弘晖想要了解的东西送了过来。

  育婴堂就像是后世的孤儿院,根据《梦梁录》相关记载,这种性质的机构在宋朝就有了,不过在当时叫做慈幼局,但是此制却没有在元明两代延续,而是等到本朝才重新设立。

  在康熙刚登基时,也就是康熙元年,曾在京师设了育婴为天下树立了典范,各地因此也陆续建了一些育婴堂,但整体上来说非常地少,而且这育婴堂也就仅仅出现在少数的城镇中,根本没有普及开。

  当时在设立育婴堂时,朝廷便拨下了不动产,而这些育婴堂主要就是靠着这些不动产收租来进行运用,除此之外,也会有地方善士进行捐赠,主要还是以不动产为主。

  弘晖觉得捐赠不动产这个主意不错,但是其中仍然还是有不小的可操控空间,他思虑了一会儿,决定干脆直接送物质。

  让陈福组织人手,定期购入一批给孩子的物质,然后派送到育婴堂,这样一来虽然麻烦不少,可也保证那些孩子的确能收到好处。除了这些以外,弘晖觉得自己还可以提供一些就业机会,毕竟他如今还有不少工坊等着开工。

  陈福先前与他说,育婴堂的人会教那些孩子安排以后谋生的本事,可经过调查才发现,很多都是不入流的下九流勾当,有些长相出色的女孩子最后竟然沦落到暗娼那种地方。

  弘晖见了直接动怒,朝廷设立这机构本质是为了济民,是打算救助那些无父无母的孤儿,结果却成了某些利欲熏心的人谋利工具,他直接让董玉书过去,将那些小吏扭送到京兆尹。

  那些人是否有清白的,等京兆尹查了便自然清楚。

  弘晖这下动静闹得挺大,雍郡王的嫡长子将育婴堂小吏扭送到京兆尹的消息,很快就在京中传开,顺带着的便是他送了不少吃食衣物到育婴堂。

  他此举在京中引了不少议论,育婴堂里面的名堂不全然是秘密,京中不少人都是知道这些勾当的,只是谁也没当回事,那育婴堂里面收养的本来就是无父无母的孩子,有不是正经人家出身,能有口吃的就已经是恩德,在他们眼里这算不得什么大事。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知晓,也有不少人觉得弘晖此举极为正义,原是皇上的恩赐,如今却成了这样藏污纳垢的地方,本该肃清一顿才是。倒是还有不少人觉得弘晖此举在于收买人心。不过只有极少数认同后者言论。

  弘晖若是写书著书,结交一些读书人树立名声,旁人倒要怀疑他的居心,可他却只是给育婴堂的弃婴捐赠了衣物,为此还得罪了一批小吏,若说他是收买人心太过牵强,总不能说他是为了收买育婴堂那群弃婴的人心吧?

  这事传到康熙耳中,已经是好几天以后的事情了,他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下令让京兆尹严查。

  他设育婴堂本是为了给天下树立典范,却被这些小人糟践,连带着育婴堂在民间的名声也不佳,一想到这些康熙心里动了怒意,下令让户部拨款下去,他要在这京师再建一些育婴堂。

  只是户部却发愁了,如今的国库可没有多少银子了。

  第35章 二合一

  国库里的库银是朝廷运作的主要财政支撑, 不管是官员们的俸禄,还是军费用资,亦或是皇子阿哥们成亲, 基本都是从库银里拨款。

  如今康熙想要在京师再修缮几家育婴堂, 其实若只是修缮房屋之类的, 是要不了多少银子,但是同时拨下去的还有地产,这些是育婴堂日后营生开支的源头,这就要好几万银子了。

  这些银子国库自然是能拿出来的, 此次拨银子只是户部官员上报的一个好时机, 国库空缺不是一日两日造成,而是日积月累所导致, 皇上对老臣施恩,待朝廷百官以及宗室子弟也时常给予恩典, 只要到户部批了条子, 基本上都能借到银子。

  长年累月下来,国库的库银自然就越发空缺。

  等康熙收到户部官员上报的折子时, 户部库银只剩下五百万两左右的银子,这笔数目对一个朝廷来说, 是非常紧张可怕的, 全国各省时常会发生水灾旱灾,朝廷就需要拨款下去赠灾, 又或是边疆流域有异心, 军队需要不少银子来养着, 还有朝廷上下那么多官员,每年每月都是要有俸禄分发,五百万两银子太少, 一旦发生点什么事就会引起国纲不稳。

  康熙看着上报上来的折子,满脸怒意,原先库银足足有好几千万两,就算是他允了朝臣打条子借款,也不至于只剩下这么点银子,但此刻不是追究是谁的错的时候,而是赶紧将库银追回来。

  乾清宫殿前站了一排的皇子阿哥,康熙将自己手里的折子递下去,第一个接过折子的人是太子,他一目十行看完后便传给身旁的人,等所有人都看完这折子,顿时脸上神情各异,他们也根本没想到朝廷的库银居然只剩下这么点,简直就是岌岌可危。

  “皇阿玛,当务之急咱们还是赶紧追回库银。”胤祺一脸凝重,主动请命道,“儿臣愿意为皇阿玛分忧,还请皇阿玛下旨。”

  胤禛与胤祐相视一眼,跟着上前一步,一起跪在康熙面前,“儿臣也愿意为皇阿玛分忧。”

  历来官场都有贪污,国库库银少了这么多,怕是不仅仅是因为朝官打条子借钱,肯定还有不少官员从中中饱私囊,这要彻查起来需要不少时间,不是一日之功,目前只能赶紧将借出去的库银追回来,根据户部的官员来报,户部的库银几乎是只借不还,有些已经借出去了十几年也未曾还过。

  如今追回库银,首先肯定是从追债开始,但这份任务可不是那么容易完成,自古追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如今欠银子的还是朝官,其中不乏高官重臣,有些则是宗室族老,一个个都不是那么好惹的。

  康熙的目光扫了一眼几个儿子,将他们脸上的神色都瞧在眼里,然后才盯向跪下请命的三个儿子,老五胤祺自幼由太后抚养长大,是个敦厚的性子,但是却不擅长做追债之事,至于老七胤祐,这几年一直比较低调,只怕也拿捏不住那些人。

  他的目光落在胤禛身上,这倒是一个有能力的,只可惜不合适。

  康熙目光越过主动请命的三人,看向胤禩,“老八,朕若是将此事交予你……”

  他还是挺喜欢这个儿子,不仅自幼聪慧,而且甚晓世故,待人接物都亲切随和,这些年他交给老八的差事都办得挺漂亮,因着他的能干,康熙还特意将其生母卫氏封妃。

  康熙对胤禩抱了很大的期望,不曾想他这番话还未说完,胤禩就已经跪下,“皇阿玛恕罪,库银事关重大,儿臣惶恐,难以胜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